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梅
目的:研究分析在乳头状甲状腺癌手术实施过程中实施选择性颈淋巴结清除术的治疗疗效.方法:从2012年4月至2016年3月期间在本院收治的乳头状甲状腺癌患者中选取58例,对全部患者实施甲状腺切除联合选择性颈淋巴结清除术之后,对治疗效果进行探讨.结果:在Ⅱ、Ⅲ、Ⅳ组中平均清除的淋巴结有17.32枚,Ⅵ组中的阳性率与Ⅱ、Ⅲ、Ⅳ组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是在Ⅴ组患者中的阳性率与其他组患者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在早中期乳头状甲状腺癌手术中实施选择性颈淋巴结清除术能够起到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叶飞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究刺激性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4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1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刺激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GOS预后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GOS预后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刺激性护理干预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可显著改善GOS预后,有效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郭佳雯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究对比阿德福韦酯、替此夫定治疗慢性乙肝的临床疗效.方法:择84例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慢性乙肝患者按随机表分组.阿德福韦酯组给予药物阿德福韦酯治疗;替比夫定组以药物替比夫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慢性乙肝的临床疗效;用药前后肝功能指标碰T、ALB等的数值;药物安全性.结果:替比夫定组患者慢性乙肝的临床疗效比阿德福韦酯组高,P<0.05;用药之前两组肝功能指标ALT、ALB等的数值相似,P>0.05.替比夫定组用药后肝功能指标ALT、ALB等的数值比阿德福韦酯组好,P<0.05;替比夫定组药物安全性和阿德福韦酯组药物安全性相似,P>0.05.结论:对比阿德福韦酯、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肝的临床疗效可见替比夫定疗效高于阿德福韦酯,可更好改善患者肝功能,且药物安全性好,值得推广.
作者:宋寄春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分析甲孕酮联合二联抗生素治疗子宫内膜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2015年1月到2017年2月收治的30例子宫内膜炎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双盲法纳入实验组与参照组(n=15).两组患者均静脉滴注甲硝唑葡萄糖注射液与头孢曲松钠,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口服甲孕酮,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参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3.33%,显著低于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3.33%,组间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参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与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3.33%对比无明显区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孕酮联合二联抗生素治疗子宫内膜炎的效果显著,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相对较高,且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临床治疗安全性与有效性价值突出.
作者:夏永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86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采用电脑随机选取的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生活质量及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化疗期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显然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白银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和探讨富含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治疗慢性难愈性伤口的临床疗效[1].方法:随机将40例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结果:治疗后第1、2、3周随访测得创面愈合率分别为(48.2±18.6)%,(58.9±15.7)%,(69.4±12.3)%.2个月随访时,创面体积为(1.6±1.4)ml,创面平均覆盖率为(77.3±11.9)%.不同用治疗时间段与创面愈合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用富血小板血浆治疗慢性难愈性伤口,创面在持续的修复.同时,治疗组临床综合治疗效果9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8%(P<0.05).结论:富血小板血浆能有效促进难愈性创面软组织缺损修复,提高慢性难愈合伤口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蒋亮 刊期: 2018年第02期
为探讨军事训练伤的防护措施,本文结合国内外各学者的研究成果及本人的临床经验,对军事训练伤及其分类情况进行了介绍,重点从心理、生理、环境三方面出发,分析了诱发军事训练伤的危险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通过对研究结果的观察发现,生理状态差、负面情绪严重、周围环境差,均为致伤的主要原因.而在训练中,积极优化环境、改善心理状态,则可有效降低致伤率.
作者:于红艳;马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所谓心理健康,就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如今,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整体护理、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护理的范畴不断扩展,以及人们对生命的质量要求不断的提高,要求护士能为病人提供生理、心理、社会等一系列的全面系统化护理.然而,护理人员身兼职业角色、家庭角色、社会角色,除了完成日常繁重的护理工作,还要参加一系列的规范化培训和考核,在护理工作中常需应对各种压力和工作逆境,造成护士需拥有较强的心理韧性应对日常工作中面临的诸多困难.护士心理健康直接影响着护理人员完成临床护理工作的质量,制约着护理服务水平和质量的高低.如何保持护士良好心理健康状况和提高护士心理健康水平,护士心理健康应怎么维护值大家去分析和探讨.
作者:冀闻志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颅内动脉瘤介入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行介入术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60例,选取时间为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根据其就诊顺序的差异将患者分成2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能力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行介入术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生活能力水平,效果显著.
