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高萍
目的 分析株洲市山丘型血吸虫病流行区灭螺效果,为逐步遏制钉螺扩散提供依据.方法 对8年来疫区查螺灭螺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1998年活螺框出现率为18%、活螺密度为2.14只/0.1 m2、钉螺感染率为0.14%,2005年分别为8.39%、0.12只/0.1 m2、0.02%,分别下降了53.4%、94.4%、85.7%.经统计学处理,x2=12.81、84.87、5.84,P均<0.0005.结论 经过8年的查灭螺,疫情有所下降,但要达到有效的控制或消灭钉螺尚有待时日.
作者:陈建龙;颜进取;李理;熊新平;陈茂生;黄劲;谢琼;龙术国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纳米铁(Fe)、纳米氧化锌(ZnO)和纳米氧化镁(MgO)材料对小鼠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和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活力的影响.方法 分别以5 g/Kg·wt剂量的纳米(Nano-)或微米(Micro-)粒径Fe、ZnO和MgO给小鼠一次经口灌胃,14d后处死取血分离血清分析LDH和α-HBDH活性变化.结果 Nano-和Micro-Fe染毒小鼠血清LDH活力均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但Nano-Fe和Micro-Fe组小鼠血清LDH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Nano-Fe和Micro-Fe三组小鼠血清α-HBDH差异无显著性(P>0.05).Nano-MgO组小鼠血清LDH比对照组有所升高,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Micro-MgO组小鼠血清LDH比对照组和Nano-MgO组有明显升高(P<0.05);对照、Nano-MgO和Micro-MgO三组小鼠血清α-HBDH差异则无显著性(P>0.05).两种粒径ZnO染毒组小鼠血清LDH和α-HBDH比对照组有显著性升高(P<0.05),其中Micro-ZnO组小鼠血清LDH和α-HBDH活力升高的更为显著(P>0.05).结论 Nano-Fe、Nano-ZnO和Nano-MgO材料对小鼠血清LDH及α-HBDH活性的影响与相应微米粒径材料有所不同.
作者:王天成;贾光;王翔;丰伟悦;汪冰;张志勇;沈慧麒;赵宇亮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深圳市孕妇及新生儿风疹抗体水平,比较风疹疫苗普种前后健康人群抗体水平变化.方法 采集孕妇和新生儿血清进行风疹IgG抗体水平检测,在普种前后随机抽查健康人群进行风疹抗体水平检测.结果 孕妇人群抗体阳性率为75.61%,新生儿母传抗体阳性率为72.73%,两者基本接近;普种后的小年龄组人群抗体水平比普种前有显著提高,大年龄组则降低.结论 通过风疹疫苗普种和常规免疫接种后,风疹控制工作已取得一定成效,为预防CRS的发生,应加强育龄期妇女的风疹疫苗接种工作.
作者:单芙香;卢紫燕;谭洁;刘跃红;罗青山;曾华堂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多媒体教学法已广泛应用于外科理论教学中,但应用于外科见习中尚不多.本文分析了多媒体教学法在外科见习教学中的运用情况和体会.
作者:张翼;王剑龙;聂华林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利福喷丁治疗老年肺结核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选择60岁以上初治菌阳老年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利福喷丁组95例;利福平组98例,采用6个月疗程治疗方案,即2HL2ZE/4HL2和2HRZE/4HR,疗程结束评价疗效及副反应并随访2年.结果 利福喷丁组和利福平组痰菌阴转率分别为92.6%和96.7%,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肺部X线改变显效率、空洞闭合率和缩小率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2年随访两组复发率分别为3.3%和2.4%,两组比较无显著差(P>0.05).ALT升高利福喷丁组为3.2%,利福平组为14.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利福喷丁是治疗老年肺结核高效的药物,安全性高,肝损害明显小于利福平.
作者:林兆原;李运兰;卢家泽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武警部队干部脂肪肝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为部队干部脂肪肝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48例脂肪肝患者和2组100例对照人群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发现男性、饮酒、肥胖、甘油三酯增高、工作性质5个危险因素与脂肪肝发病明显相关.结论 武警部队干部脂肪肝的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部队应采取干预措施加强控制.
