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密闭式吸痰管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分析

胡青

关键词:密闭式吸痰管, 人工气道, 机械通气, 护理技术
摘要:在危重病人的救治工作中,吸痰是有效维护人工气道通畅、保证足够的通气和充分气体交换的关键措施.为了提高吸痰效率、减少吸痰引起的并发症,我院ICU于2007年8月对人工气道患者使用密闭式吸痰管吸痰并进行观察研究,其结果比一次性可控式吸痰管优越,并且特别适合于机械通气的患者.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术后感染的手术室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骨科术后感染的手术室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方法 以回顾性调查和跟踪随访的方法收集2005年1月-2007年12月骨科手术病人共3 647例,统计分析不同年度感染率、不同手术方式及不同内置物的感染率.结果 2005年手术患者总数889例,感染12例,占1.35%;2006年手术患者总数1 189例,感染6例,占0.5%;2007年手术患者总数1 569例,感染4例,占0.25%. 结论 进一步加强手术室管理,强化无菌观念,重视手术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的保护,才能有效地降低骨科植入物感染,提高骨科手术质量.

    作者:吴勇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E-选择素与氧化应激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通过检测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sEsel)、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探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sEsel与氧化应激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老年ACS患者共70例,其中非ST段抬高ACS(NSTEMI/UAP)组40例,ST段抬高ACS(STEMI)组30例作为研究对象,健康自愿者36例作为对照.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sEsel和ox-LDL水平,分光光度计法检测AOPP浓度,硫代巴比妥酸法和黄嘌呤氧化酶法分别测定MDA含量和SOD活力.采用双变量相关分析评价sEsel与氧化应激相关指标的相关性,并记录4周内所有患者的病情转归情况.结果 老年ACS中,NSTEMI/UAP组和STEMI组的sEsel、AOPP、MDA、SOD和ox-LDL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其中NSTEMI和UAP亚组问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TEMI组sEsel、AOPP和ox-LDL水平均高于NSTEMI/UAP组(P<0.05),而MDA、SOD水平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TEMI组中冠状动脉单支病变亚组与多支病变亚组相比,各项指标均明显增高(P<0.05).双变量相关分析显示老年ACS的sEsel与AOPP(r=0.496,P=0.000)和ox-LDL(r=0.342,P=0.000)密切相关.另外发现sEsel浓度高者病情转归及预后差,低者病情转归及预后良好. 结论 老年ACS发生时具有明显的氧化应激反应,sEsel的增高可能与AOPP和ox-LDL有关.sEsel对病情转归有一定预测意义.

    作者:黄湘;谭德安;谭家余;钟锋;李舟文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芦荟软胶囊通便功能研究

    目的 评价芦荟软胶囊对通便功能的影响.方法 按卫生部<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2003年版)中润肠通便功能检验方法开展实验.动物实验中,经口给予小鼠0.133、0,267、0,800 g/kg·bw剂量的芦荟软胶囊内容物14 d,采用不同剂量的复方地芬诺酯制备肠蠕动抑制模型和便秘模型.测定肠蠕动抑制模型小鼠小肠墨汁推进率、便秘小鼠排便时间、排粪便粒数和粪便重量.人体试食试验中,采用自身和组间对照两种试验设计,将受试者按便秘症状随机分为受试组和对照组,分别按推荐剂量服用样品或安慰剂,连续7 d.观察、记录受试者试食前后排便次数、排便状况、粪便性状的变化并评分.结果 动物实验中,0.800g/kg·bw剂量可显著提高肠蠕动抑制模型小鼠的小肠墨汁推进率(P<0.05),可显著缩短便秘小鼠排首粒黑便时间(P<0.05),显著增加便秘小鼠排便粒数(P<0.05),各剂量对便秘小鼠的粪便重量无显著影响(P>0.05).人体试食试验中,试食组受试者试食后与试食前比较,排便次数明显增加,排便状况和粪便性状明显改善(P<0.05),总有效率为76.47%;试食后试食组与对照组比较,排便次数、排便状况、粪便性状亦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前后对照组和试食组均未见不良反应,各项安全性指标均未见异常. 结论 芦荟软胶囊具有润肠通便功能.

