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N-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及超声血流动力学指标联合监测在动脉导管未闭早产儿诊治中的应用

黄慧洁;刘霞;王志杰;姚芒;武彦秋

关键词:动脉导管未闭, 早产儿, N-端脑钠肽前体水平, 超声, 血流动力学
摘要:目的: 探讨血N-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及超声血流动力学指标联合监测在动脉导管未闭早产儿诊治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2年10月至2015年4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动脉导管未闭的早产儿46例作为动脉导管未闭组,无动脉导管未闭早产儿46例作为对照组.动脉导管未闭组根据有无临床症状分为症状性组(12例)和非症状组(34例);症状性动脉导管未闭早产儿根据是否接受治疗分为治疗组(5例)和未治疗组(7例).治疗组给予布洛芬治疗.所有早产儿出生后第1、3天和第7天进行超声心动图和血N-端脑钠肽前体水平检查,进行超声心动图血流动力学指标和脑钠肽前体水平比较.结果:症状性动脉导管未闭组早产儿血N-端脑钠肽前体水平显著高于非症状性动脉导管未闭组和对照组(P<0.05),非症状性动脉导管未闭组早产儿血N-端脑钠肽前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症状性动脉导管未闭组、非症状性动脉导管未闭组和对照组第7天早产儿血N-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均低于第3天(P<0.05).动脉导管未闭治疗组早产儿第7天血N-端脑钠肽前体水平显著低于第3天(P<0.05);第7天动脉导管未闭治疗组早产儿血N-端脑钠肽前体水平低于动脉导管未闭未治疗组(P<0.05).第3天时,动脉导管未闭早产儿血N-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和LA/AO值及动脉导管直径呈正相关(P<0.05).结论:动脉导管未闭早产儿血N-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升高,布洛芬治疗后下降,动脉导管未闭早产儿血N-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和LA/AO值及动脉导管直径呈正相关.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优质护理在妇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妇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我院所接收和治疗的90例妇科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将随机将其平均分为常规组和优质护理组各45例患者.其中常规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优质护理组采用优质护理措施,比较两组在妇科护理后效果,记录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对比两组患者的掌握妇科知识情况.结果:优质护理组对妇科护理中的护理的满意度为97.7%,常规组对妇科护理中护理的满意度为81.4%(P<0.05),优质护理组护理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优质护理组患者掌握妇科知识情况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妇科护理中采用优质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缓解妇科在护理过程中的不良反应,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提升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和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与水平,临床效果显著,此方法值得广泛运用与推广.

    作者:刘桂娟;史甜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中医针灸推拿实训课程的教学改革与体会

    中医针灸推拿在我国医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是一种应用型的医学技法,具有较强的实践功能.所以在中医针灸推拿实训课程中也同样要强调其实践的重要性.为了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能够提升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本文将结合中医针灸推拿实训课程的教学改革与体会进行深入探讨.

    作者:杨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肝胆外科术后腹腔感染的综合护理

    目的: 针对肝胆外科中的各类手术之后,出现腹腔感染患者的护理工作进行梳理,整合积极的、有效的的护理措施,实现腹腔感染患者的愈合好转时长的缩短.方法:选择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肝胆外科开展手术之后出现腹腔感染患者10例,查阅患者住院记录,进行患者电话回访等,调查感染控制时间及患者满意度等.结果:在感染控制时间、患者满意度方面,这种综合性的护理方式明显优于一般护理方式.结论:梳理出的一系列综合护理措施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邓红梅;唐明琴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睡眠差因素与肝硬化发病危险的关系

    目的:探讨睡眠质量与肝硬化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9月收治的84例慢性乙肝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对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行调查,按照睡眠质量的情况分为观察组52例(睡眠质量差)和对照组32例(睡眠质量好).对以上患者进行随访,记录患者进展为肝硬化的例数,并对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的PSQI指数高于对照组,随访发展为肝硬化的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引发患者睡眠障碍的前三位因素分别为渴望得到家人的关心、对并发症的恐惧和医院环境结论:睡眠质量差在一定程度上会加重肝病患者的病情进展,引发肝硬化,针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干预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吴戈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宫腔放置甲硝唑降低人工流产术后感染效果探讨

    目的:探究宫腔放置甲硝唑降低人工流产术后感染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来我院行人工流产术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于术后在宫腔放置甲硝唑,对照组则不放置,比对两组患者术后15天出现的感染现象及30天后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术后15天出现的感染现象明显少于对照组,且治疗总有效率达98.0%,数据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流产术后于患者宫腔放置定量甲硝唑,能够科学降低患者术后感染率,提升整体治疗效果,可推广.

