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晚期乙肝病毒性肝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观察

何灼科

关键词:中晚期乙肝病毒性肝癌, 中西医结合, 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对中晚期乙肝病毒性肝癌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总结和分析.方法:以我院自2015年1月~2016年2月接收的68例中晚期乙肝病毒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西医对症治疗,观察组则在其基础上结合中医方法进行治疗.在治疗结合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59%;且观察组患者在QOL-LC评分的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及心理功能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医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医治疗,能够有效地增强乙肝病毒性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存活质量并改善预后,值得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临床诊治方法.方法: 选择本院于2014年2月~2016年8月期间所收治的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45例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患儿的临床诊治方法和要点.结果: 在全体患儿接受诊治后,体温在4~11d恢复正常状态,咳嗽状况在6~17d得到缓解,其中肺部炎性消失的患儿有43例,病情发展为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患儿有2例,半年后病情没有得到改善.结论: 通过早期监测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各项临床症状与指标,有利于辅助该病的早期确诊,并可以给予对应的药物来进行治疗,极大地提升了该病的临床治愈效果,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秦淑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小儿肺炎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及效果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治疗中的应用与效果.对小儿肺炎护理中的优质护理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在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所收治的72位患有小儿肺炎的患者,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6人,对照组的患儿全部采用普通的护理模式,试验组的患儿采用优质护理的模式进行护理,在护理过程中对两组患儿的憋喘缓解时间以及体温恢复时间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结果:试验组的患儿总共有5例发生了并发症,2例呼吸衰竭、1例心力衰竭、1例缺氧性脑病、1例中毒性休克,总计并发症发生率是13.89%;而采用普通护理模式护理的对照组患儿总计有14位患者发生了并发症反应,其中有4例心衰竭、3例缺氧性脑病、1例中毒性休克、2例呼吸衰竭、3例肺气肿、1例脓气肿,总计并发症发生率是38.89%,试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的体温恢复时间,试验组为(6.84±0.78)d,对照组为(9.44±1.91)d,患儿的憋喘时间,试验组为(3.48±0.42)d,对照组为(5.72±0.74)d,试验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对于小儿肺炎的临床治疗具有十分可观的疗效,能有效缩短患者的憋喘时间和体温恢复时间,降低临床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邓汝南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烧伤患者急救期营养护理探讨

    目的:探讨烧伤患者急救期营养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至2015年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68例烧伤患者,分组方式采用随机投掷法,其中34例作为对照组实行一般护理,其余34例研究组在常规一般护理的基础上结合路径护理方式.分组过后,将这两组的营养情况与并发症状况作对比分析.结果:经过营养护理后,研究组的血红蛋白含量和血清白蛋白含量明显比对照组要高(P<0.05),而对照组发生恶心、误吸、胃滞留以及呕吐等并发症的概率明显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针对烧伤患者具体情况,有效实施急救器营养护理方式,患者的营养状况得到极大改善,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明显降低,因而对烧伤患者急救期营养护理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较好方式.

    作者:唐琴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西吡氯铵含漱液治疗口腔念珠菌病的随机单盲对照研究

    目的:西吡氯铵含漱液治疗口腔念珠菌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收集了我院收治的口腔念珠菌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组后为对照组30例患者用常规方式治疗,而为观察组30例患者用西吡氯铵含漱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各项实验数据.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西吡氯铵含漱液可有效治疗口腔念球菌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口腔念球菌患者.

    作者:张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干预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干预及效果.方法:抽选自2016年4月至2016年10月来我科接受治疗的50例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50例患者分别分为两组: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总有效率显著于对照组总有效率.结论:对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护理干预,不仅提高了护理效果,也促进了患者的身体健康.

