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火锅底料中吗啡含量的检测

盛坤林;黄玲

关键词:火锅底料, 吗啡含量, 食品生产经营者, 食品加工过程, 违法行为, 身体健康, 人民群众, 监督检查, 罂粟壳, 维护, 市区, 检测, 顾客, 单位, 采样, 报告
摘要:近年来,少数食品生产经营者为了招揽顾客,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添加罂粟壳的情况时有发生,为了打击这种违法行为,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遂于2000年3、11月两次对市区经营火锅的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并对火锅底料进行采样,检测吗啡含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某高校新生体检乙肝病毒感染状况分析

    目的了解高校新生乙肝病毒感染情况,为学校控制乙肝传播提供依据.方法于2000~2001年对怀化市某高校入学新生(16~20岁)清晨空腹静脉采血,用ELA法检测HBsAg,HBsAg阳性者进一步用ELA法检测其它乙肝血清标记物和肝功能.结果检测2 016名学生,HBsAg阳性率为6.05%,男女差异无显著性.HBsAg阳性者中肝功能异常者10人占8.19%,大小三阳57例占46.72%.结论高校新生人校体检有必要增加HBsAg和肝功能检测,对易感学生需加强乙肝疫苗接种,对已感染HBsAg并具有一定传染性的学生需生活隔离,并加强健康教育,防止乙肝在学校中传播.

    作者:马晓健;周华;刘汝珍;谌宝康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广州市东山区不同星级旅店二次供水卫生状况调查

    目的了解广州市东山区不同星级旅店的二次供水卫生学现状. 方法于2000年7月至2001年6月,将东山区旅店业分为星级旅店和非星级旅店两组,进行二次供水卫生管理情况调查及水质监测. 结果非星级旅店卫生管理中二次供水水池锁、防尘(虫)罩的合格率及二次供水水质的合格率均比星级旅店低,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应规范二次供水水池卫生管理,制订相应的地方性卫生行政法规.

    作者:龚诚华;宋彦;许斌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冠状动脉病变与血尿酸、血脂、血糖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病变与冠心病新的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地分析了331例因胸痛而疑有冠心病且进行了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病人,其中冠状动脉病变患者(至少一支主要冠脉和/或分支直径狭窄≥50%)226例,对照组患者(任何一支主要冠脉或分支直径狭窄<50%)105例;并对它们进行血尿酸、血肌酐、血脂、空腹血糖检测.结果①冠状动脉病变组血尿酸值大于对照组(P<0.05),但血尿酸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支数及心肌梗塞事件无关.②冠状动脉病变组胆固醇值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胆固醇与冠脉狭窄程度及陈旧性心肌梗塞有关;③冠状动脉病变组空腹血糖值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但空腹血糖值与冠脉狭窄程度、支数及心肌梗塞事件无关.结论血尿酸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可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脂质、糖代谢异常可能是冠心病发生发展中的重要环节;胆固醇水平也许可以作为反映冠状动脉狭窄的指标之一.

    作者:徐爱霞;李方雄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54例狂犬病死亡病例分析及预防对策

    对54例狂犬病死亡病例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对策.

    作者:刘建民;李文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学龄前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目的为了解和探讨福建省浦城县无症状学龄前儿童人群中H.pylori感染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福建省浦城县480例无症状学龄前儿童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斑点ELISA法血清H.pylori IgG抗体进行检测.结果血清H.pylori抗体阳性率为35.8%(172/480),随着年龄增加,血清H.pylori抗体阳性率逐渐升高;平时照顾儿童的家庭成员有胃病史,与有胃病者的家庭成员共同进餐及进餐时间长,低人均居住面积,儿童有啃手指或/和玩具的习惯及与家庭成员共用刷牙口杯为影响本地区儿童H.pylori感染率的重要因素. 结论本地区儿童H.pylori感染仍处于一个较高水平,并呈现家庭内聚集现象;并与个人卫生习惯、家庭居住条件密切相关.

    作者:钮红兵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一起织纹螺引起麻痹性贝类中毒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我市首次发生麻痹性贝类中毒的原因,从而进行针对性预防.方法采用鼠单位的检测方法来测定麻痹性贝类毒素的毒力.结果此次中毒的原因是由于食用织纹螺引起的麻痹性贝类中毒,织纹螺毒性大小在2 500~9 400 MU/100 g.结论防治重点为建立麻痹性贝类中毒的疫情报告制度及定期监测制度.

