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长沙市芙蓉区1999-2008年出生缺陷监测分析及干预对策研究

屈沪军

关键词:出生缺陷, 发生率, 监测分析, 干预措施
摘要:目的 分析长沙市芙蓉区1999-2008年出生缺陷状况,进一步探讨预防出生缺陷的干预措施,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提高人口素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1999-2008年长沙市芙蓉区3家医院(国家级出生缺陷监测点)住院分娩孕满28周至出生后7 d内的22 717例围产儿进行出生缺陷及相关因素的监测.结果 ①10年来出生缺陷儿平均检出率176.96/万(402/22 717),呈上升趋势,2004年有显著上升;②出生缺陷前5位依次为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脑积水、总唇裂、多指、外耳畸形,10年来围产儿先心病发生率为46.66/万,自2000年来处于出生缺陷疾病构成第1位,占17.36%~34.93%;③出生缺陷发生的性别分布显示,男性高于女性,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④孕母>35岁是出生缺陷的高发年龄段;⑤围产儿死亡率为19.15%,出生缺陷儿死亡率为353.23%o,占围产儿死亡32.64%. 结论 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各部门参与的出生缺陷预防控制体系;加大财政投入,落实三级预防措施;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在婚前、孕前、孕产期、产后保健等重点环节上加强早期干预等综合性防治措施;加强病因学研究,从根本上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切实提高人口索质.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在食物中毒分子流行病学调查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一种快速准确的分析由细菌引发的食物中毒的分子流行病调查方法,有效地追踪溯源和控制传染源.方法 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的方法对一起食物中毒分离的12株奇异变形杆菌进行分型.结果 这起暴发事件的PFGE试验结果显示,同起事件的DNA带完全一致. 结论 PFGE具有分型力强、重复性高等特点,能直观地判断分离菌的亲缘关系,及时查明暴发流行的传染源,从而有效地控制疫情的蔓延,PFGE可以作为暴发流行中对细菌进行鉴定的分析技术.

    作者:张玲;梁伟;王勇;黄留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2006与2008年上海市松江区公共场所监管量化分级管理结果

    目的 对量化分级管理工作的分析与研究,以探索公共场所监管长效机制.方法 对松江区住宿、沐浴、理发美容、游泳池(馆)四类场所2006年1 290户、2008年1 166户的管理相对户进行量化分级管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通过两次数据比较与分析,公共场所发展晕现优质化趋势,重点行业的监管效果好于一般行业,量化评分结果与行政处罚力度有一定的关联性,与培训无直接相关性. 结论 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完善和健全了公共场所监管长效机制.

    作者:李嘉凌;高金莲;张俭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耳鼻咽喉及颈淋巴结结核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耳鼻咽喉及颈淋巴结结核的临床特征,以进一步提高诊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耳鼻咽喉及颈淋巴结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征.结果 所有病例临床所见的全身症状均较轻,局部症状多不典型,以致误诊率较高.喉结核发病率高,喉结核症状以声嘶为主,咽结核和咽喉结核以咽痛或吞咽疼痛为主.原发性中耳结核易误诊.颈部肿块应常规行颈部肿块细针穿刺活检,必要时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活检. 结论 深入掌握其临床症状的变化特点有助于提高其诊断准确率.尽早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是确诊耳鼻咽喉及颈淋巴结结核的有效方法.

    作者:陈玉;孙虹;贺广湘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中国男男同性恋的研究现状

    男男同性恋(MSM)是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不仅是世人不很认同的群体,而且也是性病、艾滋病的高危人群.人们对这一群体研究较多,现将近年来研究情况综述如下.

    作者:伍传仁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抗结核药物肝损伤22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抗结核药物致肝功能损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经验.方法 对我院结控科门诊2004年1月一2007年12月管治的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后出现肝损伤的22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抗结核药所致肝损伤多见于具有危险因素的患者,多发生于用药的第1~8周. 结论 对抗结核药物致肝损伤的早期诊断和及时合理的治疗,可以使患者的肝功能恢复正常,帮助患者顺利完成抗结核治疗疗程.

    作者:谢延;张胜男;曾显声;蒋惠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小儿毒鼠强中毒68例的护理

    目的 探讨小儿毒鼠强中毒的有效防治措施.方法 对2004年1月-2008年12月共68例因毒鼠强中毒住院的患儿采取排毒、解毒、镇静止惊、催醒、血液灌流、安全护理、健康教育等积极的救治和护理.结果 8例完全康复出院,58例好转出院,有21例出现继发性癫痫,2例因病情危重死亡. 结论 发生儿童毒鼠强中毒后采取积极有效的救治和护理,减低伤害的后果.儿童毒鼠强中毒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防范,禁止生产和使用毒鼠强,给孩子一个安全、快乐的童年.

