刘建建;邓静;龚灿辉;吴颖岚;杨桂莲
目的 观察分析思密达甘油治疗小儿溃疡性口腔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 我院2006年6月-2007年6月溃疡性口腔炎患儿8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对照组44例.治疗组采用思密达甘油治疗;对照组采用1%复方龙胆紫治疗,观察两组治疗的临床效果. 结果 治疗组的口腔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口腔溃疡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思密达甘油对小儿溃疡性口腔炎治疗效果较好,并且可明显缩短溃疡愈合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景燕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掌握山西省城乡老年人生命活动能力的情况,发现城乡老年人之间存在的差异,为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质量提供依据. 方法 选用世界卫生组织编制的<世界卫生组织老年人生存质量测定简表(WHOQL-BREF)>调查问卷对山西省2 640位老年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建立SPSS 11.5数据库,就城乡对比进行分析. 结果 城市老年人对自身日常生活条件和能力的评价,均优于农村老年人:城市老年人的精力更加充沛,农村老年人很少有机会进行休闲活动;但城乡老年人对身体活动能力的自我评价没有差别. 结论 城乡老年人生命活动能力的总体水平较高,能较好的应对日常生活中的事情,但城乡之间仍有差异,城市老年人的状况优于农村老年人.
作者:田志强;龙云婧;陈显久;李文军;胥航;焦伟蓉;张文娟;王红霞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铜川市人群麻疹血清抗体水平,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 方法 按照整群分层随机抽样的原则,在四个区县按年龄分层随机抽取235人为调查对象,采样调查血清抗体水平. 结果 共采样调查235人,麻疹抗体阳性率为92.77%,不同地区、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城市与农村间麻疹抗体阳性率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铜川市人群麻疹血清抗体阳性率较高,短期不会发生麻疹流行.
作者:刘新利;王云婕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增强扫描及三维重建的技术对乳腺肿块的诊断及在术前评估价值. 方法 收集临床乳腺肿块38病例,证实乳腺癌22例,重点多层CT增强扫描及三维重建. 结果 38例乳腺肿块中纤维腺瘤,乳腺增生病变和恶性组平扫CT平均值分别为(22.24±6.24)HU、(17.20±5.2)HU和(24.60±8.43)HU(P>0.05),增强后△CT值分别为(22.22±8.8)HU、(12.33±5.1)HU和(36.36±15.27)HU(P<0.01);良性病灶△CT值均<35 HU,乳腺癌△CT值>35 HU.CT在乳腺肿块中表现为形态不规则,密度不均匀,边界不清肿块,三维重建22例乳腺癌病例,显示肿块周围水肿环,肿块邻近皮肤水肿6例,乳头内陷、导管增粗6例,8例肿块与胸壁相连,CT对转移淋巴结的总检出率为75%(9/12),其中6例同时显示胸小肌后淋巴结,1例显示锁骨上淋巴结肿大. 结论 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及三维重建不仅对乳腺肿块增强前后CT值变化鉴别良恶,而且对其内部结构、周围组织之间关系显示更为直接,可全方位对乳腺周围淋巴及其组织结构进行影像学观察,为临床术前评估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新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作者:邓立勇;简颂;郭秋林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对4例疑似手足口病患儿的肛拭子标本进行EV71的分离与鉴定. 方法 采集患儿不同病程肛拭子17份接种Hela细胞,盲传3代,观察细胞病变;提取RNA,逆转录,设计三对肠道病毒特异性引物PCR扩增细胞培养物上清中的EV71,分离鉴定. 结果 具体样本均能引起Hela细胞产生CPE;细胞培养前肛拭子EV71的RT-PCR阳性检出率为52.9%(9/17),培养后细胞上清的阳性检出率为88.2%(15/17);4例患儿全部诊断为肠道病毒EV71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 结论 病毒分离和核酸检测的联合应用能为肠道病毒EV71的临床诊断提供有力依据;通过病毒分离能提高EV71的核酸检测的阳性率.
作者:符蓉;谭黎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妊娠并发症的发生和治疗,了解危重孕产妇的分布和预防. 方法 回顾性分析192例危重孕产妇的临床资料. 结果 192例患者中,初产妇58例(30.21%),经产妇134例(69.79%),农村孕产妇154例(80.21%).产科出血157例,占81.77%,其中108例失血性休克,106例经输血抢救,子宫次全切除10例,子宫全切2例,转上级医院20例,死亡1例,孕产妇抢救成功率89.06%,乡镇产科建设达标的县,住院分娩率高的县,产科急救的发生率明显减少. 结论 发生产科抢救的主要原因是产科出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合并心脏病,创建县级产科急救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产科建设达标,加强农村孕产妇的围产保健,提高住院分娩率能减少产科急救,提高产科质量.
