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胆囊切除加胆总管探查治疗胆结石的疗效分析

曹卫

关键词:胆囊切除, 胆总管, 胆结石
摘要:目的:探讨胆囊切除加胆总管探查治疗胆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以我院进行胆结石治疗的8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42例)与观察组(4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式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手术方式为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通气时间、镇痛次数以及手术后住院的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65%)明显低于对照组(16.67%),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切除加胆总管探查治疗胆结石都有效地提升治疗效果,造成的创伤小,促进患者康复,具有一次性将结石清除的效果,值得临床借鉴与推广.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探究早期集束化护理干预对ICU高龄患者术后谵妄及负面情绪的影响

    目的:分析早期集束化护理干预对ICU高龄患者术后谵妄及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6年5月ICU收治的98例ICU高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采取早期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并采用SAS、SDS评定量表对两组患者负面情绪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者经术后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谵妄转归有效率(85.71%)显著高于对照组(65.31%),差异有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对ICU高龄患者术后谵妄及负面情绪采用早期集束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术后谵妄转归,显著减少患者负面情绪的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楠;唐娟;余天燕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道疾病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道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2016年患有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患者9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三组,每组患者30例.中医组的患者单纯使用中医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西医组的患者单纯采用西医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联合组的患者采用中医联合西医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三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幽门螺杆菌转阴的情况进行分析与对比.结果:三组在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以及胃溃疡的疗效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患者在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时Hp转阴率为92.3%,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时 Hp 转阴率为 96.0%,治疗胃溃疡时 Hp 转阴率为 94.7%,均高于中医组和西医组(P<0.05).中医组与西医组对治疗这三种类型疾病时的Hp转阴率的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治疗Hp阳性消化道疾病能够提高Hp转阴率,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以及应用.

    作者:祁俊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左旋咪唑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左旋咪唑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2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6例.两组患儿均予抗组胺药物西咪替丁、葡萄糖酸钙、维生素C抗过敏,双嘧达莫抗凝治疗.并避免食入,接触,输入过敏原物质,有感染依据的给予抗生素治疗.消化道病变严重,如消化道出血者卧床休息,暂禁食,加用甲强龙,营养支持,并予粘膜保护剂,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每次1ml 肌肉注射,每周3次,左旋咪唑3mg/kg每天,疗程1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92/96),对照组总有效率85%(82/96).治疗组高于对照组,但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065.P>0 05);治疗组皮肤紫癜消退时间、关节肿痛、消化道病变,肾脏病变消失时间等方面均比对照组明显缩短.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左旋咪唑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疗效确切.能较快缓解症状、缩短病程,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使用.

    作者:李敏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表麻下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近绝对期青光眼的护理

    目的:研究探讨表麻下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近绝对期青光眼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7月~2016年9月收治的绝对期青光眼病患31例(35眼),均择期实施结膜囊表面麻醉后开展复合式小梁切除手术治疗.结果:全部患者均随访观察6~12个月,其中21例(24眼)视力得到明显提高;在视野改善治疗中,12例(14眼)视野扩大;在眼压检测中,28例(33眼)术后12个月眼压<15mmHg.结论:术前心理干预护理,可减少情绪因素影响眼压变化,可极大的促进患者后期眼部神经恢复效果.

    作者:刁源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产科治疗临床效果探讨

    目的:研究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患实施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式,选择36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住院病患,总结新生儿状况及分娩方式差异.结果:子痫前期程度越轻,新生儿出现窒息及死亡的危险几率越低.分娩方式上,患者子痫前期程度越重,实施剖宫手术的比例越高.结论: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在常规药物治疗下未得到明显改善,应考虑终止妊娠或择期手术,改善母婴预后状况,降低围生期死亡率.

    作者:王金花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人文关怀对儿科临床护理的重要性

    目的:分析和探究在儿科临床护理中应用人文关怀的护理效果及重要性.方法:随机抽取了我院儿科在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120例患儿作为对象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而实验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又给予了系统性的人为关怀,然后对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98.33%)、护理满意度(100.0%)、遵医嘱比例(96.67%)均高于对照组的(85.0%)(83.33%)、(80.0%),而护患纠纷发生率(1.67%)、投诉率(0.0%)等均低于对照组的(13.33%)、(10.0%),他们之间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儿科临床护理过程中,引入人文关怀,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并降低护患纠纷和投诉率,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丹丹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用于370例小儿咳嗽中的体会

    目的:对小儿咳嗽采用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370例小儿咳嗽病例作为分析的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措施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5例.对照组采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观察组采用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比较两组疗效以及症状的改善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儿取得了95.1%的临床总有效率,对照组85.9%,两组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咳嗽、喘息以及肺部啰音等症状的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在治疗小儿咳嗽方面具有良好疗效,且患儿症状可短期快速改善,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史荷芳;汪妙芬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大剂量氨甲喋呤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探析大剂量氨甲喋呤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6月间我院接收的采用大剂量氨甲喋呤治疗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46例,按照随机数字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采用大剂量氨甲喋呤治疗的ALL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所得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海慧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内分泌科中老年患者入院的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分析

    目的:探讨内分泌科中老年患者在入院后的护理安全隐患以及相应的防范对策.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00例中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护理安全管理,对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患者的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对照组为28%;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8%,对照组为78%,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内分泌科中老年患者入院后存在多种安全隐患,护理人员应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减少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

    作者:肖秀丽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观察丁苯肽软胶囊与丹参川芎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比较

    目的:观察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运用丁苯肽软胶囊与丹参川芎注射液治疗比较.方法:选取80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入院后给予丹参川芎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运用丁苯肽软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观察组在接受上述的治疗后,其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85.00%的总有效率,(P<0.05).结论: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临床的治疗中运用丁苯肽软胶囊联合丹参川芎注射液治疗,更能够有效的改善临床的不良症状,有临床的推广价值.

