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作臣;贾洪武;赵蕾
寄生虫学实验一直采用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LBL),随着医学教学模式的改革,我们引入了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PBL)教学模式,效果很好.
作者:陶艺君;赵荣;王碧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血清中前S2抗原(PreS2)与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HBV-DNA之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乙肝病毒(HBV)血清标志物和乙肝病毒前S2抗原进行检测;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结果 在520例HBV-DNA阳性血清中,HBeAg阳性率为46.1%,前S2抗原阳性率为92.1%,两者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20例标本按照HBV-DNA含量高低分为四组,每组前S2抗原和HBeAg的阳性率进行比较,每组两者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前S2抗原与HBrAg和HBV-DNA密切相关,前S2抗原较HBeAg更敏感反映体内乙肝病毒存在和复制状态,是乙肝病毒存在和复制较为直接的标志.
作者:周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归口管理对新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率的影响.方法 分析比较南县采取行政干预、健康促进、强化培训、奖惩兑现、加强督导等综合措施强化结核病归口管理前(2002-2003年)后(2004-2008年)6年新涂阳病人登记率和新涂阳病人比例的变化.结果 新涂阳病人登记率由2002年的29.43/10万上升到2008年的44.60/10万,因转诊和因症推荐发现的新涂阳病人数占同期新涂阳病人比例不断上升,2008年达到了62.62%. 结论 采取综合措施强化肺结核病归口管理是发现肺结核病人的有效措施和预防控制结核病疫情的有效手段.
作者:蔡红琼;涂光敏;唐益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肺炎克雷伯菌标本来源及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化趋势.方法 回顾分析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近年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的标本来源及耐药情况.结果 379株肺炎克雷伯菌,主要来源于痰、分泌物、血液、伤口分泌物,分别占75.7396、6.60%、5.54%和1.58%.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株.肺炎克雷伯菌对哑胺培南、呋喃妥因、阿米卡星和头孢他啶的耐药率分别为0.00%、11.87%、23.75%和25.07%,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均大于30%. 结论 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问题是抗感染治疗的主要威胁,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采取有效控制措施是避免医院感染暴发流行的重要措施.
作者:林红乐;黄红卫;张林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对量化分级管理工作的分析与研究,以探索公共场所监管长效机制.方法 对松江区住宿、沐浴、理发美容、游泳池(馆)四类场所2006年1 290户、2008年1 166户的管理相对户进行量化分级管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通过两次数据比较与分析,公共场所发展晕现优质化趋势,重点行业的监管效果好于一般行业,量化评分结果与行政处罚力度有一定的关联性,与培训无直接相关性. 结论 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完善和健全了公共场所监管长效机制.
作者:李嘉凌;高金莲;张俭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中毒原因.为采取针对性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对中毒人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现场进行卫生学调查,采集可疑中毒的剩余食物标本及病人呕吐物、可疑大米、饮用水按照<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进行确认.结果 经流行病学、卫生学调查、临床诊断和实验室检测,证实为一起毒鼠强引起的食物中毒,中毒学生8名,出现心因性反应者28名. 结论 加强违禁鼠药打击力度、加强CDC检测能力建设,加强监管力度,正确界定中毒人数,迅速排查心因性反应者,加强心理干预,预防和控制食物中毒及心因性反应的发生.
作者:黄四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分离培养人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仞步探讨GnRH I在其中的表达与意义.方法 分离正常人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与子宫肌瘤患者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并传代培养,采用角蛋白单克隆抗体进行鉴定后,免疫组化检测GnRH I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GnRH I对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分离的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在体外能够生长良好并能稳定传代,GnRH I在正常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不表达或弱表达,在子宫肌瘤患者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中高表达或表达增强;流式细胞术检测提示在人子宫肌瘤上皮细胞发生的凋亡率高于正常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体外分离培养子宫内膜上皮细胞成功;GnRH I在正常子宫上皮细胞与子宫肌瘤上皮中存在差异表达;GnRH I蛋白能够引起子宫肌瘤上皮细胞发生凋亡,可能通过信号传导通路参与了子宫肌瘤的发生与发展.
作者:曾伟前;汪文玉;王燕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不同温度热疗后Caspase-3在宫颈癌Caski细胞中的表达变化.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和westem Blot检测43℃、45℃、47℃实验组和37℃对照组24 h后宫颈癌Caski细胞中Caspase-3的表达.结果 Caspase-3 mRNA在37℃、43℃、45℃、47℃处理后24 h的表达倍数分别为1、(2.738±0.156)、(1.35±0.071)、(0.78±0.093).Caspase-3蛋白的灰度值在对照组、43℃、45℃、47℃分别为(0.894±0.064)、(1.237±0.182)、(1.196±0.104)、(0.401±0.051).在43℃和45℃其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加(P<0.05),而47℃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 结论 43℃和45℃热疗可以在mRNA的水平调节宫颈癌Caski细胞中Caspase-3表达,导致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增加.
