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艳峰
目的:总结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术后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总结我科2016年151例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术后患者的护理经验.结果: 151例患者经过严密监护和护理,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无1例死亡.
作者:申雯雯;黄金定;张晶莹;廉俊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前置胎盘产妇的临床治疗方法与效果观察.方法:从2014年1月到2017年1月收治于我院的孕产妇中选取87例前置胎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成采用常规方案治疗的对照组(40例)与结合患者临床特点采用期待疗法的观察组(47例),对两组妊娠结局、终止妊娠时的孕周、产后24h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等相关指标进行观察并对比.结果:本次研究中采用期待疗法治疗的观察组新生儿不良妊娠结局率为2.13%,常规方案治疗的对照组不良妊娠结局率27.5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此外观察组终止妊娠时的孕周、产后24h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等相关指标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置胎盘对母婴健康带来极大威胁,结合患者的临床特点,采取期待疗法,能够有效改善妊娠结局,值得推广.
作者:莫玲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对微创胆囊切除术患者实施术中护理配合对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取2015年11月到2016年11月间本院收治的80例行微创胆囊切除术患者进行研究,采取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n=40)和配合组(n=40),对所有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所有配合组患者实施术中护理配合,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配合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高,配合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结论:对微创胆囊切除术患者实施术中护理配合可有效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
作者:胡昌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运用品管圈活动在规范护士对炎症性肠病患者实施保留灌肠的应用效果.方法:2015年7月成立品管圈小组,对临床炎症性肠病患者实施保留灌肠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影响保留灌肠准确执行的因素,设定目标、拟定对策并实施.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保留灌肠的准确率由66.03%提升至90.16%;且圈员的个人素质修养、责任心、团队合作能力、品管圈手法掌握程度、积极性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 品管圈手法的应用使得护士对炎症性肠病患者实施保留灌肠准确率明显升高,从而可以缩短病人的住院时间、降低复发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吴怀巧;毕文婷;刘锦凤;欧阳芬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大肠癌家属对早期肠内营养(EN)的认知状况及程度,并根据情况对其进行有效护理干预,从而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早期EN的依从性,保证EN的有效实施.方法:采用访谈法及问卷调查法,再针对收集的问题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结果:80%家属对早期EN的认识存在误区或怀疑,通过有效护理干预,提高了家属对早期EN的正确认识及依从性.结论:关注家属对早期EN的认知,及时进行护理干预对保障早期EN的有效实施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静;何红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将我院2014年4月-2016年7月行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100例进行分组,组a围手术期进行常规护理;组b围手术期进行全面护理.就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生存质量和围手术期护理满意度、围手术期并发症出现率进行比较.结果:组b围手术期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组a,围手术期并发症出现率明显低于组a,P<0.05.组b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均明显优于组a,P<0.05.结论: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围手术期行全面护理护理效果确切,可减少并发症出现,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曾莲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建立异菌脲在梨果品中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定量检测方法为异菌脲类农药在水果生产中的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方法特点,利用梨果品的样本性质和异菌脲类农药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并根据实际所拥有的实验条件,建立起梨果品中异菌脲农药残留的定量测定方法,以建立的定量测定方法探讨异菌脲类农药在梨果实中的降解规律,探讨异菌脲残留与施药因素的相关性.结果:(1)建立的异菌脲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定量检测方法低检测浓度为0.01mg/kg、平均回收率在94%~108%之间,变异系数在3.2%~6.5%之间.(2)异菌脲在梨果实中的半衰期为12天,施药45天后降解率可达90%以上.(3)异菌脲类农药在梨果实中的残留与施药次数,施药浓度显著正相关,施药浓度越高,梨果样品异菌脲残留量越高,表明施药次数越少,梨果样品异菌脲农药残留量越低.结论:异菌脲在梨果实中的残留与施药次数,施药浓度显著正相关,应用过程中应注意其降解规律,当异菌脲的施药浓度为200mg/L或300mg/L时,梨果实长到3cm大小时(即花谢2周后)首次施药,以后间隔7天施药3次,尚存19~21天降解期,此时的梨果实食用是安全的.
作者:付宁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延续护理对高血压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88例高血压患者,按照数字随机划分法分为延续组与对照组(n=44).对照组患者出院后实施传统的门诊随访方式,延续组则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以及健康行为情况.结果:延续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且健康行为相对比较理想,各项数据资料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护理对高血压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提升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使高血压患者能够保持健康行为,降低各类不良问题发生率,建议广泛应用.
作者:唐君;杨素钗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将分析药剂师参与处方管理对医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情况的积极作用.方法:2015年我院药剂师并未参与临床处方管理;2016年初,我院全面开展药剂师参与处方管理工作,记录两组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结果:2016年我院推广药剂师参与处方管理后,该年度患者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率0.50%)较2015年(9.03%)显著降低,数据对比P<0.05.结论:药剂师参与处方管理可显著提高医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率,对保障患者临床抗菌药物使用有效性、安全性均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张雪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行剖宫产术中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35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行剖宫产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则选取35例同期行剖宫产无合并子宫肌瘤的患者,,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中,观察组长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但在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产后恶露干净时间、术后缩宫素用量四个方面比较中,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71%,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8.57%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行剖宫产术中切除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二次手术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且安全性高,对患者预后的恢复具有重要的影响,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作者:周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对康复治疗应用于脊髓损伤患者中的疗效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52例2015年2月-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脊髓损伤患者,并1:1随机分为参照组(行常规治疗)和实验组(行康复治疗)各26例,对两种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就治疗后而言,与参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的轻触觉、针刺觉、运动三项ASIA评分、barthel生活指数均明显较高,因为P<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治疗应用于脊髓损伤患者中的疗效十分理想,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潘雅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探讨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干预及效果.方法:抽选自2016年4月至2016年10月来我科接受治疗的50例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50例患者分别分为两组: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总有效率显著于对照组总有效率.结论:对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护理干预,不仅提高了护理效果,也促进了患者的身体健康.