作者:李威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治疗中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7年1月所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31例,均采用微创手术治疗,记录并总结所有患者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经微创手术治疗后,26例患者血肿清除率90%以上,5例血肿清除率在80%以上.均在30日内清醒,未见植物状态或死亡病例.术后6月,患者ADL评分为(70.39±4.51)分、NIHSS评分为(6.32±1.15)分,均明显优于术后3月时,t分别为9.001、8.2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微创手术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治疗中,有利于及时清除血肿、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有利于预后质量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雄;达吾提江·依拉木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评价2015年安阳市北关区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为进一步提高报告质量提供依据.方法:整理201 5年安阳市北关区医疗机构报告传染病个案数据库,应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报告综合质量评价指标,依据《全国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方案》中的要求开展调查.结果:2015年安阳市北关区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率为93.7%、及时报告率为100%、卡片信息完整率98.32%、准确率98.32、一致率97.48%.结论: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是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基石,2015年北关区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相对较往年有所下降,应积极通过加大定期督导与评价,加强医生及疫情报告人员培训等措施和手段,进一步提高疫情报告质量.
作者:韩丽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艾滋病是一类难以治愈的疾病,对着患者的健康危害较大,而且具有很强的传染性,造成很多人对艾滋病都是很歧视的.为了进一步加强对艾滋病的正确认识和安全防控,本文结合作者自己的工作性质和技术工作特点,浅谈一下对艾滋病的认识和预防措施,以期引起全社会的普遍认识和高度认识,能够采取科学合理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将艾滋病造成的破坏和伤害降到低.
作者:刘纪红;潘广轩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药学干预对临床合理应用喹诺酮类药物的效果.方法:取了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4358张含有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处方作为研究的对象,采用药学干预模式来进行处理,建立合理用药机制.结果:在药学干预措施采取之后,喹诺酮类药物的使用频率明显下降;药物在临床当中的运用慢慢趋于合理化的状态,总体上来说,喹诺酮类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处方量明显下降.结论:药学干预模式在促进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合理使用方面的作用是比较突出的,可以推广到其他药物的临床管理当中.
作者:郜邦鹏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3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65例作为对照组,另根据配对原则选取65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干预.对比护理前后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及疾病认知评分.结果:干预前,2组焦虑抑郁评分及疾病认知评分无明显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及疾病认知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采取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具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冯佳勤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分析在宫颈病变患者诊治中采用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的诊断效果.方法:研究样本选自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宫颈病变患者,遵循随机的原则将其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表达诊断;对照组采用TCT诊断,并且观察组患者给予干扰素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手术治疗.结果:①HPV检测患者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等指标与TCT患者组间差异显著(P<0.05);②HPV检测患者阳性预测值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显著(P<0.05);③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转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宫颈病变患者诊断中采用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表达诊断,在宫颈病变患者治疗中采用手术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转阴率.
作者:高仕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为规范新生儿及孕产妇死亡评审工作,分析影响新生儿死亡主要危险因素,本文就2017年金昌市新生儿死亡评审中存在的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进行了分析,以制定切实有效的干预措施,控制新生儿的死亡率.
作者:王玲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对阿托品在绝经期取环术当中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对象为2014年10月到2017年9月间在本院进行自愿取环手术的40例妇女,按照奇偶数原则进行分组,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是双氯酚酸钠盐酸利多卡因注射的手术方式,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阿托品进行取环术,对比两组患者之间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采用阿托品辅助绝经期妇女进行取环手术之后,患者在宫口扩张、宫颈软化以及镇痛效果方面均要优于对照组.结论:在绝经期妇女进行取环手术的过程中,通过辅以阿托品进行治疗,能够显著的改善患者的手术效果,形成良好的镇痛效果,实现绝经期妇女生活质量的提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丹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预防保健及疾病控制中社区健康教育的作用研究.方法:纳入本次研究对象的冠心病患者,均为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之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研究人员采用随机法将100名患者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则给予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的在研究结束后的观察指标数据.结果:将两组患者的资料进行对比,观察组患者的对疾病的知晓度评分(83.77±2.42)、治疗满意度评分(93.52±2.56)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对疾病的知晓度评分(72.67±2.15)、治疗满意度评分(85.26±2.38),两组患者的统计数据资料均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对于社区接受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在患者的预防保健与疾病控制中加强社区健康教育,能有效的提升患者对于疾病的知晓度,提升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该治疗模式能有效的巩固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王飞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门诊人工流产术患者的疼痛干预和心理护理疗效.方法:选取我院门诊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接受的86例接受人工流产术患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疼痛干预和心理护理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3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43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疼痛干预和心理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后同一时间段视觉疼痛(VAS)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各项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诊人工流产术患者给予疼痛干预和心理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
作者:孙丽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产后访视在产褥期健康教育中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管理的产妇10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组,对照组50例单纯进行产褥期健康教育,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产后访视,对母乳喂养情况以及新生儿情况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产妇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新生儿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产褥期健康教育中实行产后访视可有效提升产妇对母乳喂养的认知水平,有助于提高母乳喂养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谢小玉 刊期: 201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