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琼丽;古苑芳;曾志文
目的 通过对本院4年来医护人员手卫生状况的统计研究,分析影响中医骨伤科医院医护人员手卫生的因素;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医护人员洗手依从性.方法 以2005、2006年两年为一组,以干预后的2007、2008年为一组,分别对两组医护人员手卫生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干预前后医护人员手卫生状况的差异.结果 干预前后两组中洗手合格率:高级职称医师、中级以下医师、临床护士分别为53.33%和80.39%、73.81%和88.73%、88.69%和95.4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临床医师的手卫生意识普遍不如临床护士,而高年资医师则不及低年资医师.加强培训,规范洗手方法,改善洗手设施,可提高医护人员洗手依从性,提高手卫生合格率.
作者:李妙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心电向量图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鉴别诊断及旁路定位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选择有室上性心动过速病史的患者200例,经食道心房调搏术诱发、终止室上速,并记录心动过速的心电图和心电向量图.在射频消融术中检验心电向量图对隐匿性旁路定位诊断的准确性.结果 经心电图检查诊断为室上速的患者有174例,经心电向量图检查诊断为室上速的有196例,二者比较,P<0.05;心电向量图关于左旁路位于左房室间的诊断与射频消融术中的诊断的符合率为100%.右旁路位于右房室间的诊断的符合率为86.71%. 结论 心电向量图能对室上速做出比较准确的诊断并能对隐匿性旁路作出较精确的定位诊断.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程硕韬;郭跃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caveolin-1(cav-1)与pERK1/2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11例甲状腺腺瘤及10例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中cav-1和pERK1/2的表达,并分析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cav-1在甲状腺腺瘤和癌旁甲状腺组织中为低表达或无表达,而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呈高表达(阳性率为60%),且与肿瘤的包膜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ERK1/2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腺瘤和癌旁甲状腺组织中均见表达,三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av-1和pERK1/2两者之间的表达无相关性. 结论 cav-1高表达可能参与调控甲状腺乳头状痛的进展和转移,可作为预后不良的指标.
作者:刘雅林;刘宏侠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2007年1月一2008年8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研究.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糖控制较好,空腹血糖与餐后2 h血糖分别为(5.7±1.1)mmol/L、(6.8±1.4)mmol/L,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叭),观察组肺结核病灶缩小或关闭的百分率为76.04%,胸水明显减少或消失的百分率为86.46%,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良好的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血糖控制和结核病的治疗效果均有提高促进作用.
作者:黄艾琼;李华平;蔡玮;盛捐专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分离培养人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仞步探讨GnRH I在其中的表达与意义.方法 分离正常人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与子宫肌瘤患者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并传代培养,采用角蛋白单克隆抗体进行鉴定后,免疫组化检测GnRH I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GnRH I对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分离的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在体外能够生长良好并能稳定传代,GnRH I在正常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不表达或弱表达,在子宫肌瘤患者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中高表达或表达增强;流式细胞术检测提示在人子宫肌瘤上皮细胞发生的凋亡率高于正常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体外分离培养子宫内膜上皮细胞成功;GnRH I在正常子宫上皮细胞与子宫肌瘤上皮中存在差异表达;GnRH I蛋白能够引起子宫肌瘤上皮细胞发生凋亡,可能通过信号传导通路参与了子宫肌瘤的发生与发展.
作者:曾伟前;汪文玉;王燕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口腔卫生保健与妊娠期龈炎的关系,寻找防治妇女妊娠期龈炎的较佳方法,降低妊娠期龈炎对广大孕妇的危害.方法 笔者对1 986名妊娠8~12周的健康妇女随机分成两组,实施系统地口腔卫生保健措施干预组993例,未干预组993例.结果 干预组实施口腔卫生保健措施一月后,993例中仪36例患龈炎,患龈炎率3.62%.未干预组993例中928例患龈炎,患龈炎率93.45%.干预组与未干预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 结论 上述结果揭示孕妇患龈炎的普遍性与实施口腔卫生保健干预呈明显正相关.
作者:彭志红;刘卫山;蔡岳祥;曾候霖;钱红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孕产妇由于经历了生理、心理的巨大变化,有相当部分处于亚健康状态,对孕妇个人健康和新出生人口素质产生巨大的不良影响.本文就孕产妇亚健康状态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张雯;沈汝(木冈)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从业人员不同年龄组、不同性别乙肝标志物HBsAg携带情况.方法 采用ELISA方法检测长沙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体检所有收集到的211 557份有效血清标本HBsAg所有数据来源于体检数据录入统计系统;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X2检验处理.结果 健康体检人群HBsAg总体携带率3.65%,男性携带率为4.67%,女性携带率为3.10%;男性HBsAg携带率4.67%高于女性HBsAg携带率3.10%(X2=337,55,P<0.01). 结论 长沙市HBaAg携带率趋于中等水平,但仍不容乐观,应当加大对健康人群乙肝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度,加强对乙肝的预防与管理.
