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成因、后果及干预对策的探讨

杨放如;郝伟

关键词:网络成瘾障碍, 青少年, 病因, 心理社会干预
摘要:本文系统探讨了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成因、个性心理特征及其常见的社会心理问题与社会心理综合干预方法.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彩超引导下酒精注射治疗小肝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彩超引导下酒精介入治疗小肝癌的声像图改变及可行性和疗效.方法应用彩色超声引导无水酒精注射治疗21例小肝癌,每周一次,四次为一疗程.结果所有病例治疗后3月彩超检查,其中3例肿块完全消失,18例肿块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肿块中央回声增强,周边呈低回声,境界清晰,肿瘤内血流消失或减少.病人治疗后全身情况好转,症状减轻或消失,饮食明显增加,AFP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引导酒精介入治疗对小肝癌的治疗有较好的疗效,安全实用,声像图表现有助于判断无水酒精注射治疗的疗效.

    作者:朱文晖;肖际东;李瑞珍;李俊玲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血清CA242、CA125、CA199含量对消化系肿瘤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中CA242、CA125、CA199含量对消化系肿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检测42例正常人,86例消化系良性肿瘤患者及201例消化系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CA242、CA125、CA199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肝癌、胃癌、结直肠癌、胰腺癌血清CA242、CA125、CA199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及消化系良性疾病组(P<0.01).消化系肿瘤有腹腔及远处转移者,其血清CA242、CA125、CA199含量升高更为明显.结论血清CA242、CA125、CA199均是良好的消化系恶性肿瘤的诊断指标,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余剑英;李菁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ACE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合并肾病和视网膜病变的关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糖尿病(DM)在世界范围内患病率迅速增高,已成为继肿瘤、心血管病之后第三位严重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达国家中2型糖尿病占所有糖尿病患者总数的85%,发展中国家比例更高,青年2型DM患者逐年增加.DM属于多因子疾病,其发病受遗传和环境因素影响.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典型改变是微血管障碍、微血管瘤形成和微血管基底膜增厚,常伴有微循环异常,可致多脏器病变,病变分布广泛,尤以肾小球病变,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心肌及肌肉病变为多见,这成为决定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是由多因素紧密相关协同作用所形成的病变,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发现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可能有一定的联系,进而开展了从分子生物水平到宏观流行病学的多方面研究.

    作者:胡筱芸;王建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裂孔的早期发现与氩激光光凝预防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应用

    目的评价视网膜裂孔的早期发现和氩激光光凝对预防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作用.方法对早期发现单纯性视网膜裂孔、视网膜周边变性合并视网膜裂孔和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对侧眼同时存在周边视网膜变性裂孔共36例43眼并采用美国Coherent公司生产的Novus 2000型眼科氩离子激光机光凝的诊治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3个月~2年4个月的随访,全部裂孔均封闭,而且无发生视网膜脱离.结论视网膜裂孔的尽早发现和氩激光光凝能有效预防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发生.

    作者:陈嘉莹;肖斯贤;黄瑞珠;张爱斌;陈萍珊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SARS终诊断判定原则的探讨

    目的研究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终诊断判定原则各指标的判别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荔湾区162例SARS调查个案,按照2004广州市SARS个案调查表终诊断判定原则,对判定为疑似非典组、临床诊断组、实验室确诊组和排除组的各组病例的性别、年龄、职业、各种症状、X线征、患者接触史等变量使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卡方和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流行病学史中接触患者(P=0.000)和职业(医院与非医院)因素(P=0.000)、初诊白细胞计数(P= 0.025)、SARS-IgG(P=0.000)因素在不同诊断分类中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而其余的包括动物接触史(P=0.532)等因素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流行病学史和实验室检测可作为诊断的主要判别因素.临床表现和动物接触史则未能成为区分不同诊断的指标.SARS终诊断判定原则能较好区分不同的诊断.

    作者:何庭辉;张瑞丹;范健文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湖南省2004年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效果分析评价

