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水中痕量苯酚的色谱分析方法探讨

李祥蓉

关键词:气相色谱, 水中, 痕量苯酚, 方法研究
摘要:目的用吸附浓缩法将样品预处理后,进行含量测定.方法外标及参比外标.结果相关系数可达0.9999以上,pH为30,回收率达85.8%~90%.结论本吸附浓缩法处理样品特别适用山区采样,且便于样品保存,操作简单,快速准确,可广泛用于水样分析.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纳洛酮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研究

    目的初步探讨盐酸纳洛酮在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中的量效关系及其机理.方法将60例弥漫性轴索损伤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纳洛酮治疗组1和纳洛酮治疗组2,对照组采用止血、护脑、改善微循环、降颅压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以不同剂量或方法增加盐酸纳洛酮治疗,观察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的变化、神智转清率和远期疗效.结果盐酸纳洛酮治疗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从第5d起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神智转清率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纳洛酮治疗组2的疗效较纳洛酮治疗组1更为理想,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盐酸纳洛酮可有效改善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意识状况,缩短昏迷时间.早期、大剂量、静脉注射是应用盐酸纳洛酮治疗的关键.

    作者:王知非;刘飞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辅助食品补充物对婴幼儿贫血的影响

    目的探讨补充含有蛋白质、微量营养素的辅助食品对婴幼儿血红蛋白和贫血的影响.方法从岳阳楼区5个乡选取4~12个月的婴幼儿分成两组,其中配方1组补充了蛋白质和微量营养素,两组儿童均观察到2岁为止.补充期间,每隔6个月对儿童进行一次大剂量维生素A补充,并进行血红蛋白测量.结果基线调查时,两组儿童的血红蛋白及贫血率没有显著性差别.补充了12个月后,配方1组儿童血红蛋白的增强使高于配方2组(P<0.0005),儿童贫血率明显下降,两配方组之间贫血率有显著差别;所有儿童至满2岁时,配方1组的血红蛋白增加值大于配方2组,有统计学显著意义(P=0.006).结论补充微量营养素和大剂量的维生素A可以增强婴幼儿的血红蛋白值,降低其贫血率.

    作者:蔡亚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一起蜡样芽胞杆菌引起食物中毒的调查分析

    2003年3月19日,某农场小学发生一起因食用被蜡样芽胞杆菌污染的豆豉而引起112名学生集体食物中毒事件.现报告如下.1流行病学调查1.1中毒经过2003年3月19日17:30,某农场小学137人在食堂就餐.19:30首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21:30先后有112名学生相继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头疼症状.经支持对症抗菌治疗,患者症状得到控制,病情稳定.98%患者第2 d相继出院,预后良好.

    作者:沈其萍;杨庆文;栗旸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水中痕量苯酚的色谱分析方法探讨

    目的用吸附浓缩法将样品预处理后,进行含量测定.方法外标及参比外标.结果相关系数可达0.9999以上,pH为30,回收率达85.8%~90%.结论本吸附浓缩法处理样品特别适用山区采样,且便于样品保存,操作简单,快速准确,可广泛用于水样分析.

    作者:李祥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广东梅县1995~2003年食物中毒发生情况分析

    目的分析广东梅县1995~2003年九年来食物中毒发生情况,为制订防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利用1995~2003年梅县食物中毒调查报告资料和人口资料,按年份、类型等进行分析.结果1995~2003年梅县发生食物中毒18宗,发病233人,发病率4.35/10万;非细菌性食物中毒11宗,占总宗数61.11%,均因误食农药污染的蔬菜和有毒植物引起,并死亡1人,食物中毒宗数以散发(含家庭)为主,集体次之,分别占总数的72.22%和27.78%,散发的家庭式食物中毒占总数的44.44%.集体食物中毒中,食品生产经营单位2宗,集体食堂3宗,各占总数的11.11%和16.67%.结论梅县九年来在食物中毒防治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细菌性食物中毒有所控制,但集体食堂食物中毒和误食农药污染的蔬菜和有毒植物引起食物中毒的比重有所增加.提示我们要加强对集体食堂的卫生监督和群众的预防食物中毒知识宣传教育.

