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保守治疗早发性重度子痫前期对妊娠结局影响的探讨

熊婴;陈静辉

关键词:早发性重度子痫前期, 保守治疗, 并发症, 妊娠结局
摘要:目的 探讨保守性治疗早发性重度子痫前期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妊娠28~33+6周的重度子痫前期病例46例,分析终止妊娠天数、妊娠延长时间、并发症及新生儿结局.结果 46例病例均无孕产妇死亡、子痫发生,并发症增加不明显,但新生儿成活率有较大提高. 结论 采用适宜的保守性治疗早发性重度子痫前期是安全有效的,能明显改善围生儿的成活率.但保守治疗时要严密监测母儿情况,关键是选择合适时机终止妊娠.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耳鼻咽喉及颈淋巴结结核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耳鼻咽喉及颈淋巴结结核的临床特征,以进一步提高诊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耳鼻咽喉及颈淋巴结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征.结果 所有病例临床所见的全身症状均较轻,局部症状多不典型,以致误诊率较高.喉结核发病率高,喉结核症状以声嘶为主,咽结核和咽喉结核以咽痛或吞咽疼痛为主.原发性中耳结核易误诊.颈部肿块应常规行颈部肿块细针穿刺活检,必要时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活检. 结论 深入掌握其临床症状的变化特点有助于提高其诊断准确率.尽早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是确诊耳鼻咽喉及颈淋巴结结核的有效方法.

    作者:陈玉;孙虹;贺广湘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临床护士艾滋病知识现状、问题与对策

    目的 了解临床护士预防艾滋病知识、技能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方法 采用自制的问卷调查表,调查临床护士996人.结果 仅有极少数人知道艾滋病的流行现状,93.4%的人不知道艾滋病的I临床表现;85.1%的人能准确描述HIV的传播途径,46.3%的人以为蚊子叮咬可传播HIV,40.5%的人对一起游泳不传染HIV认识模糊;38.8%的人认为共用餐具可传播HIV;三分之一的人认为锻炼身体和加强营养能防止HIV传播;66.O%的人不知道工作中如何避免艾滋病传播. 结论 被调查临床护士预防艾滋病知识与技能极其匮乏.分层次的、有重点的、持续的、不断强化的艾滋病知识教育和培训,是护理院校和医院的重要而严峻的课题.

    作者:付伟;张仁;黄仙红;郭红花;李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水平在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治疗后病情转归差异中的影响

    目的 研究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水平对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毒性结甲)患者[1]I治疗后不同转归的影响,探讨其是否对治疗后甲状腺功能减低具有指示作用.方法 依照血清TPOAb水平,将103例毒性结甲患者分为阳性组(66例)和阴性组(37例),并且定期检测治疗后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水平,判断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131I治疗一年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包含亚l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发生率阳性组为28.8%、阴性组为8.1%,且两组问甲减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04,P<0.05). 结论 (1)毒性结甲 131I治疗前血清TPOAb水平与治疗后甲减的发生率有关.(2)血清TPOAb水平可作为治疗后甲减发生的预警指标,毒性结甲 131I治疗核素剂量可以根据其水平进行调整.

    作者:任静国;殷少龙;张玉国;唐建坡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中学生近视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中学生近视的危险因素,为学生近视的防制提供依据.方法 整群随机抽取初中、高中共8个班级,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调查小学生的近视相关因素,共获有效问卷452份.并利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近视的危险因素.结果 调查452名学生,近视率为54.0%.其中轻度、中度和重度分别为7.1%、13.1%和33.8%.男生近视率50.2%,女生近视率58.5 96;初中生近视率41.6%,高中生近视率65.1%.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父亲近视(OR=2.69)、学习时间≥1 h/次(OR=1.46)、躺着看书(OR=1.74)和看电视和用电脑时间≥2 h/d(OR=2.14)作者单位: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五官医院眼科(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0)是中学生近视的危险因素;看书保持1尺距离(OR=0.30)、体育锻炼≥1 h/d(OR=0.63)是中学生近视的保护因素. 结论 中学生近视患病率较高,防制任务任重道远.应加强对中学生不良用眼行为的早期干预,从而防制近视的发生.