作者:张福生;王沙娅;田斌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芦荟软胶囊对通便功能的影响.方法 按卫生部<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2003年版)中润肠通便功能检验方法开展实验.动物实验中,经口给予小鼠0.133、0,267、0,800 g/kg·bw剂量的芦荟软胶囊内容物14 d,采用不同剂量的复方地芬诺酯制备肠蠕动抑制模型和便秘模型.测定肠蠕动抑制模型小鼠小肠墨汁推进率、便秘小鼠排便时间、排粪便粒数和粪便重量.人体试食试验中,采用自身和组间对照两种试验设计,将受试者按便秘症状随机分为受试组和对照组,分别按推荐剂量服用样品或安慰剂,连续7 d.观察、记录受试者试食前后排便次数、排便状况、粪便性状的变化并评分.结果 动物实验中,0.800g/kg·bw剂量可显著提高肠蠕动抑制模型小鼠的小肠墨汁推进率(P<0.05),可显著缩短便秘小鼠排首粒黑便时间(P<0.05),显著增加便秘小鼠排便粒数(P<0.05),各剂量对便秘小鼠的粪便重量无显著影响(P>0.05).人体试食试验中,试食组受试者试食后与试食前比较,排便次数明显增加,排便状况和粪便性状明显改善(P<0.05),总有效率为76.47%;试食后试食组与对照组比较,排便次数、排便状况、粪便性状亦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前后对照组和试食组均未见不良反应,各项安全性指标均未见异常. 结论 芦荟软胶囊具有润肠通便功能.
作者:胡春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MK-801对锰中毒大鼠脑纹状体NMDA受体亚单位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40只,按体重随机分成5组,每组8只.第1组为对照组,皮下注射0.9%氯化钠;第2~4组为锰染毒组,分别皮下注射8、40、200 μmol/kg的氯化锰溶液;第5组为MK-801预处理组,隔日腹腔注射0.3 μmol/kg MK-801,2 h后皮下注射200μmol/kg的氯化锰溶液;注射容量均为5 ml/kg,染锰4周,每周5次.通过电镜观察神经细胞损伤情况,同时测定脑纹状体锰和谷氨酸(Glu)含量,NR1、NR2A、NR2B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染锰4周后,随着染锰剂量的增加,纹状体Mn和Glu含量均逐渐升高;NR1、NR2A、NR2B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NR2A灰度值下降明显.电镜观察发现染锰后神经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空泡变性和染色质边集.MK-801预处理组与高剂量染锰组比较,NR2A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有所增加(P<0.05).结论 锰能够破坏纹状体Glu平衡,并且抑制NMDA受体亚单位的表达产生神经毒性,促使细胞凋亡.MK-801可以影响NR2A的mRNA和蛋白表达.
作者:徐斌;徐兆发;邓宇;辛辛;邓小强;高健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离退休人员腹股沟疝发病率及发病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设计腹骰沟疝患病情况调查表,对66个单位2 278名离退休人员每年一次健康体检的资料进行筛查分析.结果 腹股沟疝发病率为5.62%(128/2 278),且有随着年龄的增大发病率增高的趋势. 结论 预防治疗能引起老年人腹内压增高的内科疾病,如果没有手术禁忌症,对反复脱出的病人应早期选用无张力充填式疝修补术治疗.应撇弃疝气注射硬化剂治疗.
作者:高建军;朱明;田志坚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观察血液透析(FID)和血液灌流(HP)联合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尿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67例MHD尿毒症患者随机被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观察组采用H1)和HP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HD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生存率、死亡原因、β2-微球蛋白(β2-MG)、甲状腺激素(PTH),并观测患者皮肤瘙痒改善情况.结果 ①观察组1年和3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5年生存率为82.4%,高于对照组(75.8%)(P<0.05);病死率17.6%,低于对照组(24.2%)(P<0.05).②观察组PTH、β2-MG指标降低,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PTH、β2-MG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皮肤瘙痒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为94.1%,高于对照组(24.2%)(P<0.05). 结论 HD+HP联合治疗能有效提高MHD患者的生存率,降低病死率,弥补单纯HD的不足,减轻瘙痒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蔡红丽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出生缺陷发生的影响因素,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1:2匹配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探讨出生缺陷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孕期经常摄入鱼虾肉蛋类食品或牛奶豆类食物、家庭年人均收入高、婚前参加体检等因素为减少出生缺陷发生的保护性因素;家族遗传史、双胎或多胎、居住地存在环境污染、孕妇患慢性病、孕前或孕期接触职业危险因素、有异常生育史、孕期感冒和丈夫喜欢饮浓茶等因素为导致出生缺陷发生的危险因素. 结论 减少和控制孕期危险因素是预防出生缺陷的重要环节.
作者:王政;方俊群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与产后抑郁发生有关的社会人口学因素,希望能引起社会有关部门对产后抑郁的关注与重视.方法 对北京市11所医院的603名产后42 d的产妇进行产后抑郁的相关调查及社会人口学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产后42 d产妇的产后抑郁发生率18.7%,妇女的受教育水平、经济情况和居住环境与产后抑郁显著相关.结论 为进一步降低产后抑郁的发生,建议增加卫生经费的投入;加强孕期健康教育的宣传,提高孕产妇对产后抑郁的认识;加强对农村户籍流动人口孕产妇的重视.
