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文关怀在护患和谐关系中的应用

杨娟;李凤辉;苏国兵;易利纯;尹忠元

关键词:人文关怀, 措施, 护患和谐
摘要:介绍实施人文关怀护理的意义,并从人文关怀理念的建立、提高护理人文素质、实施人文护理策略等方面探讨,倡导人文关怀足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促进护患和谐的基础.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阐述了实时荧光定量技术的原理、特点以及在食品微生物检测、研究和转基因食品检测方面的应用情况,并提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

    作者:李静芳;汤水平;张素文;彭灿;肖莲荣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化疗药物使用中对护理人员的危害及防护对策

    化疗药物一般都具有细胞毒性,临床护士由于职业关系,容易接触到这些毒性物质.在长期的护理工作中如不注意个体防护就可能受到潜在的、不可估量的危害.由于化疗药物在配置过程中出现肉眼看不见的逸出,形成含有毒性微粒的气溶胶或气雾,可通过皮肤或者呼吸道进入人体,每次的剂量虽小,但日常频繁接触,也会因蓄积作用产生远期危害.

    作者:宋民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加味补肝汤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BDNF表达的干预作用

    目的 观察中药加味补肝汤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表达的的干预作用,探讨其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的防治作用. 方法 用1%链脲佐菌素诱发糖尿病模型,分别于治疗后第4周、8周末2个时间点处死大鼠,用MS302多媒体生物信号记录分析系统测定神经传导速度,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坐骨神经中BDNF蛋白的表达,通过Motic Images Advanced彩色图文分析系统测定免疫反应产物BDNF蛋白的灰度值. 结果 ①模型组、甲钴铵组、加味补肝汤组大鼠的神经传导均明显慢于正常对照组(P<0.05).甲钴铵组、加味补肝汤组快于模型对照组(P<0.05),加味补肝汤组与甲钴铵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②模型组坐骨神经中BDNF阳性的表达比正常组明显减少(P<0.05),第8周时BDNF表达比4周时增多.甲钴胺组、加味补肝汤比模型组增多(P<0.05),但甲钴胺组与加味补肝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加味补肝汤能上调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中BDNF的表达,对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的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作者:熊丽丽;陈泽奇;黄娟;傅擎宇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近交系大、小鼠遗传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近交系动物的显著特征是基因纯合性及遗传稳定性.但在长期保种、育种及繁殖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遗传变异.定期进行遗传监测非常必要.本文对近交系大小鼠的遗传检测方法 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刘秀英;胡怡秀;黄跃龙;龙智钢;丘丰;刘运芝;湛志飞;刘建高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健康教育对营养不良干预效果的评价

    目的 针对营养不良学生进行健康教育,端正健康观念、加强营养知识、纠正不良饮食生活行为、改善营养状况、提高身体索质,为开展健康教育及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分别在健康教学前后,对本校704名营养不良大专生进行营养评价和问卷调查,包括健康概念、营养知识、营养与疾病、饮食及生活行为等内容.比较教学前后学生营养状况、营养知识认知程度和健康行为的变化. 结果 学生在教学前营养健康知识缺乏,饮食行为不合理.接受健康教育培训后,学生营养知识、健康知识及行为、营养状况等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 健康教育可以增强健康观念、提高学生营养知识,纠正不良的饮食行为和危害健康的生活习惯,对改善营养不良、促进身体素质有重要意义.

    作者:阳艳;曾锋;潘瑞华;甘灏云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一起福氏志贺菌Ⅱ型引起食物中毒病原学检测

    目的 调查望城县某学校发生的一起腹泻病暴发的原因,为制定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进行流行病学和现场卫牛学调查.采集可疑食物、餐具、患者及相关人员肛拭子标本,依据国标GB/T4789.(4-6)-2003进行病原学检测. 结果 调查48人,患病45人,实验室检查66份标本中有7份检出福氏志贺菌Ⅱ型,其中5份从患者肛拭样本中检出,2份从无症状肛拭样本中检出.药敏实验表明:检出菌株对头胞哌酮、氟嗪酸、新霉素、痢特灵、庆大霉素敏感,对氨苄西林、先锋霉素、青霉素耐药. 结论 本次腹泻病暴发为福氏志贺菌Ⅱ型引起的食物中毒,应加强学校食堂卫生监督.