    作者:庞燕;张严卓;孙立军;曹加国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我院近6年住院病人前10位疾病构成统计分析

    目的 了解掌握我院近几年住院病人疾病构成及变化趋势,为医院管理和卫生防治、防疫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我院2003-2008年疾病分类表报有关数据.对此进行构成比分析.结果 精神和行为障碍、损伤和中毒、神经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肿瘤等为我院住院病人的主要病种. 结论 合理调配医疗资源,加大宣传力度,有效预防和控制疾病,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

    作者:欧阳卫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罗哌卡因上胸段硬膜外镇痛对肺通气功能的影响

    目的 比较0.15%、0.20%和O.25%的罗哌卡因加2 μg/ml芬太尼用于乳癌术后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的效果及肺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 75例ASA Ⅰ~Ⅲ级择期乳癌根治术的病人,T2~3或T3~4常规硬膜外穿刺向头端置管,注入1%利多卡因3 ml为试验量,5 min后分别以0.15%(Ⅰ组n=25)、0.20%(Ⅱ组n=25)和0.25%(Ⅲ组n=25)的罗哌卡因加2μg/ml芬太尼维持麻醉并继续行术后PCEA,持续镇痛治疗48 h,由不知情者记录术后0~6、6~24、24~48 h各时段休息和咳嗽时的VAS评分,呼吸频率、潮气量和分钟通气量.结果 三组病人均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组Ⅱ与组Ⅲ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Ⅰ与组Ⅱ VAS评分比较术后24 h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频率、潮气量和分钟通气量三组各时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0.20%和0.25%的罗哌卡因加2μg/ml芬太尼用于乳腺癌根治手术后PCEA效果满意,对肺通气功能影响小.

    作者:陆佑明;杨威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经纤维支气管镜介入治疗耐多药肺结核并支气管结核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纤维支气管镜介入治疗耐多药肺结核并支气管结核的疗效.方法 204例耐多药肺结核并支气管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化疗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情况每周一次纤支镜介入治疗;对照组单纯化疗.结果 治疗组18个月后,痰菌阴转率为73.7%;纤支镜改善总有效率为68.7%;肺不张复张总有效率为66.7%;胸片病灶吸收总有效率为72.7%. 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介入治疗耐多药肺结核并支气管结核是一种安全的方法且临床效果好.

    作者:庞菁;杨坤云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肾移植术后并发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和健康教育

    目的 总结肾移植术后并发糖尿病患者(PTDM)的护理情况,探讨提高生活质量的护理对策和健康教育.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2008年共375例肾移植患者中29例并发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情况.结果 29例患者经健康教育、饮食控制、运动疗法、加强护理、口服降糖药物、胰岛索应用等综合治疗,血糖均得到有效控制. 结论 对肾移植术后并发糖尿病的患者,重视健康教育、加强护理,可以减少相应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聂曼华;方春华;刘红如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湖南省24起甲型肝炎暴发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及因素探讨

    目的 了解湖南省甲型肝炎暴发疫情的流行现状和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其流行规律和预防控制措施.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湖南省2005-2008年间发生的24起暴发疫情进行了同顾性分析.结果 2005-2008年,湖南省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共报告24起甲肝暴发疫情,各年间甲肝罹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水传播占50%.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占有一定比例(33.3%),疫情全部发生在学校,人群以中学生为主. 结论 湖南省甲肝暴发疫情流行强度大,以经水传播为主.采取以免疫预防为主的综合性防制策略,控制甲肝暴发疫情发生是今后甲肝防制工作的主要任务.

