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德莫林外敷配合中药内服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观察

彭伟

关键词:外敷, 中药, 内服治疗, 疗糖尿病足, 现报告如下, 营养障碍, 局部缺血, 抗感染, 手术, 神经, 疗效, 截肢, 基础
摘要:糖尿病足是在糖尿病基础上,由于局部缺血、神经营养障碍以及感染引起的.在治疗上多年来一直以抗感染及手术截肢为主.本院采用德莫林外敷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本病32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新形势下预防医学档案管理的思考

    预防医学档案是人类社会医疗群体在预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文字、图表、录像等各种形式的有保存价值的真实记录,是人类与疾病抗争的原始凭证,是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制定卫生法规与卫生标准决策的重要依据,是祖国医学的宝贵财富.

    作者:甘荔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4 472名幼儿园儿童体检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唐山市路北区幼儿园儿童营养及健康状况,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辖区内幼儿园儿童统一测量身高、体重、血常规、肝功能,根据WHO推荐标准进行营养评价,统计贫血、肝炎患病率.结果 被调查儿童中,低体重率、发育迟缓率、消瘦率、超重率、肥胖率、贫血率、患乙肝率分别为4.45%、3.89%、1.19%、13.73%、8.61%、11.45%、0.56%.结论 唐山市儿童存在营养不良现象,贫血率及肥胖率较高,应给予足够重视,加强幼儿园教师及家长关于营养知识的健康教育,3岁以上儿童应加强乙肝疫苗的接种.

    作者:陈晓艳;董胜莲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南京市传染病医院2000-2005年12种传染病发病及住院情况分析

    目的 掌握近年来南京市部分传染病发病现状及传染病住院情况,有针对性地在南京市开展传染病防治工作.方法 对2000年1月-2005年12月住院的12种传染病资料以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2种传染病住院病人序位为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细菌性痢疾、百日咳、水痘、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伤寒副伤寒、艾滋病、猩红热、出血热、狂犬病;呼吸道传染病占首位(占87.48%),其次为肠道传染病(占8.42%);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占传染病总报告数的3.38%);呼吸道传染病发病时间分布以冬春季为主.结论 呼吸道传染病和肠道传染病是当前传染病防治重点,呼吸道传染病构成比上升,尤其麻疹近年发病人数大幅度升高,应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季红;沈玲;徐永林;夏海鸣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预防艾滋病毒性传播的杀微生物剂的研究现状

    杀微生物剂的应用是预防艾滋病毒性传播的重要途径.本文阐明了艾滋病毒的性传播机制和杀微生物剂的作用机理,进一步综述了杀微生物剂的类型及其发展前景.

    作者:姜海鸥;李亚兰;黄雪霜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永顺县农村改水与村民肠道传染病的调查研究

    目的 评价永顺县农村改水对肠道传染病发病的影响效果.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方法,对饮用改水村民7 818人和饮用未改水村民7 604人的肠道传染病发病率进行了调查.结果 改水村民肠道传染病的发病率低于未改水村民(P<0.01).腹泻、痢疾、肝炎和伤寒4种传染病分别下降了52.98%、42.45%、46.29%和63.54%.结论 永顺农村改水使村民饮水卫生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有效降低了肠道传染病的发病率.

    作者:陈斌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新生儿脐带血乙肝两对半模式分析

    目的 通过对母亲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所生的婴儿脐带血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测,了解婴儿乙肝感染率及乙肝两对半模式情况,为控制母婴垂直传播,降低乙肝感染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将标本离心分离出血清进行乙肝两对半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结果 1 233例脐带血中乙肝两对半全部为阴性的705例,占57.18%,能检测出一项(或多项)为阳性的共计528例,总感染率为42.82%,将乙肝两对半模式情况进行列表并与同期我室所检测的5 572例血清标本乙肝两对半模式进行配对资料的t检验,P值<0.01,显示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婴儿脐带血乙肝两对半模式与临床血清标本乙肝两对半模式有较大差别.脐带血中HBeAb与HbcAb阳性者126例,占感染率的23.86%,为主要模式,HBeAg与HbcAb阳性者58例,占感染率的10.98%,为较次要模式,与临床血清标本相应模式比较P<0.01,亦与文献报道[1]的检验标本两对半模式出现率差异巨大.脐血中HBsAg阳性总数128例,占感染率的24.24%,阳性率明显降低,这可能是乙肝感染者母亲在孕娠期间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及采用其他针对性防治措施进行母婴阻断[2]的积极结果,也使控制乙型肝炎母婴垂直传播降低乙肝感染率成为可能.

    作者:曹继华;叶军;王旭辉;陈新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CO2激光术联合α-2b干扰素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CO2激光术联合α-2b干扰素治疗尖锐湿疣(CA)的疗效.方法 将160例C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0例行CO2激光术联合α-2b干扰素治疗;对照组80例行二氧化碳激光治疗.术后每2周复查1次,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的疗效和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97.5%;对照组治愈率72.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治疗组随访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CO2激光术联合α-2b干扰素治疗CA是有效的方法.

