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维持性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的临床研究

蔡红丽

关键词: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 生存率, 皮肤瘙痒, 尿毒症
摘要:目的 探讨观察血液透析(FID)和血液灌流(HP)联合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尿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67例MHD尿毒症患者随机被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观察组采用H1)和HP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HD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生存率、死亡原因、β2-微球蛋白(β2-MG)、甲状腺激素(PTH),并观测患者皮肤瘙痒改善情况.结果 ①观察组1年和3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5年生存率为82.4%,高于对照组(75.8%)(P<0.05);病死率17.6%,低于对照组(24.2%)(P<0.05).②观察组PTH、β2-MG指标降低,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PTH、β2-MG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皮肤瘙痒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为94.1%,高于对照组(24.2%)(P<0.05). 结论 HD+HP联合治疗能有效提高MHD患者的生存率,降低病死率,弥补单纯HD的不足,减轻瘙痒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2006-2008年邵东县桶装饮用水卫生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为了解邵东县桶装饮用水卫生指标合格率,进一步掌握饮用水的卫生质量状况,确保人们饮水安全卫生.方法 按国家标准方法GB5750-2006对桶装饮用水进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和酵母、铅、亚硝酸盐、pH值、电导率、余氯等进行测定,根据进行评价.结果 174份桶装饮用水合格率为67.24%,超标以微生物指标(菌落总数、霉菌和酵母)为主,理化指标超标较少. 结论 邵东县桶装饮用水合格率较低,应引起生产企业的高度重视,同时提示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生产企业的监督和管理,保证饮用水安全、卫生.

    作者:廖清群;尹超平;黄鑫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脑脉Ⅱ号口服液减轻高血压脑出血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目的 探讨中药复方制剂脑脉Ⅱ号口服液对高血压脑出血大鼠血肿周围组织神经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Ca2+]i)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85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和中药组.向双肾双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右侧尾状核注入胶原酶诱导脑出血.注射后2 h开始,每天灌胃给予脑脉Ⅱ号口服液(8 ml/d)或等容积蒸馏水直至处死.注射后6、12、24、72、168 h取脑,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百分率,用Fura-2/AM荧光标记法测定突触体内[Ca2+]i.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对照组细胞凋亡百分率在注射6 h后显著增加(P<0.01),72 h达到高峰,168 h后明显下降;突触体内[Ca2+],的变化规律与细胞凋亡百分率的变化规律类似.脑脉Ⅱ号口服液治疗后,中药组细胞凋亡百分率和突触体内[Ca2+].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脑脉Ⅱ号口服液能够降低高血压脑出血大鼠神经细胞凋亡发生率,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神经细胞内钙超载有关.

    作者:何纲;黄培新;刘茂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贫铀对支气管上皮细胞遗传毒性及DMSO的保护作用

    目的 观察贫铀(DU)诱发的细胞遗传毒性及二甲基亚砜(DMS3)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彗星实验、HPRT基因突变检测、微核多核及染色体分析研究贫铀的遗传毒性作用及DMSO对其毒性的抑制作用.结果 BEAS-2B细胞经贫铀染毒后,可引起DNA链断裂,彗星尾部面积、尾长、尾部DNA含量、尾距随贫铀浓度增加而增加;DMSO对贫铀诱发BEAS-2B细胞产生的DNA链断裂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贫铀诱发微核细胞、多核细胞增多,DMSO对微核细胞增多有抑制作用,而对多核细胞增多无明显的抑制作用.贫铀作用于BEAS-2B细胞后引起HPRT基因突变率增加,DMSO保护组能有效地降低HPRT基因突变率.染色体分析结果表明,经染毒后转化细胞可出现染色体稳定性和非稳定性畸变,DMSO对染色体畸变具有抑制作用.结论 贫铀染毒能造成细胞的遗传毒性,DMSO对贫铀所致细胞的DNA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黄波;龙颖;李梓民;杨陟华;曹珍山;朱茂祥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3种消毒方法对口腔石膏模型精度和硬度影响的研究

    目的 研究三种不同消毒方法对石膏模型精度和硬度的影响.方法 分别用3种消毒方法消毒石膏模型,包括2%中性强化戊二醛消毒液浸泡、高温高压及微波加热,消毒后测定模型精度和硬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微波消毒和2%中性强化戊二醛消毒液浸泡消毒后,ab、cd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大(P<0.05),高温高压消毒对模型尺寸精度无影响;微波消毒和2%中性强化戊二醛消毒液浸泡消毒后,模型硬度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高温高压消毒后强度与对照组差别不大. 结论 高温高压对石膏模型消毒后,在硬度及精度方面对模型均无明显影响.