    目的了解湖南省2004年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运转状况,分析评价网络直报效果,为制定下一步的系统改进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全省2004年<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网络直报的法定传染病疫情个案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结果湖南省已初步建立覆盖到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的传染病直报网络,用于网络直报的计算机型以PⅢ为主,2004年系统运转基本正常,通过持续改进,县以上机构直报率达100%,疫情报告及时性、敏感性和准确性不断提高.结论湖南省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实现了传染病网络直报,基本完成了从旧的逐级报告系统到网络直报系统的过渡.解决了各级报告数据不一致、常规疫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与各专病报告信息无关联的问题.但仍存在乡镇卫生院未实行网络直报、系统缺乏运行和维持经费、培训不到位,传染病报告诊断到报告时间偏长等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者:陈碧云;段红英;饶俊;张程;丁胜非;刘咸桢;罗波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四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卵巢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端粒酶活性与三种血清肿瘤标志物即糖类抗原(CA125)、铁蛋白(SF)、人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联合检测在卵巢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5例恶性卵巢肿瘤患者、48例良性卵巢肿瘤患者及31例正常卵巢组织进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及其血清中肿瘤标志物CA125、SF、SIL-2R的水平检测.结果端粒酶活性与三种血清肿瘤标志物诊断卵巢恶性肿瘤的敏感性依次为端粒酶>CA125>SF>SIL-2R;特异性依次为端粒酶>SIL-2R>SF>CA125;四种肿瘤标志物进行平行试验的敏感性大幅提高(100%),进行系列试验的特异性显著提高(97.9%);其四种肿瘤标志物阳性检出率与病理分期明显相关(P<0.05).结论端粒酶活性与三种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卵巢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高危人群的肿瘤筛查、病理分期及临床确诊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卫华;吴白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血培养产ESBLs分离株耐药基因初步分型及低抑菌浓度检测

    目的了解我院导致菌血症的革兰阴性杆菌病原菌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发生率、基因型分布及耐药性.方法由临床血液培养标本中分离出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58株,采用ESBLs表型确证试验筛选出ESBLs阳性菌株,应用PCR法扩增产酶菌株的bla(TEM)、bla(SHV)、bla(CTX-M)基因,进行初步基因分型.琼脂稀释法测定11种抗生素对所有产ESBLs菌株的低抑菌浓度(MIC).结果共检出19株ESBLs阳性株,总检出率为32.8%;其中8株检出bla(TEM)基因、7株检出bla(SHV)基因、14株检出bla(CTX-M)基因;所有产ESBLs株对亚胺培南敏感,其MIC≤1μg/ml.结论血液感染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ESBLs检出率较高,bla(CTX-M)是常见基因型.

    作者:卢月梅;吴伟元;钱春莲;吴劲松;余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湘乡市三中初中生视力低下三年追踪结果分析

    目的为了解湘乡市初中学生视力变化及规律.方法 2000~2003年以追踪观察的方式每年两次进行,测试湘乡市三中308名初中学生视力情况,并用百分构成比分析其视力低下的变化,对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视力变化规律作出分析.结果男生的视力低下率由30.63%上升到48.13%,女生的视力低下率由32.43%上升到50.68%,男女生的轻度视力低下率终减少,中度和重度视力低下率逐年增加.结论男女性别视力低下率无显著差异;随着学年的升高,中度和重度视力低下率逐渐增加.

    作者:黄桂湘;曾拓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180例儿童共同性内斜视屈光状态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共同性内斜视与屈光状态的关系.方法对180例3~13岁内斜视儿童采用1%阿托品眼膏散瞳检影,给予全矫配镜,3~6个月确定内斜视分型.结果内斜视儿童的屈光状态以远视为主,完全调节性内斜视多为中高度远视,非调节性内斜视以轻度远视为主.结论共同性内斜视与远视屈光状态密切相关,早期准确屈光检查,及时戴镜矫正屈光不正是内斜视防治的关键.

    作者:熊师;陶利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2004年浙江省部分医院口服抗高血压药使用情况及患者选择用药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浙江省部分医院口服抗高血压药品的临床使用情况.方法根据药理作用分类,统计各类药品销售金额,计算DDDs并进行排序,以分析其用药频率.结果钙拮抗剂、ACEI和沙坦类分别居销售金额前三位,用药频率按DDDs排序前三位为寿比山、硝苯地平和拜新同.结论目前国产抗高血压药技术含量低,缺乏市场竞争力.国内厂家应加强自主创新,瞄准市场,开发高效、长效,选择性高、多血管保护作用,不良反应少或轻的药品.

    作者:朱红燕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由SARS引起对公共卫生体制改革模式的思路

    SARS(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作为21世纪第一个人类所面临的未知流行病,正迅速在全国和全球蔓延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危害,改革开放25年日益强大日益生机勃勃的中国正面临一场突发性危机,SARS危机作为一场突如其来重大天灾从天而降,对我们的人民身体健康构成重大威胁,也迅速传播于全球五大洲,进而成为全球的重大危害,诚如世界卫生组织(WHO)总干事布伦特兰所言:这是我在担任(WHO)总干事的整个任务内首次不知道病因情况.

