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阿奇霉素联合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叶鹏飞;陈庆凤

关键词:阿奇霉素, 小儿消积止咳, 口服液, 支原体肺炎
摘要:目的:研究阿奇霉素与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对小儿支原体肺炎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于蕲春人民医院就诊小儿支原体肺炎的80例患儿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患儿.对照组惠儿采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增用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观察并记录详情.结果: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2.5%,明显小于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7.5%.本次研究惠儿治疗总有效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阿奇霉素联合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行支原体肺炎治疗具有明显疗效,能够安全且快速的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受家长信赖值得临床推广.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血液病患者单采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原因及对策

    目的:分析血小板输注无效概率及原因,并给出相关策略.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16年1月到2017年12月的1274例次中的输注无效案例进行分析,并统计其出现的并发症.结果:总计有324例输注无效案例,占到全部案例中的25.43%,血液病类型及其并发症出现概率与并发症类型呈现出显著性差异与相关性.结论:根据不同血液病类型,采用输注少白细胞血小板或者去白细胞血小板可以有效降低血小板输注无效.

    作者:袁美霞;吴峰;刘璐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岩样骨骨折导致面瘫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岩样骨骨折导致面瘫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40例岩样骨骨折导致面瘫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面神经减压术治疗.记录患者的治疗前后H-B面神经功能评分和治疗满意率,比较组间差异.结果:(1)较治疗前,治疗后Ⅰ级、Ⅱ级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Ⅳ级~Ⅵ级例数明显减少,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另外,经治疗,35例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满意率达87.5%0.(2)40例岩样骨骨折导致面瘫的患者,随访1年,均未见明显并发症,3例患者术后术后少泪,4例患者术后多泪,2例患者面部有不明显联动,但不影响正常生活.结论:面神经减压术用于岩样骨骨折导致面瘫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达吾提江·依拉木;郭雄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脏介入手术配合及护理干预评价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脏介入手术配合及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用2016年5月至2017年7月期间我院治疗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实施心脏介入手术治疗,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为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依从性、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脏介入手术配合及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显著,症状得到改善,提高了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值得应用.

    作者:胡娥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子宫异常出血应用宫腔镜的诊断价值及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宫腔镜在子宫异常出血中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选取子宫异常出血患者120例,根据其诊断治疗措施的不同分组,其中对照组接受阴道超声检查与诊断性刮宫术治疗,实验组接受宫腔镜检查与镜下手术治疗,对比2组诊断、治疗结果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子宫异常出血患者的疾病检出率以及治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宫异常出血患者接受宫腔镜诊断的准确率较高,且治疗疗效较好,具有较高的价值.

    作者:刘敏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行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对免疫指标及皮肤瘙痒的影响

    目的:探究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中采用血液灌流、血液透析联用治疗对其免疫指标、皮肤瘙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我院牧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给予血液透析,观察组40例行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观察两组免疫指标及皮肤瘙痒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免疫指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均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中采用血液灌流、血液透析联用,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免疫指标以及皮肤瘙痒情况,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赵小燕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它药物导致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导致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1例采用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它药物所致不良反应患者,实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1例患者中,皮肤系统不良反应者18例、消化系统不良反应者16例、呼吸系统不良反应者14例、神经系统不良反应者23例、过敏不良反应者6例、重要脏器不良反应者4例.结论: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时,避免使用利尿类、乙醇类、抗酸剂等药物.

