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宏
目的:分析精细化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于我院妇产科出生的106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按进入医院的编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进行普通护理治疗,观察组进行精细化护理干预治疗,比较两组新生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45%(49例),对照组总有效率66.04%(35例),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黄疸发生的时间接近,并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黄疸持续和消失时间的比较上,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护理过程中,运用精细化护理干预治疗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治疗效果的显著增强,黄疸持续的时间可以获得有效的缩短,值得在临床应用过程中进行大力的推广.
作者:韦叶红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腹部创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抽选2014年8月-2016年5月我院接受腹腔镜治疗的54例腹部创伤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两组,腹腔镜组和传统开腹组各27例,均采取相应方法治疗,记录并对比两组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预后指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传统开腹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具有探查准确、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等特点,在腹部创伤临床诊治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章仁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肺组织弹性降低,肺活量减少,而人们咳嗽反射差,呼吸道防御功能下降功能萎缩和呼吸道粘膜上皮细胞纤毛逐渐下降,容易引起呼吸道感染.CAP是人们常见的呼吸道感染之一,也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人们一般合并较多的慢性基础疾病,且免疫功能降低,所以老年人CAP患者与青年人有不同的特点.
作者:苏建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品管圈活动是一种有效提升质量的管理工具,但在基层医院,由于护士综合素质较差,开展品管圈活动存在许多问题.为充分发挥和利用品管圈的优势,调动护理人员参与管理的积极性,提升护理工作质量,医院护理部认真分析活动开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总结经验,希望对广大基层医院开展护理品管圈活动有借鉴作用.
作者:魏秀花;王波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86(例)慢性鼻窦炎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采用传统的根治性手术方法(采用传统的手术方法),观察组予以鼻内镜手术治疗,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价两组患者鼻症状恢复情况,评价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鼻症状均得到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效23例、有效18例,总有效率95.35%,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9.07%,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效果显著,鼻息肉清除彻底、鼻症状恢复良好,复发率降低,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杜波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腹腔镜手术在治疗高龄胆结石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近几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04例高龄胆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给予常规治疗和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整体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 治疗组的不良反应率为7.6%,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率为3.8%,治疗组的不良反应率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龄胆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其效果明显,整体安全性比较高,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帅宗祥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对临床上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的危险因素进行总结与分析.方法:选择2016年间我院收治的66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33例患儿被确诊为重症高胆红素血症,将这部分患儿作为观察组,其余33例患儿作为对照组,回顾分析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在体重、贫血等方面比较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通过回顾分析发现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危险因素包括围产因素、感染因素及母乳性黄疸因素等,其中感染因素是为重要的.结论: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有很多临床危险因素,临床治疗中必须准确把握这些危险因素,有效降低该病的发生率.
作者:杜慧丽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小儿高热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需56例高热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予以抗炎、抗病毒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布洛芬混悬液口服,观察记录患儿给药后0.5h、1 h、2 h、4 h、8h体温(腋温)变化情况,统计患儿退热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56例高热患儿给药后0.5h开始起效,给药后2h达到药效峰值,此时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9%,直至给药后8h,依旧维持着较好的退热效果;患儿不同原发病布洛芬混悬液退热效果存在一定差异,幼儿急疹退热有效率达到了100%,其次分别为96.7%、93.8%,以急性肠胃炎患儿退热效果差,仅为40.0%;56例患儿用药后,恶心、呕吐、轻度皮疹各1例,出汗较多3例,停药后均很快消失.结论: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小儿高热见效快且药效维持时间长,不良反应较少,口服方便,具有极大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熊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究连续性肾替代疗法治疗危重症感染患者的临床效果,并分析连续性肾替代疗法在救治危重症感染患者方面的重要作用.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3年8月间收治的100例肾移植术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一般资料,均采用连续性肾替代方法治疗.结果:90例患者症状改善,体温恢复正常,经治疗后,有24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24.0%,剩余76例患者均存活,存活率为76.0%.其中,有19例患者因呼吸衰竭而死亡,6例患者因肾功能损伤引发多器官衰竭而死亡;治疗后的APACHEⅡ评分为(22.5±3.2)分,治疗前评分为(48.1±4.5),治疗后评分较治疗前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连续性肾替代疗法治疗危重症感染患者效果显著,有效改善了患者体内环境,增强了肾脏与各器官功能,值得采用.
作者:郑晓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对腹腔镜手术治疗宫外孕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6年4月收治的360例宫外孕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研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18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尿管留置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等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腹腔镜治疗宫外孕患者可取得较好的效果,且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等优势,对于患者的术后预后十分有利,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汪荣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枣仁安神汤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用于失眠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医院收治的失眠患者共23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措施差异将患者分成观察组120例和对照组11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应用枣仁安神汤.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8.33%,对照组为72.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入睡困难、早醒、睡眠不深等症状的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枣仁安神汤与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联合用于失眠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纯西药,且患者的睡眠症状改善效果更显著.
