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英;李恩;陈颖祥
目的 了解湖南省居民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人群主要恶性肿瘤死亡的变化趋势,为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肿瘤防治机构制订恶性肿瘤防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利用1973-1975年、1990-1992年及2004-2005年三次全死因回顾性抽样凋查结果,对其中恶性肿瘤死亡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主要恶性肿瘤标化死亡率2004-2005年与1973-1975年及1990-1992年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2004-2005年肺癌、肝癌、胃癌不仅标化死亡率位居前三位,在主要恶性肿瘤中的构成比也居前三位,其中肺癌的构成比越来越高(P<0.05).宫颈癌在主要恶性肿瘤中的构成比虽然越来越低(P<0.05),但它的标化死亡率有上升势头. 结论 湖南省主要恶性肿瘤死亡率正在以不同的幅度上升,各级部门必须加大力度防治各类恶性肿瘤,特别是肺癌、肝癌、胃癌.
作者:许可葵;李光春;刘双喜;吴胜其;白晓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珠海市健康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情况. 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体检者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乙肝两对半). 结果 6 351例体检者中,乙型肝炎病毒两对半全部阴性的有2 553例(40.19%);单项抗-HBs阳性有2 933例(46.18%);抗-HBs和抗-HBc阳性有197例(3.10%);抗-HBs、抗-HBe和抗-HBc阳性有136例(2.14%);HBsAg、抗-HBe、抗-HBc阳性有323例(5.09%);HBsAg、HBeAg、抗-HBc阳性有79例(1.24%);其他130例(2.05%). 结论 40.19%的受检人群未受HBV感染,且无保护性抗体;另有8.37%的受检人群呈阳性模式,需采取相应措施控制乙肝病情的发展.
作者:梁小兵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肝硬化停院患者的社会支持和生活质量状况,分析影响其生活质量的因素,为临床医疗与护理干预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生活质量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112例肝硬化住院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状况进行调查. 结果 肝硬化患者的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成正相关,其生活质量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低于常模.肝硬化患者获得的社会支持总分较正常人低,社会支持主要来源于配偶(90.10%),其次是家庭(78.6%).而其希望得到社会支持的对象分别为医护人员、配偶及家人、亲戚朋友. 结论 帮助肝硬化患者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对提高其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跃飞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链脲佐菌素的稳定性及其诱导的糖尿病模型的影响. 方法 采用25~30 g昆明种小鼠,用pH4.5的柠檬酸缓冲液溶解链脲佐菌素小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注射量为:150 mg/kg),第6 d检测血糖,观察配置好的链脲佐菌素溶液对不同时间成模率的影响. 结果 0 h组的成膜率高. 结论 在造膜时应尽快完成腹腔注射.
作者:刘长青;宋立江;蒋东升;郭金铭;陈淑芬;李兴琴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影响水样菌落总数结果的主要因素. 方法 观察培养时间(24、48、72 h);培养温度(35℃、37℃、40℃);样品接种时间(0、20、40、60、90、120 min);营养琼脂倾注时的温度(45℃、48℃、50℃、55℃);分别对水样菌落总数进行测定,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培养24 h与48 h菌落总数结果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培养48 h与72 h菌落总数结果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培养温度37℃时,水样菌落总数检出率略高,不同培养温度之间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立即接种与20 min接种,两者之间结果无显著性差异,40 min后接种均存在显著性差异;45℃与48℃之间结果无显著性差异,50℃后结果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结论 菌落总数的培养时间以48 h为宜;培养温度37℃时检出率略高;样品接种时间应控制在20 min之内为宜;营养琼脂倾注时的温度应为45℃左右.不能超过50℃.
作者:张勇兵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共轭亚油酸(CLA)对甲醛致内皮细胞株(HUVEC-12)损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 HUVEC-12体外培养至对数生长期,分别用浓度为0.0、50.0、100.0、200.0 μmol/L的CLA预孵12 h,再经0.1 mmol/L甲醛处理,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分光光度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LDH、MDA和NO的含量变化. 结果 甲醛可致内皮细胞损伤,导致细胞膜破裂,甲醛损伤组(0.0 μmol/LCLA)细胞LDH、MDA和NO释放量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与甲醛损伤组比较,50.0 μmol/L CLA组内皮细胞LDH释放量低(P<0.01),100.0及200.0μmol/L CLA组LDH、MDA和NO释放量均下降(P<0.01),但100.0及200.0μmol/L CLA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结论 甲醛致内皮细胞损伤与细胞脂质过氧化有关,适当浓度的CLA可减轻这种损伤.
