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伟;张仁;黄仙红;郭红花;李萍
目的 探讨不同温度热疗后Caspase-3在宫颈癌Caski细胞中的表达变化.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和westem Blot检测43℃、45℃、47℃实验组和37℃对照组24 h后宫颈癌Caski细胞中Caspase-3的表达.结果 Caspase-3 mRNA在37℃、43℃、45℃、47℃处理后24 h的表达倍数分别为1、(2.738±0.156)、(1.35±0.071)、(0.78±0.093).Caspase-3蛋白的灰度值在对照组、43℃、45℃、47℃分别为(0.894±0.064)、(1.237±0.182)、(1.196±0.104)、(0.401±0.051).在43℃和45℃其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加(P<0.05),而47℃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 结论 43℃和45℃热疗可以在mRNA的水平调节宫颈癌Caski细胞中Caspase-3表达,导致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增加.
作者:周菊梅;杜乐辉;王晓文;赵凌云;雷锋林;廖遏平;唐劲天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人群中HBcAg、HBV血清标志物和HBV DNA检出情况及三者关系,分析它们在乙型肝炎病人中存在的原因及临床价值,为临床提供乙肝病毒传染性及诊断的实验室依据.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检测1 460例标本的血清标志物,同时对其中133例标本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HBV DNA.结果 421例HBsAg阳性中HBcAg阳性率为86.94%,98例HBeAg阳性中HBcAg阳性率为65.31%.在同时检测HBcAg和HBV DNA的133例各种感染模式中,HBcAg与HBV DNA阳性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HBcAg与具有病毒活动性复制意义的指标HBV DNA有良好的一致性.HBcAg与HBV DNA可以反映HBV感染与复制,尤其可反映HRsAg阴性或HBeAg阴性的乙肝患者仍存在的病毒复制.
作者:廖渝;陈兴文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caveolin-1(cav-1)与pERK1/2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11例甲状腺腺瘤及10例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中cav-1和pERK1/2的表达,并分析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cav-1在甲状腺腺瘤和癌旁甲状腺组织中为低表达或无表达,而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呈高表达(阳性率为60%),且与肿瘤的包膜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ERK1/2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腺瘤和癌旁甲状腺组织中均见表达,三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av-1和pERK1/2两者之间的表达无相关性. 结论 cav-1高表达可能参与调控甲状腺乳头状痛的进展和转移,可作为预后不良的指标.
作者:刘雅林;刘宏侠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结核病是21世纪严重危及人类健康的问题.结核病控制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良好的公共卫生服务和资源提供是控制结核病蔓延的社会和经济基础,作为结核病控制策略的直接面视下的短程化疗(D()TS)则是实行结核病控制的基本途径.结核病不仅是一个公共卫生问题,还是一个比较突出的社会经济问题.现对中国结核病形势和影响因素作一分析.
作者:崔宜庆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西双版纳人口较少民族布朗族和基诺族成人的健康状况和部分慢性病的流行病学情况,为疾病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西双版纳州18岁以上基诺族1 589人,布朗族822人进行医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布朗族和基诺族成人平均身高为153.7 cm和154.8 cm,超重和肥胖发病率分别为15.01%、14.74%和8.25%、5.75%,血压异常发病率为9.98%和8.04%,血糖升高为2.37%和1.79%,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异常分别为14.04%、26.50%和9.31%、18.81%,贫血发生率为5.09%和3.67%,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脂肪肝、胆结石、肾结石和子宫肌瘤发病率均低于国内相关报道. 结论 布朗族和摹诺族大部分与营养相关性疾病发病率低于全国水平,但血脂异常高于全国水平,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政府应加强饮食宣传,引导人群建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和膳食模式.
作者:高国一;杨玲;姜范波;马志强;刘平华;汪建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耳鼻咽喉及颈淋巴结结核的临床特征,以进一步提高诊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耳鼻咽喉及颈淋巴结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征.结果 所有病例临床所见的全身症状均较轻,局部症状多不典型,以致误诊率较高.喉结核发病率高,喉结核症状以声嘶为主,咽结核和咽喉结核以咽痛或吞咽疼痛为主.原发性中耳结核易误诊.颈部肿块应常规行颈部肿块细针穿刺活检,必要时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活检. 结论 深入掌握其临床症状的变化特点有助于提高其诊断准确率.尽早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是确诊耳鼻咽喉及颈淋巴结结核的有效方法.
作者:陈玉;孙虹;贺广湘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湖南省甲型肝炎暴发疫情的流行现状和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其流行规律和预防控制措施.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湖南省2005-2008年间发生的24起暴发疫情进行了同顾性分析.结果 2005-2008年,湖南省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共报告24起甲肝暴发疫情,各年间甲肝罹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水传播占50%.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占有一定比例(33.3%),疫情全部发生在学校,人群以中学生为主. 结论 湖南省甲肝暴发疫情流行强度大,以经水传播为主.采取以免疫预防为主的综合性防制策略,控制甲肝暴发疫情发生是今后甲肝防制工作的主要任务.