    作者:胡春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深圳市宝安区8月~7岁儿童麻疹发病危险因素研究

    目的 探讨深圳市宝安区21007年麻疹高发的原因,以制订针对性的麻疹控制措施.方法 选取8月~7岁龄儿童,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研究病例组和对照组在医院暴露史、麻疹患者接触史、疫苗接种史和人口信息等可能的影响因素上的差异,分析宝安区麻疹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医院暴露和麻疹病例接触是宝安区麻疹高发的危险因素,OR值的95%CI分别为1.85~5.77、1.75~13.6,疫苗接种是保护因素.OR值的95%CI为0.07~0.27.分层分析显示:医院暴露和麻疹病例接触有交互效应;医院暴露和未接种麻疹疫苗有交互效应;医院暴露次数越多,OR值越大;疫苗接种次数越多,OR值越小. 结论 医院暴露、麻疹病例接触史和未接种麻疹疫苗足宝安区麻疹高发的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吴泰顺;周小涛;李苑;马智超;邓立权;陈兵;熊田甜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慢性前列腺炎病原体的检测及药敏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慢性前列腺炎与病原体的关系,探讨前列腺按摩液(EPS)中病原体的临床意义.方法 常规按摩法获取患者EPS,进行湿涂片常规镜检白细胞(WBC)和卵磷脂小体;普通细菌培养直接接种血琼脂平皿,淋病奈瑟菌用巧克力琼脂培养,衣原体用单克隆抗体胶体会标法,支原体用尿素酶颜色试验培养液法,药物敏感性试验用K-B琼脂扩散法.结果 480例患者前列腺液常规检查WBC>10/HP,卵磷脂颗粒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普通细菌培养共分离出31株细菌,分离率为6.5%.其中球菌17株,占54.8%;杆菌11株,占35.5%;真菌3株,占9.6%.细菌种类以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为主;特殊培养中共分离出病原体109株,分离率为22.7%.其中沙眼衣原体、支原体、淋球菌分别为71株、22株、16株. 结论 EPS中病原体检测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罗玉蓉;柳永和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罗哌卡因上胸段硬膜外镇痛对肺通气功能的影响

    目的 比较0.15%、0.20%和O.25%的罗哌卡因加2 μg/ml芬太尼用于乳癌术后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的效果及肺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 75例ASA Ⅰ~Ⅲ级择期乳癌根治术的病人,T2~3或T3~4常规硬膜外穿刺向头端置管,注入1%利多卡因3 ml为试验量,5 min后分别以0.15%(Ⅰ组n=25)、0.20%(Ⅱ组n=25)和0.25%(Ⅲ组n=25)的罗哌卡因加2μg/ml芬太尼维持麻醉并继续行术后PCEA,持续镇痛治疗48 h,由不知情者记录术后0~6、6~24、24~48 h各时段休息和咳嗽时的VAS评分,呼吸频率、潮气量和分钟通气量.结果 三组病人均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组Ⅱ与组Ⅲ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Ⅰ与组Ⅱ VAS评分比较术后24 h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频率、潮气量和分钟通气量三组各时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0.20%和0.25%的罗哌卡因加2μg/ml芬太尼用于乳腺癌根治手术后PCEA效果满意,对肺通气功能影响小.

    作者:陆佑明;杨威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脑脉Ⅱ号口服液减轻高血压脑出血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目的 探讨中药复方制剂脑脉Ⅱ号口服液对高血压脑出血大鼠血肿周围组织神经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Ca2+]i)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85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和中药组.向双肾双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右侧尾状核注入胶原酶诱导脑出血.注射后2 h开始,每天灌胃给予脑脉Ⅱ号口服液(8 ml/d)或等容积蒸馏水直至处死.注射后6、12、24、72、168 h取脑,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百分率,用Fura-2/AM荧光标记法测定突触体内[Ca2+]i.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对照组细胞凋亡百分率在注射6 h后显著增加(P<0.01),72 h达到高峰,168 h后明显下降;突触体内[Ca2+],的变化规律与细胞凋亡百分率的变化规律类似.脑脉Ⅱ号口服液治疗后,中药组细胞凋亡百分率和突触体内[Ca2+].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脑脉Ⅱ号口服液能够降低高血压脑出血大鼠神经细胞凋亡发生率,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神经细胞内钙超载有关.

    作者:何纲;黄培新;刘茂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湖南省1998-2007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探讨流脑的发病特征和变化趋势,为流脑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湖南省1998-2007年的流脑发病统计数据,分析流脑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运用圆形分布法分析流脑发病的季节性.结果 十年间,流脑的发病率逐年下降,由局部流行变为散发.发病高峰期为1月1日-5月11日,高峰日为3月4日.人口多且流动性大的省会城市长沙的发病率和发病数高.发病人群主要为15岁以下儿童,5~19岁的学龄儿童占到59.5%. 结论 发病率逐年下降可能得益于多年的疫苗预防策略,但近年来发病率和病死率的波动反弹现象和周边地区菌群转化的趋势提示我们要加强病原监测,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和调整疫苗预防策略,防止非流行菌群引起的暴发和流行.