作者:朱秋蓉;宁美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建立快速检测转基因生菜中白藜芦醇和白藜芦醇苷的高效液相色谱法. 方法 采用Agilent-ZORBAXSB-C18 5 μm 4.6×250 m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45+55),流速1.0 ml/min,波长303 nm. 结果 线性关系良好,白藜芦醇r=0.9999,回收率86.0%~97.8%,变异系数6.6%,低检出量0.0113 μg;白藜芦醇苷r=0.9991,回收率81.6%~95.6%,变异系数7.0%,低检出量0.0159 μg. 结论 以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转基因生菜中白藜芦醇和白藜芦醇苷,操作办便、快速、准确度高.
作者:林春晓;朱春燕;徐小作;朱志良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舌-口底-颈部垂直连续切除在根治口腔粘膜下纤维性变舌癌变中临床意义. 方法 收集2004年1月-2008年8月间口腔粘膜下纤维性变舌癌变患者60例(原发灶T2或T3),同期行舌颈联合根治术,术中沿舌部原发灶外安全范围垂直切除至舌骨水平,并沿下颌骨内侧牙龈切开,将舌、口底及颈部淋巴组织作连续切除.同期收集另外一组未行垂直连续切除的口腔粘膜下纤维性变舌癌变患者临床资料54例,比较两组患者间复发率与颈部转移率.结果 实验组局部无复发,对侧颈部转移9例,转移率15%.对照组局部复发18例,对侧颈部转移9例,复发转移率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舌-口底-颈部垂直连续切除可以明显提高口腔粘膜下纤维性变舌癌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荐.
作者:郭峰;翦新春;周晌辉;闵安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伤害的分布规律和暴露因素. 方法 对株洲市芦淞区三家伤害监测哨点医院2006-2007年接诊的伤害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结果 三家哨点医院共接诊伤害病例17 228人,多为轻伤(59.66%)且男性为主(65.78%),以25~44岁年龄组多(43.34%);伤害时间主要集中在秋季(27.65%);地点主要为公路/街道(37.26%)和家中(20.70%);跌倒/坠落(28.18%)是首要原因,其次是机动车车祸(26.89%);除中毒和窒息/上吊主要为女性外,其他伤害事件中均以男性居多(男女性别比为1.92∶1);82.67%的伤害罹难者为意外所致. 结论 目前芦淞区伤害事故仍然处于高发阶段,伤害事故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并且可以加以干预.
作者:袁皓瑜;袁晓群;刘加吾;王国良;胡毅柳;叶永恒;李奇;危胜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群中高胆固醇水平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但人们远未对高胆固醇血症的危害引起重视.尽管高胆固醇血症的病因尚未阐明,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目前对高胆固醇血症的防治措施是有效的,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和适当的药物干预可有效防止心脑血管疾病等危险事件的发生.
作者:钱伟;钱志远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从某例儿童患者咽喉部分离出的淋病奈瑟菌的生物学特性和耐药情况. 方法 头孢硝噻吩以及tetM基因的PCR分别检测PPNG和TRNG株;K-B法检测淋病奈瑟菌对6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结果 该菌为质粒介导的同时对青霉素和四环素耐药的PPNG/TRNG株,在测定的6种抗菌药物中,对青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均耐药;对头胞曲松、壮观霉素、头胞吡肟均敏感. 结论 淋病奈瑟菌有可能通过间接传播造成儿童淋菌性咽炎,耐药情况较严重,须引起临床重视.
作者:刘兴;陈立华;李宁沙;沈辉;龙辉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乳腺增生症患者心理状态及临床疗效的影响. 方法 将14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仅采用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紧张、抑郁、恐惧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紧张、抑郁、恐惧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3.0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并提高治疗效果,从而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廖荣容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不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水平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疾病状态的差别,并通过随访研究TPOAb在亚临床甲减病情变化中的作用. 方法 通过测定促甲状腺激素(TSH)和游离甲状腺素(F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血清含量确定亚临床甲减患者,再依照血清TPOAb水平,将235例亚临床甲减患者分为阳性组(93例)和阴性组(142例),并且在不干预亚临床甲减的情况下定期检测患者的甲状腺功能指标(FT3、FT4和TSH),判断其功能变化情况. 结果 TPOAb阳性组患者TSH值为(9.6±8.1)mU/L,阴性组为(7.1±4.2)mU/L,且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POAb阳性组甲减发生率为6.5%,阴性组为0.7%,且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0,P<0.05). 结论 (1)TPOAb血清学水平与亚临床甲减病情程度相关;(2)TPOAb血清学水平可作为亚临床甲减向甲减转化的预警指标,临床上应密切观察并可适时干预.