作者:严彬;曹新历;张丽环;赖珍谷;南晓东;张旭东;付杰武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离子色谱法测定饮用水中碘化物. 方法 离子色谱仪系统,选择40 mmol/L氢氧化钠为淋洗液,流速1.0 ml/min.结果 测定方法相关性好(r>0.9999),线性范围宽(0.001~0.50 mg/L),精密度高(RSD<3.59%),准确度好.结论 方法简便、快速,无干扰,灵敏度高,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作者:王红伟;路凯;刘俊娓;闫惠珍;林少彬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对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苯甲酸含量的不确定度来源进行分析讨论,以求其结果的不确定值.方法 根据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苯甲酸含量的测定原理,比较全面的考虑了整个分析过程的不确定度来源,建立其结果的数学模型,并计算其测定全过程的不确定度分量、结果的标准不确定度及扩展不确定度.结论 提出的方法可适用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苯甲酸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作者:张艳;高萍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2003~2005年实施世界银行贷款/英国赠款中国结核病控制项目效果,为进一步探讨利用世界银行贷款/英国赠款如何开展结核病控制项目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郴州市项目实施的报表及其他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3 2005年共接诊可疑肺结核病人34 007例,占项目覆盖人口的247.51/10万,痰检数为21 911例,痰检率为64.43%,涂阳病人6 874例,涂阳检出率为31.37%;有症状者检出涂阳病人数占有症状人数的29.40%,无症状者检出涂阳病人数占无症状人数的11.47%;新发涂阳病为6 019例,复治涂阳病人855例,初、复治涂阳病人治疗满2个月转阴率分别为96.73%、95.21%.2003~2004年治愈传染性肺结核病人4 003例,初、复治涂阳治愈率分别为91.17%、81.14%. 结论 严格执行结核病控制技术策略(DOTS)规范,涂阳肺结核病人的发现率和治愈率得到了明显提高.
作者:曹慧芳;何军山;刘松山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疟疾流行特征与趋势,为制订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1989~2005年疟疾监测资料,用EpiInfo3.3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7年问共发生疟疾病例106例,其中本地感染22例,占20.75%;外出感染16例,占15.09%;输入病例68例,占64.15%.疟疾发病率本地人口2001~2005年比1989~2000年高,外来人口1996~2005年比1989~1995年高(P<0.05);外来人口的发病率、血检阳性率均高于本地人口(P<0.05);IFA检测阳性率外来人口为7.85%,本地小学生为2.33%;中华按蚊基本繁殖率均大于1;临界叮人率为2.092. 结论 义乌市基本消除疟疾后防治工作重点是加强流动人群的监测和管理,及时发现输入病例,防止疟疾暴发或流行.
作者:骆淑英;范伟忠;陈劲华;陈亮操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对医疗机构、居民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和对医疗机构死亡病例漏报调查,了解郴州市传染病发病动态、迟报及漏报原因,推算出比较接近实际的发病水平,掌握死亡病例报告水平. 方法 按照随机的原则现场调查医疗机构和居民法定传染病漏报情况并与2005年医疗机构传染病年报对比;对医疗机构的死亡病例与网络直报核对.结果 郴州市2005年法定传染病漏报率为3.90%,95%可信区间3.19%~4.61%;居民漏报率为61.43%,95%可信区间50.02%~72.84%.医疗机构乙、丙类传染病按不同病种漏报情况估计实际发病率为222.96/10万,95%可信区间129.86~316.06/10万.医院诊断至录入报告卡在24 h内的占64.74%,报告卡录入至疾控机构审核在24 h内的占62.45%. 结论 法定传染病和死亡病例漏报、迟报主要原因是医疗机构部分医务人员报告意识不强.强化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法定传染病和死亡病例报告的责任,建立和完善医疗机构的网络直报系统是提高报告完整性和及时性的根本措施.
作者:欧社祥;段良松;刘惠云;刘晓峰;欧阳敦;向晓春 刊期: 2006年第05期
2004年9月6日,河北省承德县某中学发生一起螨虫叮咬引起154名学生群体性皮疹的事件,经采取针对性预防控制措施,无新发病例出现,出疹学生全部治愈.
作者:曾强;赵德明;吕静;李连郡;杜明涛;魏淑惠 刊期: 2006年第05期
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期间,部队大型会议频繁,其保障层次高,饮食来源复杂,如何保证其间的食品卫生安全,实践中有几点具体做法:1.会议活动前的准备根据会议活动的时间、地点、人数分析和禽流感或相关的危险因素,控制其关键点.①随时掌握疫情动态.②严格排查可能与禽流感密切接触者.③提前对相关环境实施监测,重点加强水和粪便的管理,适时对水源进行监测与消毒.④监督检查工作条件,完备各种与饮食有关的运输、储存、冷藏、清洗,消毒等卫生设施.2.会议活动中的饮食卫生保障.①从严把握制定食谱的卫生原则.②严格食品采购的卫生管理.③全方位对食品加工严密监督.④建立规范化的餐具洗、消程序.