    作者:高志强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芦荟软胶囊通便功能研究

    目的 评价芦荟软胶囊对通便功能的影响.方法 按卫生部<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2003年版)中润肠通便功能检验方法开展实验.动物实验中,经口给予小鼠0.133、0,267、0,800 g/kg·bw剂量的芦荟软胶囊内容物14 d,采用不同剂量的复方地芬诺酯制备肠蠕动抑制模型和便秘模型.测定肠蠕动抑制模型小鼠小肠墨汁推进率、便秘小鼠排便时间、排粪便粒数和粪便重量.人体试食试验中,采用自身和组间对照两种试验设计,将受试者按便秘症状随机分为受试组和对照组,分别按推荐剂量服用样品或安慰剂,连续7 d.观察、记录受试者试食前后排便次数、排便状况、粪便性状的变化并评分.结果 动物实验中,0.800g/kg·bw剂量可显著提高肠蠕动抑制模型小鼠的小肠墨汁推进率(P<0.05),可显著缩短便秘小鼠排首粒黑便时间(P<0.05),显著增加便秘小鼠排便粒数(P<0.05),各剂量对便秘小鼠的粪便重量无显著影响(P>0.05).人体试食试验中,试食组受试者试食后与试食前比较,排便次数明显增加,排便状况和粪便性状明显改善(P<0.05),总有效率为76.47%;试食后试食组与对照组比较,排便次数、排便状况、粪便性状亦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前后对照组和试食组均未见不良反应,各项安全性指标均未见异常. 结论 芦荟软胶囊具有润肠通便功能.

    作者:胡春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长沙市芙蓉区1999-2008年出生缺陷监测分析及干预对策研究

    目的 分析长沙市芙蓉区1999-2008年出生缺陷状况,进一步探讨预防出生缺陷的干预措施,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提高人口素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1999-2008年长沙市芙蓉区3家医院(国家级出生缺陷监测点)住院分娩孕满28周至出生后7 d内的22 717例围产儿进行出生缺陷及相关因素的监测.结果 ①10年来出生缺陷儿平均检出率176.96/万(402/22 717),呈上升趋势,2004年有显著上升;②出生缺陷前5位依次为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脑积水、总唇裂、多指、外耳畸形,10年来围产儿先心病发生率为46.66/万,自2000年来处于出生缺陷疾病构成第1位,占17.36%~34.93%;③出生缺陷发生的性别分布显示,男性高于女性,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④孕母>35岁是出生缺陷的高发年龄段;⑤围产儿死亡率为19.15%,出生缺陷儿死亡率为353.23%o,占围产儿死亡32.64%. 结论 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各部门参与的出生缺陷预防控制体系;加大财政投入,落实三级预防措施;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在婚前、孕前、孕产期、产后保健等重点环节上加强早期干预等综合性防治措施;加强病因学研究,从根本上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切实提高人口索质.

    作者:屈沪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沙门菌鞭毛抗原的变异及检测方法的初探

    目的 了解沙门菌鞭毛抗原的变异及解决办法.方法 从我们1988-2006年共收集的35株沙门菌中选出发生H-O变异的菌株4株进行试验.结果 4株菌株用常规方法无法将沙门菌分到型.而用改进的试验方法可以鉴定到型,35株沙门菌检出4株H-O变异株,本次H-O变异率为11.4%. 结论 研究检测沙门菌H-O抗原的变异对追踪传染源、分析流行趋势有帮助.