    作者:李丽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无偿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及分析

    无偿献血属于社会公益行动之一,主要是指为拯救他人生命,自愿且无偿献出自身血液的一种行为,目前,该行为已经在社会上得到广泛推广,但在无偿献血过程中,部分无偿献血者可能会发生一些不良反应,例如恶心呕吐、血压下降(上升)、心率减慢(加快)、胃肠蠕动增加、头晕等,该现象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广大无偿献血者的积极性.因此,为提高无偿献血者的积极性,有必要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本文将对无偿献血不良反应的分型及其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和综述,以便为减少无偿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提供相关指导.

    作者:刘晓忠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胆囊切除加胆总管探查治疗胆结石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加胆总管探查治疗胆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以我院进行胆结石治疗的8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42例)与观察组(4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式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手术方式为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通气时间、镇痛次数以及手术后住院的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65%)明显低于对照组(16.67%),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切除加胆总管探查治疗胆结石都有效地提升治疗效果,造成的创伤小,促进患者康复,具有一次性将结石清除的效果,值得临床借鉴与推广.

    作者:曹卫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成人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鼓膜二氧化碳激光打孔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鼓膜二氧化碳激光打孔治疗成人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70例分泌性中耳炎成人患者,其中行内镜下鼓膜穿刺治疗者35例归为对照组,另35例患者行鼓膜二氧化碳激光打孔治疗归为观察组,观察比较两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1%、77、1%,组间差异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鼓膜二氧化碳激光打孔治疗成人分泌性中耳炎疗效肯定,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雪洁;王钧;赵永坤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在2015年5月-2016年5月间接收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44例,按照随机数字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所得结果显示出较大的优越性,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耿咪咪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对30例晚期肺癌患者姑息治疗效果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晚期肺癌患者采取姑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我们将2014年4月-2015年4月我科收治的30例晚期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进行分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为15例,分别采用传统的常规治疗和姑息治疗,将其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通过治疗后,分析其两组的SAS及SDS评分情况后发现:观察组这两项评分都低(P<0.05),而且观察组患者的家庭心理情况也比对照组好(P<0.05).结论:姑息治疗对晚期肺癌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李江龙;龚泉;黄先达;马静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比较

    目的:分析探讨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溃疡的临床疗效,为胃溃疡患者的治疗提供理论支持和科学指导.方法: 选取2014年4月到2016年5月消化性溃疡的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名患者.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奥美拉唑和克拉霉素以及阿莫西林三联治疗,对实验组的患者采取雷贝拉唑和克拉霉素以及阿莫西林三联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对其疗效、HP根治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复发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据观察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时间明显要优于对照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时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HP根治率和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实验组的HP根治率和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4%和9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和76%,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都要低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复发率,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在治疗消化性溃疡时,对患者使用雷贝拉唑进行治疗的疗效明显要比采取奥美拉唑进行治疗的疗效要好,提高了治疗的总有效率和HP根治率,减少了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有利于患者的恢复,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丽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少白红细胞技术在临床输血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少白红细胞技术应用于临床输血中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所收治150例输血患者,根据输血技术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75例,采用少白红细胞技术进行输血;对照组75例,采用常规输血技术.在研究组中抽取60例血样,比较去除白细胞前后血液检查结果,记录两组患者输血过程中及输血后2h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60份血液样本中,去除前后,红细胞与血红蛋白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去除前,血小板为(160.15±46.01)×109、白细胞为(7.28±1.91)×109,与去除后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应用少白红细胞输血技术后,仅发生1例发热反应,发生率为1.33%;对照组患者中发生3例过敏反应、1例紫癜及4例发热反应,发生率为10.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少白红输血技术可有效过滤血液中血小板、白细胞含量,降低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使用效果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喻学继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舒适护理在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 分析舒适护理在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以在我院诊治的62例乳腺癌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的方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n=31例)、观察组(n=31例)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患者的满意度,并进行分析.结果:经过护理,对照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4.19%,患者的总满意度为54.84%;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患者的总满意度分别为25.81%、93.55%,组间数据对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患者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施行舒适护理,不仅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而且还提高了护理工作的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刘孝佐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血液灌流联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技术治疗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高脂血症性胰腺炎运用血液灌流联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技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采用常规的静脉血液滤过技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血液灌流联合静脉血液滤过技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6、白介素-1、慢性健康评分之间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临床上的治疗总存活率为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95.0%总存活率,观察组的联合治疗能够有效的降低血脂,(P<0.05).结论:高脂血症性胰腺炎在临床上的治疗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技术治疗,能够有效的降低血脂,提高患者的存活率,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温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不同方法(低温等离子刀、双极电凝)实施扁桃体切除术效果对比

    目的:观察低温等离子刀、双极电凝两种手术对扁桃体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00例扁桃体切除术患者,按照治疗方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采用低温等离子刀切除,对照组采用双极电凝切除,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假膜脱落时间、恢复正常饮食时间、平均疼痛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研究组与对照组相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低温等离子刀在扁桃体切除中有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等特点,可为患者提供更为安全的治疗方法.

    作者:潘文豪 刊期: 2017年第05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