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佑明;杨威
目的 探讨人群中HBcAg、HBV血清标志物和HBV DNA检出情况及三者关系,分析它们在乙型肝炎病人中存在的原因及临床价值,为临床提供乙肝病毒传染性及诊断的实验室依据.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检测1 460例标本的血清标志物,同时对其中133例标本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HBV DNA.结果 421例HBsAg阳性中HBcAg阳性率为86.94%,98例HBeAg阳性中HBcAg阳性率为65.31%.在同时检测HBcAg和HBV DNA的133例各种感染模式中,HBcAg与HBV DNA阳性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HBcAg与具有病毒活动性复制意义的指标HBV DNA有良好的一致性.HBcAg与HBV DNA可以反映HBV感染与复制,尤其可反映HRsAg阴性或HBeAg阴性的乙肝患者仍存在的病毒复制.
作者:廖渝;陈兴文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长沙市芙蓉区1999-2008年出生缺陷状况,进一步探讨预防出生缺陷的干预措施,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提高人口素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1999-2008年长沙市芙蓉区3家医院(国家级出生缺陷监测点)住院分娩孕满28周至出生后7 d内的22 717例围产儿进行出生缺陷及相关因素的监测.结果 ①10年来出生缺陷儿平均检出率176.96/万(402/22 717),呈上升趋势,2004年有显著上升;②出生缺陷前5位依次为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脑积水、总唇裂、多指、外耳畸形,10年来围产儿先心病发生率为46.66/万,自2000年来处于出生缺陷疾病构成第1位,占17.36%~34.93%;③出生缺陷发生的性别分布显示,男性高于女性,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④孕母>35岁是出生缺陷的高发年龄段;⑤围产儿死亡率为19.15%,出生缺陷儿死亡率为353.23%o,占围产儿死亡32.64%. 结论 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各部门参与的出生缺陷预防控制体系;加大财政投入,落实三级预防措施;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在婚前、孕前、孕产期、产后保健等重点环节上加强早期干预等综合性防治措施;加强病因学研究,从根本上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切实提高人口索质.
作者:屈沪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百草枯中毒患者的效果.方法 临床观察设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和复方丹参注射液加常规治疗组(观察组).临床观察X线胸片、血气、肝肾功能和病死率.结果 临床出现严重肺损害(肺门结构紊乱、肺纤维化等)的病例观察组占41.9%,对照组67.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PaO2增高,SOPT、总胆红素和Cr降低;而对照组仅Cr明显降低.观察组病死率占48.3%;对照组病死率占6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复方丹参与综合治疗对改善百草枯中毒致肺损害、降低病死率有一定疗效.
作者:李丽;刁其峰;朱勇;胡波;王磊;刘汝芬;姜薇 刊期: 2009年第03期
随着人们对于医疗服务要求日益增长,医学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档案管理软件系统的不断开发,人们法律意识和维权观念不断增强,电子文件将在现代医疗档案管理工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由此引起的对电子文件和档案的管理,是医疗档案工作者面临的新问题.电子文件被广泛地认识和应用,成为势不可挡的潮流.
作者:龙玲;蔡检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以公共卫生学的方法形成娱乐场所暗娼的规模干预.方法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100%安全套使用策略,进行娱乐场所的干预.在常规策略基础上,经实践有所发展,湖南引入性病门诊监督与评估项目实施效果,业主采用行业自律,自主参与项目.结果 项目实施三年来,高危行为改变明显,安全套使用率明显提高. 结论 100%安全套使用项目对于娱乐场所的暗娼干预效果明显,但是因为流行控制的需要,要求干预覆盖率的进一步提高,特别覆盖低档甚至流动人群.需要做好有关执法部门和出租屋业主的持续倡导,深入做好干预工作.
作者:胡翼飞;陈曦;魏秀青;郑军;易再明;贵蔷;韩孟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调查本次食物中毒的原因.防止类似食物中毒的发生.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调查、卫生学调查和对中毒幼儿的呕吐物、剩饭、可疑食品等样品进行实验室检查.结果 中毒幼儿5份呕吐物和剩饭共6份样品均检出了蜡样芽胞杆菌. 结论 加强餐饮消费单位和集体食堂食品安全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他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和第一责任人意识,同时,卫生监督机构要加大监督力度,进行集中整治,确保餐饮消费单位和集体食堂的卫生条件和设施符合要求.
作者:唐跃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阿里地区1~19岁人群HBsAg带状况及抗-HBs水平,考评西藏阿里地区实施乙肝疫苗新生儿免费接种后的1~4岁人群免疫效果,以及接种对乙肝传播的阻断作用.方法 全地区7个县共随机抽样1~19岁常住健康人群990人,检测HBsAg和抗-HBs.结果 全地区1~19岁人群HBsAg携带率为13.84%,其男性阳性率为15.45%,女性阳性率为12.17%;抗-HBs阳性率为25.25%,其中男性阳性率为24.36%,女性阳性率为26.19%;1~4岁人群HBsAg携带率为7.14%,低于5~19岁人群HBsAg携带率15.07%;1~4岁人群抗-HBs阳性率为37.01%,5~19岁人群抗-HBs阳性率为22.97%. 结论 阿里地区1~19岁健康人群HBsAg携带率处于较高水平,1~4岁人群抗-HBs阳性率高于5~19岁人群,实施乙肝疫苗新生儿免费接种对乙肝传播有明显阻断作用.
