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87例前置胎盘产妇的临床观察

莫玲

关键词:前置胎盘, 产妇, 综合治疗, 妊娠结局
摘要:目的:分析前置胎盘产妇的临床治疗方法与效果观察.方法:从2014年1月到2017年1月收治于我院的孕产妇中选取87例前置胎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成采用常规方案治疗的对照组(40例)与结合患者临床特点采用期待疗法的观察组(47例),对两组妊娠结局、终止妊娠时的孕周、产后24h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等相关指标进行观察并对比.结果:本次研究中采用期待疗法治疗的观察组新生儿不良妊娠结局率为2.13%,常规方案治疗的对照组不良妊娠结局率27.5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此外观察组终止妊娠时的孕周、产后24h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等相关指标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置胎盘对母婴健康带来极大威胁,结合患者的临床特点,采取期待疗法,能够有效改善妊娠结局,值得推广.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徒手旋转胎头术治疗枕横位和枕后位难产的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在枕横位和枕后位难产治疗中采取徒手旋转胎头术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本医院将选取从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间所收治的难产患者共70例作为探讨的主要对象,分组方式选取计算机表法,对照组(35例)、观察组(3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予以徒手旋转胎头术,对比2组的疗效.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自然分娩率明显更高,予以统计学分析之后,P<0.05,组间差异较为显著.结论:在难产患者中,实施徒手旋转胎头术,能够对枕横位以及枕后位的胎位进行纠正,将自然分娩率提高,可以推广在临床上.

    作者:字剑泽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急性胰腺炎患者消化内科治疗效果探讨

    目的:对急性胰腺炎消化内科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对治疗结果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方法:6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对症治疗,对患者的胃肠进行持续性减压、禁食,当腹部疼痛感消失后给予适当的能量补充.医护人员密切注意患者的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用质子泵抑制剂来减少胃酸的分泌达到抑制消化液分泌的作用,给予患者生长抑素抑制胰液及胰酶的过量分泌.进行抗感染治疗,肌内注射丹参注射液来改善患者的循环从而促进患者的康复.观察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相关指标[血蛋白酶、急性生理学及温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白细胞(WBC)、白蛋白]变化情况.结果:本次研究的治疗效率为93.3%;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白蛋白、C反应蛋白、血淀粉酶以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进行对比分析可知,治疗后患者的血淀粉酶、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C反应蛋白和白蛋白显著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胰腺炎消化内科治疗效果显著,症状缓解明显,且对于患者体内相关指标的回归有着促进作用,并保持着较高的有效率及稳定的疗效水平.

    作者:姚美林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对妊娠高血压孕妇平均动脉压及母婴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对妊娠高血压孕妇平均动脉压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11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84例妊娠高血压孕妇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孕妇采用硫酸镁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组孕妇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硝苯地平片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和母婴结局进行观察和记录,分析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平均动脉压变化情况、母婴结局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平均动脉压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平均动脉压改善情况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母婴结局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明显更好,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对妊娠高血压孕妇平均动脉压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极高,平均动脉压及母婴结局得到显著改善,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琴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胃癌术后化疗间歇期并发肠梗阻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

    目的:研究胃癌术后化疗间歇期并发肠梗阻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及其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到2016年8月期间我院胃癌术后化疗并发完全性肠梗阻的患者2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试验组采用肠梗阻护理干预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肠梗阻缓解时间、护理满意度评分和化疗完成率.结果:试验组患者的肠梗阻缓解时间、护理满意度评分和化疗完成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手术后化疗并发肠梗阻患者采用强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可缩短肠梗阻缓解时间,改善护理满意度,提高化疗完成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蔡桂萍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50例的消化内科专科护理临床观察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消化内科专科护理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上半年在我院就诊的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手段,实验组患者采取消化内科专科护理手段,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二次出血人次以及死亡率.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对照组患者二次出血人次、死亡率明显高于实验组患者,两组数据之间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内科专科护理对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具有良好地临床治疗效果,应加大其推广与使用力度.

    作者:张译文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他克莫司联合激素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38例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临床使用他克莫司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效果,探讨他克莫司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观察38例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采用他克莫司联合激素治疗6个月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后各项观察指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他克莫司联合激素治疗膜性肾病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钱程丽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中晚期乙肝病毒性肝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对中晚期乙肝病毒性肝癌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总结和分析.方法:以我院自2015年1月~2016年2月接收的68例中晚期乙肝病毒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西医对症治疗,观察组则在其基础上结合中医方法进行治疗.在治疗结合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59%;且观察组患者在QOL-LC评分的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及心理功能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医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医治疗,能够有效地增强乙肝病毒性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存活质量并改善预后,值得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作者:何灼科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固定义齿修复保存牙周病松动牙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并分析牙周综合治疗联合固定义齿修复保存牙周病松动牙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11月在我院口腔科就诊的牙周病松动牙患者7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牙周综合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牙周综合治疗联合固定义齿修复,对比分析两组疗效.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4.3%,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7.1%,差异显著(P<0.05).结论: 固定义齿修复保存牙周病松动牙的疗效较好,可有效消除患者的牙周炎症,延长松动牙的使用时间,提高牙齿的咀嚼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陈晨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冠心病门诊治疗中应用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冠心病门诊治疗中应用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88例冠心病门诊患者,通过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4例,研究组患者接受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药物治疗.对患者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TG、LDL-C等血脂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结果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差异结果显著(P<0.05).结论:冠心病门诊治疗中应用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能够很大程度上改善患者血脂水平和心功能状况,具有较高的价值.

    作者:杨雪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试论护理技能的培养

    护理工作是一项基础性和技能性非常强的应用性工作,在医院的医疗护理工作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护士技能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与患者满意度的提高,因此,在校护生应加强自我护理技能的锻炼与提高,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通过自身学习、互相学习、积极实践等方式来提高护理技能,以使自身能胜任以后的工作.