    作者:胡世红;吴锦如;张首帆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长春市2007年0~6岁儿童体格发育研究

    目的 了解长春市0~6岁儿童体格发育的现状、规律及在国内所处的水平.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调查4 472名健康儿童,对体格发育的体重、身长(高)进行城区与外县比较,与全国(九市)的0~6岁儿童体格发育指标比较.结果 在出生后头3个月,体重增长快,平均每月超过1 kg,以后趋缓,身高也有同样规律,出生后第二年体重增加平均为2 kg,而身长增加12 cm,有趋瘦趋势,以后几年体重每年平均增加2 kg,身高增加7 cm.城区儿童体格发育指标优于外县.长春市0~6岁儿童体格发育水平略低于全国. 结论 长春市0~6岁儿童体格发育指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作者:于昕平;孙平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染色内镜及放大内镜在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诊治中的价值

    目的 LST因与大肠癌关系密切,其生长方式不同于一般的隆起样肿瘤,本文总结39例LST在染色及放大内镜后行EMR及EPMR诊断与治疗的经验.方法 内镜检查发现肠道黏膜发红或粗糙、血管网不清或消失等病变,行染色后放大内镜观察其腺管开口类型.结果 2年中共发现39例LST病变.其中黏膜内癌1例,锯齿状肿瘤1例.39个病变内镜分型颗粒均一型18个,结节混合型20个,假凹陷型1个.病变大为35 mm×43 mm;11~20 mm 12个,21~30 mm 15个,30 mm以上12个.大肠黏膜腺管开口类型ⅢL型21个,其中17个为管状腺瘤;Ⅳ型14个,其中10个为绒毛状腺瘤;Ⅴ型1个,为黏膜内癌.所有病例均行EMR或EPMR切除.结论 应用黏膜染色技术和放大内镜有助于LST的诊断,内镜窄带成像术能缩短检查时间.LST的腺管开口大多数表现为ⅢL型或Ⅳ型,ⅢL型腺管开口多为管状腺瘤,Ⅳ型腺管开口多为绒毛状腺瘤,一旦出现Ⅴ型腺管开口则表明已经有癌变发生.无症状人群的检查也是发现早期大肠癌的重要方式.

    作者:柳娟;刘宇虎;吴清时;罗北京;磨玉联;唐志平;孔宪和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医学研究生心肺复苏知识掌握情况调查

    目的 了解医学研究生对心肺复苏知识掌握情况和对心肺复苏培训的态度.方法 对我院2008年人院的研究生分为临床组与非临床组,博士组和硕士组.采用闭卷考试的方法对<2005国际心肺复苏指南>中的判断意识、胸外心脏按压频率、深度等部分问题进行调查,应用电脑模拟人进行心肺复苏技能考试,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对心肺复苏培训的需求情况,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医学研究生对心肺复苏理论和技能掌握普遍较差,平均正确率为32.8%,临床组优于非临床组(P<0.05);技能考核临床组操作合格率为25.0%,非临床组为14.3%(P<0.01);博士组成绩与硕士组理论和技能成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98.0%的研究生认为掌握心肺复苏知识非常重要,96.0%希望定期得到心肺复苏培训. 结论 医学研究生心肺复苏知识掌握差,应定期进行心肺复苏理论和技能培训.

    作者:王长远;秦俭;孙长怡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水平、生化指标以及与肝组织病理学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HBV-DNA复制水平、肝功能生化指标及其与肝组织病理学相关性.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PCR法监测2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含量及相关血清肝功能指标,并对患者活体肝穿刺的病理标本进行组织炎症活动度分级(G),结果利用统计软件统计分析.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轻、中、重度组患者HBV-DNA含量分别为(4.85±1.0)×108~107copy/ml、(3.82±0.8)×106~105 copy/ml、(1.8±0.5)×105~104copy/ml;血清总胆红素含量分别为(12.64±4.25)μmol/L、(50.18±9.46)μmol/L、(262.96±30.16)μmol/L;白/球比值分别是(1.51±0.23)、(1.61±0.26)和(1.97±0.25).血清TB、ALT、AST、GGT平均值随病理分级和分期的增加而逐渐升高;ALB、PTA则相反. 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轻、中、重度符组之问的HBV-DNA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重度组病毒含量与总胆红素水平呈负相关,与白/球比值呈正相关.血清TB、ALT、AST、GGT可反映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炎症活动的程度;ALB、PTA是慢性乙型肝炎病变进展的指标.

