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548例早产儿并发症分析及护理

黄美华;曹蓓;黄广文;彭湘莲

关键词:早产儿, 并发症, 护理
摘要:目的 了解早产儿的常见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总结2000年1月-2006年12月在该院出生的早产儿资料.结果 早产儿的并发症依次为肺炎、颅内出血、低血糖、呼吸暂停、呼吸窘迫综合征、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结论 密切观察早产儿并发症的出现,及时处理对减少伤残有重要意义.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脂联素的浓度及临床意义

    目的 测定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脂联素(APN)浓度,探讨在中国人群中血清APN对CHF患者预后的预测作用.方法 采集症状基本得到控制的CHF患者血清,测定APN与N端前脑钠素(NT-proBNP)、肿瘤坏死因子α(TNF-a)、白细胞介素6(IL-6)、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结合临床CHF严重程度,研究APN在预测CHF患者死亡率、再入院率的潜在价值.结果 CHF患者APN水平显著升高.随CHF的严重程度(NYHA分级Ⅱ~Ⅳ)APN水平逐渐升高(P<0.05),APN与NT-proBNP正相关(r=0.48,P<0.001),与hsCRP负相关(r=-0.34,P<0.001).血清APN水平升高伴随有死亡率的增加.结论 中国CHF患者APN水平显著升高;APN可预测CHF的死亡率和复发率.

    作者:张凯;谭茗月;李安莹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衡阳市健康人群脊髓灰质炎免疫状况监测

    目的 了解衡阳市实现无脊髓灰质炎后健康人群脊髓灰质炎免疫状况,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分层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了29岁以下健康人群128名4个年龄组血清,采集血清作脊髓灰质炎中和抗体IgG检测.结果 1995-2004年全市儿童糖丸(OPV)基础免疫与强化免疫服苗率分别98.02%、98.88%,脊髓灰质炎Ⅰ、Ⅱ、Ⅲ型中和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8.5%、100%、100%;Ⅰ、Ⅱ、Ⅲ型中和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分别为1:162、1:179、1:348.结论 衡阳市儿童服苗率及29岁以下健康人群抗体阳性率和平均滴度均保持在较高水平,已形成了有效免疫屏障.

    作者:周志华;朱玲;谢建民;曾亚雄;贺张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广西城市居民冠心病流行病学特征研究

    目的 了解我区城市居民冠心病的流行情况和危险因素,探讨防治对策.方法 应用多阶段抽样方法,调查广西6城市35~74岁居民7 806人.统计不同年龄组、不同性别和不同地区人群冠心病患病率.结果 患病率为56.24‰,无性别差异(P>0.05).随着年龄增长患病率显著上升(P<0.01).职业之间差异显著(P<0.01).冠心病家族史、高血压、TG(甘油三脂)、HDL-C(高密度脂蛋白)、职业性质、年龄是冠心病事件的危险因素.结论 冠心病正在成为我区心血管疾病领域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应积极贯彻预防为主策略,开展以健康促进为手段的综合防治.

    作者:陈娜萦;蒙晓宇;韦波;张云;冯启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深圳市南山区健康人群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抗体水平监测

    目的 了解健康人群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的免疫状况.方法 随机抽查部分1~40岁健康人群进行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的抗体水平监测.结果 百日咳抗体几何平均滴度1:77.63,抗体保护率21.97%;白喉、破伤风抗毒素平均滴度1.33IU//ml和0.73 IU/ml,阳性率99.08%和81.92%.结论 对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已经形成了较好的免疫屏障,但人群百日咳抗体水平偏低,应大力推广百白破联合疫苗.

    作者:严燚;康安华;戴传文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日本血吸虫反复感染及多次治疗鼠诱生抗攻击感染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小鼠受日本血吸虫(Sj)反复感染与用吡喹酮或青蒿琥酯多次治疗后诱生的抗攻击感染保护力.方法 反复感染与多次治疗试验:设A、B两组昆明鼠,分第1、2、6周感染Sj尾蚴.A组在第1和2次感染后15 min经腹部皮肤涂抹吡喹酮,并在第1和2周灌服青蒿琥酯.B组仅在第1和2周灌服青蒿琥酯.第8周两组鼠均灌服吡喹酮,第9周每组剖杀1半小鼠,观察虫荷、检测特异抗体和体外杀童虫试验.抗攻击感染试验:以反复感染与多次治疗两组为实验鼠,对照组用正常鼠,在前述试验第10周,对三组鼠攻击感染Sj尾蚴.感染后第7周解剖冲虫,观察虫荷.结果 反复感染与多次治疗鼠:在A组中,未发现虫体,在B组中,发现1条虫;特异性抗体水平B组明显高于A组;两组鼠血清对童虫具有明显杀伤作用.抗攻击感染试验:与对照组比,两组实验鼠的减虫率均为33.36%,肝卵减少率分别为24.03%和56.46%.结论 反复感染和多次治疗鼠模型可诱生部分抗攻击感染的保护力.

