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热疗对宫颈癌Caski细胞Caspase-3表达的影响

周菊梅;杜乐辉;王晓文;赵凌云;雷锋林;廖遏平;唐劲天

关键词:热疗, 宫颈癌, CasKi细胞, Caspase-3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温度热疗后Caspase-3在宫颈癌Caski细胞中的表达变化.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和westem Blot检测43℃、45℃、47℃实验组和37℃对照组24 h后宫颈癌Caski细胞中Caspase-3的表达.结果 Caspase-3 mRNA在37℃、43℃、45℃、47℃处理后24 h的表达倍数分别为1、(2.738±0.156)、(1.35±0.071)、(0.78±0.093).Caspase-3蛋白的灰度值在对照组、43℃、45℃、47℃分别为(0.894±0.064)、(1.237±0.182)、(1.196±0.104)、(0.401±0.051).在43℃和45℃其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加(P<0.05),而47℃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 结论 43℃和45℃热疗可以在mRNA的水平调节宫颈癌Caski细胞中Caspase-3表达,导致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增加.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肺部弥漫性病变肺结核高分辨率CT征象表现与分析

    目的 探讨肺部弥漫性病变肺结核患者肺小叶结构异常高分辨率CT(HRCT)征象表现和HRCT在肺部弥漫性病变肺结核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78例肺部弥漫性病变肺结核患者(其中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40例,亚慢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21例,支气管播散肺结核17例)行HRCT检查,图像用高分辨重建.结果 ①小叶间隔异常可见于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中占62.5%(25/40),亚慢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中占52.4%(11/21),主要表现为小叶间隔呈结节状和串珠状改变;支气管播散肺结核中仪5.9%表现为小叶间隔呈不规则增厚,与两组血行播散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支气管播散性肺结核患者中有88.2%(15/17)表现为小叶核心结节和树芽状,血行播散性病变仅可见小叶核结节状增大,支气管播散性肺结核组与两组血行播散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小叶实质异常在三组中均表现为小叶实质内散在结节.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HRCT在显示肺小叶结构异常时具有明确的特征性表现,利用HRCT征象分析肺小叶结构异常特点可以提高肺部弥漫结节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水平.

    作者:陈乐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腹腔镜下两种不同术式子宫切除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子宫切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CISH组)230例和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组)1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就术式的选择、并发症和中转开腹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CISH组和LAVH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方面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具有微创、效优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根据不同的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是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安全性的关键.

    作者:黄晓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慈利县肺结核病治愈后复发情况的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探讨在结核病控制项目中肺结核病复发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控制结核病复发提供依据和对策.方法 采取回顾性调查方法,追踪曾诊断为涂阳肺结核病并完成疗程,且治愈后复发的患者,资料用x2检验进行分析.结果 慈利县4 360例涂阳治愈的肺结核病例中有225例复发,总复发率为5.16%,其中男性复发率为5.22%,女性复发率为5.05%,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5.21,P>0.05).复发率高的是70岁以上年龄组,为25.12%,低为<10岁年龄组为0复发,年龄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X2=402.82,P<0.01).判愈后早出现复发病例是第3个月,占0.89%,判愈后复发多是在<1年之内,占47.11%,复发时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X2=978.08,P<0.01).已判愈的初治涂阳与已判愈的复治涂阳病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35,P<0.01).复发病例以农民多,占69.81%,复治后2个月末,痰菌阴转、胸部阴影吸收,占59.11%;复治期问死亡8例,占3.56%. 结论 控制结核病治愈后复发关键是对前3年治愈病例进行重点监测,对既往为复治涂阳肺结核病患者及既往治疗时痰菌阴转慢的患者应高度关注.结核病控制的重点人群是农民.

    作者:刘楚浓;李柏桂;李会浓;黎飞;王章云;黄启玲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社会人口学因素对产后抑郁的影响研究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与产后抑郁发生有关的社会人口学因素,希望能引起社会有关部门对产后抑郁的关注与重视.方法 对北京市11所医院的603名产后42 d的产妇进行产后抑郁的相关调查及社会人口学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产后42 d产妇的产后抑郁发生率18.7%,妇女的受教育水平、经济情况和居住环境与产后抑郁显著相关.结论 为进一步降低产后抑郁的发生,建议增加卫生经费的投入;加强孕期健康教育的宣传,提高孕产妇对产后抑郁的认识;加强对农村户籍流动人口孕产妇的重视.

