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康复新液对尖锐湿疣激光术后伤口愈合的影响

江萍

关键词:康复新液, CO2激光, 尖锐湿疣
摘要:目的 观察康复新液对尖锐湿疣激光术后伤口愈合的影响.方法 178例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康复新液湿敷创面,疗程均为15 d,分别观察术后5、10、15 d伤口愈合情况.结果 治疗组术后5、10、15 d有效率分别为51.69%、87.6%、95.5%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康复新液有利于尖锐湿疣CO2激光术后刨面愈合.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压电频移法测定天然水样中微量铬(Ⅵ)

    本文提出了利用压电频移法测定微量铬(Ⅵ)的方法.方法 以碘离子与铬(Ⅵ)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为依据,通过测定由反应生成的碘所引起的压电晶体频率的变化.在被萃取水相中铬(Ⅵ)浓度为0.013~3.8 mg/L范围内,频移值与浓度成正比:△f=2.6+4.3×103C(mg/L),r=0.995.方法 简便,可用于天然水样中微量铬(Ⅵ)盐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作者:肖静水;刘慧君;黄生力;梁俊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鱼油软胶囊的遗传毒性研究

    目的 研究深海鱼油遗传学特征,为其食用安全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Ames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检测鱼油软胶囊的遗传毒性试验,进行遗传毒力学研究.结果 Ames试验,对TA97、TA98、TA100、TA102四株试验菌株.加与不加S9,样品各剂量组回变菌落数均未超过自发回变菌落数的2倍,亦无剂量一反庖关系;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样品各剂量组微核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各剂量组和阴性对照组微核率显著低于环磷酰胺组(P<0.01).各组PCE/NCE比值均在正常范围内;小鼠精子畸形试验,样品各剂量组精子畸形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各剂量组和阴性对照组精子畸形率显著低于环磷酰胺组(P<0.01). 结论 3项遗传毒性试验均为阴性,鱼油软胶囊对所试菌株、小鼠体细胞及生殖细胞无诱变性.可认为龟油软胶囊食用是安全的.

    作者:杨纲;刘秀英;吴锦如;侯震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株洲县2005-2008年动物咬伤者流行病学分析及医学处理效果

    目的 对2005-2008年到株洲县疾控中心预防接种门诊主动就诊的动物咬伤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医学处理分析,为更好地预防和控制狂犬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05-2008年门诊的<动物咬伤处理登记本>等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的方法对所有就诊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医学处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08年共有就诊者7 294人,4-9月份接诊占65.48%,农村居民占84.43%,男女性别比例1.31:1.接种疫苗7 293人,注射抗血清或高效狂免的3 910人,患狂犬病死亡2人.伤人动物犬占94.39%. 结论 株洲县动物咬伤者以农村居民为主,伤人动物以犬为主.全年均可发生,但4-9月份较多.对婴幼儿咬伤者要慎重处置,重视健康宣教、规范处理伤口、接种疫苗和正确使用抗血清可有效预防狂犬病.

    作者:张慧霞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MSM人群艾滋病性病防治行为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 探索针对男男性行为者(MSM)人群特征的有效行为干预方法.方法 建立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主导与MSM志愿者骨干实施相结合的MSM人群艾滋病性病防治组织模式,以核心同伴宣传(POL)干预方法为主,结合网络宣传、外展服务等进行MSM行为干预,2006年12月、2007年7月、2008年1月分别采用应答者驱动招募法(RDS)对MSM人群进行基线、中期及期终评估招募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基线调查201人,中期200人,期终203人.基线、中期、期终调查比较:不同性伴性行为安全套坚持使用率分别为:近6个月31.4%、43.4%、51%,近3次38.1%、58.2%、64.2%,近1次56.8%、72.8%、8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上升趋势显著(P<0.05);近6个月不同类别性伴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固定性伴(BF)性行为方式分别为58.7%、71%、6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782,P<0.05). 结论 CDC为主导、MSM志愿者骨干实施的组织模式下,通过为期1年的POL为主,结合网络、外展等干预,有效提高了MSM社群安全性行为意识.

