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大庆
目的 运用B超检测分析妊娠孕产妇羊水过少与围产结局之间的关系. 方法 收集我院2002年1月-2007年1月经B超检测羊水过少而住院治疗的孕妇125例,并随机抽取同期我院分娩羊水量正常孕妇125例作为对照,两组病例比较分娩情况以及新生儿预后. 结果 观察组择期剖宫产和急诊部宫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阴道分娩的成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胎儿宫内窘迫与羊水轻度混浊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新生儿轻度窒息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重度窒息率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结论 应加强对羊水过少的产前及产时监护,对重度羊水过少者不予试产,对试产的孕产妇产程中出现异常及时行急诊剖宫产而不过度试产.对于羊水过少,同时又合并其它高危因素者,应禁止试产,以剖宫产结束妊娠.
作者:邓大庆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并发脓毒症休克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 方法 对本院42例糖尿病并发脓毒症休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糖尿病合并脓毒症休克发生率与糖尿病患者年龄、血糖控制情况、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明显相关,部位以皮肤感染及呼吸道多见,其次是泌尿道感染. 结论 血糖高、年龄大、并发症重是糖尿病患者合并脓毒症休克的重要易感因素;治疗上,在严格控制血糖、积极处理感染灶和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基础上,针对脓毒性休克病人的不同状况或不同时期,将多种方法联合起来加以应用.
作者:郑孝敬;陈增瑞;周朝阳;甘永雄;陈美霞;黄锡通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提高献血者血液检测准确度,降低HBsAg漏检率,大限度减少人为因素造成因输血感染HBV的发生,提高血液安全性. 方法 使用两种不同ELISA试剂按规定对献血者血液进行双检,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及分析.结果检测无偿献血者标本43 425份,共检出HBsAg阳性403份,阳性率为0.93%,其中国产试剂阳性269份,检出率为66.75%:进口试剂阳性375份,检出率为93.05%. 结论 两种试剂检测结果存在差异,单独使用任何一种试剂都会存在漏检,应用不同ELISA试剂对献血者HBsAg实施重复检测对降低HBsAg漏检率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作者:周许华;李登科;刘娜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深圳市慢性乙形肝炎基因型流行病学特点,以及不同基因型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1),干扰素-γ(IFN-γ)水平情况,探讨其可能的临床意义,比较不同基因型患者血清sICAM-1和IFN-γ水平. 方法 选择慢性乙肝、乙肝后肝硬化患者146例,对照组102例,分别检测其肝功、sICAM-1、IFN-γ和基因型.结果患者基因型以B型为主82例(56.2%),其次是C型44例(30.1%),此外BC混合型17例(11.6%),D型3例(2.1%).sICAM-1慢性乙肝中、重度组和肝硬化组较对照组明显升高,IFN-γ重度组和肝硬化组较对照组明显升高.sICAM-1与IFN-γ显著正相关,它们与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直接胆红素(DB)正相关,IFN-γ还与总胆红素(TB)正相关.sICAM-1水平C型较B型患者高. 结论 病毒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血清sICAM-1和IFN-γ升高与肝细胞损伤有关,C型患者血清sICAM-1水平较B型高.
作者:刘莹;任志宏;黄慈林;李丽廉;邱劲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肝硬化停院患者的社会支持和生活质量状况,分析影响其生活质量的因素,为临床医疗与护理干预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生活质量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112例肝硬化住院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状况进行调查. 结果 肝硬化患者的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成正相关,其生活质量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低于常模.肝硬化患者获得的社会支持总分较正常人低,社会支持主要来源于配偶(90.10%),其次是家庭(78.6%).而其希望得到社会支持的对象分别为医护人员、配偶及家人、亲戚朋友. 结论 帮助肝硬化患者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对提高其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跃飞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目平湖水位和洲滩植被变化对钉螺分布的影响. 方法 收集目平湖三峡建坝前后两个时段气象水位资料及螺情资料,从2003-2007年,纵向开展春秋螺情调查,比较三峡建坝前后环境变化并分析对钉螺分布的影响. 结果 目平湖区三峡建坝后比建坝前枯水位升高1 m,洪水位降低0.5 m,枯洪水位落差缩减了1.5 m,年均水位升高0.9 m;年均气温升高0.8℃,平均降雨量增加466 mm.春秋两季活螺密度及感染螺密度建坝前后无明显变化,但有年间差异.草洲植树后,活螺密度逐年减少,第2年后未发现感染性钉螺. 结论 三峡工程对目平湖洲滩钉螺分布影响不大,但湖洲钉螺分布与水位及植被变化有明显关系,草洲植树可改造疫源地,降低疫情.
