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产后大出血的护理体会

田梅

关键词:产后大出血, 护理, 体会
摘要:目的:总结产妇产后大出血的原因、预防措施及护理体会.方法:针对在我院发生产后大出血的患者进行分析、总结.结果:通过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治疗及护理,大大降低了产后出血及产后并发症的发生,使母婴安全康复出院.结论:做好观察,提前预防,可减少产后出血.及时查找原因,便于急时对症治疗、护理,以及制定有效的护理方案,积极实施有效的抢救工作,是降低产后出血率和产后死亡率的关键,以保证母婴安全康复出院.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心血管内科护士临床观察能力偏低的原因分析及培养对策

    目的:探究心血管内科护士临床观察能力偏低的原因与对策培养.方法:选取我院96例心血管内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护士常规培训,观察组护士在常规培训的基础上进行系统化的观察能力培训,分析对比两组护士考核的合格率与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护士考核的合格率与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均明显低于观察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于护理人员对主动护理意识的缺乏,导致了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的临床观察能力较低,本院针对当今的这个社会现状,对护士进行了系统的培训,有效地提升了护士的观察能力.

    作者:张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利福布丁联合莫西沙星方案治疗耐多药结核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对利福布丁联合莫西沙星方案治疗耐多药(MDR)结核病的具体方法以及疗效进行详细探究.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60例耐多药结核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耐多药(MDR)结核病诊断标准.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将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耐多药结核病标准化治疗方案,即:6个月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丙硫异烟胺-吡嗪酰胺-对氨基水杨酸/18个月左氧氟沙星-丙硫异烟胺-吡嗪酰胺-对氨基水杨酸化疗.对于观察组患者,采用以下治疗方案:6个月利福布丁-莫西沙星-丙硫异烟胺-吡嗪酰胺-阿米卡星/18个月利福布丁-莫西沙星-丙硫异烟胺-吡嗪酰胺化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治疗24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痰菌转阴率为76.67%,对照组患者痰菌转阴率为46.67%,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耐多药结核病患者,可以采用利福布丁联合莫西沙星进行治疗,能够有效促进痰菌转阴,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学忠;李霞;蒋晓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的临床应用的疗效.方法:对6171例产妇开展无保护会阴接生.结果:产后产妇会阴完整无裂伤1047例,会阴Ⅰ度裂伤2237例,会阴Ⅱ度裂伤53例,无会阴Ⅲ度裂伤发生,效果满意.结论:无保护会阴接生以其降低会阴侧切率,保护了女性会阴完整性,减少了产后伤口出血和感染的机会,使盆底功能很快恢复等优点,是目前国内外已广泛开展并很好的应用于临床的助产技术.

    作者:谷燕飞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肩难产发生的高危因素、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分析

    目的:分析肩难产发生的高危因素、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30例肩难产产妇设为实验组,将同期30例非肩难产的正常产妇设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新生儿的各项指标及肩难产的高危因素.结果:实验组新生儿体重重于对照组,其头围、身长、胸围均长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妊娠期合并糖尿病、产程异常、胎儿头盆不称、巨大胎儿等高危因素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合并糖尿病、产程异常、胎儿头盆不称、巨大胎儿是肩难产发生的高危因素,需引起重视,早期积极、有效地处理与预防,可减少肩难产的产生.

    作者:王子健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布地奈德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治疗喘息性慢性支气管炎临床分析

    目的:探析喘息性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应用布地奈德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120例喘息性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联合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联合组患者给予布地奈德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联合组患者咳嗽、喘息、气促等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8.3%,组间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喘息性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应用布地奈德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治疗的临床效果更好,可明显缩短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是一种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的治疗方案.