    作者:黄赛嫦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妇产科腹部切口术后脂肪液化的临床诊疗分析

    目的:对妇产科腹部切口术后脂肪液化的临床诊疗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2014年1月至2017年10月行腹部切口术后脂肪液化的14例病患,随机分为对照组7例,研究组7例,对照组病患实施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微波照射进行治疗,对两组病惠切口痊愈时间、治疗时间、治疗效果以及病患对治疗的满意度进行观察比较.结果:研究组病患通过常规治疗联合微波照射治疗后,病患的切口痊愈时间和治疗时间都显著短于应用常规治疗的对照组(P<0.05);在治疗效果比较上,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2.5%(P<0.05);并且研究组病患对治疗的满意度同样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部切口术后脂肪液化病患的治疗中,应用微波照射结合常规治疗可加速病患切口痊愈,有效缩短其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效果以及病患对治疗的满意度,具备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张安凤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治疗方法

    目的:探究两种不同方法治疗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效果,以为后期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指导.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腹部手术的231例患者,其中切口愈合不佳考虑脂肪液化的1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达法将16例患者分为两组:接受大黄+芒硝+微波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组(n=8例),采用局部微波治疗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n=8例),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换药次数、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换药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且研究组的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大黄+芒硝+微波治疗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效果较好,且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与推广.

    作者:许海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眼底病整体护理中护理程序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护理程序在眼底病整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71例眼底科患者研究,随机分组为对照组(33例,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38例,护理程序干预),对比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81.82%明显低于研究组97.37%,统计学有差异(X2 =4.806,P<0.05),对照组患者疾病知识掌握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比研究组各指标评分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眼底病整体护理中应用护理程序,护理效果好,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明显提高,利于良好护患关系建立与维持,值得应用.

    作者:徐晓慧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ICU患者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气管切开后肺部感染病原菌的类型及其耐药性,为临床经验性用药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ICU68例气管切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痰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结果:共分离出97株致病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GNB)占67.01%,革兰阳性球菌(GPC)占27.84%,真菌占5.15%.铜绿假单胞菌居首位,分离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6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5株.所分离致病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且为多重耐药.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与基础疾病、使用呼吸机、昏迷、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密切相关.结论: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致病菌以GNB为主,临床应重视病原菌的检查及耐药性的监测,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作者:谢模政;崔姣;张威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的近期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的近期疗效.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9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患者,2012年9月至2018年1月为研究时段,分试验组、对照组,每组样本容量45例.对照组采纳常规保守治疗,试验组采纳胃大部切除术治疗.比较治疗效果、复发率.结果:与对照组治疗效果比较,试验组较高,与对照组复发率比较,试验组较低,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胃大部切除术可有效减少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患者的出血量,降低复发率,效果确切,值得借鉴.

    作者:米涛;黄自富;赵永川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对艾滋病防治效果评估

    目的:评估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用于艾滋病防治中的效果.方法:对本市辖区内的普通人群、娱乐场所高危人群开展艾滋病防治的健康教育以及行为干预,分析效果.结果:干预后受教对象安全套正确使用率高于干预前,对艾滋病知识了解程度、应对艾滋病的态度、对艾滋病防治知识掌握程度均高于干预前.结论: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能够提升人们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程度,有助于减少艾滋病发生率,减轻社会负担.

    作者:黄勇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不同护理模式对于阑尾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

    讨论:不同护理模式对于阑尾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现随机选取2015年4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阑尾手术的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患者在阑尾手术后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患者在术后给予综合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并发症发生率、首次排气时间以及住院及时间等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首次排气时间等相关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阑尾手术的患者,术后给予不同的护理模式会得到不同的护理效果,其中综合护理方式或提升患者治疗有效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患者的恢复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孔燕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应用急诊集束化治疗急性心力衰竭提高患者疗效、心肺功能

    目的:研究与分析应用急诊集束化治疗急性心力衰竭提高患者疗效、心肺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自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来我院急诊科进行治疗的患有急性心力衰竭的患者82例,随后采取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即常规治疗组与急诊集束化治疗组,每组各41例.其中常规治疗组患者采取常规急诊治疗,而急诊集束化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急诊集束化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以及心肺情况等情况.结果:急诊集束化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情况以及心肺情况等情况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急诊集束化治疗急性心力衰竭提高患者疗效、心肺功能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作者:魏红亮;马桂琴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医用皮肤表面缝合器联合贝复新处理胫前皮肤缺损伴骨、钢板、肌腱外露患者1例报告

