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蒙晓宇;耿文奎

关键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相关危险因素, 监测
摘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作为一种与人们的生活行为方式、环境、生物遗传性等因素密切相关的疾病,了解与其相关危险因素的进展,开展对相关危险因素的监测,对慢性病预防与控制策略的制定和有针对性地实施干预措施减少慢性病的发生有着重要意义.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衡阳市健康人群脊髓灰质炎免疫状况监测

    目的 了解衡阳市实现无脊髓灰质炎后健康人群脊髓灰质炎免疫状况,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分层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了29岁以下健康人群128名4个年龄组血清,采集血清作脊髓灰质炎中和抗体IgG检测.结果 1995-2004年全市儿童糖丸(OPV)基础免疫与强化免疫服苗率分别98.02%、98.88%,脊髓灰质炎Ⅰ、Ⅱ、Ⅲ型中和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8.5%、100%、100%;Ⅰ、Ⅱ、Ⅲ型中和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分别为1:162、1:179、1:348.结论 衡阳市儿童服苗率及29岁以下健康人群抗体阳性率和平均滴度均保持在较高水平,已形成了有效免疫屏障.

    作者:周志华;朱玲;谢建民;曾亚雄;贺张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腹腔镜辅助下低位直肠肿瘤切除保肛术临床应用

    目的 总结腹腔镜辅助下低位直肠肿瘤切除保肛术经验.方法 运用腹腔镜和经肛门外翻切除直肠肿瘤技术,对23例低位直肠肿瘤实施低位切除吻合手术.结果 23例保肛手术成功,手术时间平均160 min(150~220min),出血量平均80 ml(50~200 ml).术后排尿功能正常,术后肛门排气时间3 d(2~4 d).术后吻合口瘘1例,吻合口狭窄1例.随访6~30月,术后6月盆底肿瘤复发1例,但无腹部辅助切口及Trocar穿刺部位的肿瘤转移复发病例.结论 腹腔镜辅助下低位直肠肿瘤经肛门外翻切除吻合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手术方法.

    作者:马铁祥;李绍杰;王云;王力;刘洁润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瘦素和脂联素检测的研究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DN)血清瘦素和脂联素水平,为进一步阐明DN的病理过程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87例2型糖尿病(DM)患者以及30例健康对照,根据尿白蛋白排泄量将糖尿病患者分为3组:<30 mg/d的单纯DM组(32例),30~300 mg/d的早期DN组(28例),>300mg/d的临床DN组(26例).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各组血清瘦素和脂联素水平,并比较各组差异.结果 1)4组之间在平均年龄、性别比例、体重指数(BMI)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2)临床DN组患者血清瘦素和脂联素水平高,分别为(15.29±4.03)μg/L和(11.32±2.13)mg/L,显著高于单纯DM、早期DN以及健康对照组(单纯DM组:(7.12±3.01)μg/L和(5.81±1.03)mg/L;早期DN组:(11.23±3.31)μg/L和(6.31±1.99)mg/L;健康对照组:(6.12±2.31)μg/L和(4.25±1.62)mg/L,P均<0.001);且早期DN组血清瘦素和脂联素水平显著高于单纯DM和健康对照组(P<0.05~0.001).3)DN组血清瘦素和脂联素与尿蛋白排泄量呈显著正相关(r=0.515和r=0.453,P<0.05).结论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瘦素和脂联素水平升高,并与病程相关.