    作者:喻容;蔡力汀;龚燕飞;张祖萍;曾庆仁;沈杰;林雪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控烟干预对农村居民慢病预防知识的效果评价

    目的 了解农村居民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病)认知水平,通过控烟干预促进健康行为达到预防和控制慢病的目的.方法 通过多级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五莲县3个乡镇的18岁以上常住居民进行入户调查.结果 基线调查2 090人,经过1年健康教育特别是控烟行为干预后调查512人,对吸烟、饮酒、饮食习惯及慢病相关因素的认识有明显提高,对肥胖、糖尿病及高血压预防方面的知识也有提高.结论 控烟等行为干预是提高农村居民预防和控制慢病的有效手段.

    作者:陈先献;苏军英;刘海燕;郭晓雷;王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福州市健康人群中乙肝病毒感染的检测分析

    目的 了解福州市健康人群中乙肝病毒感染情况及HBV流行株的基因分布特性,为福州市乙型肝炎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ELISA方法检测乙肝病毒免疫学标志物,应用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含量,用型特异性引物套式PCR进行乙型病毒基因分型.结果 1 710份样品中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阳性率分别为12.51%、50.23%、2.40%、16.73%、60.18%;201份HBsAg阳性样品中HBV-DNA阳性率为76.12%;HBV-DNA阳性标本中,B型62份(41.89%)、C型57份(38.51%)、B、C混合型7份(4.73%)、未能分型22份(14.86%).结论 福州市健康人群中HBsAg携带率为12.5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HBV基因型以B、C型为主,应该加强乙肝的预防控制工作.

    作者:姚栩;纪惠玲;郭燕;陈智伟;郑能雄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新生儿溶血病实验结果与发病关系分析

    目的 通过对新生儿及其母亲血样的检测,探讨新生儿溶血病发病与母亲体内免疫性抗-A(B)抗体效价的关系.方法 选取252例新生儿黄疸或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及母亲血样,常规鉴定ABO及Rh血型;母婴血型不合,检查患儿血型血清学三项试验,母亲血清IgG抗-A(B)抗体效价.结果 明确ABO母婴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HDN)77例,其中O-A型41例、O-B型36例;发病患儿母亲血清IgG抗-A(B)抗体效价1:16共31例(40.3%),1:32-64的共32例(41.5%),1:128-512的共14例(18.2%);HDN血型血清学试验检出一项阳性20例(25.5%),两项阳性32例(42.1%),三项阳性25例(32.4%).结论 湖南地区母婴血型不合HDN,其母婴血型O-A与O-B发病率接近;母亲的免疫性抗-A(B)抗体效价引起HDN临界值应在1:16为宜.

    作者:莫丽亚;成求国;刘建良;宋春荣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随州市部分儿童意外伤害状况及家长认知水平调查

    目的 通过对随州市部分0~14儿童在过去的1年内意外伤害情况及当前家长认知水平的调查,找出儿童意外伤害的主要原因及加强对儿童伤害预防的切入点.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法在市区内抽取1所初级中学、1所小学、1所幼儿园及1个儿童预防接种点,在抽到的单位内随机抽取0~14岁部分儿童,将儿童家长作为调查对象.对家长采用问卷的方法进行调查.结果 主要伤害原因为跌倒/坠落、动物伤、纯器伤、刀/锐器伤、烧烫伤及交通事故.1年内伤害的人次数占调查人数的比率分别5.77%(70/1 213)、1.32%(16/1 213)、0.99%(12/1 213)、0.82%(10/1 213)、0.82%(10/1 213)、0.74%(9/1 213).儿童家长对意外伤害等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结论 家长应加强对儿童的监护责任,对儿童生活环境应加强整治,对动物要加强管理,同时大众传媒及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儿童及家长或监护人进行经常性安全教育.