    胫腓骨骨折是骨科多发病,居各部位骨折之首,胫腓骨骨折内固定术缝合术口时如皮肤张力较高可能造成胫前皮肤坏死或缺损.若创面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软组织覆盖,骨外露,骨坏死,骨髓炎将随之而来,给后期治疗带来困难.我院出现1例胫腓骨骨折术后发生胫前皮肤坏死缺损,而后应用医用皮肤表面缝合器联合贝复新处理伤口,终伤口愈合,无骨感染.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患者,张某,女,63岁,农民,因摔伤致左下肢疼痛伴活动受限3+小时于2017年11月15日12时01分入院,患者平素健康状况一般,有糖尿病病史4年,平时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早10iU,中6iU,晚8iu.入院时查体:患者左小腿肿胀,可触及骨折断端,皮肤完整,左足背动脉可触及搏动,左小腿及左足感觉未见明显异常,左踝关节活动受限.左小腿X线片提示:左胫腓骨下段粉碎性双骨折.

    作者:袁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ICU小儿重症肺炎的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分析

    目的:探索ICU小儿重症肺炎的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方法:本次实验对象为ICU重症肺炎120例患儿(在2016年8月22日至2017年8月22日期间选取),随机分组化(60例每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全面性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儿的SaO2(96.88±2.41)%、PaO2(90.87±3.62)mmHg、PaCO2(31.28±2.43) mmHg、PH值(7.86±0.76)、呼吸机使用时间(105.85±3.95)h、家属满意度(96.67%)、不良反应发生率(1.67%)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面性护理干预在ICU重症肺炎患儿中效果显著,能够提高家属满意度.

    作者:任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精神病护理中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析精神病护理中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12月收治70例精神病患者,利用计算机随机法分为两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行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精神状态评分以及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精神状态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高,P<0.05;而护理前两组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14%(34/35)较对照组80.0%(28/35)明显较高,P<0.05.结论:精神病护理中采取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精神状态,还能提升其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申晓婷;朱敏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椎间孔径下髓核摘除术后护理

    目的:浅析椎间孔径下髓核摘除术后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30例符合条件的患者为观察对象,回顾性分析30例患者临床资料,探究和总结术后护理方法及效果.结果:30例行椎间孔径下髓核摘除术患者中2例发生脑脊液漏,经针对性治疗与护理后消失;大部分患者可在术后5天相关保护措施下下床活动,仅2例脑脊液漏患者需卧床7-10天.结论:术后密切监测患者各项体征,做好相应护理工作,预防并发症的同时注意患者的心理疏导,对提高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身体机能恢复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马晓静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慢性支气管炎住院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改善生活质量的分析

    目的:讨论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采用有效护理干预对改善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患者例数为76例,其入院治疗的时间为2016年10月~2017年7月,对上述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并且护理前,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情况较差,但是护理后患者知识掌握分值明显提高.(P<0.05).结论: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中,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疾病的掌握情况,进而确保治疗的顺利实施.

    作者:王蓉;曹俊霞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康复教育干预配合高压氧治疗神经性耳鸣疗效研究

    目的:探究对神经性耳鸣患者进行康复教育干预联合高压氧治疗的疗效.方法:自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神经性耳鸣患者中随机选择69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选对象根据其应用干预方式的差异分为参照组(n=34)和实验组(n=35),所纳入对象均接受常规干预措施以及高压氧治疗,实验组患者同时采用康复教育干预,比较2组研究对象耳鸣症状改善效果.结果:实验组病情未见改善患者为4例,病情减轻患者为31例,总好转率为88.57%,参照组病情未见改善患者为11例,病情减轻患者为23例,总好转率为67.65%,2组病情好转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2936,P=0.0417).结论:对神经性耳鸣患者进行康复教育干预联合高压氧治疗可显著改善其耳鸣症状.

    作者:杨永花 刊期: 2018年第02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