    作者:梁进军;徐巧华;刘富强;王五红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住院患者HBV感染状况及手术史与HBV感染的关系

    目的 探讨医院住院患者HBV感染状况及手术史与HBV感染的关系.方法 选择于本院住院患者389例,其中有手术史患者167例,无手术史患者222例.以ELISA方法检测乙肝两对半,将两组出现的11种模式的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 389例住院患者的HBsAg阳性率为13.88%,HBV感染率为58.09%,HBV免疫学指标阴性率41·91%.其中HBsAg、HBeAb、HBcAb阳性者38例(9.76%),HBcAb阳性者25例(6.43%),HBsAg、HBcAb阳性者13例(3.34%).两组间比较显示,有手术史的患者HBV感染率显著高于无手术史患者(P<0.01).且两组间,HBsAg、HBeAb、HBcAb阳性模式和HBcAb阳性模式的比较显示有手术史的患者HBV感染阳性率显著高于无手术史患者(P<0.001).结论 住院患者是HBV高感染危险人群.手术是导致医院内HBV感染的方式,需要采取预防措施.

    作者:禹红;吕继富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密闭式吸痰管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分析

    在危重病人的救治工作中,吸痰是有效维护人工气道通畅、保证足够的通气和充分气体交换的关键措施.为了提高吸痰效率、减少吸痰引起的并发症,我院ICU于2007年8月对人工气道患者使用密闭式吸痰管吸痰并进行观察研究,其结果比一次性可控式吸痰管优越,并且特别适合于机械通气的患者.

    作者:胡青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PDCA循环法在乳腺癌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PDCA循环方式对乳腺癌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实验组采用PDCA循环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按传统健康教育方式实施.结果 实验组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技能的掌握和健康教育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结论 PDCA循环的应用,提高了健康教育效果,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黄丽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采用多变灵活的教学方法提高解剖学教学的艺术感染力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形态学科,是医学生接触早又是重要的医学启蒙学科之一,它提供了大量的医学名词和基础知识,学习比较枯燥.因此,在教学中结合专业特点,采用多变灵活的教学方法,提高解剖学教学的艺术感染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彭微;周国兴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阿里地区1~19岁人群HBsAg携带率及抗-HBs水平调查

    目的 了解阿里地区1~19岁人群HBsAg带状况及抗-HBs水平,考评西藏阿里地区实施乙肝疫苗新生儿免费接种后的1~4岁人群免疫效果,以及接种对乙肝传播的阻断作用.方法 全地区7个县共随机抽样1~19岁常住健康人群990人,检测HBsAg和抗-HBs.结果 全地区1~19岁人群HBsAg携带率为13.84%,其男性阳性率为15.45%,女性阳性率为12.17%;抗-HBs阳性率为25.25%,其中男性阳性率为24.36%,女性阳性率为26.19%;1~4岁人群HBsAg携带率为7.14%,低于5~19岁人群HBsAg携带率15.07%;1~4岁人群抗-HBs阳性率为37.01%,5~19岁人群抗-HBs阳性率为22.97%. 结论 阿里地区1~19岁健康人群HBsAg携带率处于较高水平,1~4岁人群抗-HBs阳性率高于5~19岁人群,实施乙肝疫苗新生儿免费接种对乙肝传播有明显阻断作用.

    作者:尼玛德吉;德庆卓玛;宋立江;布达洛;多桑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喹啉酸与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喹啉酸(quiriolinic acid,QuIN)是色氨酸(Trp)的代谢产物之一,也是N-甲基-D-门冬氨酸(N-methyl-D-&spartate,NMDA)受体的一种选择性激动剂,与某些神经精神性疾病、肾脏疾病、免疫性疾病等的发生、发展有关联.本文简要综述QUIN的生化特性及与相关疾病的关系.