    作者:李志威;黄闽昌;钟惠娟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某县农村中小学保健教师业务能力调查

    目的了解某县农村中小学校保健教师的业务能力,为有效地开展学校卫生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问卷调查中小学保健教师,内容包括业务学习情况和业务能力两方面,并对业务问题回答结果评分.结果共调查了20所农村中小学校的20名保健教师,其中男7名,女13名.专职保健教师仅1人,其余均为兼职.接受过专业培训的仅占15%(3/20).业务知识评分高为90分,低仅为40分,有7人在60分以下,平均成绩为(61.00±12.10)分,性别、学历和中小学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县农村中、小学保健教师的业务能力不高.应加大培训力度,尤其是要定向为经济落后地区培养学校卫生保健专业人才.

    作者:胡昌军;吴主经;姚芳瑜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衡阳市静脉吸毒人群HIV感染情况分析

    静脉吸毒是我国感染HIV的一条主要途径,约占83%.据衡阳市公安局禁毒支队的统计,截止2003年底,全市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已达6 192人,估计每年新增吸毒人员约300~500人.新增吸毒人员吸毒方式以口吸为主,两年以上的吸毒人员以静脉注射为主要方式.为掌握全市静脉吸毒人群HIV感染流行趋势,收集静脉吸毒与HIV感染相关的行为变化和趋势资料,为制定干预对策及评估防治效果提供依据,我们于2003年5月对在衡阳市某戒毒所的部分静脉吸毒人员进行HIV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于坤平;刘军;黄颖;唐安丽;李佳;张刚和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1998~2003年祁东县城镇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分析

    目的了解祁东县中小学生营养状况,为科学地指导学生营养和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1998~2003年间,按有关标准对4所监测点学校的41551名中小学生进行身高体重测量,采用身高标准体重法评价营养状况.结果营养不良检出率平均为25.01%,肥胖检出率平均为8.05%,均有逐年上升趋势(P<0.01).营养不良率女生高于男生,初中高于高中、高中高于小学(P<0.01).肥胖率男生高于女生,小学高于初中、初中高于高中(P<0.01).结论祁东县学生营养不良防治工作远未达到<全国学生营养不良综合防治方案(试行)>的目标.学生的营养和健康工作应得到学校、家长和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和支持.

    作者:肖莉;刘志刚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建立胃损伤模型的方法及选择

    在研究筛选胃病的治疗药物之前,常需要先选择好适合的建立胃损伤模型方法,通常可以通过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的作用时间、实验时间、与人胃损伤相近程度等方面来考虑选择适合的胃损伤模型.建立胃损伤模型的方法有多种,本文将按化学法、物理法、心理因素等分类进行探讨.

    作者:夏勇;吴惠岭;傅剑云;高筱萍;余昭;郑红生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掺伪木耳的调查结果分析

    目前,我国还处于商品经济发展阶段,一些唯利是图的经营者,为达到盈利目的,常在食品生产流通过程中施行掺伪等手段.这些掺伪物质不仅能降低食品的营养成份,影响食品卫生,有的甚至有一定毒性,经消费者带来直接的健康损害和经济损失.因此,必须加强对市场、流通环节的监督检查.2004年4月对农贸市场检查时发现,一调料摊床出售的黑木耳,观察外形、颜色,发现表面附着白色糊状物,疑为掺伪木耳并采集了样品.同时对其它市场、副食销售网点进行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耐荣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妊娠期糖尿病4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的患病率及对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将妊娠期糖尿病46例作为研究组,同期随机52例非患者作对照组进行分析.结果妊娠期糖尿病的患病率为3.65%;研究组的剖宫产、妊高征、羊水过多、巨大儿、胎儿宫内迟缓、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低血糖高于对照组(P<0.05),泌尿系感染、产后出血、胎儿畸形、早产儿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是危害孕妇及围产儿的疾病,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应高度重视,重视糖筛查,及时诊断和治疗,以减少妊娠期糖尿病各种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春香;冯韵琴;朱丽姿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高血压病的社区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适合中国国情的以社区为基础的高血压综合防治模式.方法选择宝安区公明街道500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系统管理.结果通过干预,高血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有了显著增加;钠盐的摄入量明显减少;饮白酒率由24.4%下降到11.6%;吸烟率由43.6%下降到30.8%;高血压病人的服药依从性由干预前的18.0%提高至88.6%(P<0.01);高血压的控制率由42.8%升至84.6%.结论以社区为基础的高血压综合防治方案在我国是切实可行且是行之有效.