    作者:彭新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患者血清AnuA、抗dsDNA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抗核小体抗体(AnuA)、抗dsDNA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方法 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胶体金免疫渗滤法对10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其中5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和57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无肾炎)患者血清进行AnuA、抗dsDNA抗体检测. 结果 5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LN)患者.An一uA阳性30例,阳性率58.82%,抗dsDNA抗体阳性36例,阳性率70.58%.而57例SLE无肾炎患者组中,两者的阳性率分别为21.05%、31.58%.AnuA+抗dsDNA抗体联合检测阳性率为86.27%. 结论 血清AnuA、抗dsDNA抗体与LN的发生密切相关,联合检测这两种抗体对LN的诊断和病情临测有重要意义.

    作者:郭婧婧;刘建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早产发生易感因素的临床分析

    目的 通过对早产儿临床资料的总结分析,探讨早产发生的易感因素. 方法 收集我院新生儿科2004年1月-2007年12月住院治疗的早产儿的l临床资料,分析导致早产的危险因素. 结果 本研究共回收资料较完整的早产儿个案调查表为259例,男性148例,女性111例;胎龄28-32周之间18例,胎龄32~35周之间55例,胎龄35~37周之间186例.母孕期患妊娠期高血压综合症39例(15.1%),妊娠期感染38例(14.7%),妊娠期糖尿病20例(7.7%),孕母既往有流产者118例(45.5%),其中人工流产101例(39.0%);胎膜早破90例(34.7%),胎儿宫内窘迫76例(29.3%),多胎妊娠32例(12.4%). 结论 引起早产的母亲因素以既往流产史,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和妊娠期感染为多发因素;引起早产的胎儿因素以胎儿宫内窘迫,多胎妊娠,胎膜早破为常见原因.

    作者:李志勇;唐华;杨姿荣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黑河市2004-2007年孕产妇死亡情况分析

    目的 通过对孕产妇死亡评审,分析死亡相关因素,改进孕产期保健工作中的不足. 方法 对黑河市2004-2007年孕产妇死亡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 4年来黑河市孕产妇死亡呈逐渐上升趋势,羊水栓塞为首位死亡原因.家庭接生仍是影响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因素. 结论 应尽快建立健全妇幼保健服务三级网络,提高乡村妇幼保健服务质量,提高县级医疗保健机构产科抢救能力.

    作者:惠西茜;李华;孔繁香;车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湖南省1990-1992年及2004-2005年恶性肿瘤减寿年数和减寿率分析

    目的 了解湖南省2004-2005年恶性肿瘤对居民寿命危害程度. 方法 运用减寿年数和减寿率指标分析湖南省2004-2005年恶性肿瘤死亡所致的寿命损失情况并-q 1990-1992年的数据比较. 结果 2004-2005年恶性肿瘤标化减寿率与1990-1992年相比较增长了47.74%.女性乳腺癌、宫颈癌及白血病的标化减寿率增加幅度较大.男性恶性肿瘤减寿年数构成比在两个时期都比女性高(P<0.05).1990-1992年居民恶性肿瘤减寿年数构成比排序前四位是肝癌、白血病、胃癌、肺癌;2004-2005年居民恶性肿瘤减寿年数构成比排序前四位是肝癌、肺癌、白血病、胃癌.结论 2004-2005年恶性肿瘤标化减寿率比1990-1992年有较大幅度增长,男性恶性肿瘤减寿年数构成比一直比女性高,女性乳腺癌、官颈癌及白血病的标化减寿率增加幅度大,两个时期湖南省恶性肿瘤减寿年数构成比排序前四位是都是肝癌、肺癌、白血病、胃癌.各级部门要加大对男性居民的肝癌、肺癌、白血病、胃癌等恶性肿瘤及女性乳腺癌、宫颈癌的防治力度.