    作者:王毅;张洪波;李志军;徐杰;张光贵;斗智;杨宏;樊静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采用多变灵活的教学方法提高解剖学教学的艺术感染力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形态学科,是医学生接触早又是重要的医学启蒙学科之一,它提供了大量的医学名词和基础知识,学习比较枯燥.因此,在教学中结合专业特点,采用多变灵活的教学方法,提高解剖学教学的艺术感染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彭微;周国兴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孕产妇亚健康状态的研究进展

    孕产妇由于经历了生理、心理的巨大变化,有相当部分处于亚健康状态,对孕妇个人健康和新出生人口素质产生巨大的不良影响.本文就孕产妇亚健康状态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张雯;沈汝(木冈)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出生缺陷影响囚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出生缺陷发生的影响因素,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1:2匹配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探讨出生缺陷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孕期经常摄入鱼虾肉蛋类食品或牛奶豆类食物、家庭年人均收入高、婚前参加体检等因素为减少出生缺陷发生的保护性因素;家族遗传史、双胎或多胎、居住地存在环境污染、孕妇患慢性病、孕前或孕期接触职业危险因素、有异常生育史、孕期感冒和丈夫喜欢饮浓茶等因素为导致出生缺陷发生的危险因素. 结论 减少和控制孕期危险因素是预防出生缺陷的重要环节.

    作者:王政;方俊群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CD62P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CD62P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47例乳腺癌患者、40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和32位健康人外周血中的CD62P表达水平,并分析CD62P表达水平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乳腺癌患者外周血CD62P检测水平(526.1±103.5)与乳腺良性肿瘤组(154.4±19.9)和健康对照组(132.3±19.2)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乳腺癌患者术前外周血CD62P水平与TNM分期有密切关系(P<0.001),与患者的年龄、ER和PR阳性表达等无明显相关性(P>0.05). 结论 外周血CD62P水平可能成为监测乳腺癌患者病情进展的动态指标.

    作者:陈朝霞;吴冠宇;吴白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保守治疗早发性重度子痫前期对妊娠结局影响的探讨

    目的 探讨保守性治疗早发性重度子痫前期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妊娠28~33+6周的重度子痫前期病例46例,分析终止妊娠天数、妊娠延长时间、并发症及新生儿结局.结果 46例病例均无孕产妇死亡、子痫发生,并发症增加不明显,但新生儿成活率有较大提高. 结论 采用适宜的保守性治疗早发性重度子痫前期是安全有效的,能明显改善围生儿的成活率.但保守治疗时要严密监测母儿情况,关键是选择合适时机终止妊娠.

    作者:熊婴;陈静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湖南省1998-2007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探讨流脑的发病特征和变化趋势,为流脑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湖南省1998-2007年的流脑发病统计数据,分析流脑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运用圆形分布法分析流脑发病的季节性.结果 十年间,流脑的发病率逐年下降,由局部流行变为散发.发病高峰期为1月1日-5月11日,高峰日为3月4日.人口多且流动性大的省会城市长沙的发病率和发病数高.发病人群主要为15岁以下儿童,5~19岁的学龄儿童占到59.5%. 结论 发病率逐年下降可能得益于多年的疫苗预防策略,但近年来发病率和病死率的波动反弹现象和周边地区菌群转化的趋势提示我们要加强病原监测,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和调整疫苗预防策略,防止非流行菌群引起的暴发和流行.