    作者:杨一芬;卿之驹;黄干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厦门市2004-2005年度恶性肿瘤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评价厦门市恶性肿瘤登记报告工作现状和监测结果.方法 建立恶性肿瘤登记报告制度,各有关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对确诊的新发病例填写《福建省肿瘤病例报告卡》,直接报告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4-2005年度厦门市全市居民恶性肿瘤发病登记率为276.21/10万,男性为324.06/10万,女性为227.23/10万.病种分布以肝癌居首位,占总发病率的12.00%;第二、三位分别是肺癌和胃癌,恶性肿瘤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主要恶性肿瘤发病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在70~岁年龄组高.结论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尤其是肝癌是影响厦门市居民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在人群中开展恶性肿瘤的早期筛查及相关健康促进工作,是降低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作者:张兰;戴龙;谭东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不同艾滋病健康教育方式近、远期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不同艾滋病健康教育方式的近、远期效果.方法 将1 836名大学生随机分成同伴教育组和专业讲座组,分别采用同伴教育和专业讲座方法对两组进行为期8周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在活动结束1个月、6个月后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两组健康教育效果.结果 活动结束1个月后,同伴教育组持积极态度的人数和传播途径知识得分上高于专业讲座组(P<0.01和P<0.05);6个月后,同伴教育除传播途径得分与专业讲座组差异无显著性外(P>0.05),持积极态度的人数、传播途径得分和预防措施得分差异有显著性(P<0.01),同伴教育组低于专业讲座组.结论 在大学生艾滋病健康中两种方法都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但不同艾滋病健康教育方法其近、远期效果不同,在改变态度方面,同伴教育的近期效果显著,但专业讲座的远期效果整体优于同伴教育组.

    作者:高广胜;李龙锦;金周宏;陈军奎;尹秀玲;杨正刚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食用槟榔加工中氟污染及防治对策研究

    目的 控制食用槟榔加工中的氟污染,提高食用槟榔安全性与产品质量,为制定食用槟榔卫生标准氟的污染限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对食用槟榔生产单位加工过程的氟污染进行监测.结果 食用槟榔加工中存在氟的污染,主要来源于槟榔原果及卤水.结论 采取有效的降氟措施,即改进槟榔原果干燥方法,将烟煤熏烤干燥改为电烤或其他方法,同时改进卤水配方和工艺,使用食品级的碳酸钙(生石灰)等措施可有效控制氟污染.

    作者:王友水;蒋小平;刘亮;王浩;潘劲松;谭育林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株洲市疾控机构检验人员现状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株洲市疾控机构检验人员现状,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中该类人员的合理配置提供参考.方法 对2006年在岗疾控检验人员从年龄、学历、技术职称、从事疾控检验工作年限及性别构成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各因素间存在的差异及对总体状况的影响.结果 在岗疾控检验人员65名,占卫生技术人员的13.40%,男性疾控检验人员为25名,占38.46%,从事疾控检验20年以上24名,占36.92%.疾控检验高级职称仅为3名,占4.62%,明显不足.结论 增加疾控检验人员数量,合理调控疾控检验人员学历,性别和技术职称比例,提高疾控检验人员整体素质.

    作者:罗建平;丁愈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医务人员面临锐器伤的危害及其对策

    目的 探讨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情况的防范对策.方法 对我院220名医务人员发生锐器伤进行相关资料的问卷调查.结果 83.18%的医务人员在近一年内发生过锐器伤.结论 医务人员面临锐器伤的危险,但部分医务人员缺乏预防锐器伤的知识,缺乏标准预防或普遍预防的知识,应采取必要措施,预防和减少锐器伤.

    作者:陈晓阳;印爱珍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北京气象因素与猩红热发病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气象因素与猩红热发病的关系.方法 将北京地区1996-2005年猩红热月平均发病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对可能影响猩红热发病的气温、气压、风速、日照时数、降水量等5项研究变量进行单因素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猩红热的发生与风速和日照时数成显著性正相关.结论 对猩红热的发生和预测,气象因素是不可忽略的因素之一.

    作者:黎新宇;王全意;高婷;贾蕾;庞星火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J江C市段有机提取物对雄性大鼠的生殖毒性研究

    目的 探讨J江C市段江水有机提取物对雄性大鼠的生殖毒性.方法 固相萃取法提取江水中有机物,以不同剂量给予雄性大鼠亚慢性(90 d)染毒(隔天灌胃剂量分别相当源水2 L、12 L、72 L/kg.bw),观察了睾丸与附睾病理改变,睾丸组织自由基损伤水平,并进行了精子畸形率检测和生殖细胞DNA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 在72 L/kg染毒剂量下,大鼠睾丸可出现以支持细胞空泡变性和生精细胞脱落为特征的病理损伤;睾丸组织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力显著降低(P<0.05),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力显著升高(P<0.05);精子畸形率显著增高(P<0.05);FCM分析提示圆形精子向长形精子的转化过程明显加强(P<0.01).结论 在高剂量时,J江C市段有机提取物具有一定的雄性生殖毒性,主要表现为睾丸的氧化性损伤和对精子质量的影响.