作者:姚孝明;周应彩;赵正元;刘宗传;伍卫平;肖俊文;余秋兰;杨宇林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脑脊液中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抗体检测对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TBM)的诊断价值. 方法 按照TBM的临床诊断标准和排除标准,选择临床确诊TBM病例30例为研究对象,并选择35例非结核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作为对照组.收集每个病人在首次腰穿的脑脊液和当天的静脉血标本,用胶体金标记方法进行检测.结果实验组脑脊液检测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血清的检测阳性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脑脊液的敏感度为83.33%,特异度为88.57%;血清的敏感度为70%,特异度为77.14%.脑脊液与血清的检测的阳性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 此种混合抗原是一种简便、快捷的诊断TBM的辅助方法.
作者:王文科;杨昆胜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调查分析一起学校甲型肝炎水型暴发流行的原因,探讨甲肝预防控制措施. 方法 采用国家<甲肝病人个案调查登记表>对所有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对外环境及病人进行实验室检测. 结果 本次甲肝暴发是因学校饮用水被甲肝病毒污染所引起,共发病52例,罹患率4.56%. 结论 加强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为学校学生提供安全卫生饮用水是降低学生中肠道传染病发病率的关键.
作者:彭凌;梅华;熊瑞清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为了解前列腺炎患者病原菌分布,并通过药敏感试验结果指导临床治疗. 方法 对582例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液进行细菌鉴定药敏检测及支原体药敏试验、衣原体抗原检测. 结果 前列腺炎患者主要病原菌是细菌,以球菌类细菌为主,291株占51.8%,对青霉素、苯唑西林耐药率为85.6%,杆菌类细菌127株占22.6%;支原体97株占17.3%. 结论 开展前列腺液病原菌检测及耐药性监测,对于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耐药菌株的出现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雅倍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早期护理干预效果. 方法 一般孕妇在妊娠24~28周进行GDM筛查,有高危因素的孕妇早孕检查时进行GDM筛查.有异常的建卡登记,统一管理,严密监护,若糖筛查结果正常,33周时再重复筛查,对110例GDM患者分为32周前、32周后两组对照观察. 结果 两组不同时间护理干预其妊娠并发症发生率有显著差异性(χ2=18.365,P<0.01). 结论 重视GDM筛查,早期诊断GDM,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将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是减少母婴并发症、确保GDM患者安全度过妊娠期的关键所在.
作者:郭凤娥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邵阳市30岁以上人失牙与修复情况. 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该市各类人群进行了调查. 结果 调查人数为990例,失牙者689例(失牙率69.60%),修复人数为356例(失牙修复率为51.67%),总失牙数为5 999颗,人均失牙6.06颗. 结论 失牙率较高而修复率低;牙列缺失修复率高于牙列缺损修复率;不良修复体所占比例较高,占24.72%,且都属牙列缺损的对象,占牙列缺损修复的29.33%;男性失牙率高于女性;收入越低失牙率越高;收入越高失牙修复率越高.因不良修复体概念包含较广但无严格而细致的划分,本文所指不良修复体仅限自凝塑料制作的固定修复,基牙和(或)义齿Ⅱ°及以上松动、基牙脱落的各类修复体[1].不完全修复也计算为修复人数.
作者:李湘江;谭亮;袁风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奉化市围产儿出生缺陷的发生情况,探讨影响出生缺陷的相关因素. 方法 按照<中国出生缺陷监测方案>对该市范围内各产科分娩医院2004年10月1日-2007年9月30日出生的12 949例围产儿进行监测.结果检出出生缺陷儿178例,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3.75%.出生缺陷的发生与孕母年龄有关.出生缺陷发生顺位前5位分别是:外耳其他畸形、多指(趾)、神经管畸形、唇腭裂、先天性心脏病. 结论 出生缺陷的预防要从孕前做起,要加强宣教,提高孕妇自我保健意识,做好孕前、孕期保健;要提高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技能,尽早发现异常,采取措施,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
作者:林琳敏;吕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共轭亚油酸(CLA)对甲醛致内皮细胞株(HUVEC-12)损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 HUVEC-12体外培养至对数生长期,分别用浓度为0.0、50.0、100.0、200.0 μmol/L的CLA预孵12 h,再经0.1 mmol/L甲醛处理,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分光光度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LDH、MDA和NO的含量变化. 结果 甲醛可致内皮细胞损伤,导致细胞膜破裂,甲醛损伤组(0.0 μmol/LCLA)细胞LDH、MDA和NO释放量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与甲醛损伤组比较,50.0 μmol/L CLA组内皮细胞LDH释放量低(P<0.01),100.0及200.0μmol/L CLA组LDH、MDA和NO释放量均下降(P<0.01),但100.0及200.0μmol/L CLA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结论 甲醛致内皮细胞损伤与细胞脂质过氧化有关,适当浓度的CLA可减轻这种损伤.