    作者:肖洁华;李放军;戴德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福建江水细菌种类调查

    目的 了解我国福建江水中细菌的种类及分布情况.方法 用水样采集器采集江水,水样经增菌培养和细菌分离,进行细菌学鉴定.结果 从80份水样中分离出细菌56种1 041株,其中肠杆菌科细菌608株(58.41%),弧菌科细菌158株(15.18%),非发酵菌116株(11.14%),革兰阳性杆菌82株(7.88%),革兰阳性球菌77株(7.39%).结论 福建江水细菌种类多、分布广,此项调查对于江水细菌感染的防治具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韩善桥;虞积耀;姜涛;王大鹏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早期围产保健对孕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围产保健对孕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6年4月-2008年5月在赵县的医院住院的2 859例孕产妇.其中以2007年5月-2008年5月赵县建立孕产妇管理系统,实施早期围产保健的1 524例孕产妇作为观察组,以2006年4月-2007年4月未实施早期围产保健的1 335例孕产妇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孕产妇的产前检查情况、分娩方式、分娩期出血量、第三产程时间、分娩时体重超标率以及产褥感染、宫缩乏力、妊娠高血压和妊娠糖尿病等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前检查、分娩方式,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前检查3~4次、≥5次的构成比以及正常产的构成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分娩期出血量、第三产程时间和分娩时体重超标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产褥感染、宫缩乏力、妊娠高血压和妊娠糖尿病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通过早期围产保健,可以加强孕产妇产前检查,减少孕产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

    作者:刘风巧;李静;刘亚娟;耳丽雪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西双版纳州2006年人口较少民族成人健康检查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西双版纳人口较少民族布朗族和基诺族成人的健康状况和部分慢性病的流行病学情况,为疾病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西双版纳州18岁以上基诺族1 589人,布朗族822人进行医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布朗族和基诺族成人平均身高为153.7 cm和154.8 cm,超重和肥胖发病率分别为15.01%、14.74%和8.25%、5.75%,血压异常发病率为9.98%和8.04%,血糖升高为2.37%和1.79%,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异常分别为14.04%、26.50%和9.31%、18.81%,贫血发生率为5.09%和3.67%,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脂肪肝、胆结石、肾结石和子宫肌瘤发病率均低于国内相关报道. 结论 布朗族和摹诺族大部分与营养相关性疾病发病率低于全国水平,但血脂异常高于全国水平,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政府应加强饮食宣传,引导人群建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和膳食模式.

    作者:高国一;杨玲;姜范波;马志强;刘平华;汪建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某医院医护人员手卫生状况对比分析与干预效果

    目的 通过对本院4年来医护人员手卫生状况的统计研究,分析影响中医骨伤科医院医护人员手卫生的因素;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医护人员洗手依从性.方法 以2005、2006年两年为一组,以干预后的2007、2008年为一组,分别对两组医护人员手卫生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干预前后医护人员手卫生状况的差异.结果 干预前后两组中洗手合格率:高级职称医师、中级以下医师、临床护士分别为53.33%和80.39%、73.81%和88.73%、88.69%和95.4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临床医师的手卫生意识普遍不如临床护士,而高年资医师则不及低年资医师.加强培训,规范洗手方法,改善洗手设施,可提高医护人员洗手依从性,提高手卫生合格率.

    作者:李妙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乙肝病毒HBcAg与血清标志物、HBVDNA的关系

    目的 探讨人群中HBcAg、HBV血清标志物和HBV DNA检出情况及三者关系,分析它们在乙型肝炎病人中存在的原因及临床价值,为临床提供乙肝病毒传染性及诊断的实验室依据.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检测1 460例标本的血清标志物,同时对其中133例标本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HBV DNA.结果 421例HBsAg阳性中HBcAg阳性率为86.94%,98例HBeAg阳性中HBcAg阳性率为65.31%.在同时检测HBcAg和HBV DNA的133例各种感染模式中,HBcAg与HBV DNA阳性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HBcAg与具有病毒活动性复制意义的指标HBV DNA有良好的一致性.HBcAg与HBV DNA可以反映HBV感染与复制,尤其可反映HRsAg阴性或HBeAg阴性的乙肝患者仍存在的病毒复制.

