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波;龙玲
目的 探索ISO(国际标准组织简称)体系中医院质量目标的建立、考核和效果评价,提高医院执行力,规范和强化医院管理. 方法 以ISO理论为框架,借助医院ISO认证,依据卫生行政管理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医院中心工作和发展主题,通过医院管理评审和医院院长办公会议,每年建立和调整质量目标,由质管部牵头每月对医院总目标和15个职能部门质量目标进行现场督查和效果评价并纳入行政人员品绩考核中. 结果①医院质量目标的建立与调整实施动态管理,部门质量目标基本能囊括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能,一条质量目标代表部门的一项工作职责与任务,逐步建立起质量目标基本能替代工作计划和减少目标达成包含日常工作实施内容等医院质量管理的长效机制;②质量目标评价体系得到不断完善和改进.月考核评价方式已形成了医院行政职能部门管理的一项制度,并建立了详细、量化的奖罚管理办法.通过每月督导与评价,质量目标达成比例明显上升,凸显了环节质控和细节管理,各部门工作有序、良好完成,既提高了医院的执行力,也提升了医院品质和品牌. 结论医院质量目标的建立和效果评价,能有效监管职能部门工作和提高医院管理绩效,使医院管理更量化、更高效、更规范、更科学.
作者:李枝国;周蓉;彭亮;王光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无偿献血人群梅毒(TP)流行状况,为制定招募安全血源提供依据. 方法 对2006年1月-2008年12月娄底市无偿献血者梅毒(TP)抗体的血液检测结果进行流行状况分析统计.结果 无偿献血者TP检测不合格率呈逐年上升,从2006年的0.21%上升到2008年的0.43%;献血者男、女性别TP不合格率基本一致,分别为0.29%和0.32%;TP不合格率主要是30~40岁的男性献血者和18~30岁女性献血者,分别为0.91%和0.50%;TP不合格献血者主要分布在城市、无固定职业者、高中以下文化程度者. 结论加强对无偿献血者进行TP等性传播疾病的血液检测,从低危人群中招募献血者,可以有效降低血液的不合格率,为确保血液安全提供重要保障.
作者:刘忠;李锡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分离和鉴定布鲁氏菌,为病例的诊断、治疗及疫情的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无菌采集病人血液标本,接种血培养瓶增菌,转种羊血琼脂平板进行分离培养,用Vitek对分离的菌株进行生化鉴定,应用诊断血清进行血清学分型,用PCR技术检测布鲁菌属特异基因、布鲁菌各型特异性基因. 结果从患者的血液中分离出布鲁菌,经鉴定为羊种布鲁氏菌,布氏菌阳性血清、A因子和M因子血清凝集试验均为阳性. 结论该病例为布鲁菌属羊种布鲁氏菌的实验室确诊病例.
作者:湛志飞;张红;黄一伟;夏昕;覃迪;陈子君;崔步云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流感是一种特别的传染病,它潜在的威胁在于能够在几个月内感染世界上30%的人口.二十一世纪的第一次世界流感大流行由甲型H1N1流感所引起,病原体是一种以前未曾发现过的人、猪、禽三源重组甲型H1N1亚型流感病毒,主要通过real-time RT-PCR方法进行实验室诊断.典型的临床症状包括发热、流涕、咳嗽、咽部疼痛,部分病例伴有呕吐和腹泻症状.发病和重症人群主要集中于年轻人和健康成年人,住院病例往往有基础性慢性疾病.流行程度较普通季节性流感略强.病毒对金刚烷胺类药物耐药,对oseltamivir和zanamivir敏感,比起季节性流感引起雪貂和非人类灵长类动物更为严重的病理病变.人群抗体水平调查显示,部分60岁以上老年人对其有保护性抗体.疫苗接种是有效控制其传播的重要手段.
作者:黄一伟;张红;刘运芝;黄凰;夏昕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掌握山西省城乡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 方法 选用世界卫生组织编制的<世界卫生组织老年人生存质量测定简表(WHOQL-BREF)>对2 640位老年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城乡对比分析. 结果 2008年与一年前的健康状况比较,城市老年人的选择略优于农村老年人,更多的农村老年人感到自己比别人更易得病而且身体状况在下降,在日常生活中城市老年人比农村老年人更加精力充沛. 结论山西省城乡老年人对自身健康状况均比较满意,但处手一般水平,需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城乡基本医疗保健体系,以提高该省老年人的生命质量.
作者:李利利;胥航;陈显久;殷凤;刘明;李文军;龙云婧;焦伟蓉;张文娟;王红霞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硝酸银比浊法测定饮用水中微量氯化物的方法. 方法 根据水中的氯化物在酸性介质中,能与硝酸银定量反应生成白色氯化银沉淀,而在水中形成乳浊液,通过浊度仪测定其浑浊度而准确测定水中氯化物含量.结果 氯化物含量在0.10~5.00 mg/L范围内,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8;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058%~1.8%;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98.5%~102.5%;方法的灵敏度、精密度和准确度均优于硝酸银容量法. 结论本方法不但具有快速、简便、灵敏度高、精密度和准确度好等优点,而且不需要配置大型精密的检验设备,便于一般基层单位广泛开展.
