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抗结核药对乙肝病毒标志物携带者肝功能的影响

唐娅琼;肖爱莲

关键词:乙肝病毒标志物携带者, 抗痨化疗, 肝功能
摘要:目的探讨抗结核药对乙肝病毒标志物携带者肝功能影响.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测定乙肝病毒五项标志物.结果观察96例,抗痨化疗6~8个月,肝功能异常29例,异常率为30.2%;对照100例,抗痨化疗6~8个月,肝功能异常9例,异常率为9%.结论抗结核药物对乙肝病毒标志物携带者肝功能影响明显.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居住环境生活燃料污染对人群健康影响的调查

    对室内烧柴和烧煤的污染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从事家务劳动、经常接触生产炉灶、不吸烟妇女的症状率:烧柴户为64.0%,烧煤户为79.2%,两者有显著性差异(u=2.42,P<0.01),且随着居住年限的延长,其差异也越明显.在免疫功能及致病方面,两者也有不同的影响.

    作者:魏远驯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结核性胸水和血清NO、TNF-α、IL-8的检测及意义

    对结核性及心性胸水和血清中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结核性胸水NO、TNF-α、IL-8浓度均较正常人血清显著增高,结核性胸水患者血清NO显著增高.说明NO、TNF-α、IL-8均参与胸膜疾病的炎症损伤、胸液渗出和修复过程.

    作者:曾亚;向延根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SARS隔离区内医务人员防护级别与防护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SARS隔离区内不同医务人员采取不同防护措施的效果.方法对进出SARS隔离区的医务人员,作血常规、T淋巴细胞亚群、SARS抗体以及胸部X光检查.结果血常规:进入隔离区的257名人员除4人白细胞总数升高外,其余均正常;T淋巴细胞亚群及胸部X光检查均正常;SARSIgG抗体进隔离区前阳性率为1.01%,出隔离区人员为0.78%,无统计学意义(P>0.75).IgM抗体进出人员均为阴性.结论在采取必要的个人防护措施后,进入隔离区的医务人员是安全的,未出现显性或隐性感染,说明防护措施正确有效.

    作者:王念跃;赵伟;潘淮宁;沈玲;张林;吴引伟;周镇先;臧桂珍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西安市监测区性病流行病学分析报告

    目的探讨性病在城区的流行规律及模式,为制订预防控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监测区1990~2002年性病疫情资料进行系统分析.结果13年共报告性病8种15 776例,年均增长97.43%,非淋菌性尿道炎居第一位,淋病居第二位,尖锐湿疣居第三位;本区病例占19.86%,本区以外占80.14%;男女之比为1.04:1;20~39岁占79.02%;工人和干部分别占21.84%和20.35%,中学文化占65.84%;非婚性接触传染占43.41%.流行病谱不断变化,医疗技术力量和流动人口影响着本区的实际发病率,干部、学生职业发病有增加的趋势.结论性病逐年上升或成倍增长,应采取积极主动对应措施加强防治.

    作者:朱建青;贾西凤;王靖虹;王应博;凌敏珍;刘敏;董晨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石门县农村居民高血压状况分析

    目的探讨农村四类地区居民高血压的患病状况,为控制高血压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整群抽样法对石门县新铺乡、维新镇、罗坪乡14岁以上1 153名居民进行血压测量及活动量、猪油摄入量调查.结果石门县农村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15.09%,高于全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7.80%;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40岁以上高血压患者占90.23%;高血压病分级以Ⅰ级为主,占61.50%.结论高血压病防治对象以40岁以上人群为主,措施为合理膳食,开展科学健身活动以及定期开展高血压筛查.

    作者:李先平;范晓军;阎于伦;张秀梅;刘凡兵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496名儿童麻疹抗体水平检测

    目的为了解我地区健康人群麻疹免疫水平,制订防治措施,达到控制以至终消除麻疹的目的.方法随机抽取温宿、库车两个县496名适龄儿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麻疹IgG抗体.抗体滴度≤1:200为阴性,≥1:200为阳性,≥1:800为保护水平.结果麻疹IgG抗体阳性率为82.3%,GMT为1:273.3,IgG抗体≥1:800的占66.3%,≤1:200的占17.7%;汉族抗体阳性率为89.9%,GMT为1:626.9;维吾尔族抗体阳性率为79.5%,GMT为1:204.1.结论提示近几年我地区存在麻疹暴发流行的可能性,维吾尔族聚集的农村地区发生麻疹暴发或流行的可能性更大.

    作者:吐尔洪;古丽扎尔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激励机制与卫生防疫管理再探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各种管理技术和手段层出不穷.如何运用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带组织成员完成卫生防疫既定目标,是卫生防疫管理者必须思考的问题.本文就南平市卫生防疫站管理实践,谈谈激励机制的运用,抛砖引玉,与方家商榷.

    作者:季震南;谢克锦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不同术式子宫全切除效果观察

    对腹壁模切口筋膜内电刀旋切式子宫全切术与传统子宫全切术效果进行比效观察.

    作者:蒲兰英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1997~2002年祁阳县伤寒流行特征和防治措施分析

    分析伤寒流行特征,进一步做好伤寒防治工作,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作者:王巧智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济南市小商品市场化妆品标签卫生现状调查

    为进一步规范化管理化妆品的销售市场,对济南市小商品市场销售的国产一般化妆品及特殊用途化妆品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一般化妆品标签五项内容合格率为89.22%,特殊用途化妆品标签五项内容合格率42.31%,有显著性差异,提示卫生监督部门应加强化妆品生产、经营环节的卫生监督与管理,加强小商品市场化妆品标签法定标识的监督与管理.