    作者:张志保;石正富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大兴安岭林区莱姆病人群患病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大兴安岭林区莱姆病人群患病状况.方法 经IFA检测IgG抗体.结果 共调查755人,其中一般人群671人,精神异常者84人(现患).一般人群中发现292人具有蜱咬史,叮咬率为43.52%,经IFA检测疑似病例96人,IgG抗体阳性70人,阳性率为72.92%,患病率为10.43%.84例精神异常者IgG抗体阳性28人,阳性率为33.33%.结论 该病各年龄组均有发生,主要集中在10~至50~组,以30~组高.不同性别间没有差别,不同职业间叮咬机会以工人和学生为高危人群,患病率以工人和干部为高.阳性病例的临床表现以慢性游走性红斑、类感冒样症状、关节炎等出现率高.林区莱姆病Ⅰ期以ECM和类感冒症状为主;Ⅱ期以心脏异常、面神经麻痹为主;Ⅲ期以关节炎、精神异常为主要表现.

    作者:董景红;朱建华;尹凤茹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不同中医治法对脑出血大鼠神经元损伤及海马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

    目的 观察大鼠脑出血后神经缺损症状和海马线粒体膜电位的改变及不同中医治法的干预作用.方法 用Ⅶ型胶原酶于脑内定位注射诱导大鼠脑出血模型.采用神经缺损积分评定神经功能;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线粒体悬液的荧光强度反映线粒体膜电位.结果 1.大鼠脑出血后迅速出现神经缺损症状,模型组和各中药干预组大鼠神经缺损积分于造模后4 h达高峰,随后逐渐下降,至第7 d仍高于假手术组和正常组(P<0.01),采用不同中医治法治疗后于第1、3、7 d其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均低于模型组(P<0.05),于3、7 d平肝熄风汤组积分又比风、火、痰、瘀分治各组明显降低(P<0.05).2.脑出血大鼠线粒体膜电位于术后4 h显著下降,1 d时膜电位下降达高峰,3、7 d逐步恢复,仍低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P<0.01).采取不同中医治法后,平肝熄风汤组在脑出血后,3、7 d两个时间点线粒体膜电位明显高于其它治疗组和模型组(P均<0.05).结论 大鼠脑出血后线粒体膜电位下降;采用不同中医治法,均能抑制膜电位下降,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但以平肝熄风汤风火痰瘀同治效果佳.

    作者:萧梅芳;梁清华;谭勇;陈疆;熊新贵;张雨星;曾年菊;范荣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永州市2004-2006年职业病发病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永州市职业病种类构成及分布情况,为全市职业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卫生部职业病报表、职业病诊断证书及个案调查卡内容,对全市2004年以来所发生的职业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三年来,全市累计查出并诊断职业病431例,其中尘肺类238例,占总例数的55.2%;物理因素损伤类171例,占总数的39.7%;化学因素中毒类11例,占总例数的2.6%;其它职业病11例,占总例数的2.6%;尘肺类职业病例中,煤尘肺98例,铸工尘肺12例,水泥尘肺49例,矽肺70例,其它尘肺8例;职业病人年龄分布,以30~39岁年龄组病例数多,占总病例数的40.3%;接触有害因素年限20年以上病例数为158例,占总病例数的36.7%.结论 永州市职业病防治形势严峻,必须深入开展《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加强卫生执法力度,改进生产工艺、改善劳动条件,加强个人防护,积极开展职业健康监护和职业病防治,有效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确保工人身体健康.

    作者:李立成;凌坤;邓大宏;毕天衡;万彦博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定海城区15 016名职工妇女病普查情况分析

    目的 开展妇女病普查普治降低妇女病患病率.方法 对2000-2005年定海城区15 016名女职工普查普治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发现慢性宫颈炎、乳腺疾病、子宫肌瘤患病率位居前三.结论 定期开展妇女病普查普治,及早发现妇女常见病、多发病,及时进行治疗,全面提高妇女健康水平及身体素质.

    作者:倪雅仙;朱苏浙;安亚珠;孙满英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神经元Cyt-c与Caspase-3的表达及不同中医治法的干预

    目的 观察大鼠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神经元Cyt-c与活化Caspase-3的表达情况及不同中医治法的干预作用.方法 用Ⅶ胶原酶脑内立体定位注射诱导大鼠脑出血模型,免疫组化检测血肿周围神经元Cyt-c的释放情况与活化Caspase-3的表达,同时用直尺测量不同时间点血肿的大直径.结果 大鼠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神经元于6 h即有Cyt-c释放;1 d后阳性细胞表达多;3 d后阳性细胞数减少;5 d后阳性细胞继续减少,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明显(P<0.01);血肿周围于6 h出现Caspase-3阳性表达细胞,1 d阳性细胞计数达高峰,3 d出现轻度下降,5 d明显下降,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明显(P<0.01);采取不同中医治法治疗后Cyt-c与Caspase-3均有所下降,与其他各组比较,平肝熄风汤组治疗后下降明显(P<0.01).结论 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神经元Cyt-c与活化Caspase-3表达明显上调,采取熄风、泻火、祛痰、化瘀以及风火痰瘀同治等治法均能抑制Cyt-c与Caspase-3的表达,阻止神经元的凋亡,以平肝熄风汤组为明显.