作者:余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对纯钛金属烤瓷冠桥修复体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估. 方法 将192名患者分为两组,一组接受钛金属烤瓷修复,另外一组接受非贵金属修复.两组均在修复完成时和完成后3年进行检查,检查内容依据美国加利弗尼亚牙医协会(CDA)标准,包括表面/颜色、解剖形态、边缘完整性三方面;牙龈出血指数进行评估对义齿进行评估. 结果两组检查指标在随访时二者的优率均有所下降,而纯钛金属烤瓷冠桥出现了4例患者崩瓷,而非贵金属组出现了15名患者的龈染,均出现了不接受现象.在边缘完整性、牙龈出血指数方面二者未出现较大的变化;在边缘指数方面出现了颊舌侧牙龈萎缩趋势,两种修复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通过3年的随访对比观察,纯钛金属烤瓷修复体除了崩瓷率高于非贵金属外,其他的评价指标都优于对照组,而且结合钛良好的生物学性能,同时随着对如何提高纯钛与瓷的结合力的研究,可以认为纯钛烤瓷系统是同定修复的一种合适选择.
作者:陈勇畅;高清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哪些月份哪些气象因素与菌痢流行强度有关. 方法 利用湖南省14地区20年的月均气温、降雨量、日照时间与相应的地区类型及其流行强度资料,进行计量资料多类逐步判别,拟合出数学模型. 结果模型经原始数据回代准确率为81.7%. 结论湖南省菌痢流行强度与1、3、4月温度,4、9、11月降水量和1、8、9、12月日照时呈综合关系.
作者:郭绶衡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早产儿糖代谢紊乱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 对453例住院早产新生儿进行血糖监测,监测至3次空腹血糖正常为止.对血糖紊乱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453例早产新生儿中发生糖代谢紊乱155例,常见原因为感染、医源性因素、窒息等.高血糖及混和性血糖异常与胎龄及出生体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早产儿血糖异常的发生率较高,并可影响疾病的预后,故应加强早产儿的血糖监测,以减少后遗症和死亡的发生.
作者:龚瑾;湛志飞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新疆地区胃癌发病的危险因素,为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选择新疆地区进行以人群为基础的胃癌1:1病例-对照研究,调查病例86例,对照86例.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胃溃疡史(OR=4.040)、喝酒(OR=5.619)、常食用成品食物(OR=2.862)、工作生活压力重(OR=1.484)是胃癌的主要危险因素,而经常食用牛奶(OR=0.408)为保护因素. 结论应加强对社区居民的健康教育,改变其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倡导科学的生活方式,以及注意心理精神卫生,以降低胃癌发病危险.
作者:黄芳;陈鹏;张翠萍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调查分析铁法煤业集团自建矿以来尘肺病发病现状及其特点,为进一步防制尘肺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铁法煤业集团自建矿以来的所有尘肺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SAS8.1统计软件分析尘肺病的潜伏期、晋期、并发症、死亡状况等. 结果铁法煤业集团自建矿以来所有尘肺患者236人.有212人确诊为Ⅰ期尘肺患者,平均潜伏期为28.83年,随着定诊年代的推移,呈明显延长趋势,2000年后定诊的尘肺患者潜伏期达40年.有140人是脱尘后罹患尘肺病,占59.32%.有77人由Ⅰ期尘肺晋升为Ⅱ期,平均晋期时间为8.35年;有17人由Ⅱ期晋升为Ⅲ期,晋期时间为7.32年.尘肺患者肺结核并发率由1980年前的55.3%下降到2000年以后的6.7%.有83名尘肺患者死亡,平均死亡年龄为62.84岁,死亡年龄由1980年前的58.35岁延长到2000年后的70.75岁,已经接近正常人群寿命. 结论铁法煤业集团尘肺病患者发病潜伏期、脱尘后发病时间及晋期年限随年代推移而延长;肺结核并发率和死亡率随年代推移而下降;死亡年龄随年代推移而延长,2000年后接近正常人群寿命.
作者:刘红波;杨永利;唐智峰;翁东;孙高;陈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社区高血压病患者的社会支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肖水源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郴州市内社区的339名高血压病患者社会支持状况进行了调查,并随机抽取了329名居民作为对照进行比较.结果 社区高血压病患者的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及总体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年龄、婚姻状况、在职状况和人均收入是影响社会支持的显著性因素. 结论社区高血压病患者的社会支持状况不容乐观,社区医护工作人员应为患者营造良好的社会支持性环境,以提高患者的社会支持水平.