作者:周菊梅;杜乐辉;王晓文;赵凌云;雷锋林;廖遏平;唐劲天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宫颈疾病的特点和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在妊娠期宫颈疾病筛查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在我院行产前检查的妊娠期妇女2 152例(A组),同期因各种妇科疾病就诊的非妊娠期患者3 673例(B组),同期行妇科健康检查的正常人群中非妊娠期妇女4 980例(C组),采用液基细胞学方法进行宫颈疾病筛查.结果 A组宫颈病变总发生率为17.98%(387/2 152),B组为18.02%(662/3 673),C组为11.35%(565/4 980),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的宫颈感染性病变发生率为12.78%(275/2 152),对照组为5.44%(271/4 980),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宫颈上皮细胞性病变检出率为5.20%(112/2 152).对照组检出率为5.90%(294/4 980),两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2 152例中54例TCT检查后出血,均经局部压迫5 min左右出血停止,对照组中无出血情况发生;对妊娠期存在宫颈上皮性病变的妇女在产后进行再评估,12例LSIL,和11例}tSll.病变程度降低,15例LSlL 和9例HSIL病变程度无进展. 结论 妊娠期妇女宫颈病变发生率明显高于非妊娠期妇女,液基细胞学检查用于妊娠期宫颈病变是必要、安全、有效的,妊娠期TCT异常者,产后应再次评估.
作者:柯妍;沙青;严丽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孕产妇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制定相应干预措施.方法 对株洲市2003年1月-2007年12月的孕产妇死亡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近5年平均孕产妇死亡率为30.69/10万,有逐年下降趋势;死因及相关因素发生改变. 结论 进一步做好基础保健服务工作,加强高危妊娠管理,共同探讨流动人口及计划外生育的保健管理模式,继续巩固和加强株洲市的产科建设工作,积极推进县级产科急救中心建设,全面提高产科质量及综合救治能力,是降低株洲市孕产妇死亡率的干预措施.
作者:谢乐瑜;宋兵文;王季青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女性梅毒患者HSV-Ⅱ感染的情况.方法 对80例确诊为梅毒的女性患者进行HSV-ⅡIgG抗体检测.结果 HSV-Ⅱ IgG抗体阳性者31例,占38.75%. 结论 梅毒患者常合并HSV-Ⅱ的感染.
作者:旷燕飞;李淑华;张亚娜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临床护士预防艾滋病知识、技能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方法 采用自制的问卷调查表,调查临床护士996人.结果 仅有极少数人知道艾滋病的流行现状,93.4%的人不知道艾滋病的I临床表现;85.1%的人能准确描述HIV的传播途径,46.3%的人以为蚊子叮咬可传播HIV,40.5%的人对一起游泳不传染HIV认识模糊;38.8%的人认为共用餐具可传播HIV;三分之一的人认为锻炼身体和加强营养能防止HIV传播;66.O%的人不知道工作中如何避免艾滋病传播. 结论 被调查临床护士预防艾滋病知识与技能极其匮乏.分层次的、有重点的、持续的、不断强化的艾滋病知识教育和培训,是护理院校和医院的重要而严峻的课题.
作者:付伟;张仁;黄仙红;郭红花;李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HBV-DNA复制水平、肝功能生化指标及其与肝组织病理学相关性.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PCR法监测2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含量及相关血清肝功能指标,并对患者活体肝穿刺的病理标本进行组织炎症活动度分级(G),结果利用统计软件统计分析.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轻、中、重度组患者HBV-DNA含量分别为(4.85±1.0)×108~107copy/ml、(3.82±0.8)×106~105 copy/ml、(1.8±0.5)×105~104copy/ml;血清总胆红素含量分别为(12.64±4.25)μmol/L、(50.18±9.46)μmol/L、(262.96±30.16)μmol/L;白/球比值分别是(1.51±0.23)、(1.61±0.26)和(1.97±0.25).血清TB、ALT、AST、GGT平均值随病理分级和分期的增加而逐渐升高;ALB、PTA则相反. 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轻、中、重度符组之问的HBV-DNA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重度组病毒含量与总胆红素水平呈负相关,与白/球比值呈正相关.血清TB、ALT、AST、GGT可反映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炎症活动的程度;ALB、PTA是慢性乙型肝炎病变进展的指标.
