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超;黄丽雯;邬拓江;蔡小莉;刘芳
随着社会的文明和进步,护理管理也必须实施人性化的管理.为了提高临床护理教育质量,作者列出过去临床护理教育的状况、分析问题,树立人性化管理的理念,摸索对策,尝试在临床护理教育中应用人性化管理,实践人性化管理这种佳的护理管理模式.
作者:谈燕飞;刘一芳;王跃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了解医学院校学生对食品卫生法的知晓情况,为宣传教育活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两所医学院校共206名学生进行食品卫生法知识调查.结果两医学院校的学生对食品卫生法的认知程度偏低,且程序方面的条款的了解率比实体方面的了解率要低;不同学历学生的了解程度有差异.结论必须加强食品卫生法的宣传教育,尤其是法律程序方面的教育;同时必须继续提高民众的文化水平.
作者:饶永华;赵衡文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某地区各类饮用水及水源水致突变性.方法应用蚕豆根尖微核技术.结果除自来水和本地产饮用水符合卫生标准外,部分水源水及井水有不同程度的微核增高,有机物、重金属污染.结论微核试验结果高于正常的水体含有诱变物质,对饮用水的安全性存在隐患,需做好水源的卫生防护工作.
作者:季守莲;宋正蕊;刘晓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了解株洲市吸毒人群艾滋病感染情况,为控制吸毒人群感染艾滋病提供依据.方法对城区吸毒人员进行回顾性问卷调查,同时抽血检测HIV抗体.结果注射吸毒HIV阳性率为2.89%,口吸吸毒者未发现阳性,HIV阳性11人均为男性并都有多个性伴侣且不常使用安全套.结论吸毒人群HIV感染与吸毒方式、性行为特征有关.
作者:资佐;李理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艾滋病的流行已有二十多年的历程,在全球范围内及中国,HIV感染情况非常严峻.当今,艾滋病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和严重的社会问题被各国政府、医学专家及大众广泛关注.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因此,探讨艾滋病患者的心理问题并进行有效干预,对改善艾滋病患者的总体预后十分有利.
作者:陈静;易著文;鲁建云;左成忻;向亚萍;黄进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了解祁东县中小学生营养状况,为科学地指导学生营养和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1998~2003年间,按有关标准对4所监测点学校的41551名中小学生进行身高体重测量,采用身高标准体重法评价营养状况.结果营养不良检出率平均为25.01%,肥胖检出率平均为8.05%,均有逐年上升趋势(P<0.01).营养不良率女生高于男生,初中高于高中、高中高于小学(P<0.01).肥胖率男生高于女生,小学高于初中、初中高于高中(P<0.01).结论祁东县学生营养不良防治工作远未达到<全国学生营养不良综合防治方案(试行)>的目标.学生的营养和健康工作应得到学校、家长和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和支持.
作者:肖莉;刘志刚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为探諸rizol试剂提取大鼠脑组织高质量RNA的适取样量范围.方法在1mLTrizol试剂中分别加入100,50,25,12.5mg大鼠脑组织,提取其总RNA.结果每毫升Trizol中加入组织12.5mg时,提取的RNA完整性好,纯度亦高.结论从大鼠脑组织中提取到高质量RNA,每毫升Trizol中加入脑组织适取样量范围为10~20mg.
作者:刘水平;罗志勇;文斌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湖北省巴东县HIV/AIDS的流行特点和趋势,为艾滋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描述性研究分析.结果1995~2004年检出HIV/AIDS共109例,年平均感染率2.25/10万,死亡24例,年平均死亡率0.50/10万.HIV/AIDS绝大多数是农民,感染年龄主要集中在20~49岁年龄组.结论目前巴东县艾滋病流行处于较高水平,且成上升趋势.必须把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点放在农村,广泛宣传防艾滋病防治知识,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传播和蔓延.
作者:税明福;杨继先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静息心电图持续性ST-T改变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64例持续性ST-T改变患者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和平板运动试验结果.结果冠状动脉造影发现狭窄者12例,其中活动平板运动试验阳性9例.未发现冠状动脉病变52例,其中运动试验阳性4例.结论静息心电图持续性ST-T改变不能做为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特异性诊断.
作者:张忆湘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用吸附浓缩法将样品预处理后,进行含量测定.方法外标及参比外标.结果相关系数可达0.9999以上,pH为30,回收率达85.8%~90%.结论本吸附浓缩法处理样品特别适用山区采样,且便于样品保存,操作简单,快速准确,可广泛用于水样分析.