    作者:肖洁华;李放军;戴德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183例肝硬化腹水患者的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肝硬化腹水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择住院的肝硬化腹水患者183例,随机分为综合护理组94例和常规护理组8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结果 常规护理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9.66%,综合护理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8.3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肝硬化腹水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干预.

    作者:张英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长沙市芙蓉区1999-2008年出生缺陷监测分析及干预对策研究

    目的 分析长沙市芙蓉区1999-2008年出生缺陷状况,进一步探讨预防出生缺陷的干预措施,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提高人口素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1999-2008年长沙市芙蓉区3家医院(国家级出生缺陷监测点)住院分娩孕满28周至出生后7 d内的22 717例围产儿进行出生缺陷及相关因素的监测.结果 ①10年来出生缺陷儿平均检出率176.96/万(402/22 717),呈上升趋势,2004年有显著上升;②出生缺陷前5位依次为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脑积水、总唇裂、多指、外耳畸形,10年来围产儿先心病发生率为46.66/万,自2000年来处于出生缺陷疾病构成第1位,占17.36%~34.93%;③出生缺陷发生的性别分布显示,男性高于女性,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④孕母>35岁是出生缺陷的高发年龄段;⑤围产儿死亡率为19.15%,出生缺陷儿死亡率为353.23%o,占围产儿死亡32.64%. 结论 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各部门参与的出生缺陷预防控制体系;加大财政投入,落实三级预防措施;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在婚前、孕前、孕产期、产后保健等重点环节上加强早期干预等综合性防治措施;加强病因学研究,从根本上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切实提高人口索质.

    作者:屈沪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抗结核药物肝损伤22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抗结核药物致肝功能损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经验.方法 对我院结控科门诊2004年1月一2007年12月管治的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后出现肝损伤的22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抗结核药所致肝损伤多见于具有危险因素的患者,多发生于用药的第1~8周. 结论 对抗结核药物致肝损伤的早期诊断和及时合理的治疗,可以使患者的肝功能恢复正常,帮助患者顺利完成抗结核治疗疗程.

    作者:谢延;张胜男;曾显声;蒋惠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喹啉酸与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喹啉酸(quiriolinic acid,QuIN)是色氨酸(Trp)的代谢产物之一,也是N-甲基-D-门冬氨酸(N-methyl-D-&spartate,NMDA)受体的一种选择性激动剂,与某些神经精神性疾病、肾脏疾病、免疫性疾病等的发生、发展有关联.本文简要综述QUIN的生化特性及与相关疾病的关系.

    作者:周前选;唐爱国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1997-2007年河北省农药中毒情况分析

    目的 全面掌握河北省农村农药中毒的危害现状,为农村农药中毒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来自1997年1月1日-2007年12月31日河北省各市、县(区)农村农药中毒报告病例.根据农村农药中毒报告卡所规定的项目进行分类统计,对11年河北省农药中毒情况进行分析,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97-2007年河北省共报告农村农药中毒10 847人,其中死亡468人,病死率为4.31 9%;生产性中毒呈下降趋势,非生产性中毒呈上升趋势;农村农药中毒共涉及7大类20余个农药品种,以有机磷类农药中毒为主为75.54%,其次为除草剂、杀鼠剂中毒,分别为6.39%、4.34%. 结论 农药中毒在河北省仍严重威胁农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非生产性中毒应引起重视,杀鼠剂中毒成为新问题,各部门应齐抓共管,继续作好农药中毒防治工作.

    作者:赵春香;陈福尊;赵维;李建国;刘惠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湖南省24起甲型肝炎暴发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及因素探讨

    目的 了解湖南省甲型肝炎暴发疫情的流行现状和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其流行规律和预防控制措施.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湖南省2005-2008年间发生的24起暴发疫情进行了同顾性分析.结果 2005-2008年,湖南省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共报告24起甲肝暴发疫情,各年间甲肝罹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水传播占50%.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占有一定比例(33.3%),疫情全部发生在学校,人群以中学生为主. 结论 湖南省甲肝暴发疫情流行强度大,以经水传播为主.采取以免疫预防为主的综合性防制策略,控制甲肝暴发疫情发生是今后甲肝防制工作的主要任务.