    作者:李禾;沈汝枫;杨惠娟;张雯;丁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脑脉Ⅱ号口服液减轻高血压脑出血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目的 探讨中药复方制剂脑脉Ⅱ号口服液对高血压脑出血大鼠血肿周围组织神经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Ca2+]i)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85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和中药组.向双肾双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右侧尾状核注入胶原酶诱导脑出血.注射后2 h开始,每天灌胃给予脑脉Ⅱ号口服液(8 ml/d)或等容积蒸馏水直至处死.注射后6、12、24、72、168 h取脑,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百分率,用Fura-2/AM荧光标记法测定突触体内[Ca2+]i.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对照组细胞凋亡百分率在注射6 h后显著增加(P<0.01),72 h达到高峰,168 h后明显下降;突触体内[Ca2+],的变化规律与细胞凋亡百分率的变化规律类似.脑脉Ⅱ号口服液治疗后,中药组细胞凋亡百分率和突触体内[Ca2+].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脑脉Ⅱ号口服液能够降低高血压脑出血大鼠神经细胞凋亡发生率,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神经细胞内钙超载有关.

    作者:何纲;黄培新;刘茂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的临床诊治体会

    目的 分析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病人的临床特点和总结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院2002年1月-2008年1月收治的75例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病人的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治愈65例(86.7%),好转7例(9.3%),死亡3例(4.0%).结论 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病情危急,宜个体化选择治疗方案,常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汤益浦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芦荟软胶囊通便功能研究

    目的 评价芦荟软胶囊对通便功能的影响.方法 按卫生部<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2003年版)中润肠通便功能检验方法开展实验.动物实验中,经口给予小鼠0.133、0,267、0,800 g/kg·bw剂量的芦荟软胶囊内容物14 d,采用不同剂量的复方地芬诺酯制备肠蠕动抑制模型和便秘模型.测定肠蠕动抑制模型小鼠小肠墨汁推进率、便秘小鼠排便时间、排粪便粒数和粪便重量.人体试食试验中,采用自身和组间对照两种试验设计,将受试者按便秘症状随机分为受试组和对照组,分别按推荐剂量服用样品或安慰剂,连续7 d.观察、记录受试者试食前后排便次数、排便状况、粪便性状的变化并评分.结果 动物实验中,0.800g/kg·bw剂量可显著提高肠蠕动抑制模型小鼠的小肠墨汁推进率(P<0.05),可显著缩短便秘小鼠排首粒黑便时间(P<0.05),显著增加便秘小鼠排便粒数(P<0.05),各剂量对便秘小鼠的粪便重量无显著影响(P>0.05).人体试食试验中,试食组受试者试食后与试食前比较,排便次数明显增加,排便状况和粪便性状明显改善(P<0.05),总有效率为76.47%;试食后试食组与对照组比较,排便次数、排便状况、粪便性状亦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前后对照组和试食组均未见不良反应,各项安全性指标均未见异常. 结论 芦荟软胶囊具有润肠通便功能.

    作者:胡春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哮喘豚鼠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分泌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哮喘豚鼠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分泌的影响,为哮喘的防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卵蛋白致敏复制哮喘豚鼠模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组豚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磷脂成分的含量.结果 哮喘豚鼠肺表面活性物质主要活性成分磷脂酰胆碱(Pc)、磷脂酰乙醇胺(Pe)的含量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中药循经敷贴后能显著升高Pc、Pe的含量,与生理盐水、地塞米松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敷贴对哮喘有治疗作用,明显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的磷脂分泌可能为其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叶人诵;沈惠风;许以平;上官文姬;李鹤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观察血液透析(FID)和血液灌流(HP)联合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尿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67例MHD尿毒症患者随机被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观察组采用H1)和HP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HD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生存率、死亡原因、β2-微球蛋白(β2-MG)、甲状腺激素(PTH),并观测患者皮肤瘙痒改善情况.结果 ①观察组1年和3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5年生存率为82.4%,高于对照组(75.8%)(P<0.05);病死率17.6%,低于对照组(24.2%)(P<0.05).②观察组PTH、β2-MG指标降低,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PTH、β2-MG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皮肤瘙痒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为94.1%,高于对照组(24.2%)(P<0.05). 结论 HD+HP联合治疗能有效提高MHD患者的生存率,降低病死率,弥补单纯HD的不足,减轻瘙痒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蔡红丽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可视B超下宫内节育器取出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常规普通取环勾取环困难者采用可视B超下宫内节育器取出效果.方法 将2007年12月-2008年12月在我院取环的围绝经期和绝经期妇女142例,分为A组围绝经期86例,B组绝经后56例.取环困难者,采用可视B超下取环.结果 两组人群共有32例采用常规普通取环勾取环失败,其中,A组困难率为10.4%,B组困难率为41.07%.对32例行可视B超下宫内节育器取环,均获得成功. 结论 可视B超下取环可以避免盲目操作,减少损伤,能顺利取出粘连、嵌顿、异位、断裂的节育器,方便经济实用.