    作者:李建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5 319例大学生SCL-90量表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大学生心理状况,为提高大学生身心健康素质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SCL-90问卷,对5 319名大学生进行心理测试.结果 ①5 319例学生检测中,至少一个因子≥3分的人数为244人,占4.59%,优于大学生的平均水平.男女之间,文理科之间,城乡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而本专科之间,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有显著差异.检出阳性率从高到低依次为F2(强迫症状)、F6(敌对)、F3(人际关系敏感)、F8(偏执)等.②抽取其中3 450人作项目分及总分测试:项目分≥3分并超过43项的人数为544人,占15.8%;总分超过160分的人数为395人,占11.4%.③对专科校区1 873人作15项、59项的检测发现,15项即想结束自己的生命≥2分的人数有35人,占所测人数的1.87%,59项即想到死亡的事≥2分的有103人,占所测人数5.50%.结论 大学生心理问题比较严重,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努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蒋玉翠;罗桂莲;唐启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HIV(+)/AIDS病人合并结核(TB)感染的研究进展

    HIV(+)/AIDS病人由于细胞免疫功能低下,CD4+T淋巴细胞数降低,常合并各种感染,尤以合并TB感染为常见,本文对HIV(+)/AIDS病人合并TB感染的现状、相互影响机制、合并感染的方式和临床特点、组织病理学、诊断、预防、预防性化疗、治疗原则以及抗病毒治疗药物和抗结核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综述,大量的研究证明,HIV(+)/AIDS病人合并TB感染,两者相互影响,互相促进,加快疾病的进程.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预防双重感染,可极大的改善患者的生存条件和延长寿命,对预防和控制艾滋病和结核病的快速流行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姜炜;吴学文;陈焱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荣宝现场杀钉螺远期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荣宝施药后1~210 d的杀螺效果.方法 用荣宝粉剂喷洒和喷粉法杀灭现场的钉螺,观察施药后1、3、7、15、38、150、180 d和210 d的钉螺死亡率.结果 荣宝喷粉组30 g/m2和50 g/m2灭螺后1~210 d的钉螺校正死亡率均高于荣宝喷洒组和氯硝柳胺(除施药后3 d氯硝柳胺组钉螺校正死亡率86.3%)对照组.荣宝(30 g/m2).喷洒组3 d和7 d钉螺死亡率低于氯硝柳胺对照组(χ2=49.18,P<0.001);但施药后15~210 d的活螺密度下降率(82.93%~93.00%)均高于氯硝柳胺对照组.结论 荣宝近期和远期的灭螺效果较好.

    作者:吕功良;魏望远;李广平;夏蒙;阳桂芬;赵正元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河道型钉螺孳生地环境特点及灭螺措施

    目的 掌握河道型血吸虫病流行区钉螺孳生地的环境特点,提供优的灭螺措施.方法 选择湘江河长沙段钉螺孳生地现场,进行钉螺分布、钉螺扩散、水文、泥沙和3种灭螺措施效果的观察.结果 湘江长沙段18块洲滩有钉螺分布,面积839 99 hm2.钉螺逆水向上游扩散,年平均可达17.5 km.洲滩的植被93%以上是莎草.湘江水体含沙量较大,汛期5-10月占全年输沙量的70%,因河道水流不畅,所以每年洲滩都有泥沙淤积,厚度一般为1.0 cm,部分低洼地带或水流缓冲处可达7.0 cm左右.湘江一般4月上旬开始涨水,高洪水位多见于5-7月,高洪峰持续时间较短,8月开始退水.3种灭螺措施效果比较,实施土埋和翻耕垦种灭螺措施的6块洲滩,灭螺效果好,其中3块效果考核没有发现钉螺,另3块活螺平均密度均减少了95%以上.每年坚持药物灭螺处理的7块洲滩,灭螺效果差,活螺密度没有变化,其中有3块洲滩发现了感染性钉螺.结论 钉螺向上游扩散同样具有较快的速度;洲滩植被以莎草为主;洲滩泥沙淤积主要是5-10月;湘江涨水和退水时间均较长江早;洲滩环境改造灭螺效果好,药物灭螺效果差.

    作者:李以义;郭雪飞;李立武;罗超;蔡凯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郴州市北湖区中学生艾滋病知识及态度调查

    目的 了解郴州市北湖区中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水平,为开展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北湖区3所中学422名初中生和498名高中生进行艾滋病知识和态度问卷调查.结果 学生对艾滋病传播途径知识正确回答均达90%以上,但初中生对蚊虫叮咬、共餐、一起洗澡或游泳等非传播途径方面正确回答均低于50%,高中生均在50%以上.有66.11%的初中生、69.08%的高中生害怕今后患艾滋病.结论 中学生掌握艾滋病知识不全面,在许多方面还存在认识误区.学校应加强艾滋病健康教育,尤其是艾滋病非传播途径等方面的健康教育.

    作者:周金兰;楚光吉;侯素琴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食品中二氧化硫测定方法的改进

    国家标准检验方法GB/T5009.34-2003(以下称国标法),盐酸付玫瑰苯胺法测定食品中二氧化硫,遇到36%甲醛聚合沉淀时,需要标定其浓度,然后稀释成0.2%甲醛溶液.