作者:尼玛德吉;德庆卓玛;宋立江;布达洛;多桑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常规普通取环勾取环困难者采用可视B超下宫内节育器取出效果.方法 将2007年12月-2008年12月在我院取环的围绝经期和绝经期妇女142例,分为A组围绝经期86例,B组绝经后56例.取环困难者,采用可视B超下取环.结果 两组人群共有32例采用常规普通取环勾取环失败,其中,A组困难率为10.4%,B组困难率为41.07%.对32例行可视B超下宫内节育器取环,均获得成功. 结论 可视B超下取环可以避免盲目操作,减少损伤,能顺利取出粘连、嵌顿、异位、断裂的节育器,方便经济实用.
作者:任松;贾爱花;杜占军;张彦玲;韩雪珍;王志芹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纤维支气管镜介入治疗耐多药肺结核并支气管结核的疗效.方法 204例耐多药肺结核并支气管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化疗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情况每周一次纤支镜介入治疗;对照组单纯化疗.结果 治疗组18个月后,痰菌阴转率为73.7%;纤支镜改善总有效率为68.7%;肺不张复张总有效率为66.7%;胸片病灶吸收总有效率为72.7%. 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介入治疗耐多药肺结核并支气管结核是一种安全的方法且临床效果好.
作者:庞菁;杨坤云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肺部弥漫性病变肺结核患者肺小叶结构异常高分辨率CT(HRCT)征象表现和HRCT在肺部弥漫性病变肺结核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78例肺部弥漫性病变肺结核患者(其中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40例,亚慢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21例,支气管播散肺结核17例)行HRCT检查,图像用高分辨重建.结果 ①小叶间隔异常可见于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中占62.5%(25/40),亚慢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中占52.4%(11/21),主要表现为小叶间隔呈结节状和串珠状改变;支气管播散肺结核中仪5.9%表现为小叶间隔呈不规则增厚,与两组血行播散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支气管播散性肺结核患者中有88.2%(15/17)表现为小叶核心结节和树芽状,血行播散性病变仅可见小叶核结节状增大,支气管播散性肺结核组与两组血行播散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小叶实质异常在三组中均表现为小叶实质内散在结节.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HRCT在显示肺小叶结构异常时具有明确的特征性表现,利用HRCT征象分析肺小叶结构异常特点可以提高肺部弥漫结节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水平.
作者:陈乐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营养干预对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6月-2005年12月对在我院介入病区行初次或第2次介入治疗的4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营养干预治疗的效果.结果 将48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均进行营养指导,在介入治疗后饮食营养方案为A组常规饮食+口服康全饮营养饮液200 ml、每天2~3次,B组常规饮食.持续1月后,A、B组患者体重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B两组间体重变化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总蛋白(TP)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P<0.01、B组P<0.05),AB两组同TP变化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白蛋白(ALB)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ALB增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间ALB变化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营养干预治疗能改善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的营养状况,有助进一步治疗.
作者:葛茜;吴宇旋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离退休人员腹股沟疝发病率及发病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设计腹骰沟疝患病情况调查表,对66个单位2 278名离退休人员每年一次健康体检的资料进行筛查分析.结果 腹股沟疝发病率为5.62%(128/2 278),且有随着年龄的增大发病率增高的趋势. 结论 预防治疗能引起老年人腹内压增高的内科疾病,如果没有手术禁忌症,对反复脱出的病人应早期选用无张力充填式疝修补术治疗.应撇弃疝气注射硬化剂治疗.
作者:高建军;朱明;田志坚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一种快速准确的分析由细菌引发的食物中毒的分子流行病调查方法,有效地追踪溯源和控制传染源.方法 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的方法对一起食物中毒分离的12株奇异变形杆菌进行分型.结果 这起暴发事件的PFGE试验结果显示,同起事件的DNA带完全一致. 结论 PFGE具有分型力强、重复性高等特点,能直观地判断分离菌的亲缘关系,及时查明暴发流行的传染源,从而有效地控制疫情的蔓延,PFGE可以作为暴发流行中对细菌进行鉴定的分析技术.