作者:梁进军;徐巧华;刘富强;王五红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保守性治疗早发性重度子痫前期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妊娠28~33+6周的重度子痫前期病例46例,分析终止妊娠天数、妊娠延长时间、并发症及新生儿结局.结果 46例病例均无孕产妇死亡、子痫发生,并发症增加不明显,但新生儿成活率有较大提高. 结论 采用适宜的保守性治疗早发性重度子痫前期是安全有效的,能明显改善围生儿的成活率.但保守治疗时要严密监测母儿情况,关键是选择合适时机终止妊娠.
作者:熊婴;陈静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液基细胞学检测宫颈HPV及疱疹病毒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薄层方法(TCT)对4 559例体检职工宫颈HPV及疱疹病毒感染的细胞学结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HPV感染41例,其中40岁以下者为35例,占85.4%;疱疹病毒感染7例,无年龄分布特点. 结论 TCT在妇女普查中检测宫颈HPV及疱疹病毒感染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周福如;刘庆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全胃肠外营养联合谷氨酰胺二肽在急性重症胰腺炎非手术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48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Ⅰ组在传统保守治疗原则基础上实施全胃肠外营养(TPN)治疗,Ⅱ组在Ⅰ组方案基础上给予谷氨酰胺二肽治疗,测定血清白蛋白水平、血浆谷氨酰胺浓度、氮平衡、T淋巴细胞转化率等指标.结果 治疗2周后Ⅱ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血浆谷氨酰胺浓度、氮平衡、T淋巴细胞转化率均高于Ⅰ组(P<0.05). 结论 在急性重症胰腺炎传统的非手术治疗方案基础上,给予谷氨酰胺二肽联合TPN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促进氮平衡的恢复,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死亡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王湛;黄圣旺;刘培;刘首记;王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哮喘豚鼠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分泌的影响,为哮喘的防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卵蛋白致敏复制哮喘豚鼠模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组豚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磷脂成分的含量.结果 哮喘豚鼠肺表面活性物质主要活性成分磷脂酰胆碱(Pc)、磷脂酰乙醇胺(Pe)的含量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中药循经敷贴后能显著升高Pc、Pe的含量,与生理盐水、地塞米松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敷贴对哮喘有治疗作用,明显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的磷脂分泌可能为其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叶人诵;沈惠风;许以平;上官文姬;李鹤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对本院4年来医护人员手卫生状况的统计研究,分析影响中医骨伤科医院医护人员手卫生的因素;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医护人员洗手依从性.方法 以2005、2006年两年为一组,以干预后的2007、2008年为一组,分别对两组医护人员手卫生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干预前后医护人员手卫生状况的差异.结果 干预前后两组中洗手合格率:高级职称医师、中级以下医师、临床护士分别为53.33%和80.39%、73.81%和88.73%、88.69%和95.4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临床医师的手卫生意识普遍不如临床护士,而高年资医师则不及低年资医师.加强培训,规范洗手方法,改善洗手设施,可提高医护人员洗手依从性,提高手卫生合格率.
作者:李妙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绵阳城区172家个体诊所消毒现状与质量.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和采样监测方法,连续6年对消毒灭菌质量进行监测,对个体医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物体表面样6年平均合格率为92.49%;医护人员手表面平均合格率为77.55%;使用中消毒液平均合格率为96.24%;无菌器械保存液平均合格率为68.19%;无菌物品包平均合格率为75.00%;压力蒸汽灭菌平均合格率为78.17%.注射室紫外线灯安装未达到≥1.5μw/m3的诊所和未安装的有88家,符合率为48.4%;知道需要定期更换消毒液仅有57.65%,在更换消毒液时,知道对盛装消毒剂的容器要进行消毒灭菌的仅有33.67%,能正确配制酒精等消毒液仅有54.59%. 结论 绵阳城区个体诊所卫生消毒灭菌合格率较低,紫外线灯安装数量不足,医护人员消毒灭菌意识淡薄,存在医院感染隐患,需要加强监督和管理.
作者:刘昌弟;刘琼珍;李秀蓉;史映红;李仕一;刘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阿里地区1~19岁人群HBsAg带状况及抗-HBs水平,考评西藏阿里地区实施乙肝疫苗新生儿免费接种后的1~4岁人群免疫效果,以及接种对乙肝传播的阻断作用.方法 全地区7个县共随机抽样1~19岁常住健康人群990人,检测HBsAg和抗-HBs.结果 全地区1~19岁人群HBsAg携带率为13.84%,其男性阳性率为15.45%,女性阳性率为12.17%;抗-HBs阳性率为25.25%,其中男性阳性率为24.36%,女性阳性率为26.19%;1~4岁人群HBsAg携带率为7.14%,低于5~19岁人群HBsAg携带率15.07%;1~4岁人群抗-HBs阳性率为37.01%,5~19岁人群抗-HBs阳性率为22.97%. 结论 阿里地区1~19岁健康人群HBsAg携带率处于较高水平,1~4岁人群抗-HBs阳性率高于5~19岁人群,实施乙肝疫苗新生儿免费接种对乙肝传播有明显阻断作用.