    作者:李鹏;崔志鸿;杨录军;曹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较低剂量甲醛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的时相特征及机制

    目的 观察较低剂量甲醛(formaldehyde,FA,浓度为40 μmol/L)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时相特征及一氧化氮(NO)含量变化的时相规律,分析甲醛在诱导内皮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12株)与甲醛浓度为40 μmol/L的DMEM培养基孵育.分别处理一定时间后(0,4,12,24,48,72 h)H-E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MTT法测定细胞的活性;丙酮酸二硝基苯腙比色-分光光度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乳酸脱氢酶(LDH)漏出量;硫代巴比妥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丙二醛(MDA)浓度;硝酸还原酶法测定培养液中NO浓度;生化分析法测定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免疫细胞化学法测定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和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蛋白表达;RT-PCR法测定eNOS和iNOS的mRNA表达.结果 较低浓度甲醛呈时间依赖性地促进细胞LDH漏出,以及内皮细胞上清液MDA和NO的产生;降低eNOS的活性,抑制eNOS在蛋白和基因水平的表达;增加iNOS活性,促进iNOS在蛋白和基因水平的表达.结论 甲醛诱导HUVEC-12细胞损伤,机制可能与其抑制eNOS的活性及表达,诱导iNOS的活性及表达,增加病理性NO产生,从而导致内皮细胞损伤.

    作者:尹蔚兰;让欧艳;李恩华;邹丽君;贺彬琪;王穆;李良;让蔚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福州市健康人群中乙肝病毒感染的检测分析

    目的 了解福州市健康人群中乙肝病毒感染情况及HBV流行株的基因分布特性,为福州市乙型肝炎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ELISA方法检测乙肝病毒免疫学标志物,应用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含量,用型特异性引物套式PCR进行乙型病毒基因分型.结果 1 710份样品中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阳性率分别为12.51%、50.23%、2.40%、16.73%、60.18%;201份HBsAg阳性样品中HBV-DNA阳性率为76.12%;HBV-DNA阳性标本中,B型62份(41.89%)、C型57份(38.51%)、B、C混合型7份(4.73%)、未能分型22份(14.86%).结论 福州市健康人群中HBsAg携带率为12.5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HBV基因型以B、C型为主,应该加强乙肝的预防控制工作.

    作者:姚栩;纪惠玲;郭燕;陈智伟;郑能雄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清磷脂分析

    目的 探讨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病人血清磷脂(PL)变化与肾损害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促法和终点比色法对50例肾病综合征活动期患者、30例肾病综合征缓解期患者和健康对照30例,分别进行血清磷脂(PL)、总胆固醇(TCHO)含量检测.结果 肾病综合征活动期组血清磷脂、总胆固醇含量分别为(400.03±114.48)mg/dl,(11.57±4.08)mmol/L明显高于肾病综合征缓解期组(228.97±28.28)mg/dl,(5.99±0.84)mmol/L和健康对照组(212.17±22.55)mg/dl,(3.82±0.61)mmol/L.结论 血清磷脂检测可及早发现肾病综合征高血脂对肾小球的损害,并有助于提示降血脂治疗的疗效.

    作者:丘世飏;邹明祥;谢卫民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楚雄市肺结核项目病人治疗管理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评价楚雄市肺结核项目病人的治疗管理情况,寻找有效的治疗管理方法.方法 应用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方法对项目病人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2-2005年共治疗管理491例项目病人,初治涂阳治愈率为81.72%,复治涂阳治愈率为78.38%,重症涂阴完成疗程率为93.33%;病死率为4.68%,初治涂阳病死率为4.48%,复治涂阳病死率为5.40%,重症涂阴病死率为4.44%;失败率为3.87%,初治涂阳失败率为2.42%,复治涂阳治失败率为9.91%;丢失率为5.29%,初治涂阳治丢失率为7.24%,复治涂阳治丢失率为9.91%;毒副反应率为2.65%,迁出率为0.41%.结论 楚雄市项目病人治愈率尚未达标(85%),主要原因是督导管理有漏洞,失败率、丢失率和病死率较高.因此,要采取强有力的综合措施,加强全程督导管理工作.

