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全喉切除术后患者的护理分析

廖明霞;王争霞

关键词:全喉切除术, 整体护理, 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对于全喉切除术后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的有效性.方法:将150例全喉切除术患者分为2组,每组75例.对照组病患接受常规优质护理.观察组病患接受整体护理,分析相关结果.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费用和住院时长显著较低,P<0.05.护理满意度较高,P<0.05.结论:对于全喉切除术者,实施整体护理,可提升手术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结局,值得进一步推广.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后腹腔镜去顶减压术与经皮穿刺硬化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的比较

    目的:比较后腹腔镜去顶减压术与经皮穿刺硬化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6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120例单纯性肾囊肿患者,按进入医院的编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进行经皮穿刺硬化术治疗,观察组进行后腹腔镜去顶减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住院和手术的时间等明显短于对照组,视觉模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无出血,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未并发症(0.00%),对照组出现8例并发症染(13.3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X2=8.5741,P<0.05).结论:在进行单纯性肾囊肿的治疗时,进行后腹腔镜去顶减压术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减少手术和住院的时间,节省治疗费用,并且患者的疼痛低,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张登;李冬月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冠心病患者合并肺心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分析

    目的:对冠心病合并肺心病的临床特点进行研究,并分析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7年2月收治的肺心病患者60例,根据患者是否伴有冠心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人,实验组为冠心病合并肺心病的患者;对照组为只有肺心病的患者.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并对其治疗进行研究.结果:实验组的患者比对照组的患者,在临床并发症中,更易发生高血压和糖尿病等症状,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在胸片的对比中,冠心病合并肺心病的患者,胸部的病变情况明显优于单纯的肺心病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在心电图的显示中,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肺型的P波明显的小于只有肺心病的患者,但是在心肌梗死、房阻的心电图改变明显的比只有肺心病患者多,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后均有明显的改善.结论:研究冠心病合并肺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可以有效的对患者进行治疗,采取更加合理的方式,减少治疗期间的并发症的出现,减轻患者的痛苦,在临床治疗中加快患者的康复.

    作者:蔡檬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中西结合治疗肝胃气滞型慢性胃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中西结合治疗肝胃气滞型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11月收治的肝胃气滞型慢性胃炎患者共4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先后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药治疗方法,跟踪观察两组患者疗效和HP根除率.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病症如胃脘痛、脘腹胀满等改善幅度较大(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5%,对照组7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根除率为87.5%,对照组为57.1%,差异较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单纯的西医治疗相比疗效更佳,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杨文丰;孔曼丽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急性肠胃炎奥美拉唑肠溶片联合复方嗜酸乳杆菌片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关于急性肠胃炎,应用奥美拉唑肠溶片联合复方嗜酸乳杆菌片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肠胃炎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应用复方嗜酸乳杆菌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肠胃炎患者,在进行治疗时,可以使用奥美拉唑肠溶片联合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进行治疗,其效果显著,并发症较少,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广泛的推广使用.

    作者:纪昆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应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并探讨.方法:选取68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分组对照,采用常规治疗者设定为对照组,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者设定为观察组,每组各34例患者,收治时间均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间.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组间经t检验证明(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7.06%高于对照组7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应用醒脑开窍针刺疗法进行治疗,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缓解症状,有助于后期生存质量的提升.

    作者:熊建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中医康复科疼痛护理探讨

    目的:对中医康复科疼痛护理方式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3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36例患者,这些患者均由于受到疾病折磨承受不同程度的疼痛,按照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8例.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康复科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并对这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中医康复科护理措施对疼痛患者进行护理,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感,且易被患者所接受,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田朝霞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青海藏族胆结石与血脂水平关系的分析

    目的: 分析青海藏族胆囊结石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103例藏族胆囊结石患者、203例汉族胆囊结石患者和80例无胆囊结石的藏族对照的临床资料,对比三组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的水平.结果:藏族胆囊结石组的TC、TG、LDL-C、ApoB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4,7.44,5.29,5.60,P<0.05);汉族胆囊结石组的TG、HDL-C、ApoA水平高于藏族胆囊结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3,2.79,2.32,P<0.05).结论:青海藏族胆囊结石的发病与血脂水平密切相关.

    作者:谢今朝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前馈控制在儿童先天性心脏手术护理中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前馈控制在儿童先天性心脏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在我院进行先天性心脏手术治疗的80例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实施常规手术护理,观察组40例在护理中实施前馈控制,对比两组的护理缺陷发生情况,以及医生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护理缺陷率低于对照组,医生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儿童先天性心脏手术护理中应用前馈控制可有效降低护理缺陷的发生率,提高医生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区燕玲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健康教育在小儿手足口病感染防控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小儿手足口病感染防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托幼机构小儿手足口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进行跟踪随访.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性(100%)明显高于对照组(87.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皮疹消退时间、住院时间(3.8± 1.4、7.5± 1.5)明显少于对照组(5.1± 2.5、12.8± 2.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小儿手足口病感染防控护理时,健康教育能够发挥出极佳的效果,患者的皮疹消退时间、康复时间明显缩短,治疗的有效性大幅度提升,因而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樊秋云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我院抗菌药物使用频率与微生物送检率调查分析

    目的:分析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整理我院住院患者2016年1-6月份的抗菌药物使用频率和微生物送检率两项指标.结果:非限制级抗菌药物送检率在2016年4、5、6月份未达到30%的标准外,其它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结论:重视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情况,减少细菌耐药性.

    作者:潘和蹇;夏诚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血管成像仪在婴幼儿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血管成像仪在婴幼儿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6年12月我科收治的需行静脉治疗的住院婴幼儿100例,血管等级均为2~3级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采用血管成像仪辅助穿刺,对照组采用常规穿刺.结果:研究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穿刺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患儿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血管成像仪辅助婴幼儿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可以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缩短穿刺时间、提高住院患儿满意度.