    作者:胡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腹腔镜治疗360例宫外孕临床治疗结果探讨

    目的:对腹腔镜手术治疗宫外孕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6年4月收治的360例宫外孕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研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18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尿管留置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等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腹腔镜治疗宫外孕患者可取得较好的效果,且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等优势,对于患者的术后预后十分有利,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汪荣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基层医院开展品管圈活动存在问题及对策

    品管圈活动是一种有效提升质量的管理工具,但在基层医院,由于护士综合素质较差,开展品管圈活动存在许多问题.为充分发挥和利用品管圈的优势,调动护理人员参与管理的积极性,提升护理工作质量,医院护理部认真分析活动开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总结经验,希望对广大基层医院开展护理品管圈活动有借鉴作用.

    作者:魏秀花;王波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253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分析及治疗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53例住院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相关资料.结果: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依次为新生儿感染、围产因素、新生儿溶血病、母乳性因素以及其他不明原因.结论:预防胎儿缺氧、积极防治新生儿感染、完善产前检查、正确指导母乳喂养、做好新生儿先天性疾病的筛查是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率的关键.

    作者:林旻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不明原因反复自然流产患者外周血中CD94、CD56、IL-15含量变化及其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自然流产患者外周血液当中各项指标的含量和相关性.方法:以2013年6月至2016年10月为期,共挑选妊娠期产妇78例.其中39例产妇为不明原因反复流产者,其在院内留有流产档案,所得数据记研究组;另外39例产妇为妊娠早期自愿要求人工流产者,既往无不良流产病史,所得数据记对比组.结果:研究组产妇CD94比例为(21.28±3.21)%,明显低于对比组(27.03±3.57)%;研究组产妇CD56比例为(25.92±3.25)%,明显高于对比组(21.18±2.96)%,同时研究组产妇IL15含量明显高于对比组,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明原因反复自然流产者与正常流产者外周血指标存在一定差异,可将其用于预测参考.

    作者:林晶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慢性病危险因素控制现状与对策

    如今我国的社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其中无论是经济建设还是科技发展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而相应的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从而在很大的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如今人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的过程中也存在很大的问题,其中慢性病的发展已经成为社会人群普遍关注的问题,而过量的吸烟饮酒以及不合理的膳食等诸多的因素都造成了慢性病的生成并开始蔓延,为了能够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对策.

    作者:陈楠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社区管理模式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社区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对86例重性精神病患者进行社区管理,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其中对常规组给予一般管理,对实验组给予综合性社区管理,对比两组管理效果.结果:管理后实验组与常规组患者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比较差异显著,比较两组管理后SDSS各项评分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重性精神病患者采取综合性社区管理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提高管理效果.

    作者:胡素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心理护理在提高耐多药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中的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和分析心理护理在提高耐多药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对我院收治的36例耐多药结合患者的全部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均接受心理护理,对心理护理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的作用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对全部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后,其治疗依从性为100%,且患者的健康状况以及心理状况等明显改善.同时患者精神病性、焦虑、恐怖等因子,与国内常模水准相近.结论:心理护理在提高耐多药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其既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和心理状况,同时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积极影响,值得应用于临床推广.

    作者:张静娜;张娜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鞍形假体治疗骨盆肿瘤临床应用6例报告

    目的:研究骨盆肿瘤的鞍形假体置换和保肢疗效.方法:总结分析6例骨盆肿瘤病例,男4例,女2例,年龄22-47岁,平均30.2岁,软骨肉瘤2例,骨巨细胞瘤4例,病程4-16个月,平均9.5个月,均行鞍形假体置换.结果:本组经过18个月-2年4个月随访,平均随访1年6个月.6例病人均没有发生过脱位、髂骨翼骨折或假体的植入失败,2例软骨肉瘤患者一例1年2个月后死于转移瘤,另一例至今存活.结论:骨盆肿瘤鞍形假体置换可增加髋部稳定性,避免肢体短缩,改善术后步态.对于肿瘤切除后所致的骨盆骨连续性丧失的关节重建,与其他方法相比,鞍形假体是一个简单有效的治疗选择.