    作者:周云平;杨小刚;何国兴;李明高;金熙云;江永德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腰臀比和体重指数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长沙市某单位职工人群腰臀比值、体重指数与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等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选择2006年4-12月长沙市某单位职工人群3 872例进行健康体检,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血脂、血糖、肝功等指标,并按腰臀比值、体重指数进行分组,分析各组与NAFLD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高血糖等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及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受检者肥胖、超重、中心型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高血糖、NAFLD的患病率分别为37.8%、25.4%、39.0%、43.1%、23.9%、6.7%、25.3%.中心型肥胖组(按WHR分型)和外周型肥胖组(按BMI分型)NAFLD的患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体型和正常体重组.中心型肥胖与外周型肥胖与NAFLD的患病率呈正相关.结论 长沙市某单位职工人群以肥胖、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等表现为特征的NAFLD的患病率明显增高,尤其是高脂血症值得关注.肥胖、高脂血症是诱发高血压、高血糖导致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中心型肥胖比外周型肥胖危险性更大.腰臀比值与体重指数都可作为NAFLD的危险预测因素,腰臀比值比体重指数特异性更高,两者结合可明显提高NAFLD风险预测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作者:谭德安;府伟灵;陈向大;余术祥;罗智刚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单纯性室间隔缺损血清标志蛋白的筛选

    目的 应用蛋白质组学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筛选单纯性室间隔缺损血清标志蛋白,为从蛋白质分子水平研究其致病机理奠定基础.方法 用CM10芯片检测56例单纯性室间隔缺损患儿、85例儿科常见病患儿及23例其它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血清,分析血清蛋白质谱,筛选室间隔缺损血清标志蛋白.结果 有25个蛋白成分在三组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其中,与儿科常见病对照组相比,11个蛋白成分在VSD血清中高表达,14个下调;与其它先天性心脏病组相比,14个蛋白成分在VSD血清中高表达,11个下调.结论 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可能是发现与筛选室间隔缺损血清标志蛋白的快速、有效的蛋白质组学工具.

    作者:曾小云;仇小强;李永红;钟秋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肺癌患者凝血功能4项指标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 了解肺癌患者组4项凝血指标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美国产ACL-30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测定231例肺癌患者和147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同时计数血小板(PLT).结果 231例肺癌患者中40例(17.3%)血小板升高,8例(3.5%)PT延长,42例(18.18%)APTT延长,Fib升高128例(55.41%),不同病理分型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4项凝血指标中PLT、Fib在肺癌患者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肺癌患者存在凝血功能紊乱.

    作者:朱萍娅;吴白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简便实用的快速冷冻切片固定剂

    目的 研究冷冻切片固定剂以缩小冷冻切片与石蜡切片的差距,减少误漏诊率.方法 用新配方固定剂固定冷冻切片2 min再进行常规染色制片.结果 切片着色鲜明,细胞核、浆清晰,结构分明.结论 新配方冷冻切片固定剂因其高效实用可以应用于临床快速病理诊断.

    作者:杨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湖南土家族学生1985-2005年体质变化及对策分析

    目的 了解湖南土家族7~18岁学生2005年与1985年的身体形态、机能发育和素质发展的变化趋势.方法 随机整群抽取7~18岁的土家族学生,分别测试其相关身体形态指标、机能指标和素质指标,并与1985年的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0年间湖南土家族学生身体形态有明显的增长、生长发育有提前的趋势;血压、肺活量等生理机能指标有所下降;身体素质发展不平衡,耐力和柔韧素质呈下降趋势.结论 湖南土家族7~18岁学生20年体质出现滑坡,建议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和营养的补给.

    作者:皮建辉;吴亿中;雷鸣枝;邓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云南省石林县早死所致生命损失(YLL)分析

    目的 研究石林县的疾病负担.方法 以早死引起的生命损失年YLL为疾病负担的测量单位.结果 伤害、循环系病、肿瘤、呼吸系病是导致石林县人群生命损失的前四位死因,肿瘤对汉族造成的YLL损失比彝族严重,慢性非传染病的YLL所占比重大.结论 慢性非传染病和意外伤害应作为防治重点.

    作者:周尚成;蔡乐;万崇华;毕卫红;黄文学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