作者:张玲;梁伟;王勇;黄留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绵阳城区172家个体诊所消毒现状与质量.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和采样监测方法,连续6年对消毒灭菌质量进行监测,对个体医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物体表面样6年平均合格率为92.49%;医护人员手表面平均合格率为77.55%;使用中消毒液平均合格率为96.24%;无菌器械保存液平均合格率为68.19%;无菌物品包平均合格率为75.00%;压力蒸汽灭菌平均合格率为78.17%.注射室紫外线灯安装未达到≥1.5μw/m3的诊所和未安装的有88家,符合率为48.4%;知道需要定期更换消毒液仅有57.65%,在更换消毒液时,知道对盛装消毒剂的容器要进行消毒灭菌的仅有33.67%,能正确配制酒精等消毒液仅有54.59%. 结论 绵阳城区个体诊所卫生消毒灭菌合格率较低,紫外线灯安装数量不足,医护人员消毒灭菌意识淡薄,存在医院感染隐患,需要加强监督和管理.
作者:刘昌弟;刘琼珍;李秀蓉;史映红;李仕一;刘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结核病是21世纪严重危及人类健康的问题.结核病控制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良好的公共卫生服务和资源提供是控制结核病蔓延的社会和经济基础,作为结核病控制策略的直接面视下的短程化疗(D()TS)则是实行结核病控制的基本途径.结核病不仅是一个公共卫生问题,还是一个比较突出的社会经济问题.现对中国结核病形势和影响因素作一分析.
作者:崔宜庆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湖南省甲型肝炎暴发疫情的流行现状和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其流行规律和预防控制措施.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湖南省2005-2008年间发生的24起暴发疫情进行了同顾性分析.结果 2005-2008年,湖南省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共报告24起甲肝暴发疫情,各年间甲肝罹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水传播占50%.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占有一定比例(33.3%),疫情全部发生在学校,人群以中学生为主. 结论 湖南省甲肝暴发疫情流行强度大,以经水传播为主.采取以免疫预防为主的综合性防制策略,控制甲肝暴发疫情发生是今后甲肝防制工作的主要任务.
作者:梁进军;徐巧华;刘富强;王五红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薇乔线间断缝合处理支气管残端的临床效果.方法 252例使用薇乔线处理支气管残端为实验组,534例用丝线或涤纶线缝合支气管残端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后支气管胸膜瘘(BPF)、脓胸以及术后早期刺激性咳嗽的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BPF、脓胸及术后早期刺激性咳嗽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薇乔线间断缝合法处理支气管残端可减少BPF、脓胸及术后早期刺激性咳嗽的发生.
作者:贺大璞;王元星;韦兵;聂军;龙超众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检测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sEsel)、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探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sEsel与氧化应激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老年ACS患者共70例,其中非ST段抬高ACS(NSTEMI/UAP)组40例,ST段抬高ACS(STEMI)组30例作为研究对象,健康自愿者36例作为对照.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sEsel和ox-LDL水平,分光光度计法检测AOPP浓度,硫代巴比妥酸法和黄嘌呤氧化酶法分别测定MDA含量和SOD活力.采用双变量相关分析评价sEsel与氧化应激相关指标的相关性,并记录4周内所有患者的病情转归情况.结果 老年ACS中,NSTEMI/UAP组和STEMI组的sEsel、AOPP、MDA、SOD和ox-LDL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其中NSTEMI和UAP亚组问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TEMI组sEsel、AOPP和ox-LDL水平均高于NSTEMI/UAP组(P<0.05),而MDA、SOD水平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TEMI组中冠状动脉单支病变亚组与多支病变亚组相比,各项指标均明显增高(P<0.05).双变量相关分析显示老年ACS的sEsel与AOPP(r=0.496,P=0.000)和ox-LDL(r=0.342,P=0.000)密切相关.另外发现sEsel浓度高者病情转归及预后差,低者病情转归及预后良好. 结论 老年ACS发生时具有明显的氧化应激反应,sEsel的增高可能与AOPP和ox-LDL有关.sEsel对病情转归有一定预测意义.
作者:黄湘;谭德安;谭家余;钟锋;李舟文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耳鼻咽喉及颈淋巴结结核的临床特征,以进一步提高诊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耳鼻咽喉及颈淋巴结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征.结果 所有病例临床所见的全身症状均较轻,局部症状多不典型,以致误诊率较高.喉结核发病率高,喉结核症状以声嘶为主,咽结核和咽喉结核以咽痛或吞咽疼痛为主.原发性中耳结核易误诊.颈部肿块应常规行颈部肿块细针穿刺活检,必要时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活检. 结论 深入掌握其临床症状的变化特点有助于提高其诊断准确率.尽早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是确诊耳鼻咽喉及颈淋巴结结核的有效方法.
作者:陈玉;孙虹;贺广湘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深圳市宝安区粉尘作业工人职业病危害状况,为制定本地职业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1 150名接尘工人进行健康检查.分析粉尘作业接尘工龄、工种、肺功能相关指标.结果 接尘组与对照组相比,FEV1.0/FVC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二氧化硅组相比,其他组临床症状(咳嗽、咳痰、气促、胸部不适、其他反应)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1年工龄组相比,5年工龄以上者肺功能异常检出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粉尘对接尘工人健康有一定危害,尤其是二氧化硅;肺功能损伤与接触粉尘种类和工龄有关.用人单位应注意加强对职业病的管理,减少职业病的发生.
作者:吕惠中 刊期: 200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