    作者:万梅;张洁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进一步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后护理满意度的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进一步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在提高患者满意度中的效果.方法:2015年1月-2015年12月对350名内分泌科出院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分析,得出2015年我科出院患者满意度94.1%,为提高患者满意度,2016年开始我科进一步落实整体责任制护理,2016年1月-2016年12月350例出院患者发放满意度调查表,对进一步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前后出院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进一步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我科护理满意度不断提高,2016年出院患者满意度达96.7%,不断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护理安全,为患者提供了更全程、全面、优质的护理服务.结论:进一步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提高了整体护理水平,强化基础护理服务,丰富护理服务内涵,营造和谐的护患关系,使患者的满意度提高.

    作者:严加安;谢丽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吞咽治疗仪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吞咽治疗仪用于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效果,对吞咽功能障碍情况进行总结.方法:从病例库调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录的80例脑卒中患者资料.采用分组法讨论,每组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吞咽治疗仪,于3个月后回访调查,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按照优、良、中、差等4个标准,统计患者的功能恢复情况,统计2组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发生率.结果:吞咽障碍以口部开合、口唇闭锁、舌部运动、有无流涎、软腭上抬、吞咽反射、呕吐反射等为主要考核标准,本次患者均采用吞咽治疗仪治疗.对照组优良30例,优良率75%,观察组优良39例,优良率97.5%.结论:脑卒中会引起多种症状,吞咽治疗是临床康复重点,吞咽治疗仪可促进功能恢复、减少吞咽功能障碍,值得推广.

    作者:张天喜;谷松穗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橡胶止血带环扎子宫下段救治剖宫产术中急性大出血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橡胶止血带环扎子宫下段救治剖宫产术中急性大出血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6年4月收治的40例剖宫产大出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未予以橡胶止血带环扎子宫下段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橡胶止血带环扎子宫下段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以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输血量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剖宫产术中出现大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子宫收缩乏力以及前置胎盘、胎盘植入等胎盘因素,橡胶止血带环扎子宫下段救治剖宫产术中急性大出血的临床效果更佳,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于荣琴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优质护理在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中的作用分析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组全部对象为2014年8月~2016年8月期间于我院行机械通气治疗的84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者患者的各项指标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机械通气平均次数、VAP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对照组的总满意度分别为95.24%、80.95%,相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X2=5.5078,P<0.05).结论:优质的护理服务方案可明显缩短患儿住院时间及机械通气所需的平均次数、 降低 VAP 发生率,提高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缪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健康指导对改善压疮高危病人照顾者照顾行为的研究

    目的:探讨健康指导对改善压疮高危病人照顾者照顾行为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6月-2016年11月来我院就诊的压疮高危病人120例,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指导;干预组在常规健康指导的基础上,参照2013版中国压疮护理指导意见,以Orem自理理论模式为基础,制定改善照顾者照顾行为的干预方案.于干预后2周及1个月进行干预效果评价.结果: 干预后2周、1个月,干预组照顾者照顾行为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1个月,干预组病人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健康指导有利于改善照顾者照顾行为,降低压疮高危病人压疮发生率,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作者:徐霞;李秀珍;付闯;张艳;吴小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80例广泛期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不同护理方法的观察

    目的:比较广泛期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不同护理方法对生活质量的差异.方法:纳入2013年6月至2016年12月我科收治的80例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入组患者均行依托泊苷联合顺铂正规化疗,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综合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化疗副作用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角色功能评分(64.3±3.4)分、躯体功能评分(66.7±5.3)分、社会功能评分(61.8±5.8) 分、情绪功能评分(67.7±7.2) 分以及认知功能评分(70.3±2.7)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化疗后观察组毒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其中消化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毒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广泛期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一定程度上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丁晶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常见药品调配差错原因分析及其对策

    目的:探究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常见药品调配差错原因与优化对策.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出现常见药品调配差错的处方,对其差错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改善措施.结果: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共调配输液1897635袋,出现处方调配差错的有823例次,其差错率为0.043%,差错主要发生在加药、贴签、摆药、打包与外送等环节中.结论:针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常见药品调配差错原因进行分析,对其工作制度进行完善,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管理,针对相关仪器设备的严格应用与智能化摆药系统的优化,可以明显降低常见药品调配差错的发生率,确保患者合格成品输液,提高临床静脉用药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作者:张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