作者:贺栋梁;李梓民;英姿;吴成秋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调查分析一起学校甲型肝炎水型暴发流行的原因,探讨甲肝预防控制措施. 方法 采用国家<甲肝病人个案调查登记表>对所有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对外环境及病人进行实验室检测. 结果 本次甲肝暴发是因学校饮用水被甲肝病毒污染所引起,共发病52例,罹患率4.56%. 结论 加强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为学校学生提供安全卫生饮用水是降低学生中肠道传染病发病率的关键.
作者:彭凌;梅华;熊瑞清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运动平板实验与动态心电图对于检测2型糖尿病冠状动脉病变方面的意义. 方法 选取我院47例患有2型糖尿病病例,行运动平板实验与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与冠脉造影作比较. 结果 与动态心电图相比,运动平板试验在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有较高的灵敏性,在2型糖尿病出现冠状动脉病变的患者在运动平板实验出现阳性结果的概率与动态心电图无明显差别. 结论 运动平板试验在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较动态心电图有更优的灵敏性,对于明确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何正国;裴雷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河源市城区中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及相关态度,为进一步开展青少年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的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随机抽取河源市城区2所中学24个班1 106名高中一至三年级的学生,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和态度的统一问卷调查,对调查的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 结果 受调查的1 106名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总知晓率为79.75%,其中基本知识、传播途径、预防知识的知晓率分别为70.71%、78.93%、78.12%;对艾滋病的态度正确率为54.88%;获取艾滋病知识的主要途径为报刊杂志(76.58%)、广播电视(65.01%)、学校老师(43.04%);希望进一步得到艾滋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的为100%(全部),希望的途径主要为医务人员(39.04%)、广播电视(37.25%)、报刊杂志(30.56%). 结论 河源市城区中学生对艾滋病的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并不全面,对义滋病的态度正确率较低,应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工作.
作者:叶伟雄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为了解前列腺炎患者病原菌分布,并通过药敏感试验结果指导临床治疗. 方法 对582例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液进行细菌鉴定药敏检测及支原体药敏试验、衣原体抗原检测. 结果 前列腺炎患者主要病原菌是细菌,以球菌类细菌为主,291株占51.8%,对青霉素、苯唑西林耐药率为85.6%,杆菌类细菌127株占22.6%;支原体97株占17.3%. 结论 开展前列腺液病原菌检测及耐药性监测,对于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耐药菌株的出现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雅倍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本文分析了医疗机构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主要的应对膊依法应对,建立长效机制;完善预案,加强培训与演练;突出重点,强化能力建设;加强交流,建立协调沟通机制是促进医疗机构在当前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发挥其重要作用的有效措施.
作者:邸泽青;陈富强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运用B超检测分析妊娠孕产妇羊水过少与围产结局之间的关系. 方法 收集我院2002年1月-2007年1月经B超检测羊水过少而住院治疗的孕妇125例,并随机抽取同期我院分娩羊水量正常孕妇125例作为对照,两组病例比较分娩情况以及新生儿预后. 结果 观察组择期剖宫产和急诊部宫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阴道分娩的成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胎儿宫内窘迫与羊水轻度混浊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新生儿轻度窒息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重度窒息率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结论 应加强对羊水过少的产前及产时监护,对重度羊水过少者不予试产,对试产的孕产妇产程中出现异常及时行急诊剖宫产而不过度试产.对于羊水过少,同时又合并其它高危因素者,应禁止试产,以剖宫产结束妊娠.