    作者:黄曙光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四省市儿童少年瞳距、眶距生长发育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四省市儿童和青少年瞳距、眶距发育情况,探讨其生长发育规律.方法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青岛、开封、厦门和呼和浩特四地区随机抽取5~17岁儿童和青少年10 171人,分别用游标卡尺及Hertel眼球突出计对瞳距和眶距进行活体测量.结果5~17岁儿童少年瞳距,男性由52.4 mm增至61.5 mm,女性由51.9 mm增至59.4mm;眶距男性由86.3 mm增至98.9 mm,女性由84.4 mm增至96.0 mm.各年龄段瞳距和眶距男性均大于女性.瞳距及眶距增长呈正相关(r=0.990).结论5~17岁儿童少年瞳距和眶距随年龄增长而增大,男性15岁,女性13岁瞳距已达成人水平;男女性13岁眶距均达成人水平.瞳距、眶距男女性别间及四地区间均有显著性差异(t>3.1,P<0.01).

    作者:杨青;高翠英;王永江;赵毅;艾育德;韦秀菊;洪荣照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钩端螺旋体赛罗群沅江型的发现与鉴定

    目的研究钩端螺旋体在湖南省的分布.方法采集洞庭湖洲上的东方田鼠的肾用Korthof和EMJH培养基培养.结果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同一群东方田鼠中分离了9株钩体,经中国医学细菌保藏管理中心钩体专业实验室鉴定5株,4株为赛罗群萨克斯可宾型,1株为赛罗群沅江型.结论赛罗群沅江型为国内首次发现,有可能为世界新型.

    作者:湖南省钩体课题组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对预防医学课程建设的思考

    预防医学课程建设是医学院校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工作,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适应新时代预防医学发展要求人才的基石.本文论述了预防医学课程建设的几个问题.

    作者:代方国;劳海苗;李莉;陈立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常德市城区7~15岁中小学生龋患情况调查分析

    了解常德市城区中小学生龋患情况,建立该市学生龋患本底资料.

    作者:聂俊雄;黄文模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湖南省桂阳县四起毒蘑菇中毒事件的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分析湖南省桂阳县1996~2002年发生的四起毒蘑菇中毒事件,了解导致中毒死亡的毒蘑菇种类,以防事故的再次发生.方法采用宏观形态和显微观察鉴定蘑菇.结果在这四起毒蘑菇中毒事件中,中毒人数93人,死亡16人,死亡者主要集中在15岁以下和50岁以上年龄组,占13人,说明年龄小和年龄大的中毒者对蘑菇毒素的抵抗力明显低于身强体壮的中青年人;导致中毒死亡主要由两类蘑菇所引起,一类是鹅膏菌,主要由灰花纹鹅膏菌所引起,病程长,具有潜伏期;一类是红菇属,主要由亚稀褶黑菇所引起,发病快,病程短.结论灰花纹鹅膏菌和亚稀褶黑菇为剧毒蘑菇,由于它们与一些可食的种类极为相似,毫无识别毒菌经验者不要采食是预防毒菌中毒发生的根本的方法,万一发生误食中毒要尽快进行催吐、洗胃、导泻等早期治疗.

    作者:张权义;陈作红;张传禄;张平;张志光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漳州市芗城区农村人群肠道寄生虫感染现状调查

    为了解我区农村人群肠道寄生虫感染现状.采用粪便KatO-Katz法、粪便滤纸试管培养法与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查虫卵.调查表明我区农村人群肠道寄生虫感染率为44.45%,钩虫是主要感染虫种;感染率与年龄分布有关,0~岁组低,55~岁组高;园坑、南山、渡头3个村感染率有显著差异.提示我区农村肠道寄生虫感染率与地理环境、经济水平、生产与生活习惯密切相关.

    作者:张志魁;吴慧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县乡医疗卫生机构消毒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县乡(镇)两级医疗卫生机构的消毒卫生状况,加强消毒效果的监督监测,提高医疗卫生单位的消毒质量.方法应用采样监测的方法,对2001年、2002年采集的2 422份样品的实验室检测结果,依据有关国家卫生标准进行比较与评价.结果乡镇卫生医疗机构合格率低于县直医疗卫生机构(χ2=8.93,P<0.05).结论卫生技术人员的消毒观念、无菌意识较差是消毒合格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卫生监督机构要进一步加大监督检测力度,促进消毒质量的提高.