    作者:邱德星;周指明;文申根;刘胜洪;巫云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质量体系的建立和运行探讨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卫生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职业病防治机构的职能已由依托卫生监督行政执法到向为社会提供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转变,<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明确规定: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必须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资质审定,资质审定的必备条件是申请单位必需有完善的质量体系等.随着市场经济进程的加快,一些外资、合资、民营等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也会进入我国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市场,因此质量体系建立和运行的成功与否将是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本文就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质量体系的建立和运行加以探讨,以供同行参考.

    作者:宋交才;黄觉之;孙康;谢文博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生物标志

    探讨多种生物标志(biomarker)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在诊断、药物干预和判断预后等方面的意义.通过对各种生物标志的作用、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的阐释,认为对细胞因子、趋化因子、蛋白酶及基于蛋白质组学技术的生物标志深入的研究,将会为RA的治疗带来新的契机.

    作者:谢薇;梁清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1512例前列腺炎的病原学检测及分析

    目的了解前列腺炎病原学情况,为临床诊治前列腺炎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1512份前列腺炎患者标本进行细菌、念珠菌培养及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检测.结果1512例前列腺液标本检出病原微生物1398例,检出率92.46%,其中细菌741株(49.01%)、解脲支原体327例(21.63%)、人型支原体134例(8.86%)、沙眼衣原体70例(4.63%)、念珠菌126例(8.34%),混合感染率为22.09%.结论前列腺炎的病原体主要为细菌、支原体、沙眼衣原体、念珠菌,对临床诊治前列腺炎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树平;孟双艳;刘永红;李锐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双流县三星镇中、小学流感暴发分析

    目的了解流感的流行动态,探索流行规律.方法深入病家进行流行病学及病原学调查.结果累计发病34例,发病率2.199%(34/1546),分离出甲3型流感病毒4株.结论系甲3型流感流行.

    作者:郭应堂;刘霞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高低频超声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低频超声(简称低频)及高频超声(简称高频)对102例临床疑诊为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检查并诊断,全部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结果急性阑尾炎的超声诊断符合率:低频为55.0%,高频为84.3%.结论高频对急性阑尾炎的显示率明显高于低频,其对阑尾炎直观显示可为临床提供客观的诊断依据.

    作者:李俊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圣尔康片治疗女性不孕症1 760例的临床总结

    目的观察圣尔康片对治疗女性不孕症的疗效及安全性的临床疗效.方法口服圣尔康(0.35g×10片,3次/d,30d为一疗程).结果圣尔康对女性输卵管阻塞、积水、月经不调、盆腔炎、附件炎的治疗有效、安全.结论圣尔康片为目前治疗女性不孕症的有效药物之一.

    作者:刘习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外科手术学第二课堂科研教学的实践与体会

    第二课堂为学生开辟一个获取知识和培养创造能力的良好途径,可充分调动学生在手术学学习中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紧紧围绕手术学教学内容的第二课堂科研教学的开展可加强培养学生科研实践能力,以弥补第一课堂教学的不足,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第二课堂科研教学,便于学生以便捷的方式获取新的信息,形成课堂教学和信息资源交流的有效互补.

    作者:刘文亮;吴洪涛;陈游;段伦喜;陈飞;易玉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乡镇小煤矿132例煤工尘肺发病情况分析

    小煤矿的尘肺危害问题日趋严重并已引起各方面的广泛关注[1、2],本文采用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本地1990~2003年间乡镇煤矿(包括个体煤矿)发生的煤工尘肺病例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奇初;刘敏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