    作者:廖渝;陈兴文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液基细胞学检测宫颈HPV及疱疹病毒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液基细胞学检测宫颈HPV及疱疹病毒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薄层方法(TCT)对4 559例体检职工宫颈HPV及疱疹病毒感染的细胞学结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HPV感染41例,其中40岁以下者为35例,占85.4%;疱疹病毒感染7例,无年龄分布特点. 结论 TCT在妇女普查中检测宫颈HPV及疱疹病毒感染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周福如;刘庆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深圳市宝安区1 150名粉尘作业工人职业病危害调查

    目的 了解深圳市宝安区粉尘作业工人职业病危害状况,为制定本地职业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1 150名接尘工人进行健康检查.分析粉尘作业接尘工龄、工种、肺功能相关指标.结果 接尘组与对照组相比,FEV1.0/FVC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二氧化硅组相比,其他组临床症状(咳嗽、咳痰、气促、胸部不适、其他反应)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1年工龄组相比,5年工龄以上者肺功能异常检出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粉尘对接尘工人健康有一定危害,尤其是二氧化硅;肺功能损伤与接触粉尘种类和工龄有关.用人单位应注意加强对职业病的管理,减少职业病的发生.

    作者:吕惠中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1 393例痰标本细菌培养及药敏分析

    目的 探讨我院痰标本细菌感染的分布及耐药状况.方法 总结我院2007-2008年间1 393例痰标本细菌培养、68株耐药菌产ESBLs酶和AmpC酶检测及药敏结果.结果 从1 393例痰标本中共检出377株病原菌.377株细菌中对第三代头孢菌素2种或以上有中介或耐药的革兰阴性杆菌68株.68株中,ESBLs酶的阳性率为大肠埃希菌38.5%(5/13)、肺炎克雷伯菌48.3%(14/29)、阴沟肠杆菌62.5%(5/8)、铜绿假单胞菌44.4%(8/18);AmpC酶的阳性菌为大肠埃希菌15.4%(2/13)、肺炎克雷伯菌6.9%(2/29)、阴沟肠杆菌37.5%(3/8)、铜绿假单胞菌5.6%(1/18).其他革兰阴性杆菌未检出ESBLs、AmpC. 结论 肺部感染常见病原菌发生变化,ESBLs酶和AmpC酶阳性株发现率越来越高.临床应开展并重视ESBLs、AmpC的检测和耐药率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潘武宏;蒯迪文;曾霞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22家医院凝血试验现场测试EQA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湖南省二级以上医院凝血试验的检测质量及不同室间是质量评价(EQA)方式问结果的差异,为进一步规范临床实验室管理和提高凝血试验检验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与常规EQA相同批号的质控品用现场测试EQA的方式,收集22家实验室的凝血试验检测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 22家实验室四项合格率依次为PT-s(79.1%)、APTT(75.5%)、FIB(71.6%)、PT-INR(69.1%),对异常水平质控物的检测PT-s、P,r-INR两项合格率明显偏低(27.3%、36.4%).经X2检验参加常规EQA活动的实验室现场测试EQA与常规EQA间各项目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参加常规EQA活动的实验室与参加常规EQA活动的实验室间现场测试各项目合格率PT-INR、FI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应加强临床对凝血试验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中的认识,促进实验室操作的标准化,加大对未参加常规EQA活动的实验室的质量监控,以提高检验质量.

    作者:李志芳;余启华;甄茗;何力志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2007年平江县食品卫生质量检测结果

    目的 了解平江县食品卫生质状况.方法 按随机抽样原则,对平江县流通领域及生产厂家的粮食及其制品、肉及肉制品、豆制品等649件食品进行了采样检测.结果 产品总合格率80.12%.其中,调味品、糕点类、酱腌菜、冷冻饮品、豆制品、植物油、乳和乳制品、粮食及其制品、肉及肉制品合格率分别为97.47%、94·93%、90.91%、84.31%、73.83%、72.00%、71.43%、67.50%、61.90%.不合格项目主要为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铅和砷. 结论 应重点加强肉及肉制品、粮食及其制品、乳和乳制品的卫生监督管理,防止微生物和铅、砷在食品中的污染a

    作者:喻艺中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