    作者:王妍妍;左权;张宇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60例凶险性前置胎盘手术治疗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结扎对于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的止血效率.方法:入选本院2014年3月到2016年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60例,采用数字法进行随机分组,分为缩宫剂组30例,采用缩宫素和前列素胺丁三醇治疗;子宫动脉结扎组30例,采用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治疗.观察患者30min总止血率,还有患者术中、术后2h的出血量和大于1000ml出血量的患者人数.结果:①验显示在30min总止血率上,子宫动脉结扎组优于缩宫剂组(P<0.05).②子宫动脉结扎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2h出血量子宫动脉结扎组均低于缩宫剂组(P<0.05),总出血量大于1000ml人数子宫动脉结扎组要显著低于缩宫剂组(P<0.05).结论: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对于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的止血效果要优于缩宫剂治疗,增加单位时间止血率,减少出血量和大出血患者.

    作者:蓝金荣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等比重及重比重腰麻液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分析比较

    目的:比较研究等比重和重比重腰麻液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到2015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需实施剖宫产分娩的产妇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等比重麻醉组和重比重麻醉组两组,各有100例,分别记录两组产妇的麻醉起效时间、胸段高镇痛平面、麻醉维持时间,并对其围术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等进行比较.结果:等比重麻醉组产妇的麻醉起效时间显著慢于重比重麻醉组产妇,麻醉维持时间则短于重比重麻醉组,而胸段高镇痛平面显著更低,其在低血压、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上均低于重比重麻醉组,上述指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等比重腰麻液和重比重腰麻液应用于剖宫产手术中均能获得比较理想的麻醉效果,对胎儿的影响也较小,但相对而言等比重腰麻的恢复快,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在择期剖宫产手术中有更显著的优越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尹建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急诊剖腹产手术100例临床分析

    目的:通过对剖腹产手术指征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有效方案;方法:对我院2016年-2017年期间行急诊剖腹产的100例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剖腹产手术指征;结果:我院同期剖腹产率为25.9%,其中急诊剖腹产占39.2%.行急诊剖腹产的指征中,以胎儿窘迫占比例高,其次分别为头位难产和活跃期停滞、产前出血;结论:临床中产科工作应严格掌握相对头盆不称、胎儿窘迫的诊断标准,分娩过程中密切监护、积极处理,尽可能减少降低临床中剖宫产的应用.

    作者:黄志向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50例乳腺癌术后留置输液港化疗的护理体会

    总结我科50例乳腺癌术后留置输液港化疗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包括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心理护理及维护,化疗期间重点加强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化疗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等,50例乳腺癌术后留置输液港的患者均能顺利完成化疗,化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均能减轻和缓解.

    作者:骆燕萍;曹锐萍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我国卫生服务体系之所以逐渐得以发展和完善,离不开深入推进的医疗体制改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此时应运而生,医疗功能日渐突出.但是不容忽视的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管理工作在满足社区群众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同时,也暴露出很多管理方面上的问题.本文围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旨在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质量,解决现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管理工作中的主要问题.

    作者:张学勤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临床使用化疗药物的护理探索

    目的: 探析使用化疗药物患者的临床护理路径以及综合效果,并对临床不良反应的护理方法进行研究. 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4月至2016年11月间收治的100例进行化疗的肿瘤患者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在征得患者及其家属同意的前提下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性的护理办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则采用护理路径管理,分阶段进行针对性护理,利用自制调查表统计并对比和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于宣教知识和化疗不良反应的掌握率达到94%,对照组则为82%,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对于使用化疗药物的患者具有很好的护理作用,能够保证护理工作的有序性和有效性,护患关系更为和谐,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丹琦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低分子肝素联合激素、环磷酰胺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疗效观察

    目的:讨论低分子肝素联合激素、环磷酰胺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我院发生难治性肾病的综合征的病人96例,根据随机的原则分为实行激素、环磷酰胺医治的对照组和实行低分子肝素联合激素、环磷酰胺医治的实验组.结果:实验组的医治效果大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病人使用低分子肝素联合激素、环磷酰胺医治,效果良好,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昆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观察综合护理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暂时性尿失禁的干预效果

    目的:探究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术后暂时性尿失禁患者应用综合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将于本院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的90例患者分为两组,给予45例对照组患者术后常规护理,给予45例观察组患者术后综合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尿失禁持续时间、术后引流管冲洗时间、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给予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综合护理能减少暂时性尿失禁的持续时间,对于促进患者的恢复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萧艳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在甲状腺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

    目的:探究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在甲状腺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 选取我院2015~2016年收治的甲状腺切除术的患者80例,将这8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给予异丙酚进行麻醉,B组给予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进行麻醉.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后恢复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结果:B组患者麻醉后恢复的情况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在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0.00%,B组在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50%,B组明显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临床上对于甲状腺切除术,采用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进行麻醉,得到了显著的效果,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大大降低,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赵世洪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87例前置胎盘产妇的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前置胎盘产妇的临床治疗方法与效果观察.方法:从2014年1月到2017年1月收治于我院的孕产妇中选取87例前置胎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成采用常规方案治疗的对照组(40例)与结合患者临床特点采用期待疗法的观察组(47例),对两组妊娠结局、终止妊娠时的孕周、产后24h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等相关指标进行观察并对比.结果:本次研究中采用期待疗法治疗的观察组新生儿不良妊娠结局率为2.13%,常规方案治疗的对照组不良妊娠结局率27.5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此外观察组终止妊娠时的孕周、产后24h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等相关指标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置胎盘对母婴健康带来极大威胁,结合患者的临床特点,采取期待疗法,能够有效改善妊娠结局,值得推广.

    作者:莫玲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