    作者:曹群良;裴汉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剖宫产子宫切口早期妊娠绒毛植入的诊治

    目的探讨剖宫产子宫切口部位早期妊娠绒毛植入的诊疗方法,提高早期诊断率,降低子宫切除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2月~2002年1月3例剖宫手术后早期妊娠胎盘绒毛植入患者的治疗过程.结果 3例首诊均误诊,导致3例均在人流(清宫)术后出现阴道出血,均为外院急诊转入本院.2例行子宫切口早期妊娠病灶清除术,1例行子宫全切除术.结论对有剖宫产史的经产妇,人流前应常规做B超检查,做出早期诊断,避免盲目行吸宫术.

    作者:孟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肿瘤病人的血小板异常直方图及异常提示的问题分析

    目的准确计数血小板(Pt),为临床治疗提供准确、有效信息.方法电阻抗法与手工计数法相比较.结果两种计数方法在Pt<20×109/L、大Pt、小红细胞、红细胞碎片及部分聚集提示中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要求对Pt异常直方图或异常提示做手工复查.

    作者:左炬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ICP-MS同时测定塑料餐具中多种金属元素的方法研究

    目的建立ICP-MS同时测定塑料餐具中多种金属元素的方法.方法塑料餐具浸泡液用ICP-MS的环境接口(Xi)测定.结果在测定条件下方法Tl~Al共20种元素的检出限为0.003~0.550μg/L,精密度为0.34%~4.01%,回收率为87%~108%.结论本方法线性范围宽、检出限低、精密度高、干扰少、分析速度快,结果准确,是同时测定塑料餐具中多种金属元素的理想分析方法.

    作者:伍碧珍;范荻;冯家力;潘振球;鲁兵;周小迪;方学新;袁春晖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重症监护病房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通过对我院ICU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为临床医生选择安全有效的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检测2002年1月~2004年12月ICU标本1305份,标本经分离培养,用ATB Expression细菌鉴定仪鉴定,用相应的ATB药敏试条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检出1147株细菌中,G杆菌为868株,占76%,G+球菌172株,占19%,酵母样真菌107株,占9.3%.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ESBLs产生率分别为2002年为72.7%和88%,2003年为92.8%和95.8%,2004年为92%和90.3%.非发酵菌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耐药情况严峻.G+球菌主要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包括溶血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及肠球菌,MRSA分别为2002年75.5%,2003年83.3%,2004年89.7%,未检出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结论 ICU病原菌多为多重耐药性,临床医生应重视病原菌送检,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蒋桂娟;沈翠芬;冯晓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纯净水生产企业HACCP体系的试点研究

    对纯净水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可能造成的潜在危害进行微生物分析,确定关键控制点、关键限值、监控程序、纠偏措施、验证程序和记录保持程序,探讨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在纯净水生产中的应用,将生产过程的微生物危害因素降低到低限度,从而提高产品质量.

    作者:王金富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湖南省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风管系统卫生状况分析

    目的了解湖南省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风管系统卫生状况. 方法检测空调风管积尘量,积尘中的细菌含量和真菌含量.结果 34家三星级以上宾馆和大型商场、超市三项卫生学指标无差异,严重污染占91.18%,中度污染占5.88%,合格的占2.94%,空调风管积尘量中位数为4.85g/m2,细菌含量中位数8400cfu/g,真菌含量中位数为15000 cfu/g,三项卫生学指标相互之间均无相关关系,使用年限和积尘量呈正相关,和细菌含量及真菌含量之间则无相关关系.结论湖南省的集中空调污染严重,尤其是真菌污染特别严重,要特别加强真菌的防制.

    作者:覃迪;吴传业;湛志飞;李四海;黄涛;王岚;刘建琪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两起儿科病房轮状病毒腹泻院内感染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对两起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暴发的院内感染进行确认和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对传染源和传播途径进行追踪,以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轮状病毒并行病毒核酸型别鉴定.结果证实这两起暴发均为轮状病毒引起的院内感染,接触性传播和粪-口途径传播为主要的传播途径,是否经呼吸道传播尚有待证实.季节性的病房环境条件、患儿家属及陪护不良卫生习惯以及病房消毒隔离措施落实不良是主要的传播因素.结论除了注重对婴幼儿住院腹泻病人进行轮状病毒检测,强化儿科病房消毒隔离措施和在陪护人群中开展与腹泻病有关的健康教育是控制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院内感染的重点.

    作者:牟瑾;张顺祥;张韶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病毒唑、穿琥宁、更昔洛韦治疗108例秋季腹泻疗效分析

    秋季腹泻一般由轮状病毒引起,多流行于每年秋冬季,是婴幼儿每年秋季腹泻流行主要的原因.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呕吐、腹泻,大便呈水样、蛋花汤样,重者可导致脱水、酸中毒、严重者可造成末梢循环衰竭,临床上却无特殊治疗方法.2003年11月~2004年12月我院共收治108例秋季腹泻病人,随机分三组,分别给予病毒唑、穿琥宁、更昔洛韦治疗,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楼凌云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