    作者:崔燕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延续护理对Ⅱ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的影响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Ⅱ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糖尿病患者76例,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8例,其中,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延续护理,将健康教育和定期复查等护理工作延续到家庭中.对两组患者护理前、护理后一个月、二个月、三个的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实验结果对比显示,观察组的患者在自我护理能力、健康行为方面都优于对照组患者,表现出来的心理状态也好过对照组,两组数据有明显的差异,实验结果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延续护理,有利于患者提高防护意识、自我护理能力以及健康行为,延缓疾病的进展,能够有效的控制血糖水平,对于糖尿病患者具有一定的疗效.

    作者:张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奥美拉唑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究儿童过敏性紫癜患儿运用奥美拉唑与孟鲁司特联合治疗后所存在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2015年1月-2016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60例儿童过敏性紫癜患儿,根据自愿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儿人数分别为30人.奥美拉唑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和单纯奥美拉唑治疗分别为对观察组和对照组采取的治疗方法.从临床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及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情况三方面入手,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P<0.05);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7%与观察组的10%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童过敏性紫癜患儿运用奥美拉唑与孟鲁司特联合治疗后,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作者:何滨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EGb 761联合经颅磁刺激穴位刺激对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神经精神功能障碍及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

    目的: 观察EGb 761联合经颅磁刺激穴位刺激对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神经精神功能障碍及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方法: 将 60 例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 例和观察组3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EGb 761联合经颅磁刺激,选取神门、合谷等穴位作为刺激靶点进行干预,对照组给予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并对两组患者HDS、ADL、 MMSE评分及Hcy值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对照组HDS、MMSE评分均显著提高(P<0.05),且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DL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显著低于于对照组(P<0.05);Hcy值治疗后两组均有下降,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EGb 761联合经颅磁刺激穴位刺激可显著改善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神经精神功能,降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含量.

    作者:孙灵芝;孟苗苗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观察丁苯肽软胶囊与丹参川芎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比较

    目的:观察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运用丁苯肽软胶囊与丹参川芎注射液治疗比较.方法:选取80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入院后给予丹参川芎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运用丁苯肽软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观察组在接受上述的治疗后,其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85.00%的总有效率,(P<0.05).结论: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临床的治疗中运用丁苯肽软胶囊联合丹参川芎注射液治疗,更能够有效的改善临床的不良症状,有临床的推广价值.

    作者:李丽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前馈控制在儿童先天性心脏手术护理中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前馈控制在儿童先天性心脏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在我院进行先天性心脏手术治疗的80例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实施常规手术护理,观察组40例在护理中实施前馈控制,对比两组的护理缺陷发生情况,以及医生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护理缺陷率低于对照组,医生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儿童先天性心脏手术护理中应用前馈控制可有效降低护理缺陷的发生率,提高医生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区燕玲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针刺推拿配合电疗治疗中风后遗症40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通过针刺、推拿、电针的联合使用,寻找中风后遗症的系统治疗方法,从而达到提高临床疗效的目的.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40例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20例,对照组20例,分别进行治疗,4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愈显率80%,对照组愈显率5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推拿配合电针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中风后遗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值得继续研究和推广应用.

    作者:陈炜;杲常善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社区管理模式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社区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对86例重性精神病患者进行社区管理,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其中对常规组给予一般管理,对实验组给予综合性社区管理,对比两组管理效果.结果: 管理后实验组与常规组患者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比较差异显著,比较两组管理后SDSS各项评分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重性精神病患者采取综合性社区管理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提高管理效果.

    作者:胡素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低浓度医用臭氧局部注射治疗软组织损伤疼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低浓度医用臭氧局部注射治疗软组织损伤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6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48例软组织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前者采用糖皮质激素局部封闭治疗,后者采用低浓度医用臭氧局部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疼痛改善情况及用药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痛感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与治疗前相比(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但对照组和研究组治疗后的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5%和4.2%.前者高于后者(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低浓度医用臭氧局部注射治疗软组织损伤可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并且其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参考和使用.

