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纯植物抗菌剂抗菌效果及稳定性研究

杨和平;易亮;高琼

关键词:纯植物抗菌剂, 金黄色葡萄球菌, 大肠杆菌, 白色念珠菌, 稳定性
摘要:由于现有的常用化学消毒剂,无论是氯制剂、碘制剂还是醛类制剂均属于强氧化剂,广泛使用,腐蚀性强,环境污染严重.为寻找一种环保型消毒剂,本次采用纯天然植物以白芷、白芨、山奈、铁马鞭等12味中药制成的抗菌剂,为了解其杀灭微生物效果及稳定性能,进行了悬液定量杀灭试验及稳定性试验(生物法).结果:原液作用2 min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大肠杆菌的杀灭率分别为93.43%、100%,原液作用2 min对白色念珠菌的平均抑菌率为60.50%,且中和剂及中和产物对受试菌的生长和培养基均无不良影响.置37℃温箱90 d后,2 min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杀灭效果大于90%,2min对白色念珠菌杀灭效果大于50%.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手术治疗宫外孕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腹腔镜在宫外孕手术治疗中的疗效. 方法 78例需手术的宫外孕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手术组(n=39)和剖腹手术组(n=39).对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情况进行对比. 结果 腹腔镜手术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天数,均显著低于剖腹于术组(P<0.05).术后两组经病理证实均为输卵管妊娠,无并发症. 结论 腹腔镜微创术手术时间短、损伤小、术后恢复快,但不能完全取代传统开腹手术.

    作者:肖秀英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运动平板试验与动态心电图对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诊断价值比较

    目的 探讨运动平板实验与动态心电图对于检测2型糖尿病冠状动脉病变方面的意义. 方法 选取我院47例患有2型糖尿病病例,行运动平板实验与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与冠脉造影作比较. 结果 与动态心电图相比,运动平板试验在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有较高的灵敏性,在2型糖尿病出现冠状动脉病变的患者在运动平板实验出现阳性结果的概率与动态心电图无明显差别. 结论 运动平板试验在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较动态心电图有更优的灵敏性,对于明确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何正国;裴雷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定向沟通式教学法对成人医学生人体解剖学学习成绩的影响

    目的 了解不同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 方法 采用对比观察方法将2007级成人专科医学生分为两班,即A班42人,B班41人.A班采用定向沟通式教学法,即由教师教学定向、学生自学讨论,后由教师归纳总结的教学方式.B班学生则采用传统教学法,即由教师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授课方式.对两班学生由同一位教师集中进行授课并规定相同的学时.课程结束后由同一位教师采用同一考核标准从理论和技能两方面对学习情况进行考核,并对两班学生的学习成绩达标率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A班、B班两班学生的学习成绩达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定向沟通教学法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方法.该教学法对成人学生非常有效,对提高学生学习具有极大的保障和促进作用.

    作者:祁宝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思连康预防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应用微生态制剂思连康(口服双歧杆菌、乳杆菌、肠球菌、蜡样芽孢杆菌四联活菌片)预防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的疗效. 方法 我院儿科住院治疗的小儿肺炎366例,预防组190例,对照组176例.对照组给予抗生素等对症支持治疗,预防组在使用抗生素治疗的同时加用思连康,然后对两组继发腹泻的发病率、疗效、止泻时间及腹泻总病程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预防组继发腹泻31例,发病率为16.32%,对照组继发腹泻67例,发病率38.07%(χ2=22.0493,P<0.01).预防组治疗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的止泻时间、腹泻总病程亦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 结论 思连康能降低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的发病率,预防性应用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尹宁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祁阳县2006-2007年餐饮具消毒监测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和分析祁阳县餐饮业量化分级级别不同的餐饮单位餐(饮)具消毒情况,为加强餐饮业卫生监督管理,规范饮食卫生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按GB14934-94<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采样和检测,并作出评价. 结果 祁阳县2007年餐饮具消毒监测合格率明显高于2006年;餐饮具消毒监测合格率与餐饮单位的量化分级的等级有关,A级餐饮单位合格率高,A级>B级>C级;县城城区高于农村乡镇;蒸气消毒方法消毒效果好. 结论 进一步强化对餐饮业的量化分级的监督管理,加大对C级餐饮单位和农村乡镇餐饮店的监督频次和监督力度.完善卫生设施.建立制度,规范管理,全面提高餐饮具的卫生质量.

