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红
目的 探讨水解酸化一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医院污水的效果,为医院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提供依据. 方法选用生物接触氧化法,经二沉池、过滤池净化处理. 结果运行结果表明,当进水CODCr、BOD5、SS、氨氮、粪大肠菌群分别为:230 mg/L、76 mg/L、105 mg/L、32 mg/L、1.5×108 MPN/L时,出水达到GB18466-2005<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1]排放标准. 结论该工艺处理医院污水可行,且具有耐冲击负荷能力强,运行稳定,污泥产量较低等优点.
作者:张明亮;任新贵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在化妆品铅检测样品预处理中的微波消解法是否切实可行. 方法用微波消解法和标准方法中的干湿法分别对化妆样品进行预处理,再通过火焰原子分光光度法进行铅含量测定. 结果微波消解法线性关系好,相关系数>0.999;精密度好,相对标准差为1.4%~2.2%;准确度高,回收率为96.75%~99.07%;测得的结果比干湿消化法更接近实际. 结论微波消解法所用试剂少、环境污染低,且消解更完全,引入的试剂误差小,应该取代干湿消化法在日后工作中得到推广.
作者:谢向阳;刘仁文;周述南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深圳市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性病感染及相关行为特征,为政府制订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用同伴推动法对符合条件的188名男男性接触人群进行调查. 结果深圳市男男性行为人群性网络复杂,性行为方式多样,12.2%有吸毒行为,性病感染达34.6%,文化程度是性传播疾病感染的影响因素. 结论深圳市男男性行为人群高危行为普遍,存在极高的感染艾滋病病毒风险,必须有针对性地加强宣传和干预工作.
作者:谭京广;陈琳;蔡文德;石向东;王晓辉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高职学生网络成瘾状况,分析其网络成瘾的成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以网络成瘾自评量表对芜湖地区3所高职院校在校生1 260人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高职学生网络成瘾率为11.1%(126/1 138).男生14.1%(94/665)明显高于女生(6.8%,32/473)(x2=15.248,P=0.000).成瘾者与非成瘾者在上网弊端的认识、上网主要目的 以及上网对学习的影响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显示,沉溺网游,将网络视为寄托感情、慰籍心灵的首选,母亲文化程度高可能是导致网络成瘾的危险因素,自己对专业的满意程度很可能是避免网络成瘾的保护因素. 结论高职学生网络成瘾率较高.网络成瘾对学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应重视高职生发生网络成瘾的危险,并针对其特点进行干预.
作者:邹云飞;姚应水;邹云青;安州;康耀文;陈燕;龚伟志;李鸿;姚纹纹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宫颈病变是妇产科常见多发病,宫颈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全世界每年新发病例约466 000例,以发展中国家居多,我国约占其中1/3,其发病率约为14.6/10万,居妇科恶性肿瘤第二位,仅次于乳腺癌,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日趋年轻化[1].宫颈癌由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发展而来,一般进展缓慢,约需近10年,有一定的渐近性,部分病例可自行消退或呈可逆性.据调查表明,宫颈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Ⅰ期84%,Ⅱ期28%,Ⅲ~Ⅳ期14%,而宫颈原位癌的5年生存率为100%[2].宫颈癌是可以预防和治愈的疾病,其病变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连续过程,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CIN及宫颈癌是目前降低宫颈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杨琼娇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结核菌在中学生群体中的感染状况,为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随机抽取宛城区10所中学和中等职业学校中的15 066名学生进行结核菌素试验,并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宛城区中学生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组学生结核菌素试验阳性检出率及强阳性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中学应进一步加强结核菌素试验监测力度,控制结核病在中学中的发生和流行.
作者:马玉珍;徐志香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不同性状、不同留置时间的痰标本涂片检查抗酸杆菌的检出水平,探讨痰标本的留置时间、标本质量与抗酸杆菌检出结果的关系. 方法采用痰抗酸杆菌直接涂片检查、萋-尼氏抗酸染色,统计分析不同留置时间和不同性状痰标本的涂片检查的阳性检出率. 结果 3 249份初诊即时、夜间、清晨咳出的干酪痰、血痰、粘液痰、唾液标本的涂片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清晨痰、干酪痰检出率高为30.75%、70.03%;不同咳痰时伺、不同性状痰标本中阳性标本的分布,含菌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目视挑取有效部分涂片与随意挑取涂片阳性检出率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痰标本的留置时间、标本质量对痰涂片抗酸杆菌检出率有很大影响,清晨痰、干酪痰阳性检出率高;目视挑取干酪样、脓样或可疑部分进行涂片可显著提高阳性检出率.