作者:李禾;沈汝枫;杨惠娟;张雯;丁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对广州市不同食品量化分级餐饮业的内部管理,餐饮用油来源、储存,每天潲水的产量和去向等方面进行广泛卫生学调查,摸清其卫生状况及危害,探索积极的预防措施.方法 随机抽取不同食品化分级餐饮店共110间,制定调查表格对其进行现场检查,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加以比较.结果 不同量化分级餐饮企业内部卫生管理状况、餐饮用油的来源及管理、潲水管理及回收方面,A级优于B级企业和C级企业,C级餐饮企业餐饮用油来源无法保证,潲水管理及回收不规范.结论 必须加大对C级餐饮企业餐饮用油的监督、整治和执法力度.
作者:许斌;李虹;李丽;武彪;张珍真;吕史维;朱惠莲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为了解攸县医疗卫生机构的消毒质量状况,提高消毒管理水平,防止院内交叉感染.方法 2006-2008年对攸县各级医疗机构按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及国家标准GB15981-1995、GB15982-1995进行消毒质量检测及评价.结果 2006-2008年全县共监测样品1 839份,合格1 503份,合格率为81.73%.各级医疗机构的消毒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村卫生室的合格率低;各类样品中物体表面的消毒合格率低. 结论 攸县县乡村各类医疗机构的消毒效果依次下降,卫生行政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对各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的管理,组织培训,提高消毒质量.杜绝院内感染的发生.
作者:李银燕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女性梅毒患者HSV-Ⅱ感染的情况.方法 对80例确诊为梅毒的女性患者进行HSV-ⅡIgG抗体检测.结果 HSV-Ⅱ IgG抗体阳性者31例,占38.75%. 结论 梅毒患者常合并HSV-Ⅱ的感染.
作者:旷燕飞;李淑华;张亚娜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HBV-DNA复制水平、肝功能生化指标及其与肝组织病理学相关性.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PCR法监测2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含量及相关血清肝功能指标,并对患者活体肝穿刺的病理标本进行组织炎症活动度分级(G),结果利用统计软件统计分析.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轻、中、重度组患者HBV-DNA含量分别为(4.85±1.0)×108~107copy/ml、(3.82±0.8)×106~105 copy/ml、(1.8±0.5)×105~104copy/ml;血清总胆红素含量分别为(12.64±4.25)μmol/L、(50.18±9.46)μmol/L、(262.96±30.16)μmol/L;白/球比值分别是(1.51±0.23)、(1.61±0.26)和(1.97±0.25).血清TB、ALT、AST、GGT平均值随病理分级和分期的增加而逐渐升高;ALB、PTA则相反. 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轻、中、重度符组之问的HBV-DNA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重度组病毒含量与总胆红素水平呈负相关,与白/球比值呈正相关.血清TB、ALT、AST、GGT可反映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炎症活动的程度;ALB、PTA是慢性乙型肝炎病变进展的指标.
作者:谭凌卉;董存岩;李松;陈湘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医学研究生对心肺复苏知识掌握情况和对心肺复苏培训的态度.方法 对我院2008年人院的研究生分为临床组与非临床组,博士组和硕士组.采用闭卷考试的方法对<2005国际心肺复苏指南>中的判断意识、胸外心脏按压频率、深度等部分问题进行调查,应用电脑模拟人进行心肺复苏技能考试,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对心肺复苏培训的需求情况,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医学研究生对心肺复苏理论和技能掌握普遍较差,平均正确率为32.8%,临床组优于非临床组(P<0.05);技能考核临床组操作合格率为25.0%,非临床组为14.3%(P<0.01);博士组成绩与硕士组理论和技能成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98.0%的研究生认为掌握心肺复苏知识非常重要,96.0%希望定期得到心肺复苏培训. 结论 医学研究生心肺复苏知识掌握差,应定期进行心肺复苏理论和技能培训.
作者:王长远;秦俭;孙长怡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血清学方法研究湖南省133名Rh阴性献血者RHD基因多态性的分布以及RHD基因组结构与血清学的关系.方法 应用PCR-SSP技术检测湖南省133名Rh阴性献血者的RHD基因的第2、3、4、5、6、7、9、10外显子、1227A等位基因和RHCE基因的第1、2及5外显子,并分别检测二者的第4内显子.并对部分样本进行吸收放散实验.结果 133例Rh阴性个体中,ccee表型69例、Ccee57例、cCee4例、CcEe3例、ccEe1例;133例Rh阴性个体中85例RHD基因所检测的8个外显子完全缺失(63.9%)、24例完整(18.05%)、16例部分缺失(12.03%).吸收放散试验检测出24例RhD放散型. 结论 湖南省Rh阴性人群的RFID基因结构呈现多态性,常规血清学鉴定的RhD阴性者中存在较高比例的RhD放散型(Del型),且部分带有完整的RHD基因.携带D基因的吸收放散试验阴性个体中具有C抗原者比例较高,但亦有cc表型存在.提示在中国用RHD基因分型完全替代血清学检测RhD表型条件尚不成熟,仍需二者结合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作者:刘业英 刊期: 200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