    作者:任松;贾爱花;杜占军;张彦玲;韩雪珍;王志芹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护理干预对经皮肾穿刺活检术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经皮肾穿刺活检术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2007年4月-2008年12月将900例实施经皮肾穿刺活检术的患儿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常规护理组(各450例),对出现的常见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 护理干预组的肉眼血尿、尿潴留、肾包膜下小血肿、轻度腰疼、感染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经皮肾穿刺活检术前、中、后,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肾活检的成功率及患儿的生活质量.

    作者:舒芬华;谢小荚;李芳;苏小琴;易静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临床护士艾滋病知识现状、问题与对策

    目的 了解临床护士预防艾滋病知识、技能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方法 采用自制的问卷调查表,调查临床护士996人.结果 仅有极少数人知道艾滋病的流行现状,93.4%的人不知道艾滋病的I临床表现;85.1%的人能准确描述HIV的传播途径,46.3%的人以为蚊子叮咬可传播HIV,40.5%的人对一起游泳不传染HIV认识模糊;38.8%的人认为共用餐具可传播HIV;三分之一的人认为锻炼身体和加强营养能防止HIV传播;66.O%的人不知道工作中如何避免艾滋病传播. 结论 被调查临床护士预防艾滋病知识与技能极其匮乏.分层次的、有重点的、持续的、不断强化的艾滋病知识教育和培训,是护理院校和医院的重要而严峻的课题.

    作者:付伟;张仁;黄仙红;郭红花;李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PDCA循环法在乳腺癌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PDCA循环方式对乳腺癌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实验组采用PDCA循环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按传统健康教育方式实施.结果 实验组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技能的掌握和健康教育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结论 PDCA循环的应用,提高了健康教育效果,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黄丽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2001-2007年正阳县结核病防治规划效果评价

    目的 了解正阳县贯彻落实<规划>及执行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的情况,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为下一阶段结核病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正阳县2001-2007年<规划>执行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01-2007年,合计接诊13 545例可疑症状者,疑似肺结核病人平均转诊率为88.66%;发现活动性肺结核3 986例,其中涂阳病人1 804例,新发涂阳病人1 392例,涂阳病人平均登记率为34.40/10万;免费治疗和管理涂阳病人1 804例,治愈1 582例,涂阳病人平均治愈率87.69%,初治和复治涂阳病人平均治愈率分别为90.30%、78.88%. 结论 正阳县结核病防治规划如期完成了阶段目标,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尤其是传染性肺结核病人的发现率和治愈率逐年提高,项目实行的各项技术政策是成功的,提高可疑者就诊率和DOTS实施质量是今后的工作重点.

    作者:苏振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MSM人群艾滋病性病防治行为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 探索针对男男性行为者(MSM)人群特征的有效行为干预方法.方法 建立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主导与MSM志愿者骨干实施相结合的MSM人群艾滋病性病防治组织模式,以核心同伴宣传(POL)干预方法为主,结合网络宣传、外展服务等进行MSM行为干预,2006年12月、2007年7月、2008年1月分别采用应答者驱动招募法(RDS)对MSM人群进行基线、中期及期终评估招募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基线调查201人,中期200人,期终203人.基线、中期、期终调查比较:不同性伴性行为安全套坚持使用率分别为:近6个月31.4%、43.4%、51%,近3次38.1%、58.2%、64.2%,近1次56.8%、72.8%、8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上升趋势显著(P<0.05);近6个月不同类别性伴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固定性伴(BF)性行为方式分别为58.7%、71%、6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782,P<0.05). 结论 CDC为主导、MSM志愿者骨干实施的组织模式下,通过为期1年的POL为主,结合网络、外展等干预,有效提高了MSM社群安全性行为意识.