    作者:夏元喜;旷小军;李江南;王丽娟;刘丽敏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株洲市孕产妇死亡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的探讨

    目的 探讨孕产妇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制定相应干预措施.方法 对株洲市2003年1月-2007年12月的孕产妇死亡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近5年平均孕产妇死亡率为30.69/10万,有逐年下降趋势;死因及相关因素发生改变. 结论 进一步做好基础保健服务工作,加强高危妊娠管理,共同探讨流动人口及计划外生育的保健管理模式,继续巩固和加强株洲市的产科建设工作,积极推进县级产科急救中心建设,全面提高产科质量及综合救治能力,是降低株洲市孕产妇死亡率的干预措施.

    作者:谢乐瑜;宋兵文;王季青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康复新液对尖锐湿疣激光术后伤口愈合的影响

    目的 观察康复新液对尖锐湿疣激光术后伤口愈合的影响.方法 178例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康复新液湿敷创面,疗程均为15 d,分别观察术后5、10、15 d伤口愈合情况.结果 治疗组术后5、10、15 d有效率分别为51.69%、87.6%、95.5%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康复新液有利于尖锐湿疣CO2激光术后刨面愈合.

    作者:江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社会人口学因素对产后抑郁的影响研究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与产后抑郁发生有关的社会人口学因素,希望能引起社会有关部门对产后抑郁的关注与重视.方法 对北京市11所医院的603名产后42 d的产妇进行产后抑郁的相关调查及社会人口学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产后42 d产妇的产后抑郁发生率18.7%,妇女的受教育水平、经济情况和居住环境与产后抑郁显著相关.结论 为进一步降低产后抑郁的发生,建议增加卫生经费的投入;加强孕期健康教育的宣传,提高孕产妇对产后抑郁的认识;加强对农村户籍流动人口孕产妇的重视.

    作者:李禾;沈汝枫;杨惠娟;张雯;丁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前S2抗原与HBV感染血清标志物及HBV-DNA的相关分析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血清中前S2抗原(PreS2)与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HBV-DNA之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乙肝病毒(HBV)血清标志物和乙肝病毒前S2抗原进行检测;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结果 在520例HBV-DNA阳性血清中,HBeAg阳性率为46.1%,前S2抗原阳性率为92.1%,两者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20例标本按照HBV-DNA含量高低分为四组,每组前S2抗原和HBeAg的阳性率进行比较,每组两者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前S2抗原与HBrAg和HBV-DNA密切相关,前S2抗原较HBeAg更敏感反映体内乙肝病毒存在和复制状态,是乙肝病毒存在和复制较为直接的标志.

    作者:周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研究

    目的 了解肿瘤患者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情况及对16种抗生素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 方法收集我院2007年1月-2008年8月分离出的269株大肠埃希菌和150株肺炎克雷伯菌,采用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用纸片扩散法确证实验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结果 检出产ESBLs细菌共205株,检出率为48.9%,其中大肠埃希菌121株,检出率为28.9%,肺炎克雷伯菌84株,检出率20.0%;产ESBLS对碳青酶烯类(亚胺培南、美洛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头孢吡肟耐药率较低均<16%,其余抗菌药物都产生较高的耐药性. 结论 加强ESBLs细菌检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碳青霉烯类、β-内酰胺酶抑制复合物、阿米卡星及头孢吡肟,是目前治疗ESBLs细菌有效抗菌药物.

    作者:黄宏君;吴白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沙门菌鞭毛抗原的变异及检测方法的初探

    目的 了解沙门菌鞭毛抗原的变异及解决办法.方法 从我们1988-2006年共收集的35株沙门菌中选出发生H-O变异的菌株4株进行试验.结果 4株菌株用常规方法无法将沙门菌分到型.而用改进的试验方法可以鉴定到型,35株沙门菌检出4株H-O变异株,本次H-O变异率为11.4%. 结论 研究检测沙门菌H-O抗原的变异对追踪传染源、分析流行趋势有帮助.

    作者:胡世红;吴锦如;张首帆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志贺菌致感染性腹泻菌型监测结果

    目的 探讨志贺杆菌致感染性腹泻的菌型分布及耐药性情况.方法 对2008年1-9月份我院肠道门诊就诊疑为感染性腹泻的大便标本接种在sS培养基上进行分离培养并进行了血清学分型.对其中占优势的宋内Ⅰ相志贺菌进行了药敏试验.结果 1 334份标本共分离33株志贺菌,其中宋内志贺菌Ⅰ相菌占29株,福氏志贺菌2a型4株,以宋内志贺菌占优势(29/33);10种抗生索中,对环丙沙星和诺氟沙星敏感,对头孢噻肟敏感性较高,对其余的7种药物的耐药性都较高. 结论 本地区志贺菌所致感染性腹泻以宋内志贺菌占优势,原因可能与本地区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水平的提高、细菌的变异、医疗条件改善、培养的技术的提高等因素有关,同时提示应合理利用抗生素.