    作者:谭凌卉;董存岩;李松;陈湘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保留生育功能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保留生育功能治疗对患者生存情况、月经和生育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保留生育功能的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年轻患者的生存情况及生育情况,包括治疗前后月经的变化及孕产情况等.结果 截止到2008年8月30日,21例患者中,有2例死亡,19例存活,总体生存率为90.5%.化疗期间4例月经紊乱,化疗后3个月左右均恢复正常.6例有生育愿望,共孕6次,足月产4次,流产2次. 结论 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对有生育要求的患者是可行的.

    作者:徐婴花;李新国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系统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系统护理干预对患侧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行常规乳腺癌根治术后护理,实验组除常规护理外采取系统的护理干预,术后2周评定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术后3周评定患肢功能锻炼达标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患肢ADL除穿衣一项外,其他各项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肢功能锻炼达标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系统护理干预明显提高了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的达标率,提高了乳腺癌患者的牛活质量,增强了乳腺癌患者对治疗的信心.

    作者:贺丽贤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湖南省娱乐场所100%安全套使用策略研究

    目的 以公共卫生学的方法形成娱乐场所暗娼的规模干预.方法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100%安全套使用策略,进行娱乐场所的干预.在常规策略基础上,经实践有所发展,湖南引入性病门诊监督与评估项目实施效果,业主采用行业自律,自主参与项目.结果 项目实施三年来,高危行为改变明显,安全套使用率明显提高. 结论 100%安全套使用项目对于娱乐场所的暗娼干预效果明显,但是因为流行控制的需要,要求干预覆盖率的进一步提高,特别覆盖低档甚至流动人群.需要做好有关执法部门和出租屋业主的持续倡导,深入做好干预工作.

    作者:胡翼飞;陈曦;魏秀青;郑军;易再明;贵蔷;韩孟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深圳市宝安区学生口腔保健综合防治初查报告

    目的 了解深圳市宝安区学生口腔保健综合防治工作试点初步效果.方法 选取3所试点小学及相应的防治医疗机构,人校进行口腔健康状况调查,进行系统的口腔健康教育,督促患有龋病的学生及时治疗,并对检查、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3所学校接受检查的在校学生5 325人,患龋人数3 991人,龋齿13 526颗.其中1~4年级学生乳牙患龋率为78.34%,乳牙龋均为3.25;5~6年级学生恒牙患龋率为65.23%,恒牙龋均为1.37.学生龋齿填充率为9.95%.3个月后,各试点学校、医院口腔科接受经普查指导就诊的学生总数为2 540人,占需要治疗人数的47.70%.结论 通过编写有针对性的宣传资料,进行系统的口腔健康教育,学生龋齿填充取得一定的效果.学生口腔保健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需要社会各界相互配合,尤其需要各有关行政部门的支持和重视.

    作者:廖辉陵;郭艳芳;刘建新;齐静;李基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胰岛素泵治疗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血清IL-6和TNF的影响及相关临床指标观察

    目的 观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患者应用胰岛素泵治疗与小剂量静脉持续注射胰岛素治疗前后血清IL-6和TNF-α及相关临床指标的变化.方法 随机将78例DKA患者分为试验组(胰岛素泵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小剂量静脉持续注射胰岛素治疗组),并分别观察胰岛素治疗后两组血清IL-6和TNF-α的变化以及血糖、尿糖、尿酮体、血β-羟丁酸、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等临床指标.结果 经胰岛素强化治疗后,两组IL-6和TNF-α均逐渐下降,试验组出现效应更早.且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发病第1 d和7 d,两组间血糖值在各时间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发病第2 d,试验组空腹血糖低于对照组,凌晨血糖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尿酮体转阴时间、β-羟丁酸恢复正常时间、平均每日胰岛素使用量和低血糖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胰岛素泵治疗DKA优于常规小剂量静脉持续注射胰岛素治疗,不仪与其血糖控制平稳,恢复快,副作用较小有关,还和有效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有关.