作者:李彩萍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比较研究等比重和重比重腰麻液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到2015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需实施剖宫产分娩的产妇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等比重麻醉组和重比重麻醉组两组,各有100例,分别记录两组产妇的麻醉起效时间、胸段高镇痛平面、麻醉维持时间,并对其围术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等进行比较.结果:等比重麻醉组产妇的麻醉起效时间显著慢于重比重麻醉组产妇,麻醉维持时间则短于重比重麻醉组,而胸段高镇痛平面显著更低,其在低血压、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上均低于重比重麻醉组,上述指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等比重腰麻液和重比重腰麻液应用于剖宫产手术中均能获得比较理想的麻醉效果,对胎儿的影响也较小,但相对而言等比重腰麻的恢复快,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在择期剖宫产手术中有更显著的优越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尹建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究个性化护理程序用于小儿腹泻护理中的价值.方法:在我院儿科收治的腹泻患儿中选出18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个性化护理程序),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指标.结果:观察组患儿的腹泻改善时间、止吐时间和退热时间均比对照组短,且家属的护理满意度98.94%高于对照组的89.36%,P<0.05;观察组患儿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程序用于小儿腹泻临床护理服务中有助于促进临床症状的改善,缩短治疗疗程,且能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缓解紧张的护患关系,值得在临床护理服务中推广应用.
作者:贺登秀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集束化护理干预体系.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10月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1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呼吸机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VAP发生率为9.49%,对照组为39.57%,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为(12.21±3.39)d,对照组为(18.69±4.56)d,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虽易于发生,但只要护理措施得当、全面,是可以预防或有效控制的.
作者:朱洪;吴静频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个体化延续护理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于来我院就医的高血压患者(80例、2014年12月-2016年12月),通过动态化随机单双号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2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个体化延续护理,探究2组患者血压变化以及生存质量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患者血压情况与对照组患者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同时,生存质量相关评分中,观察组患者数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比较,存在较大差异,P<0.05.结论: 个体化延续护理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具有一定的应用效果.
作者:陆翠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对剖腹产手术指征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有效方案;方法:对我院2016年-2017年期间行急诊剖腹产的100例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剖腹产手术指征;结果:我院同期剖腹产率为25.9%,其中急诊剖腹产占39.2%.行急诊剖腹产的指征中,以胎儿窘迫占比例高,其次分别为头位难产和活跃期停滞、产前出血;结论:临床中产科工作应严格掌握相对头盆不称、胎儿窘迫的诊断标准,分娩过程中密切监护、积极处理,尽可能减少降低临床中剖宫产的应用.
作者:黄志向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肿瘤(IPMN)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治疗后近远期生存率.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1月-2014年1月间收治的30例IPM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其病理形态变化,治疗后平均随访3年统计该组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肿瘤发生部位:胰腺头部17例(48.57%)、胰腺尾部10例(28.57%)、胰腺全体8例(22.86%);主要症状为腹部不适,影像学检查显示胰腺有囊实性肿物、胰管扩张明显;平均随访3年,IPMN异形增生术后3年生存率为100.0%;IPMN相关浸润性癌患者术后1年生存率为75.0%,术后3年死亡率为25.0%.结论:IPMN主要表现为胰腺实性囊肿,病理分类、分形有明确的诊断标准;IPMN伴异型增生患者术后生存率明显高于IPMN相关性癌症患者.
作者:周贵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经脐单孔腹腔镜输卵管妊娠开窗取胚术的可行性.方法:选择在2015年1月-2017年1月间我院收取的31例输卵管妊娠患者当做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脐单孔腹腔镜输卵管开窗取胚术进行治疗,总结治疗情况.结果:在本组研究的31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进行手术时发现是间质部妊娠,立即中转开腹手术.其余29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患者的手术时间在20-51min之间,平均为(36.11±3.86)min.术后不需要通过镇痛剂进行镇痛,切口均为一期愈合,并未发生并发症或者持续性异位妊娠.结论:在输卵管妊娠的治疗中,经脐单孔腹腔镜输卵管开窗取胚术是安全可行、理想的一种微创术式,值得注意的是应严格选择病理,施术者应提高自身的手术技巧,在术后要严密检测患者的血β-HCG水平.
作者:姚茂琼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究手足口病患儿通过康复新液治疗后取得的临床成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200例,且均在2015年4月-2016年6月入院,依随机分组标准分为观察组(100人)和对照组(100人).对照组和观察组患儿治疗方法分别为常规治疗和康复新液治疗.从临床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平均口腔止痛时间及口腔溃疡愈合时间四方面入手,针对相关内容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5%)比观察组(96%)低(P<0.05);针对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发生率(3%)与对照组发生率(2%)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在平均口腔止痛时间及口腔溃疡愈合时间方面,观察组患儿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足口病患儿通过康复新液治疗后取得的临床成效显著,有效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且患儿口腔止痛时间及口腔溃疡愈合时间明显缩短,存在一定推广价值.
作者:高楠竣;杨丽萍;陈树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