    作者:宋文君;刘旭光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基于BL-410的指端脉搏波采集系统应用研究

    目的介绍脉搏波信号无创伤采集系统应用.方法光电传感器采集指端脉搏波,并利用BL-410系统和计算机对其加以分析.结果可以采集到实时脉搏信号波形图,并能进行多方面应用研究.结论本系统可用于信号分析、医学研究、健康普查和心血管疾病检测等,具有很大的推广实用价值.

    作者:欧阳俊;谢定;李晓春;曾小青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两种前处理对乙酰丙酮法测定食品中甲醛的影响比较

    本文对乙酰丙酮法测定食品中甲醛的两种前处理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用蒸馏法进行样品前处理时,在蒸馏过程中不同食品的某些化学成分发生改变,产生甲醛而对测定结果有干扰,而采用浸泡提取测定食品中甲醛,有效避免了假阳性的发生,为方法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一定的检测依据.

    作者:卢岚;王春娥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HPLC法测定保健品中枸橼酸西地那非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枸橼酸西地那非的方法.方法以枸橼酸西地那非为外标物质,直接用HPLC法测定.结果枸橼酸西地那非检出限在0.1~0.6 mg·ml-1之间线性良好,线性相关系数γ>0.999,精密度良好RSD<2%;回收率99.5%,结果满意.结论HPLC法测定保健品中的枸橼酸西地那非的含量,分析速度快,线性范围宽,各项分析指标均达到要求.

    作者:陈国章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全程陪伴分娩服务模式探讨

    目的观察全程陪伴分娩对分娩方式、产程、产后出血和新生儿窒息的影响.方法选择无严重产科合并症和并发症的适龄足月产妇21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观察这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产程及产后出血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分娩方式、产程、产后出血情况,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全程陪伴分娩可有效地降低剖宫产发生率,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

    作者:李兰云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戊二醛消毒液含量

    目的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戊二醛消毒液中戊二醛的含量.方法将样品用蒸馏水稀释至1 mg/ml左右,在234 nm波长下进行测定.结果戊二醛在0.4~1.4 mg·ml-1之间线性关系良好,r=0.9999(n=6),平均回收率为98.66%(n=9),RSD=0.92%(n=9).结论本法具有简便、快速、准确等优点,符合医院制剂快速检验的要求.

    作者:蔡青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深圳市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志贺氏菌属带菌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深圳市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志贺氏菌属的带菌情况.方法按国标肠道致病菌中志贺氏菌的检验方法.结果在志贺氏菌属A、B、C、D的4个菌群中,以B群为高;血清型分属22个血清型,其中以福氏志贺氏3a血清型高(83/411).结论应加强对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加强菌痢的防治工作.

    作者:邱亚群;林一曼;张倩;张然;黄新凤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2001~2002年江华瑶族自治县医疗卫生单位消毒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掌握全县医疗单位消毒工作质量.方法按GB15982-1995标准方法对医疗单位的空气、针头、浸泡器械、浸泡液、无菌包、操作台,护士手样等进行消毒效果监测.结果医院消毒监测合格率为72.88%.结论改善农村医疗条件,提高医务人员消毒意识,严格把好医院消毒质量关,控制医院感染.

    作者:赵明顺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农村一般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现状调查

    目的了解农村一般人群对艾滋病知识的认识、态度情况,以掌握农村一般人群艾滋病知识水平及影响因素,为有关部门制订预防教育规划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方法组织专业人员6人于2003年11月5~9日,分5 d在5个乡镇的墟日,采用随机拦截的方法,对调查对象采用匿名自填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结果5 d共发放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486份.统计结果显示,农村一般人群艾滋病知识总的知晓率为38.48%,其中传播途径知识知晓率35.39%,预防措施知识知晓率为32.72%;对艾滋病问题的正确态度率为35.80%.单因素卡方分析显示,女性与男性,高年龄与低年龄,低文化程度与高文化程度其知晓率有显著性差异.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影响因素为性别和文化程度.结论农村一般人群的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仍然很低,对他们应加大艾滋病知识宣传力度.

    作者:唐跃军;孙秀成;张冬林;黄四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1989~2002年隆回县孕产妇死亡监测及死因分析

    目的为了寻求改善妇女保健服务,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的方法及措施.方法以县、乡、村三级妇幼保健网为基础,建立孕产妇死亡监测与报告系统,由村逐级上报至乡、县保健单位,由县妇保院组织专人进行调查核实和质量控制,并定期进行孕产妇死亡评审和总结.结果孕产妇死亡率2002年与1989年相比,下降了70.5/10万,有明显降低(P<0.05).结论通过10年的妇幼项目工作,加大了对妇幼保健方面的投入,健全了三级妇幼保健网,加强了高危孕产妇筛查、管理和监护,加强了对县级产科医生和乡、村医生的培训,完善了县级医疗保健部门的抢救条件,提高了抢救能力,从而有效地降低了孕产妇死亡率,由1989年的113.7/10万降至2002年的43.2/10万.

    作者:赵雪琴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1999~2003年资兴市食品从业人员健康检查结果分析

    为了探讨传染病在食品行业从业人员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我们对1999~2003年资兴市食品行业从业人员健康检查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雄豹;胡明萍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