作者:谭凌卉;董存岩;李松;陈湘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心电向量图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鉴别诊断及旁路定位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选择有室上性心动过速病史的患者200例,经食道心房调搏术诱发、终止室上速,并记录心动过速的心电图和心电向量图.在射频消融术中检验心电向量图对隐匿性旁路定位诊断的准确性.结果 经心电图检查诊断为室上速的患者有174例,经心电向量图检查诊断为室上速的有196例,二者比较,P<0.05;心电向量图关于左旁路位于左房室间的诊断与射频消融术中的诊断的符合率为100%.右旁路位于右房室间的诊断的符合率为86.71%. 结论 心电向量图能对室上速做出比较准确的诊断并能对隐匿性旁路作出较精确的定位诊断.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程硕韬;郭跃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哮喘豚鼠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分泌的影响,为哮喘的防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卵蛋白致敏复制哮喘豚鼠模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组豚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磷脂成分的含量.结果 哮喘豚鼠肺表面活性物质主要活性成分磷脂酰胆碱(Pc)、磷脂酰乙醇胺(Pe)的含量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中药循经敷贴后能显著升高Pc、Pe的含量,与生理盐水、地塞米松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敷贴对哮喘有治疗作用,明显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的磷脂分泌可能为其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叶人诵;沈惠风;许以平;上官文姬;李鹤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肺部弥漫性病变肺结核患者肺小叶结构异常高分辨率CT(HRCT)征象表现和HRCT在肺部弥漫性病变肺结核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78例肺部弥漫性病变肺结核患者(其中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40例,亚慢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21例,支气管播散肺结核17例)行HRCT检查,图像用高分辨重建.结果 ①小叶间隔异常可见于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中占62.5%(25/40),亚慢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中占52.4%(11/21),主要表现为小叶间隔呈结节状和串珠状改变;支气管播散肺结核中仪5.9%表现为小叶间隔呈不规则增厚,与两组血行播散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支气管播散性肺结核患者中有88.2%(15/17)表现为小叶核心结节和树芽状,血行播散性病变仅可见小叶核结节状增大,支气管播散性肺结核组与两组血行播散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小叶实质异常在三组中均表现为小叶实质内散在结节.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HRCT在显示肺小叶结构异常时具有明确的特征性表现,利用HRCT征象分析肺小叶结构异常特点可以提高肺部弥漫结节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水平.
作者:陈乐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硬膜外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PCEA)是指当患者感到疼痛时由患者自主控制将镇痛药物通过镇痛泵注入硬膜外腔从而达到镇痛目的的方法.PCEA的精确性、可靠性和安全性使得其广泛应用于下腹部及下肢手术的术后镇痛[1].本文收集2007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产科住院行剖宫产术病人108例,术后采用硬膜外镇痛泵止痛.
作者:朱琼丽;古苑芳;曾志文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薇乔线间断缝合处理支气管残端的临床效果.方法 252例使用薇乔线处理支气管残端为实验组,534例用丝线或涤纶线缝合支气管残端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后支气管胸膜瘘(BPF)、脓胸以及术后早期刺激性咳嗽的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BPF、脓胸及术后早期刺激性咳嗽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薇乔线间断缝合法处理支气管残端可减少BPF、脓胸及术后早期刺激性咳嗽的发生.
作者:贺大璞;王元星;韦兵;聂军;龙超众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性休克患者循环功能、组织氧合的作用.方法 选择52例脓毒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血必净组和对照组:血必净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每日2次,采集治疗前、治疗后24、48、72 h循环功能(HR、MAP、CVP、MPAP、PAWP、CO、SVR、PVR)和乳酸(Lac),氧代谢指标(PaO2、PvO2、PaCO2、DO2、VO2、O2ER、Ppeak、PaO2/FiO2)变化;以及胃黏膜氧合指标(i-PH、PgCC2、Pg-aCO2)的水平.结果 血必净组循环功能(HR、MAP、CVP、MPAP、PAWP、CO、SVR、PVR)和乳酸Lac、氧代谢指标(PaO2、PvO2、PaCO2、DO2、VO2、O2ER、Ppeak、PaO2/FiO2)、胃黏膜氧合指标(i-PH、PgCO2、Pg-aCO2)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 结论 早期目标指导治疗联合血必净注射液,能迅速改善脓毒性休克患者的循环功能,逆转血流动力的异常和氧代谢障碍,改善内脏氧合和组织灌注.
作者:罗荣初;岳俊;张华香;胡春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对深圳匹基内标法和达安基因法检测HBV-DNA载量的结果进行分析.方法 比较深圳匹基内标法和达安基因法对同一批样本的HBV-DNA检出阳性率;分别计算两种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度;对检测结果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 在89例样本中,匹基内标法结果阳性者64例,阳性率71.91%;达安基因法结果阳性者62例,阳性率69.66%;两种方法结果一致者77例,总符合率86.52%,两者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匹基内标法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度分别为92.31%(60/65)、91.67%(22/24)、92.13%(82/89);达安基因法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度分别为89.23%(58/65)、83.33%(20/24)、87.64%(78/89). 结论 深圳匹基内标法和达安基因法检测HBV-DNA载量结果间具备良好的一致性,两者都适合用于临床检测与筛查.
作者:方红辉;唐曙明;杨自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