    作者:吕华乙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工业性氟病早期诊断的研究

    目的 探讨工业性氟病早期诊断指标.方法 选取长沙铝厂、湘乡氟化盐厂、湘潭磷肥厂和黄阳司磷肥厂140名氟作业工人为接氟组,不接触氟化物的长沙起重机厂职工76人为对照组,进行了血清氟、发氟、甲氟含量及血清中磷酸肌酸激酶(CPK)测定.同时在实验室分别对实验兔和大鼠进行亚急性和亚慢性实验,观察血清氟、毛发氟、骨氟含量变化;血清中磷酸肌酸激酶活性、唾液酸含量测定.结果 氟作业工人血清氟、发氟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氟含量与骨骼改变之间有依赖关系.血清中CPK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极其显著(P<0.001),与工种、工龄和骨骼改变有一定关系.动物试验结果血清氟、发毛氟、骨氟含量均显著高于染毒前和对照组(P<0.01),且与染毒剂量、染毒时间呈正相关.血清中CPK活性和唾液酸水平均显著高于染毒前(P<0.01),且与染毒剂量和染毒时间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血清氟不仅是氟化物接触指标.对氟病的诊断具有一定参考价值.血清CPK活性和唾液酸水平升高可作为工业氟病早期诊断参考指标.

    作者:王杰;张乐书;陈奎珍;郑泽爱;陆丹;曹栋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大学生自卑心理分析与心理调试浅谈

    目的 了解大学生自卑心理,分析产生原因,针对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辅导.方法 对湖南省几所高校在校学生,发放大学生人格问卷(UPI),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并对部分异常者进行访视与咨询.结果 大学生有自卑心理者为22.07%(1 876/8 499),男生19.69%(997/5 064),女生25.59(879/3 435);大一学生21.14%(1 392/6 586),大二学生23.70%(247/1 042),大三学生26.29%(198/753),大四学生33.05%(39/118).结论 大学生自卑心理较严重,且随年级增高而有增加趋势,有针对性地在大学生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自信心理辅导很有必要.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在大学低年级进行,高年级亦不容忽视,特别是毕业生更应重视.

    作者:吴霞;赵晋湘;邓庆华;杨学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中国女性乳腺癌危险因素研究现状

    综述中国对女性乳腺癌患者危险因素研究的现状和新进展,并与国外女性乳腺癌危险因素的研究进行比较、分析.

    作者:何嵘;阳爱云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医学统计学双语教学之实践与探索

    双语教学正逐渐步入各高校,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如何开展好双语教学已是摆在我们面前值得探索的一个课题.本文介绍了广州医学院预防医学系在开展非预防医学专业之<医学统计学>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探索中的一些经验和体会.

    作者:雷毅雄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延平区不同营养水平中小学生视力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不同营养水平学生视力状况,探讨营养状况对视力的影响,为防治学生近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身高标准体重法评价延平区37 811名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分析比较不同营养水平学生视力低下率.结果 在延平区中小学生中,视力低下率以肥胖学生为高,超重学生次之,营养正常和营养不良学生相对较低且相近.肥胖、超重学生均显著高于营养正常学生视力低下率及平均视力低下率,营养不良与营养正常学生视力低下率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 营养过剩学生发生视力低下的机率较高,营养过剩是发生视力低下的重要原因.

    作者:黄永祥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肺炎衣原体感染对巨噬细胞内ox-LDL源性脂质蓄积的影响

    目的 研究肺炎衣原体(Chlamydia pneumoniae,Cpn)感染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ox-LDL)处理RAW264.7后细胞内脂质蓄积的影响.方法 Cpn在Hep-2细胞内增殖,用RAW264.7进行实验.Giemsa染色检测RAW264.7内Cpn感染情况,油红O染色检测细胞内脂质摄取情况,RT-PCR检测ABCA1mRNA表达情况.结果 油红O染色见RAW264.7内脂质摄取增加,RT-PCR检测ABCA1mRNA的表达增加.结论 Cpn感染促使RAW264.7内ox-LDL源性脂质蓄积增加,在此过程中ABCA1mRNA的表达增加,为进一步阐明肺炎衣原体感染和动脉粥样硬化关系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张艳平;刘录山;余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铅中毒对儿童红细胞功能及微量元素的影响

    目的 探讨铅中毒对红细胞膜的免疫黏附功能的改变及对微量元素的影响.方法 1实验室检测,血铅的检测,采用末梢血纸片法.红细胞免疫功能的检测,测定红细胞受体花环率.2统计学方法,将21例铅中毒患儿与30例健康儿对照,分别测定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及微量元素,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分析实验数据.结果 铅中毒组RBC-C3b受体下降,与健康组有差异(P<0.05),血铁、钙、锌均较健康组有不同程度减少(P<0.01).结论 以上结果表明,铅中毒儿童红细胞膜功能下降,血液中钙与铁、锌、铜等微量元素水平减低,可能与患儿的微量元素吸收与利用下降有关.

    作者:李丽萍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