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杨;高红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加胆总管探查治疗胆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以我院进行胆结石治疗的8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42例)与观察组(4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式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手术方式为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通气时间、镇痛次数以及手术后住院的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65%)明显低于对照组(16.67%),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切除加胆总管探查治疗胆结石都有效地提升治疗效果,造成的创伤小,促进患者康复,具有一次性将结石清除的效果,值得临床借鉴与推广.
作者:曹卫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分析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社区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对86例重性精神病患者进行社区管理,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其中对常规组给予一般管理,对实验组给予综合性社区管理,对比两组管理效果.结果: 管理后实验组与常规组患者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比较差异显著,比较两组管理后SDSS各项评分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重性精神病患者采取综合性社区管理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提高管理效果.
作者:胡素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精神科开展人性化护理的实践与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120例精神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每组60例.观察组给予常规精神科专科护理,治疗组在观察组常规专科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心理护理.结果:两组医患之间的关系均明显改善,患者服从管理和接受治疗的依从性提高,满意度提高,但治疗组护理明显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性化护理的实施,可明显减少护理意外及护理差错事件,降低患者暴力倾向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咏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术后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接收的100例子宫肌瘤患者参与研究,并将10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为50例,比较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评分为(86.27±6.8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1.53±5.05)分,且差异具有一定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中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0.00%,高于观察组患者2.00%(P<0.05).结论:在子宫肌瘤患者术后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产生,促进患者对子宫肌瘤病的了解,值得应用.
作者:王琼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降脂胶囊对高脂血症大鼠模型的降脂效果.方法:选取高脂血症大鼠20只和健康大鼠10只,高脂血症大鼠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降脂将囊、生理盐水直接灌胃,健康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6周后观察大鼠的肝指数和大鼠血清TC、TG、HDL-C、LDL-C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大鼠的肝指数比对照组明显降低,观察组大鼠血清中TC、TG、LDL-C指标明显降低(P<0.05),血清中HDL-C明显升高(P<0.05).结论:降脂胶囊对高脂血症大鼠具有一定的降脂作用.
作者:尚娜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分析腹膜透析患者病死的危险因素,为改善腹膜透析患者预后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4年01月我院收治的腹膜透析患者110例,其中30例于透析治疗3年内病死,对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Logistic回归性分析,探讨腹膜透析患者病死的危险因素.结果:年龄>60岁、糖尿病、脑血管疾病、血C反应蛋白增高、腹膜高转运状态是腹膜透析患者病死的相关因素,其中年龄>60岁、脑血管疾病、腹膜高转运状态是腹膜透析患者病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腹膜透析患者病死的相关因素较多,临床应全方面、多角度干预.
作者:张雪亮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普外科临床中甲状腺肿瘤的手术治疗的临床特点和效果,进而为甲状腺肿瘤手术治疗的临床提供合理有效的理论支持和方法支持,从而提高普外科临床中甲状腺肿瘤治疗的成功率和疗效率.方法:从我院普外科接诊的甲状腺肿瘤患者中选取60例患者为样本,参考随即平均分配的方法将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其中观察组30例患者采取手术治疗手段,对照组30例患者采取保守治疗手段.结果:经过一年的观察和治疗后,对照组30例患者中治疗效果显著的15例,治疗有效的11例,无效的4例,总疗效率86%;观察组30例患者中治疗效果显著的18例,治疗有效的11例,无效的1例,总疗效率97%.在为期1年的治疗随访中,对照组患者3例复发,复发率为10%,观察组患者5例复发,复发率17%.对照组和观察组在治疗效果与复发情况上存在数据差异,经t检验,P<0.05,因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外科手术的方式治疗甲状腺肿瘤能够有效提高疾病的疗效率,手术疗法的疗效率和保守治疗的疗效率存在明显差异,但是从医疗随访的结果来看,手术疗法虽然有高疗效率但是也有较高的复发率,在未来的医疗临床上应当将手术治疗与甲状腺类疾病保守治疗方法的优点和特点进行结合,开发并研究更有利于提高甲状腺肿瘤治疗效率并降低复发率的有效疗法,为患者康复、生活质量的提高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医疗手段.
作者:刘东旭;刘桂英 刊期: 2017年第05期
普外科采取的治疗手段多为手术治疗,期间护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不仅能使患者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治疗,还能提高临床疗效.护理工作的人性化实施早是由美国医疗界提出的,它是基于人性角度的护理模式发展而成的一种护理体系,旨在为患者提供一种人性化的护理服务.