    作者:马晓艳;朱振云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SWI在脑血管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SWI在脑血管瘤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经临床及影像检查证实的60例脑血管畸形患者,对其行头颅 MRI 横轴面 T1WI、T2WI、SWI 扫描.比较各序列对脑血管畸形病灶的检出及表现,评价SWI在脑血管畸形检查和诊断中的作用.结果:SWI分别检出海绵状血管瘤、 发育性静脉畸形和 AVM 病灶121个、13个、17个,明显高于T1WI 和T2WI 检出的病灶数,且病灶边界显示更加清晰,发现更多、更小的病灶.在SWI 图像上海绵状血管瘤表现为大小不等的明显低信号, AVM 表现为异常粗大的血管迂曲扩张,呈明显的低信号.结论: SWI 对脑血管畸形的检出具有极高的敏感性,能够检出更多、更小病灶,且病灶显示更加清晰,可作为脑血管畸形检查的常规.

    作者:蒋康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血N-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及超声血流动力学指标联合监测在动脉导管未闭早产儿诊治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血N-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及超声血流动力学指标联合监测在动脉导管未闭早产儿诊治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2年10月至2015年4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动脉导管未闭的早产儿46例作为动脉导管未闭组,无动脉导管未闭早产儿46例作为对照组.动脉导管未闭组根据有无临床症状分为症状性组(12例)和非症状组(34例);症状性动脉导管未闭早产儿根据是否接受治疗分为治疗组(5例)和未治疗组(7例).治疗组给予布洛芬治疗.所有早产儿出生后第1、3天和第7天进行超声心动图和血N-端脑钠肽前体水平检查,进行超声心动图血流动力学指标和脑钠肽前体水平比较.结果:症状性动脉导管未闭组早产儿血N-端脑钠肽前体水平显著高于非症状性动脉导管未闭组和对照组(P<0.05),非症状性动脉导管未闭组早产儿血N-端脑钠肽前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症状性动脉导管未闭组、非症状性动脉导管未闭组和对照组第7天早产儿血N-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均低于第3天(P<0.05).动脉导管未闭治疗组早产儿第7天血N-端脑钠肽前体水平显著低于第3天(P<0.05);第7天动脉导管未闭治疗组早产儿血N-端脑钠肽前体水平低于动脉导管未闭未治疗组(P<0.05).第3天时,动脉导管未闭早产儿血N-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和LA/AO值及动脉导管直径呈正相关(P<0.05).结论:动脉导管未闭早产儿血N-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升高,布洛芬治疗后下降,动脉导管未闭早产儿血N-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和LA/AO值及动脉导管直径呈正相关.

    作者:黄慧洁;刘霞;王志杰;姚芒;武彦秋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急性肠梗阻中不同手术时机的应用

    目的:研究分析急性肠梗阻中不同手术时机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份到12月份收治的97例急性肠梗阻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时机的不同分成两组,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患者发病48小时后开展手术,观察组患者在患者发病48小时内开展手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肠梗阻中不同手术时机的应用治疗效果无显著差异,但是早期手术治疗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张秋颖;赵冬梅;高德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限制性液体复苏在治疗严重多发伤导致失血性休克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在治疗严重多发伤导致失血性休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中接收的50例严重多发伤伴失血性休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调查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5例,分别给予常规液体复苏与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及存活率.结果:相比对照组,观察组输液总量更少,平均动脉压更高;且观察组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5%)及存活率(80%)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限制性液体复苏在严重多发伤导致失血性休克的患者中应用效果显著,明显降低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显洲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系统性护理对乳腺癌手术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

    目的:探讨系统性护理对乳腺癌手术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对186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了系统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焦虑以及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功能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选择系统性护理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进行干预,更利于减轻患者负面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进行广泛的推广.

    作者:蔡建芬;冯静英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静脉治疗规范化管理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实践

    目的: 探讨在静脉治疗规范化管理在护理提高质量的有效途径.方法: 选取我院32例静脉护理人员,考核他们的静脉治疗知识和技能,并且根据静脉专科质量标准平均实施规范化管理前后的护理效果.结果:所选32例护理人员经过规范化管理后,静脉治疗知识和技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提高了护理的知识和技能.结论:实施静脉治疗规范化管理有利的改善了护理质量,为静脉输液提供了更加安全的保障.

    作者:罗雪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6年3月~2017年2月间前来治疗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依据治疗方案的差异性分组,可分试验组和参照组各40例,前者实施早期康复治疗,后者给予常规治疗,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经分析,试验组的运动功能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可有效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运动功能,可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曾钰蕊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人性化护理在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在急性心力衰竭病患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筛选出我院的86例急性心力衰竭病患,按照护理模式的差异将其分为护理组A与护理组B各43例,护理组A实行常规护理,护理组B实行人性化护理,对比其临床效果.结果:护理组A的总有效率是81.4%,护理组B的总有效率是93.0%,护理组B明显高于护理组A,对比差异显著(P<0.05);护理组A的护理满意度是88.4%,护理组B的护理满意度是97.7%,护理组B明显高于护理组A,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在急性心力衰竭病患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满意,有助于提升临床疗效与护理满意度,可推荐实行.

    作者:于玲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探讨

    目的:着重于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对98例本院2014年2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组,因而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实验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血压情况与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舒张压为(79.24±4.05)mmHg,收缩压为(124.29±5.39)mmHg,护理满意度为97.96%,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综合护理干预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情况可得到有效控制,护理满意度更高,故建议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刘夕英 刊期: 2017年第05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