    作者:李云甫;邓海平;丁志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12949例围产儿出生缺陷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奉化市围产儿出生缺陷的发生情况,探讨影响出生缺陷的相关因素. 方法 按照<中国出生缺陷监测方案>对该市范围内各产科分娩医院2004年10月1日-2007年9月30日出生的12 949例围产儿进行监测.结果检出出生缺陷儿178例,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3.75%.出生缺陷的发生与孕母年龄有关.出生缺陷发生顺位前5位分别是:外耳其他畸形、多指(趾)、神经管畸形、唇腭裂、先天性心脏病. 结论 出生缺陷的预防要从孕前做起,要加强宣教,提高孕妇自我保健意识,做好孕前、孕期保健;要提高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技能,尽早发现异常,采取措施,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

    作者:林琳敏;吕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锁骨骨折内固定术后钢板断裂原因分析及处置

    目的 探讨锁骨骨折内固定术后钢板断裂原因和处置方法. 方法 2004-2007年收治17例锁骨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钢板断裂,采用锁骨带保守治疗. 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6~12月平均9个月的随访,骨折全部愈合.结论锁骨内固定术后钢板断裂,采用保守治疗方法有效,无创伤.

    作者:肖义军;熊俊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31例糖尿病性心脏病的护理体会

    糖尿病性心脏病是一种慢性病变过程,也是糖尿病晚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有报道显示威胁糖尿病病人生命危险的病变为心血管病变,约70%以上的病人死于心血管性病的各种并发症[1].对糖尿病性心脏病患者实施精心的护理和有效的治疗是减少死亡、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我院于2000年7月-2007年7月收治糖尿病性心脏病患者31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黄菊红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奥氮平治疗躁狂症24例临床分析

    目的 研究奥氮平治疗躁狂症的疗效与副反应. 方法 24例躁狂症使用奥氮平治疗4周,利用BRMS、GAS、CGI-SI、TESS进行评价. 结果 8例痊愈,8例显效,4例进步,4例无效. 结论 奥氮平是一种治疗躁狂症安全有效药物,副作用轻微.

    作者:成卓霖;李条彩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影响水样菌落总数的多因素研究

    目的 探讨影响水样菌落总数结果的主要因素. 方法 观察培养时间(24、48、72 h);培养温度(35℃、37℃、40℃);样品接种时间(0、20、40、60、90、120 min);营养琼脂倾注时的温度(45℃、48℃、50℃、55℃);分别对水样菌落总数进行测定,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培养24 h与48 h菌落总数结果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培养48 h与72 h菌落总数结果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培养温度37℃时,水样菌落总数检出率略高,不同培养温度之间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立即接种与20 min接种,两者之间结果无显著性差异,40 min后接种均存在显著性差异;45℃与48℃之间结果无显著性差异,50℃后结果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结论 菌落总数的培养时间以48 h为宜;培养温度37℃时检出率略高;样品接种时间应控制在20 min之内为宜;营养琼脂倾注时的温度应为45℃左右.不能超过50℃.

    作者:张勇兵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预防人禽流感医院感染的综合措施

    目的 控制人禽流感疫情在诊疗过程中的传播,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方法 健全制度、规范流程,加强医院环境清洁消毒工作,制定医护人员自我保护、医疗废弃物无害化处理规定等预防措施,加强监督检查工作. 结果 我院在救治人禽流感期间未发生医院感染. 结论 实行综合性预防措施,可有效的预防医院感染发生.

    作者:陈晓阳;陈立华;陈杏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深圳市麻疹免疫效果及成本效益分析

    目的 分析麻疹疫苗免疫的效果及其经济效益,为2012年实施麻疹消除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分析深圳市麻疹免疫的历年资料和免疫监测资料,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分析麻疹免疫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结果 2004年监测结果显示,人群中麻疹抗体阳性率为83.6%,1983-2004年深圳市麻疹免疫投入成本为55 088 159元(2004年的贴现值),产出效益395 538 712元,净效益为340 450 553元,效益成本比为7.18,减少麻疹病人195 376例. 结论 接种麻疹疫苗可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单芙香;刘刚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依达拉奉加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106例体会

    目的 评价依达拉奉(必存)注射液加氯吡格雷(波立维)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发病48 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6例,随机分为依达拉奉加氯吡格雷组(观察组)及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对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CSS)和Barthel指数(BI)进行比较. 结果 依达拉奉加氯吡格雷(波立维)组总有效率达92.45%,显效率为75.47%,而对照组分别为77.36%和45.2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治疗后依达拉奉加氯吡格雷组CS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依达拉奉加氯吡格雷组BI评分较对照组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可有效保护神经元,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显著提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病残率.