作者:李国刚;董彬;李俊娟;王峰;张建立 刊期: 2009年第05期
淋病是世界范围内历史较悠久的,并且依然属于发病患者较多的性传播疾病(STD).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其发病率更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淋病的流行与蔓延给社会和家庭都带来巨大的危害,随着抗生素的发明和应用,曾经使淋病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得到了控制,但随着抗生素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淋病奈瑟菌也相应出现了耐药菌株,并且耐药机制日趋复杂,给淋病的防治带来很大的困难,现将近年淋病奈瑟菌耐药现状和耐药机制研究情况综述如下.
作者:龙智钢;刘运芝;夏昕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有机试剂作为基体改进剂测定血中镉的石墨炉原子吸收法. 方法利用Triton X-100表面活性剂的性质,将血液进行稀释制成悬浮液直接进样,直接测定血液中镉的含量. 结果方法的检出限为0.01μg/L,回收率为96.0%~101.5%,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6.0%. 结论该法样品溶液易于灰化,原子化信号得以改善,基体干扰明显减少,简便易行,适用于大批血样中镉的测定.
作者:易海艳;胡建安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氟致人肝细胞DNA损伤与细胞凋亡之间的关系. 方法采用40、80、160μg/ml氟化钠对培养的人肝细胞进行染毒,12 h后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SCGE)和流式细胞术(FCM)检测氟化物对人肝细胞DNA损伤和细胞凋亡情况. 结果各氟染毒组人肝细胞DNA损伤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随着染氟剂量的增高而增大;中、高剂量氟组人肝细胞凋亡百分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高剂量氟组与低剂量氟组之间细胞DNA损伤程度和凋亡率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氟可导致人肝细胞DNA损伤,诱导细胞凋亡,一定浓度范围内的氟所导致的DNA损伤与细胞凋亡之间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作者:褚启龙;哈建利;王爱国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紧张(Stress)是指客观需求与主观反应能力之间的一种可感受到的实际不平衡,在这种条件下,由于不能满足需求而引起可觉察的功能性紊乱[1].工作紧张(occupational stress)是指由于工作或工作有关的因素所引起的紧张[2].当工作要求超过了劳动者的应变能力时,个性特征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所出现的机体的心理、生理功能的异常改变.
作者:韩历丽;齐庆青;董翠英;丁辉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广西境内不同来源的副溶血性弧菌的血清学分型及这些分离株存在毒力基因的情况,从毒力基因的分子特征分析水产品中的副溶血性弧菌与临床分离株的相关性,为对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进行风险性评估和开展食品安全性检测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以2007年广西食源性疾病监测网36株副溶血性弧菌分离株(水产品来源株和临床株)为研究对象,利用O抗标准血清分型的基础上,应用PCR的方法检测该菌tdh和trh两种毒力基因. 结果水产品分离株血清分型呈多样性,毒力基因阳性率低;临床分离株血清型集中为O1和O3,均存在tdh毒力基因. 结论广西境内的副溶血性弧菌感染主要与携带tdh毒力基因的该菌有关,监测时不仅要关注水产品中该菌的高分离率,更要关注和防范携带毒力基因的副溶血性弧菌.
作者:王红;唐振柱;李秀桂;黄彦;车光;黄兆勇;蒋震羚;吕素玲;方志锋;黄立嵘;程国强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支原体引起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的现状及药敏特征,为临床正确诊断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支原体培养采用珠海市银科有限公司提供支原体鉴定/药敏试剂盒进行检测. 结果 1 749例患者中,850例支原体培养阳性,阳性率为48.6%;女性阳性率为54.8%,高于男性27.9%;支原体阳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支原体感染中,Uu、Mh、Uu+Mh的阳性率分别为38.8%、1.4%、8.5%.两年统计比较Mh及Uu+Mh阳性率明显高于前一年.支原体对12种抗菌药物的敏感较好的是强力霉素(DOX)、美满霉素(MIN)、交沙霉素(JOS),敏感率分别为81.1%、77.3%、81.1%;对环丙沙星(CPF)、氧氟沙星(OFL)、螺旋霉素(ASP)、左旋氧氟(LEV)有较强的耐药性,耐药率分别为76.0%、55.8%、72.1%、69.4%.Uu+Mh混合感染的耐药率明显高于单一Uu及Mh感染.且支原体对12种药物的敏感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多药耐药率逐年上升. 结论泌尿生殖系统感染主要由Uu引起,占38.8%,uu+Mh混合感染日趋严峻,药物敏感率逐年下降,多药耐药率逐年上升,治疗支原体感染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顾小红 刊期: 2009年第05期
131I治疗Graves病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是常见的并发症.早发甲减是指 131I治疗Graves病患者后1年内发生的甲减.131I治疗的实际工作中,从131I治疗的综合因素方面,探讨预防甲减发生的因素及131I治疗后早发甲减的及时处理.
