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昆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防治早产儿呼吸暂停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在我院住院的早产儿呼吸暂停患儿98例纳入研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综合护理干预.护理后,对比两组患儿的呼吸暂停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儿发生呼吸暂停的概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早产儿呼吸暂停患儿实施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患儿发生呼吸暂停的次数,减少对患儿造成的脑损伤,有利于预后.
作者:孔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烧伤患者急救期营养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至2015年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68例烧伤患者,分组方式采用随机投掷法,其中34例作为对照组实行一般护理,其余34例研究组在常规一般护理的基础上结合路径护理方式.分组过后,将这两组的营养情况与并发症状况作对比分析.结果:经过营养护理后,研究组的血红蛋白含量和血清白蛋白含量明显比对照组要高(P<0.05),而对照组发生恶心、误吸、胃滞留以及呕吐等并发症的概率明显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针对烧伤患者具体情况,有效实施急救器营养护理方式,患者的营养状况得到极大改善,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明显降低,因而对烧伤患者急救期营养护理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较好方式.
作者:唐琴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治疗中的应用与效果.对小儿肺炎护理中的优质护理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在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所收治的72位患有小儿肺炎的患者,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6人,对照组的患儿全部采用普通的护理模式,试验组的患儿采用优质护理的模式进行护理,在护理过程中对两组患儿的憋喘缓解时间以及体温恢复时间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结果:试验组的患儿总共有5例发生了并发症,2例呼吸衰竭、1例心力衰竭、1例缺氧性脑病、1例中毒性休克,总计并发症发生率是13.89%;而采用普通护理模式护理的对照组患儿总计有14位患者发生了并发症反应,其中有4例心衰竭、3例缺氧性脑病、1例中毒性休克、2例呼吸衰竭、3例肺气肿、1例脓气肿,总计并发症发生率是38.89%,试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的体温恢复时间,试验组为(6.84±0.78)d,对照组为(9.44±1.91)d,患儿的憋喘时间,试验组为(3.48±0.42)d,对照组为(5.72±0.74)d,试验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对于小儿肺炎的临床治疗具有十分可观的疗效,能有效缩短患者的憋喘时间和体温恢复时间,降低临床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邓汝南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评价个体化减张整形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鼻中隔偏曲患者138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措施,实验组患者采用个体化减张整形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术后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临床指标、术后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鼻中隔偏曲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个体化减张整形术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同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方万和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血栓弹力图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4年6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7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诊断方式的差异分为甲组和乙组,分别给予常规检测和血栓弹力图进行检测,对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对甲组和乙组的出血量、输液量、悬浮红细胞输注量、新鲜冰冻血浆输注量系数进行对比,乙组的各项系数明显低于甲组,对甲组和乙组的术后6h引流量和术后24h引流量进行分析,乙组的各项数值明显低于甲组,组间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弹力图能检测凝血功能,指导输血,减少血液制品的输注量,对重型颅脑损伤围手术期患者的预后恢复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滨;谭勇;宋建铭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将分析药剂师参与处方管理对医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情况的积极作用.方法:2015年我院药剂师并未参与临床处方管理;2016年初,我院全面开展药剂师参与处方管理工作,记录两组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结果:2016年我院推广药剂师参与处方管理后,该年度患者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率0.50%)较2015年(9.03%)显著降低,数据对比P<0.05.结论:药剂师参与处方管理可显著提高医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率,对保障患者临床抗菌药物使用有效性、安全性均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张雪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观察中医辩证施护在骨科术后患者疼痛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骨科收治的113例需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n=57)和对照组(n=56).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施护,观察两组患者术后12h、24h及48h疼痛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12h、24h及48h疼痛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辨证施护可有效减轻骨科患者术后疼痛,提高患者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利于术后康复,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作者:郑萍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在医院管理观察组医务科的作用.方法: 对当前医院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医务科的作用以及职责进行分析,进一步的找出在医院管理过程中如何更好的改善医务科的工作效果.结果: 医务科是医疗法律法规的执行者、是医院工作质量的控制者和医院各项事务的处理者,对于医院的日常工作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医务科在实际工作中会出现职责不明确、机制不完善和责任感不强等问题,因此需对这些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解决.结论: 医务科在医院管理工作中扮演者非常重要的角色,对于医院而言有着重要意义.但医务科的日常工作仍然有职责不明确、机制不完善和责任感不强等问题,需对这些问题进行有效解决,保证医务科的工作质量.