    作者:熊新贵;梁清华;陈疆;谢映;王娟;蒋勇前;刘晓春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2006年山西医科大学在校学生恋爱状况的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

    为了准确掌握大学生的恋爱心理动态,对大学生恋爱问题进行抽样调查、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作者:李薇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佛山市南海区2006年陶瓷行业粉尘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佛山市南海区陶瓷行业生产性粉尘危害现状,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采样规范对南海区陶瓷生产加工企业作业场所粉尘浓度及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进行检测,并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6年南海区内92家陶瓷生产加工企业粉尘浓度超标率为89.13%,粉尘浓度为0.44~36.00mg/m3,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为12.2%~79.8%.结论 佛山市南海区陶瓷行业生产性粉尘危害现状不容乐观,粉尘危害的治理刻不容缓,作业工人的健康防护亟待加强.

    作者:刘智;赵航;俞沛文;李珊瑜;黄绍斌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郴州市农村中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问卷调查

    目的 了解农村中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水平.方法 自拟调查问卷,对某农村中学1~3年级初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总知晓率为57.83%,各知识点掌握不平衡(19.76%~100%),知识主要来源于电视和报刊(91.62%和80.24%).结论 农村中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偏低,应进一步发挥新闻媒体在预防艾滋病中的作用,建立预防艾滋病作为九年义务教育必修课的保障机制.

    作者:王雅丽;黄健;贺莉萍;黄晓;邹亚莉;周少平;周勇;周一平;李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长沙市雨花区2004-2005年围产儿死亡的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了解长沙市某区2004-2005年围产儿死亡的影响因素,探讨降低其发病率的措施,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预防和健康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04-2005年的围产儿进行监测登记,资料用VisualFox2pro建立数据库,并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对围产儿死亡情况相对危险度及人群特异百分比分析.结果 监测长沙市某区2004-2005年围产儿共7 353名,其中围产儿死亡48例,年平均死亡率为6.53‰,高危孕妇发生围产儿死亡的危险是低危孕妇的2.8倍,其人群特异危险百分比为54%;低体重新生儿发生围产儿死亡的危险是正常体重新生儿的40.1倍,其人群特异危险度百分比为52%;<8次产检次数的孕妇发生围产儿死亡的危险是≥8次产检次数的孕妇的2.4倍,其人群特异危险度百分比为41%.结论 从围产儿的总体分析,影响围产儿死亡的因素中,孕产妇高危情况危险度高,其次是围产儿的低体重,次之是孕产妇产检次数.

    作者:沈静;韩哲;邓婷;王沙桠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厦门市2004-2005年度恶性肿瘤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评价厦门市恶性肿瘤登记报告工作现状和监测结果.方法 建立恶性肿瘤登记报告制度,各有关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对确诊的新发病例填写《福建省肿瘤病例报告卡》,直接报告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4-2005年度厦门市全市居民恶性肿瘤发病登记率为276.21/10万,男性为324.06/10万,女性为227.23/10万.病种分布以肝癌居首位,占总发病率的12.00%;第二、三位分别是肺癌和胃癌,恶性肿瘤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主要恶性肿瘤发病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在70~岁年龄组高.结论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尤其是肝癌是影响厦门市居民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在人群中开展恶性肿瘤的早期筛查及相关健康促进工作,是降低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作者:张兰;戴龙;谭东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食品中对位红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方法研究

    目的 研究食品中对位红的高效液相色谱法-串联质谱法测定方法.方法 在样品前处理过程中采用固相萃取技术,于高效液相色谱仪上分离,再采用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作定性和定量检测.结果 采用固相萃取技术减少了杂质对质谱仪的污染,而使用串联质谱检测器有效提高了信噪比和灵敏度,该方法检出限为0.01 mg/kg,回收率在88.3%~96.2%之间.结论 本方法测定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结果准确可靠,可应用于食品中对位红的检测工作.

    作者:陈春晓;仲岳桐;康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