作者:陈红卫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对比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观察对象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老年股骨颈骨折总共54例,按不同置换术方法分组.一组设对照组,实施半髋关节置换术,26例患者.另一组设研究组,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28例患者.治疗后组间对比疗效.结果:研究组Harris、假体髋臼外展角和前倾角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P<0.05,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远期疗效优于半髋置换,值得推广.
作者:李成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系统性护理对乳腺癌手术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对186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了系统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焦虑以及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功能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选择系统性护理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进行干预,更利于减轻患者负面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进行广泛的推广.
作者:蔡建芬;冯静英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沙丁胺醇混悬液治疗儿童喘息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09月-2016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100例视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分析组各50例,其中常规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分析组则采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沙丁胺醇混悬液治疗,然后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分析组治疗总有效率98%显著高于常规组的78%;分析组患者喘息、咳嗽等症状消失时间均比常规组短,且常规组3个月时复发率高达18%,分析组的仅为4%,分析组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沙丁胺醇混悬液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效果显著,有效降低复发率,值得推荐.
作者:李鹏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不同吸痰方式对肺不张患者呼吸循环参数的影响.方法:接收在我院肺不张的患者一共有10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对照组对病人采取开放式吸痰,研究组对病人采取密闭式吸痰,对两组病人的呼吸循环参数的影响.方法:吸痰以后,研究组病人的RR、SPO2、TV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肺不张患者采取密闭式吸痰,对其呼吸循环参数的影响相对比较小,同时吸痰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许静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析循证护理在脊柱骨折中的应用效果和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间我院接收的脊柱骨折患者56例,按照随机数字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方法的实施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分别为3.57%、96.43%,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分别为10.71%、85.7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脊柱骨折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所得结果有着较大的优越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管苏红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评价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108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并分析糖尿病与心血管并关系.结果:糖尿病病史在5年以内(74.1%)的患者出现高血压的概率为显著低于5年或以上(25.9%)的患者,两组间发生冠心病和心绞痛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发生心血管与多种因素有关临床高血压辅助检查更能较好的早期发现和预防糖尿病的心血管并发症.
作者:罗伦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前馈控制在儿童先天性心脏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在我院进行先天性心脏手术治疗的80例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实施常规手术护理,观察组40例在护理中实施前馈控制,对比两组的护理缺陷发生情况,以及医生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护理缺陷率低于对照组,医生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儿童先天性心脏手术护理中应用前馈控制可有效降低护理缺陷的发生率,提高医生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区燕玲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和研究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患者的护理体会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9)和对照组(49).观察组患者采用康复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分析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有效率为 93.9%,对照组护理有效率为 63.3%.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康复护理有利于脑卒中患者恢复,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广泛应用与推广.
作者:党斌茹 刊期: 2017年第05期
伴随着二孩政策的开放,在未来几年内,我国的新生儿数量将会增加,在护理专业课程中,儿科护理学是一门主干课程.伴随着当前医学教学改革的提出,以往的教学模式不能满足现代儿科护理的培育要求了,需要针对儿科护理学教学现状进行调整,以期为今后的教学奠定基础.本文主要对在儿科护理教学中实施以情优教手段的实践进行了探讨,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作者:陆玉荣;李宁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椎管内麻醉行分娩镇痛对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96例待分娩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产妇临产后采取椎管内麻醉,而对照组采用常规分娩护理方式,不行椎管内麻醉.分娩过程中记录产妇心率、活跃晚期VAS评分以及分娩方式和妊娠结局.结果:(1)观察组产妇活跃晚期VAS评分和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产妇阴道器械助娩率和剖宫产率显著少于对照组;而顺产率(93.0%)明显高于对照组(7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管内麻醉行分娩镇痛效果良好,利于产妇顺产,减少了剖宫产的发生,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吉日木图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在护理神经外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并进行探讨和分析,以供参考.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神经外科患者共10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53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除采用常规护理外,同时采用心理护理,记录效果.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在护理神经外科患者中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晓燕;苏红;鲜继淑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应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并探讨.方法:选取68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分组对照,采用常规治疗者设定为对照组,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者设定为观察组,每组各34例患者,收治时间均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间.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组间经t检验证明(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7.06%高于对照组7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应用醒脑开窍针刺疗法进行治疗,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缓解症状,有助于后期生存质量的提升.
作者:熊建伟 刊期: 201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