作者:侯彦东;姚利玲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对中晚期乙肝病毒性肝癌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总结和分析.方法:以我院自2015年1月~2016年2月接收的68例中晚期乙肝病毒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西医对症治疗,观察组则在其基础上结合中医方法进行治疗.在治疗结合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59%;且观察组患者在QOL-LC评分的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及心理功能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医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医治疗,能够有效地增强乙肝病毒性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存活质量并改善预后,值得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作者:何灼科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对妊娠高血压孕妇平均动脉压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11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84例妊娠高血压孕妇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孕妇采用硫酸镁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组孕妇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硝苯地平片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和母婴结局进行观察和记录,分析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平均动脉压变化情况、母婴结局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平均动脉压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平均动脉压改善情况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母婴结局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明显更好,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对妊娠高血压孕妇平均动脉压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极高,平均动脉压及母婴结局得到显著改善,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琴 刊期: 2017年第04期
手术室护理工作中较为常见的安全隐患产生于护理人员的配置、护理水平、规章制度落实情况、先进技术应用等方面.为了有效控制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就应该完善并严格执行手术室管理制度,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提升护理工作质量,优化手术室环境,并在用药、灭菌、器具等方面进行高效、优质管理.
作者:吕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分析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及其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经本院收治的呼吸系统疾病患儿共28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42例,对照组采用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药物进行治疗,而观察组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药物进行治疗,毕竟两种雾化吸入疗法的治疗效果,观察患儿的病症改善状况及血氧指标等的变化.结果:两组患儿血氧饱和度及呼气流量经治疗后明显改善,而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比较两种方法的改善状况,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患儿喘息、胸闷、咳嗽等病症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雾化吸入疗法是现代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中的重要治疗方法,其中通过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疗法与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疗法治疗均能有效的改善患儿病症,但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具有更好的效果,也能使患儿快速恢复,具有较大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黄秋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记录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分散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对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治疗效果.方法:把 12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依据随机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60人.观察组患者口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分散片和阿托伐他汀钙片,对照组患者仅口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分散片,连续服用8周.待治疗结束后,将两组的临床疗效、血压和血脂水平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血压、血脂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临床使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分散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能够显著控制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血压及血脂水平,是令人满意的治疗方案.
作者:斯小亮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儿童输液过程中的影响.方法:加强护理人员心理素质、沟通技巧等能力培养,针对儿童的心理特点,采用亲情化的语言和得体的称谓,鼓励、夸奖等方法.结果:营造了一个温馨、舒适的输液环境,患儿配合静脉穿刺,成功率高.结论:加强了护患沟通,构建了和谐的护患关系.
作者:韦桂莲;欧永月;王艳秋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施秉县 60多年来疟疾防治效果,为制订疟疾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历年疟疾疫情和防治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疟疾发病率从 1 955 年的780/万下降至1983年的0.08/万,自1983年确诊后一例病例后,我县33年没有发现本地感染病例.2016年经黔东南州专家组考核达到卫生部《基本消灭疟疾标准》.结论: 60多年来施秉县疟疾防治取得了显著效果,以后应加强疟疾的监测,做好疟疾防治工作.
作者:许梅;吴奎;莫非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究个性化护理程序用于小儿腹泻护理中的价值.方法:在我院儿科收治的腹泻患儿中选出18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个性化护理程序),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指标.结果:观察组患儿的腹泻改善时间、止吐时间和退热时间均比对照组短,且家属的护理满意度98.94%高于对照组的89.36%,P<0.05;观察组患儿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程序用于小儿腹泻临床护理服务中有助于促进临床症状的改善,缩短治疗疗程,且能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缓解紧张的护患关系,值得在临床护理服务中推广应用.
作者:贺登秀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究针对骨科手术患者应用舒芬太尼对患者超前镇痛和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作用.方法:择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行骨科手术治疗患者6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将其等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包含31例患者,研究组患者术前静脉注射0.10μg/kg的舒芬太尼,参照组术前注射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和临床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前后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呼吸频率以及血氧饱和度生理指标水平大致相当,组间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2h、术后12h以及术后24h的视觉模拟评分结果均显著低于参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接受骨科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前静脉注射适当剂量的舒芬太尼药物制剂,能够在不显著改变患者的生理指标项目水平条件下,有效降低患者的术后视觉模拟评分结果和临床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优化接受骨科手术治疗患者的围术期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医学实践过程中予以推广运用.
作者:张红兵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舒适干预护理应用于股骨干骨折患者临床护理中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所收治14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70例,采用骨科常规护理;研究组70例,加用舒适干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2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4.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干预护理应用于股骨干骨折患者临床护理中,可大限度降低患者生理及心理不适,提升治疗依从性,改善临床疗效;并有助于拉近护患关系,建立良好医院形象,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晓玲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对小儿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采用咪达唑仑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64例惊厥持续状态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静脉注射地西泮治疗,观察组给予静脉注射咪达唑仑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88%,对照组为78.1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对照组为12.5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惊厥性癫痫采用咪达唑仑静脉注射治疗,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较少,用药可靠,在临床中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李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讨论家属参与护理干预对多发性跖骨骨折患者足部功能恢复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现随机选取2015年6月-2016年8月在我院收治的多发性跖骨骨折患者62例,分为实验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给予院内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家庭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足部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足部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3.5%,对照组足部功能恢复优良率为64.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6.7%,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48.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属参与护理干预可以促进多发性跖骨骨折足部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赵慧慧 刊期: 201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