作者:贺栋梁;李梓民;英姿;吴成秋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自制注吸分离系统在重度前房积血术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其手术技巧. 方法 自2002年2月-2005年6月对16例重度前房积血患者,运用自制的注吸分离系统行前房灌洗术:在相对的3、9点位各作一个角膜侧孔,一侧插灌注管,用含肾上腺素的林格氏液行连续灌注,另一侧用抽吸针头抽吸或用镊子夹取.清除一侧积血后,灌注管和抽吸管交换位置,再清除另一侧的积血. 结果 16例前房积血均清除干净.随访3个月~3年,矫正视力≥1.0者7例,0.5~0.8者7例,0.1~0.4者2例.15例眼压在12~20 mmHg之间;1例发生房角后退性青光眼,后行手术治疗.结论运用注吸分离系统冲洗前房积血,操作简便安全,疗效确切.
作者:李仁华;贾松柏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血清IL-1、IL-15的水平变化及意义. 方法 收集91例RA患者和45例健康体检者,分别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和ELISA法测定血清IL-1、IL-15的水平. 结果 RA非活动组和RA活动组的血清IL-1、IL-15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活动组的血清IL-1、IL-15水平高于RA非活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91例RA患者中血清IL-1、IL-15水平显著相关(r=0.813,P<0.05). 结论 IL-1、IL-15在RA患者的疾病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检测RA患者中血清IL-1、IL-15的水平,有利于监测RA病情和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张含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对国内和本地区慢性病患病及死亡资料的综合分析,探索广西慢性病的危害及严重程度. 方法 利用现有资料再次分析. 结果 居民前五位死因为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伤害、内分泌及营养性疾病,前五位患病疾病为高血压病、慢性胃肠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消化性疾病等,均以慢性病为主.其死亡率、患病率近十年来呈上升趋势. 结论 慢性病也已成为广西居民的主要致死疾病和主要患病疾病.应该积极地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采取以健康促进为手段的综合防治策略和防治结合的策略,开展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
作者:陆冠臣;陈娜萦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珠海市健康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情况. 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体检者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乙肝两对半). 结果 6 351例体检者中,乙型肝炎病毒两对半全部阴性的有2 553例(40.19%);单项抗-HBs阳性有2 933例(46.18%);抗-HBs和抗-HBc阳性有197例(3.10%);抗-HBs、抗-HBe和抗-HBc阳性有136例(2.14%);HBsAg、抗-HBe、抗-HBc阳性有323例(5.09%);HBsAg、HBeAg、抗-HBc阳性有79例(1.24%);其他130例(2.05%). 结论 40.19%的受检人群未受HBV感染,且无保护性抗体;另有8.37%的受检人群呈阳性模式,需采取相应措施控制乙肝病情的发展.
作者:梁小兵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中学教师亚健康状况,为制订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亚健康筛选表、工作压力源量表等进行问卷调查并做统计学分析. 结果 1 213名中学教师中,亚健康发生率为69.99%.41岁~年龄段亚健康发生率高为78.59%,31岁~年龄段次之为72.08%,二者均显著高于21岁~、51~60岁年龄组(均P<0.01);22岁~年龄组与51~60岁年龄组亚健康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849名发生亚健康症状的教师,症状表现以躯体症状的疲劳发生高为77.03%,其次是咽部有异物感,发生率为63.60%;心理症状以多梦、休息不好高为62.31%,其次是记忆力差,发生率为55.01%.亚健康教师工作压力评分为43.35±25.35,健康教师为23.75±22.95,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4.61,P<0.01). 结论 永州市冷水滩区在职中学教师亚健康发生率高,压力源主要是工作责任重、工作量大,社会地位低、付出与收入反差大,考试压力、学生升学率,学生的管理,自我实现和人际关系.应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以提高中学教师的健康水平.
作者:夏荣发;胡艳娥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由于现有的常用化学消毒剂,无论是氯制剂、碘制剂还是醛类制剂均属于强氧化剂,广泛使用,腐蚀性强,环境污染严重.为寻找一种环保型消毒剂,本次采用纯天然植物以白芷、白芨、山奈、铁马鞭等12味中药制成的抗菌剂,为了解其杀灭微生物效果及稳定性能,进行了悬液定量杀灭试验及稳定性试验(生物法).结果:原液作用2 min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大肠杆菌的杀灭率分别为93.43%、100%,原液作用2 min对白色念珠菌的平均抑菌率为60.50%,且中和剂及中和产物对受试菌的生长和培养基均无不良影响.置37℃温箱90 d后,2 min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杀灭效果大于90%,2min对白色念珠菌杀灭效果大于50%.
作者:杨和平;易亮;高琼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象山地产海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带菌情况,为控制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腹泻提供依据. 方法 副溶血性弧菌分离鉴定按GB/T4789.7-2003,定量试验参照2004年浙江省食品污染物监测网、食源性疾病监测网工作手册(微生物部分)的有关章节进行. 结果 306份样品中检出副溶血性弧菌140株,检出率45.8%. 结论 象山地产海水产品中携带副溶血性弧菌较严重,是一种潜在的诱发食源性疾病的病原,应引起我们的关注,提示我们食用水产品时应煮熟.采样方法以整体采集为佳.
作者:宋晓荷 刊期: 200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