    作者:陈泽海;隆方泽;王燕;屈俊堂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人类疯牛病(变异型克雅氏病)

    新型变异型克雅氏病(New Variant Creutzfeldt-Jackob Disease,vCJD)俗称人类疯牛病,该病由一种目前尚未完全了解其本质的病原体-朊蛋白(Prion Protein,PrP)所引起.人类疯牛病与牛的疯牛病(Med Cow Disease),即牛海绵状脑病(BovinSpongiform Encepha-lopath,BSE)密切相关,人类之所以患疯牛病,可能因食用牛肉、牛源性制品或与BSE接触传染所致.

    作者:范明远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隐孢子虫人体呼吸道感染情况及检验方法的探讨

    目的通过对患有呼吸道疾患人群的痰液检查观察人体呼吸道感染隐孢子虫情况.方法对356例被检者进行晨痰涂片染色检查.结果痰检356例,其中,男性239人,女性117人.痰中发现隐孢子虫卵囊者3人,阳性率为0.84%.结论伴有呼吸道疾患人群的呼吸道隐孢子虫感染率较低.

    作者:曾少华;向延娥;易松林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淄博市学生性发育对身体形态及常见病患病率影响的研究

    本文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淄博市城乡9~18岁中小学生2 400人,进行了性发育及常见病患病情况的调查,结果如下:(1)半数月经初潮及首次遗精年龄城市学生均早于农村学生,但这种城乡差异在逐渐缩小;(2)月经初潮和遗精对学生的形态发育有明显影响,身高、体重、胸围三项指标均值普遍大于未发生初潮或遗精的学生,女生尤其明显;(3)月经来潮可增加感染蛔虫卵的机会,但没有引起贫血率的升高.

    作者:李旭梅;石志恺;汪春景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梅毒在无偿献血人群中的分布及流行趋势

    目的查明梅毒在无偿献血人群中的分布及流行趋势,为血站选择低危无偿献血人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TRUST方法对无偿献血者标本进行梅毒抗体检测.结果长沙地区2000~2002年无偿献血人群梅毒阳性率(1.89/万、7.95/万、8.99/万)呈上升趋势(P<0.005).男女性别梅毒阳性率(6.12/万、7.31/万)没有统计学意义(P>0.50).不同年龄组人群梅毒阳性率(1.95/万、14.23/万)不同,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职业人群梅毒阳性率(1.53/万、13.52/万)不同,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文化程度献血人群梅毒阳性率(16.27/万、1.21/万)不同,有统计学意义(P<0.001).讨论在校男女大学生属于梅毒传播的低危人群.血站在选择无偿献血志愿者时,应考虑把重点放在这些人群上.

    作者:杨明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1996~2001年祁阳县碘缺乏病病情监测结果分析

    对祁阳县碘缺乏病病情的监测表明祁阳县已达到碘缺乏病县级消除标准.

    作者:王耿;扬小春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郴州市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后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为了解郴州市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后的工作进展,评价可持续性干预措施落实情况及防治效果.方法随机抽取监测县、乡、村及居民和学校;用GB/T130257-1999中直接滴定法定量检测盐碘含量,用酸消化砷铈接触法检测尿碘含量;触诊法检查小学生甲状腺肿大率.结果居民食盐碘含量中位数31.75 mg/kg,碘盐覆盖率100%,合格碘食用率87.50%,小学生尿碘中位数311.4 ug/L;<100ug/L为0,>400ug/L 2人.育龄妇女、孕妇、哺乳期妇女尿碘中位数352.2 ug/L;<100ug/L人、400ug/L12人.小学生甲肿率为1.25%.结论可持续性防治措施仍然得到落实,防治效果显著,但人群尿碘水平仍较高,对特殊人群补碘制品应视情而补,建议继续下调碘盐含碘标准,减少高碘性甲亢病人的发生.

    作者:李灯华;段良松;邓安平;周一平;邓宗作;黄健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2650名老年人血液中糖、尿素氮、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的变化

    对2 650名老干部体检,检测血液中糖、尿素氮、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观察4项生化结果平均水平与年龄的关系及变化范围,并与健康成人年龄<60岁者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作者:曹典象;王连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