    作者:梁进军;徐巧华;刘富强;王五红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冠心病患者联用心理干预措施后的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冠心病患者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联用心理干预措施后的效果.方法 9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用心理干预措施.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心功能及满意度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SAS为(22.6±7.5)分、SDS为(27.4±8.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SAS(42.3±9.4)分、SDS(46.2±9.7)分,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观察组LVEF为(49.6±3.5)%、Fs为(27.4±1.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LVEF为(44.3±2.6)%、FS为(21.2±2.1)%,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总满意率为77.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满意率3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7571,P<0.01). 结论 冠心病患者治疗过程中联用心理干预措施无论是对心理健康状况的提高,还是对生活满意度的改善均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心理干预措施简单易行、费用极低,无任何的不良反应,建议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黄英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观察血液透析(FID)和血液灌流(HP)联合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尿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67例MHD尿毒症患者随机被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观察组采用H1)和HP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HD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生存率、死亡原因、β2-微球蛋白(β2-MG)、甲状腺激素(PTH),并观测患者皮肤瘙痒改善情况.结果 ①观察组1年和3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5年生存率为82.4%,高于对照组(75.8%)(P<0.05);病死率17.6%,低于对照组(24.2%)(P<0.05).②观察组PTH、β2-MG指标降低,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PTH、β2-MG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皮肤瘙痒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为94.1%,高于对照组(24.2%)(P<0.05). 结论 HD+HP联合治疗能有效提高MHD患者的生存率,降低病死率,弥补单纯HD的不足,减轻瘙痒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蔡红丽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中学生近视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中学生近视的危险因素,为学生近视的防制提供依据.方法 整群随机抽取初中、高中共8个班级,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调查小学生的近视相关因素,共获有效问卷452份.并利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近视的危险因素.结果 调查452名学生,近视率为54.0%.其中轻度、中度和重度分别为7.1%、13.1%和33.8%.男生近视率50.2%,女生近视率58.5 96;初中生近视率41.6%,高中生近视率65.1%.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父亲近视(OR=2.69)、学习时间≥1 h/次(OR=1.46)、躺着看书(OR=1.74)和看电视和用电脑时间≥2 h/d(OR=2.14)作者单位: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五官医院眼科(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0)是中学生近视的危险因素;看书保持1尺距离(OR=0.30)、体育锻炼≥1 h/d(OR=0.63)是中学生近视的保护因素. 结论 中学生近视患病率较高,防制任务任重道远.应加强对中学生不良用眼行为的早期干预,从而防制近视的发生.

    作者:庞燕;张严卓;孙立军;曹加国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预后多因素分析

    目的 研究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效果以及预后因素.方法 对146例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log-rank方法单因素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确定独立的危险因素.结果 本组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的1、3、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69.18%、37.67%和21.92%;TNM分期、癌灶个数、肿瘤有无假包膜、肿瘤大小、门静脉癌栓情况、血清AFP状态、Child-Pugh分级、肿瘤碘油沉积情况及术后4 d白蛋白下降值与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生存时间显著相关(P均<0.05);Cox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患者Child-Pugh分级、术后碘油沉积情况、门静脉癌栓是影响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患者Child-Pugh分级、术后碘油沉积情况、门静脉癌栓是影响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预后的独立因素.

    作者:张晓勇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密闭式吸痰管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分析

    在危重病人的救治工作中,吸痰是有效维护人工气道通畅、保证足够的通气和充分气体交换的关键措施.为了提高吸痰效率、减少吸痰引起的并发症,我院ICU于2007年8月对人工气道患者使用密闭式吸痰管吸痰并进行观察研究,其结果比一次性可控式吸痰管优越,并且特别适合于机械通气的患者.

    作者:胡青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湖南省安仁县2004-2005年恶性肿瘤死亡回顾调查

    目的 了解安仁县主要恶性肿瘤死亡流行特征,为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性调查方案,对2004-2005年安仁县主要死因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主要恶性肿瘤死亡率及构成.结果 2004-2005年安仁县恶性肿瘤粗死亡率为134.12/10万,标化率为98.26/10万,死亡数居全死因的第二位;男女标化死亡率分别为102.44万/10万和74.03/10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X2=54.941,P=0.000);恶性肿瘤死亡率随年龄增大而增高(X2=2383.873,P=0.000);居前五位的恶性肿瘤依次为:肝癌、胃癌、肺癌、白血病和食管癌;不同乡镇恶性肿瘤死亡率不同(X2=135.565,P:0.000);城镇与农村、山地与盆地间的恶性肿瘤死亡水平不同(X2=8.955,P=0.003;X2=5.060,P=0.024). 结论 安仁县的恶性肿瘤死亡水平男性高于女性,死亡率随年龄增大而增高,不同乡镇死亡水平不同,且城镇低于农村、盆地低于山地.恶性肿瘤仍是危害居民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尤其是肝癌等消化系统肿瘤在该地区死亡率较高,应有针对性地开展综合防制工作.

    作者:李成华;黄民主;明辉;凡琴;吴心音;白晓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