    作者:周前选;唐爱国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2001-2007年正阳县结核病防治规划效果评价

    目的 了解正阳县贯彻落实<规划>及执行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的情况,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为下一阶段结核病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正阳县2001-2007年<规划>执行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01-2007年,合计接诊13 545例可疑症状者,疑似肺结核病人平均转诊率为88.66%;发现活动性肺结核3 986例,其中涂阳病人1 804例,新发涂阳病人1 392例,涂阳病人平均登记率为34.40/10万;免费治疗和管理涂阳病人1 804例,治愈1 582例,涂阳病人平均治愈率87.69%,初治和复治涂阳病人平均治愈率分别为90.30%、78.88%. 结论 正阳县结核病防治规划如期完成了阶段目标,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尤其是传染性肺结核病人的发现率和治愈率逐年提高,项目实行的各项技术政策是成功的,提高可疑者就诊率和DOTS实施质量是今后的工作重点.

    作者:苏振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白细胞介素-18对Fractalkine表达和趋化作用的影响

    背景 Fractalkine(FKN)是新近发现的CX3C类趋化因子,能够诱导单核细胞的定向迁移,参与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形成. 目的 观察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es-18,IL-18)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表达Fractalkine(FKN)和趋化作用的影响,以及辛伐他汀(Simvaatatin)的干预效应.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HEUVCs FKNmRNA的表达,应用Traswell装置观察FKN对人单核细胞THP-1的趋化作用.结果 25、50、100 μL IL-18可上调FKN mRNA表达,并明显增强对单核细胞THP-1的趋化用,与对照组相比(P<0.01).10、100 μmol/L辛伐他汀能够抑制FKN mRNA表达,并抑制FKN的趋化作用,与单纯100 μg/L IL-18相比(P<0.01). 结论 IL-18能够上调FKN的表达并增强FKN介导的趋化作用,辛伐他汀能够抑制该效应.

    作者:田轶伦;姜德谦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可视B超下宫内节育器取出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常规普通取环勾取环困难者采用可视B超下宫内节育器取出效果.方法 将2007年12月-2008年12月在我院取环的围绝经期和绝经期妇女142例,分为A组围绝经期86例,B组绝经后56例.取环困难者,采用可视B超下取环.结果 两组人群共有32例采用常规普通取环勾取环失败,其中,A组困难率为10.4%,B组困难率为41.07%.对32例行可视B超下宫内节育器取环,均获得成功. 结论 可视B超下取环可以避免盲目操作,减少损伤,能顺利取出粘连、嵌顿、异位、断裂的节育器,方便经济实用.

    作者:任松;贾爱花;杜占军;张彦玲;韩雪珍;王志芹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MSM人群艾滋病性病防治行为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 探索针对男男性行为者(MSM)人群特征的有效行为干预方法.方法 建立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主导与MSM志愿者骨干实施相结合的MSM人群艾滋病性病防治组织模式,以核心同伴宣传(POL)干预方法为主,结合网络宣传、外展服务等进行MSM行为干预,2006年12月、2007年7月、2008年1月分别采用应答者驱动招募法(RDS)对MSM人群进行基线、中期及期终评估招募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基线调查201人,中期200人,期终203人.基线、中期、期终调查比较:不同性伴性行为安全套坚持使用率分别为:近6个月31.4%、43.4%、51%,近3次38.1%、58.2%、64.2%,近1次56.8%、72.8%、8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上升趋势显著(P<0.05);近6个月不同类别性伴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固定性伴(BF)性行为方式分别为58.7%、71%、6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782,P<0.05). 结论 CDC为主导、MSM志愿者骨干实施的组织模式下,通过为期1年的POL为主,结合网络、外展等干预,有效提高了MSM社群安全性行为意识.

    作者:王毅;张洪波;李志军;徐杰;张光贵;斗智;杨宏;樊静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女性梅毒患者HSV-ⅡIgG抗体检测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女性梅毒患者HSV-Ⅱ感染的情况.方法 对80例确诊为梅毒的女性患者进行HSV-ⅡIgG抗体检测.结果 HSV-Ⅱ IgG抗体阳性者31例,占38.75%. 结论 梅毒患者常合并HSV-Ⅱ的感染.

    作者:旷燕飞;李淑华;张亚娜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