作者:朱红江;张玉国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农村中学生健康知识、态度、行为的现状,为更好地开展农村中学生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自填式调查问卷方法,对随机选择的1 235名农村中学生进行有关健康知识、态度、行为的问卷调查. 结果 电视、网络、报纸杂志、黑板报、宣传栏等为农村中学生获得健康知识的主要途径.期望获得健康知识的途径中.医生讲课和学校卫生课成为主要途径之一;90%以上的中学生对健康教育持积极态度;农村中学生关心营养与健康(70%)、生长发育的生理(60%)和心理卫生(60%)等健康知识;高中生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及卫生行为形成率均高于初中生,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应进一步加强农村中学生,尤其是初中生,健康教育工作,提高中学生的健康知识水平,促进健康行为的形成.
作者:王政;罗家有;杨瑞玲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调查长沙市区两家三级甲等医院受血者输血前四项传染性标志物的阳性率,为预防院内交叉感染提供数据基础. 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ELISA)法,对输血前2006-2008年两院112 106例患者进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1/2)、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乙肝表面抗原(HBsAg)、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进行检测和分析. 结果 112 106例标本中,抗-HIV1/2阳性患者79例(0.07%),抗-HCV阳性患者1 120例(0.99%),HBsAg阳性患者13 461例(12.00%),抗-TP阳性患者2 860例(2.55%).各指标均存在交义阳性,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结论 患者输血前四项血清传染性指标均有一定比例的阳性率,受血者输血前血源性感染指标检测能更好控制医院感染,对保证安全输血及保护医患双方均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勇军;桂嵘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技术在急性胰腺炎(AP)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 65例临床上诊断为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AP组,60例无胰腺疾病的患者作为正常组,两组患者均采用16层螺旋CT进行灌注扫描.应用Per-fusion-3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分别计算血流量(BF)、血容量(BV)、对比剂峰值时间(TTP)和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PS).结果 ①AP患者BF和BV明显下降,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TP、PS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MAP胰腺CT灌注参数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AP患者与MAP患者及正常组比较BF、BV下降明显,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TP、PS改变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MSCT多层灌注扫描是诊断急性胰腺炎的简便、有效的方法,对于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具有一定的提示意义.
作者:乔远罡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开设环境教育课程对医学生环境素质的影响,探索适宜高等医学院校环境教育的方式. 方法 分层随机抽取医学生进行问卷调壹. 结果 开设环境教育课程后学生对环境保护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高于未接受环境教育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课后80.8%的大学生关注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较未开课的49.6%有所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课后99%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在大学生中进行环境教育.72.4%的学生愿意主动参加环境保护相关活动. 结论 开设环境教育课程对大学生的环境素质提高产生较大影响.
作者:翟敏;张振中;岳喜同;李海洋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调查了解常德市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状况,为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管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选取42家不同类别的公共场所,按照<规范>的要求进行现场调查和抽样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42家集中空调使用单位的空调送风(PM10、微生物)、风管内表面积尘量、风管内表面积尘中微生物、冷却(凝)水中嗜肺军团菌的合格率分别为65.31%(33.65%、79.66%)、55.88%、44.24%、47.06%.其中,12家集中空调使用单位的空调送风、风管内表面积尘量、风管内表面积尘中微生物、嗜肺军团菌等的合格率比清洗前有明显提高,统计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按照<规范>由有资质的专业清洗机构清洗消毒后能达到国家规定的卫生要求.加强对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监管和行业自律,才能为人民提供舒适和卫生安全的生活工作环境.
作者:赵炜哲;吴传业;王兵;舒祖刚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益阳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及有效处置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2005-2008年益阳市各区、县(市)网络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资料,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 结果 2005-2008年益阳市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33起,发病1 365例,死亡4例;事件类型为传染病暴发和食物中毒,以3、6、9、11、12月份为相对高峰;事件主要发生在农村中小学校,发病人群主要以学生为主. 结论 农村卫生工作,特别是农村地区学校卫生工作是以后工作的重点.
作者:谢立芝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评价三门峡市实施结核病控制项目的 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为财政、卫生部门的卫生资源投入与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2004-2005年全市结核病控制项目季报、年报及有关调查资料,做成本-效果分析、成本-效用分析、成本-效益分析. 结果 两年来利用项目经费160万元,治愈初、复治涂阳肺结核病人1 392例,预计减少的GDP损失和预计减少的收入损失分别为18 211.34万元、11 184.41万元,减少造成新的传染性病人2 088例. 结论 两年来三门峡市利用中央和地方专项经费防治结核病成效显著,是一项投入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巨大的疾病控制项目,完全符合疾病控制与卫生经济学成本的原则.
作者:周红;吴彦领;陈立新 刊期: 200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