作者:刘志娟;邓暑芳;李小英 刊期: 2009年第06期
随着艾滋病疫情的蔓延,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增加,如何有效治疗艾滋病,减少发病与死亡,降低艾滋病的传播,成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要环节.为探索农村地区的艾滋病抗病毒治疗,2004-2009年2月,石门县探索以疾控中心为主体,督导病人在家服药的艾滋病治疗模式,截止累计治疗31例艾滋病人,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先平;熊亚珩;王中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沧州市不同年龄居民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现状. 方法 问卷调查15~60岁居民3 491人.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3 456份,其中95%以上的居民都听说过艾滋病,对三条主要传播途径知晓率较高,对非传播途径、政策法规等知晓率较低,对艾滋病病人有歧视倾向,不同年龄之间存在差异. 结论针对不同年龄人群有重点、有针对性的开展艾滋病知识宣传和行为干预,是艾滋病预防工作的重要内容.
作者:陈瑞玲;陈俊荣;刘铁柱;刘立新;许郑林;张瑞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分析某医院近五年来血标本的培养结果及药敏状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方法 采用BACTEC 9120全自动血培养仪对血标本进行培养,Vitek AMS鉴定板和梅里埃公司药敏卡对血培养阳性标本进行菌种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 结果 4 429份血标本中,450份阳性,检出率为10.2%,其中革兰阳性球菌234株(52.0%),革兰阴性杆菌185株(41.1%),阳性杆菌26株(5.7%),真菌5株(1.1%).血液感染中内科疾病占43.3%,儿科占24.4%,外科疾病占12.3%,其它科疾病占20.0%.儿科主要为葡萄球菌感染,特别是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利福平、莫西沙星和左旋氧氟沙星较敏感,阴性杆菌除对亚胺堵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较为敏感. 结论葡萄球菌尤其是条件致病菌已成为血液感染的主要病原菌,药敏结果提示检出菌耐药性强且广谱耐药.
作者:杨群芳;李雪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外科手术技能链索教学法. 方法 选择两个班级,一班采用链索教学法教学,一班采用传统方法教学. 结果采用链索教学法班级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班级. 结论链索式教学法有助于学生掌握外科手术基本操作技能.
作者:赖青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鲍曼不动杆菌临床感染分布和耐药状况. 方法 应用法国梅里埃VITEK 2微生物鉴定和药敏系统对收集自湖北省荆州市中心医院2008年1月-2009年1月的临床标本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及药敏分析,用WHO-NET 5分析试验结果. 结果一年间共分离鲍曼不动杆菌104株,痰标本分离率高达97.12%,主要引起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的下呼吸道感染.该菌耐药性极其严重,对16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除头孢他啶外,均大于60%.其中25株对16种抗菌药物全部耐药,为泛耐药菌株. 结论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以重症监护病房常见,且多重耐药明显.临床应加强检测,合理使用抗生素,以提高疗效和减缓耐药株的产生.
作者:韩昌洪;陈瑶;王红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农村妇女病发病情况,为今后妇女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提高农村妇女健康水平. 方法 2006年11月-2007年11月对麻阳县12个乡镇农村妇女开展妇科病及乳腺疾病免费检查、优价治疗活动. 结果检查人数7 212人,妇科病患病人数5 398人,乳腺疾病937人,患病率分别为74.85%、13.00%,宫颈组织活检301人,确诊宫颈癌7人,乳腺癌2人,1 572人接受海极星(骤焦超声)治疗,海极星治疗率29%. 结论农村妇女妇科病患病率高,严重影响农村妇女身心健康,加强农村妇女健康教育,定期开展农村妇女病普查普治工作非常必要,探索适宜的诊疗方法,降低农村妇女病发病率,提高农村妇女生活质量任重道远.
作者:钟玉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对新装修房屋室空气污染物进行6个月的连续监测,研究居室空气中甲醛动态变化规律. 方法 选择城市的不同方位,随机抽取符合条件的4个小区,67户装修家庭,在装修后15 d、1、2、3、4、5、6个月对居室空气中甲醛连续追踪监测,研究不同时间污染物浓度变化情况. 结果装修后15 d、1、2个月甲醛浓度超标率分别为76.42%、65.15%和65.67%;装修后3个月(6月份),甲醛浓度超标率高达90.62%,达到高峰;装修后6个月,甲醛浓度超标率为71.21%,仍处于很高水平.室内空气甲醛浓度与温度具有正相关性(r=0.299,P<0.01),与气压具有负相关性(r=-0.289,P<0.05),与湿度未见相关性. 结论新装修房屋室内空气中甲醛浓度随温度升高,释放增加,且在装修后六个月内释放到达高峰.
作者:周纯良;饶俊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高知高干体检者七项生化指标检测水平. 方法 采用日本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493名高知高干体检者转氨酶、空腹血糖、血脂等七项生化指标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随年龄增长上升,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甘油三酯(TG)随年龄增长下降,但性别间ALT、TG、TC三项指标随年龄变化规律不同,男性尿酸(UA)水平和阳性率显著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在35~岁年龄组中处于高水平. 结论高知高干人群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空腹血糖、血尿酸和血脂阳性率均高于20%,而35~岁年龄组的男性高知高干人群,多项生化指标检测水平和阳性率同其他年龄组相比处于高水平,应加强健康教育和干预策略,预防疾病发生.
作者:陈勤;何建丽;徐茜;马露 刊期: 2009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