    作者:王毅;张洪波;李志军;徐杰;张光贵;斗智;杨宏;樊静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危重患者肠外肠内营养支持疗法的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危重患者肠外、肠内营养支持方法及其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120例危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肠外和肠内营养支持序贯的方法,对照组完全采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L4 d后,观察患者体重变化,测定血浆清蛋白含量、血红蛋白含量,观察临床疗效及感染发生情况,并作统计分析.对于营养支持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并发症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 第14 d时,治疗组体重、血浆清蛋白、血红蛋白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而总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应用肠外、肠内营养支待序贯的方法在危重患者的营养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保证营养支持疗法的顺利实施.

    作者:李君;李映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湖南省1998-2007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探讨流脑的发病特征和变化趋势,为流脑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湖南省1998-2007年的流脑发病统计数据,分析流脑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运用圆形分布法分析流脑发病的季节性.结果 十年间,流脑的发病率逐年下降,由局部流行变为散发.发病高峰期为1月1日-5月11日,高峰日为3月4日.人口多且流动性大的省会城市长沙的发病率和发病数高.发病人群主要为15岁以下儿童,5~19岁的学龄儿童占到59.5%. 结论 发病率逐年下降可能得益于多年的疫苗预防策略,但近年来发病率和病死率的波动反弹现象和周边地区菌群转化的趋势提示我们要加强病原监测,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和调整疫苗预防策略,防止非流行菌群引起的暴发和流行.

    作者:肖洁华;李放军;戴德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冠心病患者联用心理干预措施后的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冠心病患者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联用心理干预措施后的效果.方法 9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用心理干预措施.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心功能及满意度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SAS为(22.6±7.5)分、SDS为(27.4±8.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SAS(42.3±9.4)分、SDS(46.2±9.7)分,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观察组LVEF为(49.6±3.5)%、Fs为(27.4±1.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LVEF为(44.3±2.6)%、FS为(21.2±2.1)%,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总满意率为77.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满意率3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7571,P<0.01). 结论 冠心病患者治疗过程中联用心理干预措施无论是对心理健康状况的提高,还是对生活满意度的改善均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心理干预措施简单易行、费用极低,无任何的不良反应,建议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黄英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抗结核药物肝损伤22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抗结核药物致肝功能损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经验.方法 对我院结控科门诊2004年1月一2007年12月管治的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后出现肝损伤的22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抗结核药所致肝损伤多见于具有危险因素的患者,多发生于用药的第1~8周. 结论 对抗结核药物致肝损伤的早期诊断和及时合理的治疗,可以使患者的肝功能恢复正常,帮助患者顺利完成抗结核治疗疗程.

    作者:谢延;张胜男;曾显声;蒋惠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MK-801对锰中毒大鼠脑纹状体NMDA受体亚单位表达的影响

    目的 研究MK-801对锰中毒大鼠脑纹状体NMDA受体亚单位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40只,按体重随机分成5组,每组8只.第1组为对照组,皮下注射0.9%氯化钠;第2~4组为锰染毒组,分别皮下注射8、40、200 μmol/kg的氯化锰溶液;第5组为MK-801预处理组,隔日腹腔注射0.3 μmol/kg MK-801,2 h后皮下注射200μmol/kg的氯化锰溶液;注射容量均为5 ml/kg,染锰4周,每周5次.通过电镜观察神经细胞损伤情况,同时测定脑纹状体锰和谷氨酸(Glu)含量,NR1、NR2A、NR2B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染锰4周后,随着染锰剂量的增加,纹状体Mn和Glu含量均逐渐升高;NR1、NR2A、NR2B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NR2A灰度值下降明显.电镜观察发现染锰后神经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空泡变性和染色质边集.MK-801预处理组与高剂量染锰组比较,NR2A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有所增加(P<0.05).结论 锰能够破坏纹状体Glu平衡,并且抑制NMDA受体亚单位的表达产生神经毒性,促使细胞凋亡.MK-801可以影响NR2A的mRNA和蛋白表达.

    作者:徐斌;徐兆发;邓宇;辛辛;邓小强;高健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