    作者:林忆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液基细胞学在妊娠期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妊娠期宫颈疾病的特点和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在妊娠期宫颈疾病筛查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在我院行产前检查的妊娠期妇女2 152例(A组),同期因各种妇科疾病就诊的非妊娠期患者3 673例(B组),同期行妇科健康检查的正常人群中非妊娠期妇女4 980例(C组),采用液基细胞学方法进行宫颈疾病筛查.结果 A组宫颈病变总发生率为17.98%(387/2 152),B组为18.02%(662/3 673),C组为11.35%(565/4 980),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的宫颈感染性病变发生率为12.78%(275/2 152),对照组为5.44%(271/4 980),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宫颈上皮细胞性病变检出率为5.20%(112/2 152).对照组检出率为5.90%(294/4 980),两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2 152例中54例TCT检查后出血,均经局部压迫5 min左右出血停止,对照组中无出血情况发生;对妊娠期存在宫颈上皮性病变的妇女在产后进行再评估,12例LSIL,和11例}tSll.病变程度降低,15例LSlL 和9例HSIL病变程度无进展. 结论 妊娠期妇女宫颈病变发生率明显高于非妊娠期妇女,液基细胞学检查用于妊娠期宫颈病变是必要、安全、有效的,妊娠期TCT异常者,产后应再次评估.

    作者:柯妍;沙青;严丽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性休克患者的循环功能及组织氧合的作用

    目的 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性休克患者循环功能、组织氧合的作用.方法 选择52例脓毒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血必净组和对照组:血必净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每日2次,采集治疗前、治疗后24、48、72 h循环功能(HR、MAP、CVP、MPAP、PAWP、CO、SVR、PVR)和乳酸(Lac),氧代谢指标(PaO2、PvO2、PaCO2、DO2、VO2、O2ER、Ppeak、PaO2/FiO2)变化;以及胃黏膜氧合指标(i-PH、PgCC2、Pg-aCO2)的水平.结果 血必净组循环功能(HR、MAP、CVP、MPAP、PAWP、CO、SVR、PVR)和乳酸Lac、氧代谢指标(PaO2、PvO2、PaCO2、DO2、VO2、O2ER、Ppeak、PaO2/FiO2)、胃黏膜氧合指标(i-PH、PgCO2、Pg-aCO2)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 结论 早期目标指导治疗联合血必净注射液,能迅速改善脓毒性休克患者的循环功能,逆转血流动力的异常和氧代谢障碍,改善内脏氧合和组织灌注.

    作者:罗荣初;岳俊;张华香;胡春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人子宫肌瘤上皮细胞的分离培养及GnRH I在其中的表达与意义

    目的 分离培养人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仞步探讨GnRH I在其中的表达与意义.方法 分离正常人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与子宫肌瘤患者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并传代培养,采用角蛋白单克隆抗体进行鉴定后,免疫组化检测GnRH I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GnRH I对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分离的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在体外能够生长良好并能稳定传代,GnRH I在正常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不表达或弱表达,在子宫肌瘤患者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中高表达或表达增强;流式细胞术检测提示在人子宫肌瘤上皮细胞发生的凋亡率高于正常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体外分离培养子宫内膜上皮细胞成功;GnRH I在正常子宫上皮细胞与子宫肌瘤上皮中存在差异表达;GnRH I蛋白能够引起子宫肌瘤上皮细胞发生凋亡,可能通过信号传导通路参与了子宫肌瘤的发生与发展.

    作者:曾伟前;汪文玉;王燕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hs-CRP、Hcy和Cystatin C与冠心病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和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水平与冠心病(CHD)的棚关性.方法 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共137例,分为对照组50例、稳定型心绞痛组(SAP)45例和急性冠脉综合征组(ACS)42例.采用速率散射光比浊法测定血清hs-CRP、Cystatin C,荧光偏振免疫发光技术(FPIA)检测血清Hcy.结果 CHD患者血清hs-CRP、Hcy和Cystatin 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二者血清水平均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CHD组血清Hcy与hs-CRP、Cystatin C呈正相关(r=0.405、0.339,P<0.05),Cystatin C与hs-CRP无相关. 结论 hs-CRP、Hcy和Cystatin C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有重要关系;CHD组Hcy与hs-CRP、Cys.tatin C呈正相关.

    作者:刘湘林;龚燕飞;方谷芬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