    作者:李彩萍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腰一硬联合麻醉在80岁以上高危老年病人骨科手术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80岁以上高危老年病人在骨科手术中应用腰一硬联合麻醉方案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骨科在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内收治的80岁以上高危老年病人,共72例,全部行择期手术,对患者进行编号,1-72号,奇数号为对照组,实施硬膜外麻醉,偶数号为观察组,实施腰一硬联合麻醉,对比两组麻醉效果.结果:在局麻用药量、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方面对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麻醉后HR、MAP以及SPO2变化比较平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80岁以上高危老年病人实施骨科手术时采用腰一硬联合麻醉可以取得更好的麻醉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范怀翊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曲美布汀和奥美拉唑联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

    目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治疗中曲美布汀、奥美拉唑联合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取医院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35例,按照治疗方法划分为A组、B组、C组各45例,分别给予曲美布汀、奥美拉唑以及两种药物联合应用治疗方式,对三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分析.结果:曲美布汀、奥美拉唑联合应用治疗有效率95.56%(43/45)高于A组66.67%(30/45)、B组68.89%(31/45),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治疗中,采用奥美拉唑、曲美布汀联合治疗,对治疗效果的提高可发挥重要作用,应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作者:熊德山;王用兵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脊髓损伤患者康复治疗分析

    目的:对康复治疗应用于脊髓损伤患者中的疗效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52例2015年2月-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脊髓损伤患者,并1:1随机分为参照组(行常规治疗)和实验组(行康复治疗)各26例,对两种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就治疗后而言,与参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的轻触觉、针刺觉、运动三项ASIA评分、barthel生活指数均明显较高,因为P<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治疗应用于脊髓损伤患者中的疗效十分理想,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潘雅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60例凶险性前置胎盘手术治疗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结扎对于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的止血效率.方法:入选本院2014年3月到2016年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60例,采用数字法进行随机分组,分为缩宫剂组30例,采用缩宫素和前列素胺丁三醇治疗;子宫动脉结扎组30例,采用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治疗.观察患者30min总止血率,还有患者术中、术后2h的出血量和大于1000ml出血量的患者人数.结果:①验显示在30min总止血率上,子宫动脉结扎组优于缩宫剂组(P<0.05).②子宫动脉结扎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2h出血量子宫动脉结扎组均低于缩宫剂组(P<0.05),总出血量大于1000ml人数子宫动脉结扎组要显著低于缩宫剂组(P<0.05).结论: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对于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的止血效果要优于缩宫剂治疗,增加单位时间止血率,减少出血量和大出血患者.

    作者:蓝金荣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艾滋病防控体系中的宣传作用分析

    目的:分析艾滋病防控体系中更加有效的宣传方法.方法: 纳入200例人群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使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其实施相应的评价.并比较不同宣传方式在对艾滋病防控体系中能够起到的效果.结果: 当前艾滋病的有效宣传途径为网络、电视、电台、报刊、宣传栏和亲友交流.在对其实施比较后显示,电视和网络的有效率分别为82.5%和65.5%,相比其他方法明显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当前在艾滋病防控体系中,使用网络以及电视等进行宣传能够起到更好的效果.在实际的艾滋病防控过程中可对其进行关注.

    作者:魏茂高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个性化护理程序在小儿腹泻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究个性化护理程序用于小儿腹泻护理中的价值.方法:在我院儿科收治的腹泻患儿中选出18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个性化护理程序),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指标.结果:观察组患儿的腹泻改善时间、止吐时间和退热时间均比对照组短,且家属的护理满意度98.94%高于对照组的89.36%,P<0.05;观察组患儿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程序用于小儿腹泻临床护理服务中有助于促进临床症状的改善,缩短治疗疗程,且能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缓解紧张的护患关系,值得在临床护理服务中推广应用.

    作者:贺登秀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药物制剂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分析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的经济也在飞速的发展,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越来越多的疾病也在困扰着我们,生病就离不开吃药,药物的制作也就变得越来越重要,人们对我国的药物制剂的关注日渐增多.在药物制剂的过程当中,有着许多需要注意的事项,为了我国国民的身体健康,本文就对药物制剂过程当中的注意事项展开了研究和分析,以期能够制造出来品质更加优良的药物,来保证人们的身体健康.