作者:尼玛德吉;德庆卓玛;宋立江;布达洛;多桑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肿瘤患者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情况及对16种抗生素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 方法收集我院2007年1月-2008年8月分离出的269株大肠埃希菌和150株肺炎克雷伯菌,采用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用纸片扩散法确证实验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结果 检出产ESBLs细菌共205株,检出率为48.9%,其中大肠埃希菌121株,检出率为28.9%,肺炎克雷伯菌84株,检出率20.0%;产ESBLS对碳青酶烯类(亚胺培南、美洛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头孢吡肟耐药率较低均<16%,其余抗菌药物都产生较高的耐药性. 结论 加强ESBLs细菌检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碳青霉烯类、β-内酰胺酶抑制复合物、阿米卡星及头孢吡肟,是目前治疗ESBLs细菌有效抗菌药物.
作者:黄宏君;吴白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产妇职业暴露化工毒物对胎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取某化工企业578名孕妇,根据孕妇工作中是否接触低浓度混苯,分为职业暴露组与非暴露组.采用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妊娠结局和胎儿发育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暴露组的孕妇,其新生儿出生体重、身长明显低于对照组体重、身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足月产率、早产率、死胎死产率及宫外孕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暴露组子代有智力低下3例、先天性心脏病3例,缺陷率为2.04%(6/294),对照组子代未发现有出生缺陷.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职业暴露化工毒物对胚胎及胎儿发育有不良影响,应加强防护措施.
作者:李书景;王淑然;彭英然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严重肝病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为临床合理有效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7年来212例严重肝病合并SBP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原学检查,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212例肝病患者中有180例(85%)有腹胀,164例(77%)有腹部压痛或反跳痛;146例(69%)有发热,104例(49%)有自觉腹痛,88例(42%)有腹泻.108例(51%)腹水白细胞≥0.5×109/L;74例(35%)腹水白细胞≥0.3×109/L;PMN(腹水多形核白细胞)≥0.5者122例(58%),PMN≥0.25者90例(42%).32例(15%)腹水细菌培养阳性,共分离细菌16株,6种细菌,革兰阴性菌占88%,革兰阳性菌占12%. 结论 肝病患者并发SBP者临床表现多样,腹水细菌培养阳性率低,PMN比值是诊断SBP的可靠指标.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对第三代头孢、第三代喹诺酮抗生素敏感.
作者:潘慧琼;杜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CD62P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47例乳腺癌患者、40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和32位健康人外周血中的CD62P表达水平,并分析CD62P表达水平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乳腺癌患者外周血CD62P检测水平(526.1±103.5)与乳腺良性肿瘤组(154.4±19.9)和健康对照组(132.3±19.2)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乳腺癌患者术前外周血CD62P水平与TNM分期有密切关系(P<0.001),与患者的年龄、ER和PR阳性表达等无明显相关性(P>0.05). 结论 外周血CD62P水平可能成为监测乳腺癌患者病情进展的动态指标.
作者:陈朝霞;吴冠宇;吴白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肺部弥漫性病变肺结核患者肺小叶结构异常高分辨率CT(HRCT)征象表现和HRCT在肺部弥漫性病变肺结核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78例肺部弥漫性病变肺结核患者(其中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40例,亚慢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21例,支气管播散肺结核17例)行HRCT检查,图像用高分辨重建.结果 ①小叶间隔异常可见于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中占62.5%(25/40),亚慢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中占52.4%(11/21),主要表现为小叶间隔呈结节状和串珠状改变;支气管播散肺结核中仪5.9%表现为小叶间隔呈不规则增厚,与两组血行播散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支气管播散性肺结核患者中有88.2%(15/17)表现为小叶核心结节和树芽状,血行播散性病变仅可见小叶核结节状增大,支气管播散性肺结核组与两组血行播散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小叶实质异常在三组中均表现为小叶实质内散在结节.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HRCT在显示肺小叶结构异常时具有明确的特征性表现,利用HRCT征象分析肺小叶结构异常特点可以提高肺部弥漫结节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水平.
作者:陈乐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小儿毒鼠强中毒的有效防治措施.方法 对2004年1月-2008年12月共68例因毒鼠强中毒住院的患儿采取排毒、解毒、镇静止惊、催醒、血液灌流、安全护理、健康教育等积极的救治和护理.结果 8例完全康复出院,58例好转出院,有21例出现继发性癫痫,2例因病情危重死亡. 结论 发生儿童毒鼠强中毒后采取积极有效的救治和护理,减低伤害的后果.儿童毒鼠强中毒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防范,禁止生产和使用毒鼠强,给孩子一个安全、快乐的童年.
作者:夏元喜;旷小军;李江南;王丽娟;刘丽敏 刊期: 200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