作者:李祥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为我国妇女恶性肿瘤的第一位,也是发展中国家的常见病,已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为贯彻落实<2001-2010年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的目标,提高桂阳县妇女生殖健康水平,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方法2002年应用巴氏染色法筛查2231例妇女,其中,巴氏染色阳性20人,经活检送病理学检查确诊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intraepithelialneoplasia,CIN)1例,宫颈癌1例,2003年巴氏染色2309人,在细胞学检查同时行电子阴道镜检查发现异常42例,镜下定位活检送病理诊断确诊宫颈上皮内瘤变(CIN)7例,宫颈癌3例,其中巴氏染色阴性23例,检出CINⅠ级3例,CIN级Ⅱ级1例,宫颈癌2例;巴氏染色阳性19例,检出CINⅠ级1例,CIN级Ⅲ级1例,宫颈癌1例.结果单用宫颈细胞学检查进行宫颈癌诊断其早期诊断率仅为4.48/万,而结合电子阴道镜检查宫颈癌早期诊断率为12.99/万,明显高于单纯的细胞学检查.结论电子阴道镜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宫颈癌的早期诊断率,弥补了细胞学检查的不足,为宫颈癌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作者:张春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了解血清中微量元素与胃癌的关系.方法采用比色法检测54例胃癌患者血清中Cu、Fe、Zn、Ca、Mg等5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并与40例正常人及30例胃良性疾病患者进行比较.结果胃癌患者血清Zn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血清Cu、Fe(P<0.01)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血清Ca、Mg的变化与正常人差别不大(P>0.05).结论胃癌的发生与发展与血清中微量元素的变化有密切关系.
作者:田俏梅;石新云;田红志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性病后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确诊的性病后慢性前列腺炎患者98例,随机分为2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A组)68例口服蛇莲前清汤,配合口服阿奇霉素;西医对照组(B组)30例单纯口服阿奇霉素治疗;疗程30d.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A组)痊愈率77.94%,总有效率98%,明显优于西医对照组(B组)痊愈率33.33%,总有效率86.66%;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蛇莲前清汤配合口服阿奇霉素治疗性病后慢性前列腺炎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作者:段绍荣 刊期: 2005年第03期
2003年3月19日,某农场小学发生一起因食用被蜡样芽胞杆菌污染的豆豉而引起112名学生集体食物中毒事件.现报告如下.1流行病学调查1.1中毒经过2003年3月19日17:30,某农场小学137人在食堂就餐.19:30首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21:30先后有112名学生相继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头疼症状.经支持对症抗菌治疗,患者症状得到控制,病情稳定.98%患者第2 d相继出院,预后良好.
作者:沈其萍;杨庆文;栗旸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通过对室内装饰空气质量监测,甲醛、苯含量浓度较高,超标率分别达到90.0%、81.7%,作业工人现场作业条件及自我保护意识较差.对作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发现大部分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急性刺激症状,流泪、打喷嚏、咳嗽、头痛、头晕、恶心等和白细胞减少,女性月经周期改变.
作者:任蕴慧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建立稳定的少、弱精症患者Y染色体微缺失的基因诊断方法,研究男性不育与Y染色体位点缺失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位于AZF区15个STR微卫星标记分成4组进行多重PCR的检测.结果90例少弱精患者中,检出7例缺失,占患者的7.8%.其中有3例为单个位点的缺失,有4例为大片断缺失.结论多重PCR是检测Y染色体微缺失的合适方法,AZFb和AZFc区与少弱精症密切相关.
作者:钱卫平;李崎;谭玉梅;邹红艳;张敏;宋丹;卢光琇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探讨符合中国国情的氨基酸、脂肪酸、有机酸、糖类、核苷酸等遗传性代谢病的早期筛查或诊断的新思路、新方法,努力提高我国遗传性代谢病的临床与科研水平.
作者:王鹢超;周剑锋;吴虹;王华;刘远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索一种简便对精子标本能够长期保存而又能观察精子形态的新途径.方法将处理后的精子采用石蜡包埋、切片、巴氏染色;与直接涂片再行巴氏染色比较.结果染色后的精子头、颈、体及尾部结构清晰、完整,厚薄均匀易于做精子形态分析.结论用石蜡包埋、切片、巴氏染色法与直接涂片的巴氏染色法相比无差异.
作者:朱文兵;颜亚晖;郑晖;蒋海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本文对公明社区1997~2004年间183例围产儿死亡原因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围产儿死亡率18.55‰.围产儿死亡率与母亲分娩的年龄、健康状态、户籍、母亲孕周、分娩方式及有无产前保健有关;也与围产儿的分娩孕周、出生时体重和胎数有关.在死因中以胎盘因素、畸型及早产居前三位.提示加强流动人口的围产期保健及时正确处理产科异常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刘卫华;赵淑英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了解1998~2002年河南省疾病监测系统居民恶性肿瘤的死亡特点,总结居民恶性肿瘤死亡模式.方法分析1998~2002年河南省疾病监测系统居民死因资料.结果近5年河南省疾病监测地区男性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率为106.6/10万,标化死亡率为233.6/10万,高于中国监测地区、美国、古巴、香港死亡率水平;女性标化死亡率为126.0/10万,高于中国、古巴和香港死亡率,但与美国死亡率接近.男性恶性肿瘤死亡与女性相比,更为严重.肝癌、肺癌、胃癌、食道癌是危害河南省居民健康的主要的恶性肿瘤,与其他地区相比,肝癌和食道癌死亡更为突出.此外结肠癌和白血病呈上升趋势.结论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加强三级预防,可以大大减少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作者:底秀娟;马桂芳;申振元;杨凤杰 刊期: 200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