    作者:蔡畅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天台人民医院2004-2007年消毒效果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天台人民医院消毒效果状况,为提高医院的消毒卫生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提供依据. 方法 按照<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中检验方法进行样品检验. 结果 空气合格率93.9%,医务人员手涂抹样合格率69.0%,物表涂抹样合格率85.8%,消毒医疗药械合格率97.1%. 结论 天台人民医院的消毒效果基本符合要求,但医务人员的手和物表应加强清洁消毒.

    作者:孙丽华;李爱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高专医学教育学分制管理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

    学分制是以选课制为基础,发展学生的个性为核心,适应现代素质教育思想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实践证明,高专医学教育实施学分制管理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新意识,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作者:黄泽智;曾铁功;伍石华;马新华;蒙松年;刘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口服西药配和中药灌肠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其患病率呈上升趋势.慢性盆腔炎为急性盆腔炎未能彻底治疗或患者体质较差,病程迁延所致.但亦可无急性盆腔炎病史,患者往往经久不愈,并可反复发作,导致不孕、输卵管妊娠、慢性盆腔痛,严重影响妇女健康,且增加家庭与社会经济负担[1],其治疗非常棘手.自2005年1月-2006年5月,我科采用口服西药结合中药灌肠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辛宇红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IL-1、IL-15的水平变化及意义

    目的 研究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血清IL-1、IL-15的水平变化及意义. 方法 收集91例RA患者和45例健康体检者,分别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和ELISA法测定血清IL-1、IL-15的水平. 结果 RA非活动组和RA活动组的血清IL-1、IL-15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活动组的血清IL-1、IL-15水平高于RA非活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91例RA患者中血清IL-1、IL-15水平显著相关(r=0.813,P<0.05). 结论 IL-1、IL-15在RA患者的疾病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检测RA患者中血清IL-1、IL-15的水平,有利于监测RA病情和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张含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龙山县2007年入学入托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结果分析

    目的 评估龙山县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结果,分析查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采取相应对策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全县2007年入学入托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总结及报表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全县有各类小学和幼儿园共351家,259家开展了验证,覆盖率73.79%;在开展验证的学校和幼儿园中共有新生9 214人,其中持有证5 494人,持证率59.63%,补证3 720人,补证率81.99%,补种5 848人,补种率80.56%;持证率、补证率、补种率指标均以城镇幼儿园为高,村级小学低,不同地区、不同类别学校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补种、补证前后,持证率由59.63%上升为92.73%,五苗合格接种率由9.06%上升为82.08%;无论补种前后,基础免疫接种率均高于加强免疫,特别是白破二联疫苗接种率上升快(由9.39%上升为82.17%). 结论 查验儿童预防接种证,对于提高疫苗接种率,保护儿童身体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教育、卫生部门应当加强合作,加大力度,针对农村地区和加强免疫等薄弱环节,提高查验儿童预防接种证工作的覆盖率和补种、补证率.

    作者:黄传福;张建斌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卫生理化检验技术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为了提高卫生理化检验技术的实验教学效果,我们对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包括教学内容与计划修订、增加实验带教老师、学生自主全程参与实验等.通过改革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了参与意识与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和创新精神,增强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自学能力和综合素质.

    作者:张志军;费嫦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雷公藤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增殖和IL-6、TNF-α分泌的影响

    目的 探讨雷公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免疫作用机制. 方法 采用MTT比色法检测RA患者雷公藤处理前后PBMC的增殖活性,采用ELISA法测定RA患者雷公藤处理前后PBMC分泌的IL-6和TNF-α的含量. 结果 经雷公藤处理后,RA患者PBMC的增殖活性和产生的IL-6和TNF-α的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且在较高剂量时呈现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20 μl以上组的结果之间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雷公藤可能通过抑制RA患者PBMC的增殖活性和其IL-6、TNF-α的分泌能力,在RA的治疗中发挥其作用.

    作者:石丽萍;阳大庆;周细国;刘志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