作者:邓大庆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糖尿病性心脏病是一种慢性病变过程,也是糖尿病晚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有报道显示威胁糖尿病病人生命危险的病变为心血管病变,约70%以上的病人死于心血管性病的各种并发症[1].对糖尿病性心脏病患者实施精心的护理和有效的治疗是减少死亡、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我院于2000年7月-2007年7月收治糖尿病性心脏病患者31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黄菊红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安乡县育龄妇女的死亡原因及死亡率,并探讨有效的干预措施. 方法 对2006年10月-2007年9月安乡县育龄妇女死亡的调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一年来育龄妇女死亡率为56.18/10万,主要死亡原因为恶性肿瘤(36.99%)、意外伤害(24.66%)、心脏病(12.33%)和脑血管疾病(8.22%),恶性肿瘤中以消化系统肿瘤占首位(29.63%)、意外伤害中以交通事故为主要原因(38.89%). 结论 结合安乡县的特点,继续加强育龄妇女的健康普查和健康教育,提高她们的自我保健意识.
作者:杨锋;谭洁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奥氮平治疗躁狂症的疗效与副反应. 方法 24例躁狂症使用奥氮平治疗4周,利用BRMS、GAS、CGI-SI、TESS进行评价. 结果 8例痊愈,8例显效,4例进步,4例无效. 结论 奥氮平是一种治疗躁狂症安全有效药物,副作用轻微.
作者:成卓霖;李条彩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手术患者中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特点和传染性. 方法 在确定手术患者中HBV感染剂量(ID)的基础上,探讨病毒感染的特点和传染性. 结果 HBsAg阴性组、HBeAg阴性和阳性组患者中的HBVDNA阳性率分别为9.00%、67.20%和100.00%;HBV传染性范围分别为0~104ID/ml、0~106ID/ml、102~109ID/ml;HBV复制者的ID均值分别为101.80±1.30、102.16±1.35和106.10±1.62ID/ml.HBV浓度≥105ID/ml者分别为0、3.20%和83.87%.53.60%的HBeAg阴性患者血清病毒水平≤100ID/ml,45.16%的HBeAg阳性患者≥107ID/ml. 结论 手术患者中存在三种类犁的HBV携带状态,他们的病毒携带率、经手术感染的传染性和手术中手套的防护效果都不相同.
作者:顾春林;余军;金琳;姜旻岚;杨双旺;赖学俊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对ARCHITECT C8000自动生化分析仪在临床标本分析中的应用进行评价. 方法 分别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蛋白(TP)、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血糖(Glu)、尿素氮(Bun)、肌酐(Crea)、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碱性磷酸酶(ALKP)和λ-谷氨酰转移酶(GGT)在质控血清和样本血清中的含量,分别进行线性、回收率及相关性分析. 结果 精密度日内CV值在0.79%~2.51%之间,日间CV值在0.91%~4.52%之间,线性试验表明,标本的稀释度与测定的浓度值线性相关性良好,样品回收率在97.78%~101.25%之间. 结论 该仪器主要性能指标评价符合文件要求,能够准确可靠地进行临床标本分析检测.
作者:周兴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为探讨洁阴舒洗液杀菌效果及毒性,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和毒性试验进行观察.结果,醋酸氯己定含量为702 mg/L的洁阴舒洗液对大肠杆菌作用2 min、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分别作用10 min,杀灭率分别为100%、100%和90.03%:沽阴舒洗液原液对家兔皮肤和家兔阴道黏膜无刺激性,对豚鼠皮肤无致变态反应作用.
作者:刘仲霞;诸葛石养;林红;李凤文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石家庄市小学生的生长发育状况,为实施学生卫生保健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按照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8所小学,年龄在7~13岁间,测量其身高、体重和胸围,共获得7 189个有效数据. 结果 石家庄市7~13岁男女生的身高、体重和胸围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男女生之间身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体重以及胸围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石家庄市小学生符合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且发育较好.
作者:王生平;杨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依达拉奉(必存)注射液加氯吡格雷(波立维)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发病48 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6例,随机分为依达拉奉加氯吡格雷组(观察组)及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对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CSS)和Barthel指数(BI)进行比较. 结果 依达拉奉加氯吡格雷(波立维)组总有效率达92.45%,显效率为75.47%,而对照组分别为77.36%和45.2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治疗后依达拉奉加氯吡格雷组CS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依达拉奉加氯吡格雷组BI评分较对照组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可有效保护神经元,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显著提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病残率.
作者:蔡畅 刊期: 200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