    作者:吴学兵;唐建云;杨建华;陆利君;章丽娜;刘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中学生近视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中学生近视的危险因素,为学生近视的防制提供依据.方法 整群随机抽取初中、高中共8个班级,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调查小学生的近视相关因素,共获有效问卷452份.并利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近视的危险因素.结果 调查452名学生,近视率为54.0%.其中轻度、中度和重度分别为7.1%、13.1%和33.8%.男生近视率50.2%,女生近视率58.5 96;初中生近视率41.6%,高中生近视率65.1%.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父亲近视(OR=2.69)、学习时间≥1 h/次(OR=1.46)、躺着看书(OR=1.74)和看电视和用电脑时间≥2 h/d(OR=2.14)作者单位: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五官医院眼科(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0)是中学生近视的危险因素;看书保持1尺距离(OR=0.30)、体育锻炼≥1 h/d(OR=0.63)是中学生近视的保护因素. 结论 中学生近视患病率较高,防制任务任重道远.应加强对中学生不良用眼行为的早期干预,从而防制近视的发生.

    作者:庞燕;张严卓;孙立军;曹加国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2种荧光定量PCR试剂盒检测HBV载量的结果分析

    目的 对深圳匹基内标法和达安基因法检测HBV-DNA载量的结果进行分析.方法 比较深圳匹基内标法和达安基因法对同一批样本的HBV-DNA检出阳性率;分别计算两种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度;对检测结果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 在89例样本中,匹基内标法结果阳性者64例,阳性率71.91%;达安基因法结果阳性者62例,阳性率69.66%;两种方法结果一致者77例,总符合率86.52%,两者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匹基内标法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度分别为92.31%(60/65)、91.67%(22/24)、92.13%(82/89);达安基因法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度分别为89.23%(58/65)、83.33%(20/24)、87.64%(78/89). 结论 深圳匹基内标法和达安基因法检测HBV-DNA载量结果间具备良好的一致性,两者都适合用于临床检测与筛查.

    作者:方红辉;唐曙明;杨自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百草枯中毒致肺损害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百草枯中毒患者的效果.方法 临床观察设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和复方丹参注射液加常规治疗组(观察组).临床观察X线胸片、血气、肝肾功能和病死率.结果 临床出现严重肺损害(肺门结构紊乱、肺纤维化等)的病例观察组占41.9%,对照组67.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PaO2增高,SOPT、总胆红素和Cr降低;而对照组仅Cr明显降低.观察组病死率占48.3%;对照组病死率占6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复方丹参与综合治疗对改善百草枯中毒致肺损害、降低病死率有一定疗效.

    作者:李丽;刁其峰;朱勇;胡波;王磊;刘汝芬;姜薇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大学生心理压力管理策略

    心理学研究发现,适度的压力会提高人的效率,但是当突破人能承受的压力极限后,绩效直线下降.大学生的心理压力管理,必须理解他们的压力问题的核心,了解大学生的压力来源,就必须了解大学生心理层面自我的构成,影响自我认识的因素,以及大学生自我展示的策略.本文就以上三个方面的内容,揭示大学生感受压力的心理因素,以及应对方法.

    作者:鲍作臣;贾洪武;赵蕾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hs-CRP、Hcy和Cystatin C与冠心病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和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水平与冠心病(CHD)的棚关性.方法 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共137例,分为对照组50例、稳定型心绞痛组(SAP)45例和急性冠脉综合征组(ACS)42例.采用速率散射光比浊法测定血清hs-CRP、Cystatin C,荧光偏振免疫发光技术(FPIA)检测血清Hcy.结果 CHD患者血清hs-CRP、Hcy和Cystatin 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二者血清水平均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CHD组血清Hcy与hs-CRP、Cystatin C呈正相关(r=0.405、0.339,P<0.05),Cystatin C与hs-CRP无相关. 结论 hs-CRP、Hcy和Cystatin C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有重要关系;CHD组Hcy与hs-CRP、Cys.tatin C呈正相关.

    作者:刘湘林;龚燕飞;方谷芬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系统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系统护理干预对患侧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行常规乳腺癌根治术后护理,实验组除常规护理外采取系统的护理干预,术后2周评定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术后3周评定患肢功能锻炼达标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患肢ADL除穿衣一项外,其他各项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肢功能锻炼达标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系统护理干预明显提高了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的达标率,提高了乳腺癌患者的牛活质量,增强了乳腺癌患者对治疗的信心.

    作者:贺丽贤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热疗对宫颈癌Caski细胞Caspase-3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温度热疗后Caspase-3在宫颈癌Caski细胞中的表达变化.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和westem Blot检测43℃、45℃、47℃实验组和37℃对照组24 h后宫颈癌Caski细胞中Caspase-3的表达.结果 Caspase-3 mRNA在37℃、43℃、45℃、47℃处理后24 h的表达倍数分别为1、(2.738±0.156)、(1.35±0.071)、(0.78±0.093).Caspase-3蛋白的灰度值在对照组、43℃、45℃、47℃分别为(0.894±0.064)、(1.237±0.182)、(1.196±0.104)、(0.401±0.051).在43℃和45℃其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加(P<0.05),而47℃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 结论 43℃和45℃热疗可以在mRNA的水平调节宫颈癌Caski细胞中Caspase-3表达,导致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增加.

    作者:周菊梅;杜乐辉;王晓文;赵凌云;雷锋林;廖遏平;唐劲天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