    作者:赖丽云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青光眼手术

    微创青光眼手术是近年来青光眼治疗领域的热点话题.与传统手术方式相比,微创青光眼手术操作相对简单,手术并发症相对少,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更小.虽然手术效果各有千秋,但其发展方兴未艾.本文对青光眼手术就那些了简要分析.

    作者:曹丽静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给予系统护理干预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给予系统护理干预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n=30)和研究组(n=3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系统护理干预,分析对比两组患者认知功能.结果:研究组认知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系统护理干预措施,对提高患者认知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穆梅赞;杨清珊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支气管扩张剂在小儿喘息性疾病中的应用

    在儿童时期通常会出现喘息症状,而在小儿喘息性疾病中采取起至关扩张剂治疗,是治疗有效性一直是备受争议的一个临床问题.其主要争议的焦点是婴幼儿支气管平滑肌发育不全,喘息时会出现气道动态闭合度增高现象,而明显的黏膜水肿会吹支气管扩张剂反应减弱.因此,需要在支气管扩张剂应用于小儿喘息性疾病中,需要对其治疗效果进行深入分析,以便提高其应用效果.本文通过对常见的支气管扩张剂与给药途径进行分析,从而了解支气管扩张剂在小儿喘息性疾病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肖红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白血病患者心理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白血病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4月-2016年4月间接收的白血病患者56例,按照随机数字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方法的实施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SAS、SD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白血病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可减轻其心理压力,有利于病情的缓解.

    作者:黄雯姣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无偿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及分析

    无偿献血属于社会公益行动之一,主要是指为拯救他人生命,自愿且无偿献出自身血液的一种行为,目前,该行为已经在社会上得到广泛推广,但在无偿献血过程中,部分无偿献血者可能会发生一些不良反应,例如恶心呕吐、血压下降(上升)、心率减慢(加快)、胃肠蠕动增加、头晕等,该现象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广大无偿献血者的积极性.因此,为提高无偿献血者的积极性,有必要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本文将对无偿献血不良反应的分型及其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和综述,以便为减少无偿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提供相关指导.

    作者:刘晓忠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用于冠脉支架术后冠心病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用于冠脉支架术后冠心病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研究.方法:选取2015.10-2017.3于我院就诊并行冠脉支架术后的患者104例,并随机分为实验组(n=52例)、对照组(n=52例),两组患者给予常规的阿司匹林、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另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出院前,观察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包括脑卒中、再次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心源性猝死等)、出血情况、血小板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出血情况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CD62P、CD63测得量,试验后均比试验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CD62P、CD63量无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用于冠脉支架术后冠心病患者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源;马洁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浅析乳腺癌超声分型与病理分类关系研究

    目的:探究分析乳腺癌超声分型与病理分类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4月我院术后的证实为乳腺癌的患者88例,并对患者术前超声的声图像展开分型,与病理分型比较,分析乳腺癌超声分型的特点和病诊断的符合率.结果:88例乳腺癌患者超声发现病灶90个,并根据超声图像,可分为5个分型.Ⅰ型为结节型,共8例,其中病理分型为非浸润癌1例,早期浸润性癌 1例,混合性1例,浸润性癌5例,符合7例,占87.5%.Ⅱ型为团块型,共有64例,其中病理为浸润性癌60例,早期浸润性癌4例,符合率为95.31%,Ⅲ型为导管型8例,病理为浸润性导管癌5例,原位癌3例,符合率为50%.从而得到Ⅰ型与Ⅱ型超声分型、Ⅱ型与Ⅲ型超声分型的符合率存在明显差异(P<0.05).Ⅳ型为囊样型分型4例,病理分型为原位癌浸润性导管癌,各为2例,符合3例.Ⅴ型为弥漫型,共4例,病理诊断为浸润性导管癌.88例患者中,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89.77%.且患者主要以导管型为主的病灶显示.结论:乳腺癌超声分型与病理分型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且运用超声的声图像,结合具体的形态特点,对病理诊断和分类具有一定的提升作用,提升病理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刘燕 刊期: 2017年第05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