作者:杨亚丽;李红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自1981年美国报告首例艾滋病(AIDS)以来,艾滋病正以惊人的速度在全球传播和扩散.全球累计有5000多万HIV/AIDS,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研究HIV的生物学特征、基因变异及分子进化,为艾滋病的预防、治疗寻找科学依据,本文拟从HIV的分子生物学角度,介绍目前人类对于艾滋病研究所达到的新分子水平,为艾滋病预防、治疗提供一个全面了解和认识.
作者:徐永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拉米夫定(Lamivudine,LAM)是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免疫清除期抗病毒治疗的一线药物.不良反应较轻,多可自行缓解;但部分患者LAM治疗中可出现反弹(Breakthough)[1],引起肝功能波动、甚至恶化,导致重型肝炎[2],从而危及患者的生命.本文对我院收治的3例拉米夫定治疗中反弹,致重型肝炎的患者进行分析,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王文龙;杨旭;许允;贺兴鄂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血府逐瘀汤对脑出血模型大鼠颅内血肿周围神经元活化Caspase-3的干预作用.方法 用Ⅶ胶原酶注射诱导大鼠脑出血模型,免疫组化检测血肿周围活化Caspase-3的表达.结果 Ⅶ胶原酶造模后模型组血肿周围于6h出现Caspase-3阳性表达细胞,1 d阳性细胞计数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与假手术组差异明显(P<0.01).血府逐瘀汤治疗组组与模型组比较:6h计数无明显差异,1 d,3 d,5 d三个时间点,给药组阳性细胞数量显著减少,细胞着色变浅.(P<0.01).结论 血府逐瘀汤下调脑出血大鼠血肿周围活化Caspase-3的表达,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可能是其疗效机理之一.
作者:林源;梁清华;包太成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脑出血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的特征和相关因素,以便为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提供资料和参考依据.方法 对2004年10月~2005年10月,住院时间>48 h的189例脑出血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结果 脑出血患者发生医院感染23例,27例次,感染发生率12.17%,例次发生率14.29%,以下呼吸道感染多,占59.26%,其次为泌尿道感染,占18.52%,胃肠道感染占7.41%;年龄、住院天数、侵袭性操作等因素与医院感染的发生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脑出血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高,应针对相关因素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王江桥;陈俊斌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福州市医疗卫生单位消毒状况,为提高消毒质量和加强监督提供依据. 方法 依据《消毒技术规范》,对医护人员手、物体表面、空气、使用中消毒液、灭菌物品进行采样检验. 结果 两年监测各类样本1 695份,其合格率为91.15%,压力蒸汽灭菌合格率为100%,医护人员手和空气合格率相对偏低. 结论 要加强医护人员的消毒知识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消毒合格率.
作者:江建真;齐文岚;刘红;潘珍瑜;林萍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作为心肌损伤标志物,在临床上已应用了多年.大量的临床研究证实,心肌Ct-Ni为心肌损伤特异、敏感的血清标志物之一,由于其高度的心肌特异性,对于心肌损伤的高度敏感性及较长的窗口期,cTnI已取代CK-MB,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本文就cTnI的测定及临床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张素华;张兆志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济南市性病门诊就诊者艾滋病高危行为与HIV感染状况,为今后制定全市AIDS控制策略、遏制AIDS在济南的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被调查者一般情况、近三个月非婚性行为、非婚性伴数、安全套的使用等进行了调查.同时采集静脉血进行HIV、梅毒抗体检测.结果 468例就诊者未检出HIV感染者,检出梅毒抗体阳性者104例.近3个月有婚外性行为者占61.11%,有一个以上非婚性伴者占56.20%,对非婚性伴拒答者占4.91%,近三个月发生婚外性行为安全套每次都用者占4.90%,从未用过者占36.71%.结论 提示性病门诊就诊者中存在着HIV感染的危险因素,婚外性伴数的多少及安全套使用率的高低,对艾滋病、性病的传播起关键性作用.
作者:韩秀云;马德兰;朱福林;阮师漫;杨慧;周迎;张雯 刊期: 200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