    作者:刘双喜;王静;吴胜其;许可葵;李光春;白晓蓉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ASC与Caspase-1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ASC与Caspase-1在结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LSAB法对30例术前无放化疗的结肠癌标本及其相应的癌旁组织进行ASC、Caspase-1检测,并结合各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癌旁组织及肿瘤组织中Asc阳性率分别为60.00%(18/30) 13.33%(4/30),组间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aspase-1阳性率分别为60.00%(18/30)和30.00%(9/30),组间阳性表达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ASC与Caspase-1两指标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癌旁组织中表达高度正相关(P<0.01). 结论 结肠癌中有ASC、Caspase-1的低表达,且显著低于癌旁组织,提示ASC、Caspase-1在结肠癌的凋亡、发生及发展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作者:江兴林;金玲;左云飞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不同时期生命质量研究

    目的 了解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不同治疗时期的生命质量状态,为将来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方法 对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接受维持治疗的患者面对面现场调查,利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命质量测定简表,采用患者自评.结果 患者牛理、心理、社会_一个领域生命质量得分随着治疗的开展,均与刚入组时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第一个月时患者牛命质量变化大,生命质量四个领域之间得分存在着显著性差异. 结论 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生命质量在引入期改善明显,坚持治疗可以小断地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作者:陈冉;何朝阳;张瑞仙;杨霞;刘雪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985例母婴配对的乙肝病毒检测结果

    目的 通过对安乡县1996-2006年间的985例产妇静脉血及新生儿脐带血进行了HBV检测,了解乙型肝炎垂直传播的现状. 方法 将我院985例产妇及其新生儿作母婴配对的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检测,抽取产妇产前静脉血及新生儿脐带血3 ml,采用ELISA法检测HBV及其抗体. 结果 在985例产妇中,HBV阳性患者496例,占50.41%,其中HBsAg阳性者93例,占9.43%;在对应的985例脐带血中,HBV阳性患者488例,阳性率为49.59%,其中男婴271例,女婴218例,新生儿HBsAg阳性者9例,占0.91%.318例剖宫产患者HBV阳性146例,阳性率为45.77%,与其配对的脐带血HBV阳性143例.阳性相符率44.83%;阴道分娩产妇卜IBV阳性351例,阳性率为52.62%,与其配对的脐带血HBV阳性346例,阳性相符率51.87%. 结论 胎盘具有一定的屏障作用,它可以阻止部分HBV病毒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虽然抗-HBV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不一定会导致乙肝病毒通过胎盘感染胎儿,但母婴之间的垂直传播为乙肝传播的途径之一,应通过被动免疫及胎儿主动免疫减少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率.

    作者:潘智鸣;张修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监测结果

    目的 了解海拉尔区医疗机构的消毒质量现状,有的放矢的加强医疗机构的消毒管理,为防止医源性感染、提高医疗质管理水平提供依据. 方法 根据<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对海拉尔区区级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与民营医院、村卫生室与个体医等医疗机构的消毒效果进行采样检测,并对检测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共监测各类医疗机构152家,检测样品540份、合格351份、总合格率为65.00%,其中区级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与民营医院、村卫生室与个体医样品合格率分别为81.97%、72.46%、5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种样品的检测合格率以物体表面高,消毒液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级医疗机构不同样品中的细菌总数、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的合格率分别为65.63%、98.89%、99.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应加强对小规模医疗机构的消毒质量的监测,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监督部门应加强监督.

    作者:姚文珍;王洪福;刘焕文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自制电凝吸引器在鼻内镜下腺样体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自制电凝吸引器在鼻内镜下腺样体手术中的I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对鼻内镜下腺样体手术中出血较剧的40例患者采用自制电凝吸引器止血法. 结果 40例患者术后无一例出现再次出血,无其他并发症. 结论 自制电凝吸引器在鼻内镜下腺样体手术中的应用,止血效果好,操作简单,经济实惠,容易普及,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涂玉蓉;黄自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HSP70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热休克蛋白70(HSP70)在正常鼻咽组织、鼻咽异型增生和鼻咽痛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6例正常鼻咽组织、11例鼻咽异犁增生组织和47例鼻咽癌组织HSP70蛋白表达,分析鼻咽癌组织HSP70表达与鼻咽癌组织类型、恶件程度(鼻咽癌的病理分级)相关性. 结果 HSP70在正常鼻咽组织阳性率为18.8%(3/16)、表达弱(+);鼻咽异型增牛组织阳性率为54.6%(6/11)、强度为中等(+~++);鼻咽癌组织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2%(33/47)、表达强(+++),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47例鼻咽癌组织标本中,19例为高分化,阳性率为31.5%(6/19)、强度为中等(+~++).28例为低分化,阳性率为96.4%(27/28),表达为强阳性(+++). 结论 HSP70表达强度以及阳性率与在鼻咽癌癌变进程呈相关,HSP70表达水平与鼻咽癌的类型、恶性程度(鼻咽癌的病理分级)密切相关.