作者:王丽雯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急诊手术治疗结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76例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对76例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患者实施急诊手术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后的结果并记录,分析76例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患者治疗效果情况.结果:76例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患者的结石直径>3cm患者10例,占比13.16%,≤3cm患者66例,占比86.84%;伴息肉患者2例,占比2.63%,胆囊壁增厚患者11例,占比14.47%,其他患者63例,占比82.89%;死亡率为0例,治愈76例,治愈率为100%,住院时间为7-14d,平均住院时间(10.2±1.2).结论: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患者实施急诊手术治疗效果显著,患者的各项症状和指标得到了改善,手术操作过程中应谨慎细心,降低患者的胆管损伤,提高预后.
作者:吴育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骨水泥在椎体骨折线内弥散情况对椎体成形术治疗效果的理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016年度我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行PVP治疗患者26例临床资料,按术前多平面重建CT或MRI评估椎体骨折线位置及术后骨水泥于椎体骨折线内弥散情况,分为A组(充分弥散)、B组(弥散不佳),比较术前、术后3d、随访时VAS、ODI及局部后凸Cobb角及并发症.结果:患者均顺利接受手术,且无严重并发症.与术前相比,术后3d、末次随访时VAS评分、ODI明显改善,差异显著(P>0.05);A组术后3dCobb角明显优于B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VP对于胸腰段骨OVCF疼痛缓解效果理想,且骨水泥于骨折线内弥散不影响其近期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文学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研究产后访视对产妇和对新生儿保健知识掌握程度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在我院进行分娩母婴顺利出院的100名产妇为研究对象,对产妇采用产后访视的方式来加强提高产妇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并在护理结束后,对比产妇访视前后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产后访视后,产妇的健康知识了解应用程度为(母乳喂养掌握率达到97.00%,母婴卫生掌握率达到96.00%,产后营养掌握率达到94.00%,避孕知识掌握率达到98.00%,锻炼知识掌握率达到90.00%)比较护理前有显著提高,比较差异值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到达99.00%.结论:对产妇采用产后访视能极大提高产妇对健康知识的了解和应用,对产妇的身体恢复和婴儿的健康成长有重要作用.
作者:李莲琴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讨论精细化管理在手术室管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本次观察将选取82名需要手术的患者,将会随机把患者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用精细化管理进行手术的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两组操作方法一致,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满意程度,进行整理分析得出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分别在精细化管理和常规管理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8.09%,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8.57%,术后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各值比较差异较大,经计算得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手术室管理,应用精细化管理效果显著,提高患者手术质量的同时可以改善患者手术时的舒适度,更容易使患者接受,并且可以提高护理的总体水平,增强护士的专业水平和手术室的管理水平,具有进行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杨素容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纤维支气管镜治疗ICU严重肺部感染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选取所在医院ICU2014年9月-2016年10月68例严重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疗法,观察组患者给予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1%,高于对照组(73.5%),2组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胸片阴影消失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治疗严重肺部感染,临床效果明显,能够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感染症状.
作者:陈金波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无线移动多参数监护系统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及患者满意度.方法:以2015至2016年在丰都县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其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使用无线移动多参数监护系统,而对照组患者使用普通心电监护仪.对比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护理工作强度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1.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为85.71%(6/7),对照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为83.33%(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护理工作强度(1.92±0.65min/h)低于对照组(9.85±3.21 min/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患者舒适满意度(96%),便捷满意度(96%)以及整体满意度(96%)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无线移动多参数监护系统可以降低医务人员的工作强度,使工作效率、服务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均得到提高,对于做好临床工作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
作者:黄华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药物联合康复理疗治疗骨质疏松的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骨质疏松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口服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口服药物的基础上进行理疗.然后分析两组患者前后疼痛及骨量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经联合治疗后患者的骨质量和疼痛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少.结论:采用药物联合康复理疗治疗骨质疏松疗效显著,值得在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郑永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究康惠尔透明贴在预防静脉炎发生方面取得的临床成效.方法:选取我科长期静脉输液患者80例,且均在2014年1月-2016年6月入院,依随机分组标准分为观察组(40人)和对照组(40人).对照组患者防治方法为硫酸镁湿敷,观察组患者防治方法为康惠尔透明贴治疗.从静脉炎发生率方面入手,针对相关内容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10%)比观察组发生率(2.5%)高(P<0.05).结论:康惠尔透明贴在预防静脉炎发生方面取得的临床成效显著,能够有效防止静脉炎发生,存在一定推广价值.
作者:尚婷婷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和探究全冠修复治疗牙隐裂患者的临床方法和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了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40例牙隐裂患者作为对象进行研究,根据患者的入院时间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给予非全冠修复治疗,而实验组患者给予了全冠修复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98.57%)明显高于对照组(88.57%), 他们之间的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牙隐裂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为其提供全冠修复治疗,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而且还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因此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丽芳 刊期: 201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