    作者:欧阳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重症手足口病并发症临床观察与护理实践

    目的:重症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临床死亡率高,可出现多器官系统并发症,并遗留严重后遗症,严重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能够早期及时识别重症病例,并做出相应的护理干预,对降低患儿死亡率、缩短病程、促进病情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故本文旨在探析重症早期预警及并发症的护理策略应用于小儿手足口病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75例,对其实施重症早期预警及护理策略--基础护理及相关并发症护理.其中基础护理包括心理、发热、口腔、皮肤、休息及饮食、用药、静脉留置针的护理及出院指导.针对重症手足口患儿并发症的护理包括:消毒隔离、病情观察及健康宣教.结果:通过针对重症手足口病实施早期预警及相应护理策略,75例手足口病患儿中62例治愈,13例好转出院,平均住院时间显著缩短,未遗留后遗症.结论:通过严密的病情观察,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及有效的护理,可减少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病死率,缩短病程、减少后遗症的发生,促进其早日康复.

    作者:李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等比重及重比重腰麻液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分析比较

    目的:比较研究等比重和重比重腰麻液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到2015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需实施剖宫产分娩的产妇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等比重麻醉组和重比重麻醉组两组,各有100例,分别记录两组产妇的麻醉起效时间、胸段高镇痛平面、麻醉维持时间,并对其围术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等进行比较.结果:等比重麻醉组产妇的麻醉起效时间显著慢于重比重麻醉组产妇,麻醉维持时间则短于重比重麻醉组,而胸段高镇痛平面显著更低,其在低血压、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上均低于重比重麻醉组,上述指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等比重腰麻液和重比重腰麻液应用于剖宫产手术中均能获得比较理想的麻醉效果,对胎儿的影响也较小,但相对而言等比重腰麻的恢复快,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在择期剖宫产手术中有更显著的优越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尹建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系统评价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系统评价.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冠心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给予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动态心电图的结果.结果:观察组的动态心电图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的动态心电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的临床改善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可以明显的提高患者的治疗率,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作者:普艳秀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早期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效果

    目的:观察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效果.方法:将2014年2月到2017年2月在我院行血液透析时出现的主要并发症(急性心力衰竭、血压变化、感染、出血)的11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将2014年2月-2015年8月在我院收治的55例作为常规护理组,将2015年9月-2017年2月收治的57例患者作为干预组.常规组患者出现并发症时采用常规的救治方法,干预组出现并发症时采用常规与早期护理干预相结合的方法,然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结果: 与常规组相比,干预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血液透析期间出现并发症患者采用早期护理干预可提高疗效,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何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30例阑尾炎病人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阑尾炎病人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从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阑尾炎病人中选取30例进行研究,收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采用手术治疗,总结其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并对其护理效果予以评价.结果:①本组均经治疗痊愈出院,住院3~12天,平均(6.52±2.14)天.②本组患者共发生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均经对症处理后消退.③本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3.33%(28/30).结论:对阑尾炎患者实施全面的围手术其护理可以确保手术治疗的效果,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供令人满意的护理服务,效果显著.

    作者:黄淑琴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神经外科手术中预存自体血输血技术的应用效果

    目的:研究神经外科手术中预存自体血输血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11月收治的80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异体输血,给予观察组预存自体血输血,对比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围手术期平均异体血液用量、术中异体血液平均用量少于对照组;观察组麻醉诱导前的血红蛋白与红细胞比积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神经外科手术中预存自体血输血技术的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李晓凤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舒适干预护理在股骨干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舒适干预护理应用于股骨干骨折患者临床护理中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所收治14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70例,采用骨科常规护理;研究组70例,加用舒适干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2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4.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干预护理应用于股骨干骨折患者临床护理中,可大限度降低患者生理及心理不适,提升治疗依从性,改善临床疗效;并有助于拉近护患关系,建立良好医院形象,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晓玲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表证病位探析

    表证是中医学里的一个常见概念,但对其具体病位和临床表现对于初学者来说难以掌握;本文从表证病位入手,探析了表证的病因、病性、病位及邪正关系,对于中医初学者可提供良好的借鉴.

    作者:张博达;谢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