作者:刘国锋;石光清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泉州市15岁以下人群麻疹免疫状况,针对性地开展麻疹科学防治. 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从鲤城区等10个县(市、区)抽取1~14岁常住健康儿童680名为监测对象,分1~、2~、3~4、5~7、8~14岁五个年龄组,每年龄组40名以上,采集血清用ELISA法检测人群血清中麻疹IgG抗体水平. 结果全市1~14岁健康常住儿童麻疹抗体阳性率为82.50%,保护率62.21%,抗体滴度的几何均数(GMT)为1:1804.68;不同县(市、区)的抗体阳性率和GMT有差别,丰泽区低,惠安县高;农村地区GMT水平高于城镇,随着麻疹疫苗接种针次的增加抗体的阳性率和GMT水平逐渐升高;麻疹抗体水平和麻疹发病密切相关. 结论 15岁以下人群免疫水平下降、疫苗接种率低,麻疹.发病升高与之密切相关,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所有儿童完成麻疹疫苗免疫是泉州市麻疹防控的主要措施,建议加强15岁以下儿童麻疹疫苗免疫接种和补种工作.
作者:陈雅红;史习舜;杨秀惠;洪荣涛;洪思让;黄佳祥;黄彩虹;卢文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大鼠腹部开放伤合并海水浸泡对肠道细菌的影响. 方法将50只成年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A组为正常对照组,B组为单纯腹部开放伤组,C组为单纯腹部海水浸泡组,D组为腹部开放伤合并生理盐水浸泡组,E组为腹部开放伤合并海水浸泡组.建立大鼠腹部开放伤合并海水浸泡创伤模型,每组大鼠取全血、肝脏和肠系膜淋巴结,分别制备成血浆、肝和肠系膜淋巴结匀浆进行细菌培养并计数菌落数. 结果大鼠血浆、肝脏和肠系膜淋巴结匀浆上清液细菌培养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和单纯腹部海水浸泡组均无细菌生长;腹部开放伤合并海水浸泡组均有细菌生长,且菌落数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或腹部开放伤合并生理盐水浸泡组(P<0.01). 结论大鼠腹部开放伤合并海水浸袍后肠黏膜屏障功能受损,肠道细菌发生易位.
作者:韩善桥;虞积耀;刘刚;姜涛;王大鹏;胡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广东省江门市不同年份褐云玛瑙螺广州管圆线虫感染情况的动态变化. 方法采用人工消化法对从江门市郊采集的褐云玛瑙螺进行处理,并镜检其中的广州管圆线虫第3期幼虫. 结果三年共检查褐云玛瑙螺1 127只,其广州管圆线虫的平均感染率约为41.26%,阳性螺平均感染度约为53.42.2006-2008年的每年10月份对褐云玛瑙螺进行检查,其广州管圆线虫的感染率分别为41.94%、51.30%和33.07%.此外发现2006年10月中旬和12月中旬江门褐云玛瑙螺广州管圆线虫的感染率分别为41.94%和38.20%. 结论江门市褐云玛瑙螺广州管圆线虫感染率存在年度间的波动变化.而同一年的不同月份感染率也可能有所不同.
作者:黄思聪;苏晓明;周颖仪;吕少莎;谭明凯;陆倩文;陈代雄;张赟;詹希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高尿酸血症和脑血管疾病的关系. 方法选择143例住院脑血管疾病患者,对其血尿酸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 结果85例脑梗死组患者血尿酸浓度为(257.46±69.42)μmol/L,高尿酸血症发生率为41.7%,58例脑出血组患者血尿酸浓度为(371.65±120.83)μmol/L,高尿酸血症发生率为36.2%.156例对照组患者血尿酸浓度为(265.72±44.26)μmol/L,高尿酸血症发生率为12.2%. 结论高尿酸血症是脑血管疾病的一项重要生化指标,可以用来帮助诊断及预后评价.
作者:谢卫民;刘克亮;程星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拟诊危重症患儿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早期抗真菌治疗疗效. 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以我科危重症患儿中拟诊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为治疗组,临床诊断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为对照组,治疗组在拟诊真菌感染时即应用抗真菌药物,对照组在临床诊断时应用抗真菌药,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在退热时间、气促、咳嗽明显缓解时间、肺部阳性体征消失时间及血气恢复、肺部病变吸收时间、病原菌清除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明显缩短,预后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危重症患儿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早期抗真菌治疗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先华;刘静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绵阳城区中小旅店卫生状况,为加强中小旅店卫生管理提供合理建议以及采取的相应对策与措施. 方法采取对城区中小旅店卫生状况调查和公共用品用具消毒卫生监测资料分析. 结果中小旅店消毒设施不健全,旅店床上用品用具消毒质量差,配备的客用化妆品卫生问题突出. 结论绵阳城区中小旅店卫生存在一定问题,应规范中小旅店卫生管理水平,加强卫生监督监测力度.
作者:张再荣;郑幸福;黄婷婷;石媛媛;向碧章 刊期: 2009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