    作者:华建江;黄大毛;吴苑;王巍巍;蒋海鹰;曾亮;唐发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长沙市开福区28 863例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结果

    目的 分析长沙市开福区2002-2007年28 863名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情况,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为有关部门制定政策和采取十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按照中国出生缺陷监测中心1995年制定的出生缺陷诊断和统计标准,对2002年1月1日-2007年12月31日在长沙市开福区9家产科医院分娩的,具有本市户口的围产儿缺陷监测资料按照前3年与后3年两阶段进行分析. 结果 1、监测围产儿28 863名,发现出生缺陷儿610名,前3年与后3年出生缺陷发生率分别为18.74‰、22.89‰,后3年出生缺陷较前3年有明显的上升趋势(P<0.025).2、围产儿平均死亡率13.65‰,缺陷儿死亡占围产儿死亡构成比呈现显著上升趋势,由第一阶段的33.33%上升为67.48%(P<0.005).3、6年中总发生率前5种畸形是先天性心脏病、外耳畸形、神经管畸形、指趾畸形、唇腭裂.先天性心脏病呈上升趋势.4、出生缺陷与产妇年龄,围产儿出生季节,胎儿性别关系密切.5、出生缺陷的产前确诊率提高,由40.61%提高到66.54%.诊断依据主要为临床和超声波诊断,不同出生缺陷病种诊断依据不同. 结论 开福区出生缺陷发生率、围产儿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出生缺陷是当前嗣产儿死亡的主要因素,超声波是出生缺陷产前确诊的好办法.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促进健康教育,倡导公民自觉婿检,选择佳生育年龄,孕前增补小剂量叶酸,加强环境保护及孕期保健,常规进行产前检查,提高产前诊断水平,采取综合干预措施,降低出生缺陷,提高人口素质.

    作者:易娟;曹霞珍;季美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子宫下段剖宫产后切口妊娠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目的 研究子宫下段剖宫产后子宫切口妊娠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 . 方法 对15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15例患者中有13例经超声检查确诊;本病初诊误诊9例,误诊率60%,15例患者中保守治疗13例,12例痊愈,占80%;3例行子宫切除术. 结论 有剖宫产史的妇女因停经就诊时,要常规行B超检查,B超检查可作为诊断切口妊娠的主要方法 ;药物治疗和动脉栓塞介入治疗可作为治疗切口妊娠的主要方法 ,可有效地避免子宫切除.

    作者:周曦;陈忠东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健康人群中乙肝疫苗无(低)应答者再免疫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段健康人群中乙肝疫苗免疫后无(低)应答者接种不同类型乙肝疫苗的再免疫效果.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 .按地域分布选取东莞市五镇区2~4岁、6~8岁、13~15岁和16~40岁四个年龄组健康人群,用ELISA法筛查HBcAb、HBsAg、HBsAb均为阴性且有3针乙肝疫苗免疫史的人员作为再免疫研究对象.采用5μg酵母、10μg酵母、10μgCHO、10μg汉逊酵母、20μgCHO和20μg酵母乙肝疫苗按0、1、6月程序再免疫3剂. 结果 各种疫苗在人群中的再免疫成功率和抗体水平中位数(mIU/ml)分别为:5μg酵母94.34%和226.53,10μg酵母86.46%和175.36,10 μgCHO 97.39%和331.44,10 μg汉逊酵母91.30%和439.01,20μgCH099.20%和386.66,20μg酵母89.04%和372.97.各年龄组的再免疫成功率和抗体水平中位数(mIU/ml)分别是:2~4岁组98.25%和353.42.6~8岁组96.80%和320.31,13~15岁组94.67%和262.12,16~40岁组87.76%和305.24. 结论 年龄、疫苗种类和接种剂量是影响无(低)应答者再免疫效果的主要因素,随年龄的增长再免疫效果下降,更换疫苗种类可提高再免疫效果.

    作者:朱建琼;黄振宇;毛东波;李粤荣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人文关怀在护患和谐关系中的应用

    介绍实施人文关怀护理的意义,并从人文关怀理念的建立、提高护理人文素质、实施人文护理策略等方面探讨,倡导人文关怀足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促进护患和谐的基础.

    作者:杨娟;李凤辉;苏国兵;易利纯;尹忠元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