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述银
目的:总结腹腔镜脾切除术的临床体会.方法:筛选出本院2011年1月-2016年6月的70例腹腔镜脾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腹腔镜脾切除术的临床体会.结果:所有患者都顺便完成手术,术中无1例中转开腹,均未输血;手术时间86~177min,平均(120.5±31.2)min;术中出血量60~380ml,平均(137.3±42.8)ml;术后住院时间3~15d,平均(7.5±2.1)d;11例出现并发症,包括左侧腹壁瘀斑3例,术野渗血1例,术后脾热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8.3%,给予相应处理后均痊愈出院.结论:腹腔镜脾切除术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术式,严格掌握适应证与禁忌证后,可获得良好疗效,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值得推广.
作者:翁晓晖;陶亮;陆逸庭;孔晓武;谢志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探讨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溃疡的临床疗效,为胃溃疡患者的治疗提供理论支持和科学指导.方法: 选取2014年4月到2016年5月消化性溃疡的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名患者.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奥美拉唑和克拉霉素以及阿莫西林三联治疗,对实验组的患者采取雷贝拉唑和克拉霉素以及阿莫西林三联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对其疗效、HP根治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复发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据观察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时间明显要优于对照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时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HP根治率和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实验组的HP根治率和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4%和9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和76%,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都要低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复发率,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在治疗消化性溃疡时,对患者使用雷贝拉唑进行治疗的疗效明显要比采取奥美拉唑进行治疗的疗效要好,提高了治疗的总有效率和HP根治率,减少了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有利于患者的恢复,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丽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舒适护理在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以在我院诊治的62例乳腺癌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的方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n=31例)、观察组(n=31例)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患者的满意度,并进行分析.结果:经过护理,对照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4.19%,患者的总满意度为54.84%;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患者的总满意度分别为25.81%、93.55%,组间数据对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患者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施行舒适护理,不仅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而且还提高了护理工作的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刘孝佐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普外科临床中甲状腺肿瘤的手术治疗的临床特点和效果,进而为甲状腺肿瘤手术治疗的临床提供合理有效的理论支持和方法支持,从而提高普外科临床中甲状腺肿瘤治疗的成功率和疗效率.方法:从我院普外科接诊的甲状腺肿瘤患者中选取60例患者为样本,参考随即平均分配的方法将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其中观察组30例患者采取手术治疗手段,对照组30例患者采取保守治疗手段.结果:经过一年的观察和治疗后,对照组30例患者中治疗效果显著的15例,治疗有效的11例,无效的4例,总疗效率86%;观察组30例患者中治疗效果显著的18例,治疗有效的11例,无效的1例,总疗效率97%.在为期1年的治疗随访中,对照组患者3例复发,复发率为10%,观察组患者5例复发,复发率17%.对照组和观察组在治疗效果与复发情况上存在数据差异,经t检验,P<0.05,因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外科手术的方式治疗甲状腺肿瘤能够有效提高疾病的疗效率,手术疗法的疗效率和保守治疗的疗效率存在明显差异,但是从医疗随访的结果来看,手术疗法虽然有高疗效率但是也有较高的复发率,在未来的医疗临床上应当将手术治疗与甲状腺类疾病保守治疗方法的优点和特点进行结合,开发并研究更有利于提高甲状腺肿瘤治疗效率并降低复发率的有效疗法,为患者康复、生活质量的提高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医疗手段.
作者:刘东旭;刘桂英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降脂胶囊对高脂血症大鼠模型的降脂效果.方法:选取高脂血症大鼠20只和健康大鼠10只,高脂血症大鼠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降脂将囊、生理盐水直接灌胃,健康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6周后观察大鼠的肝指数和大鼠血清TC、TG、HDL-C、LDL-C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大鼠的肝指数比对照组明显降低,观察组大鼠血清中TC、TG、LDL-C指标明显降低(P<0.05),血清中HDL-C明显升高(P<0.05).结论:降脂胶囊对高脂血症大鼠具有一定的降脂作用.
作者:尚娜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探讨手术治疗老年重型颅脑损伤的的老年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为老年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的预后提供可靠理论支持和科学指导.方法:选取2014年4月到2016年5月重型颅脑损伤的老年患者100例,这100例老年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术后的2w对患者进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然后再根据评分的结果分为预后良好组和不良组,良好组的GCS为>8分,不良组的GCS为≤8分,然后对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据观察结果显示,这100例重型颅脑损伤的老年患者中有82例是预后良好的,18例是预后不良的.根据对患者的分析发现,预后良好组入院的GCS要优于预后不良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的患者在单因素显示方面,如低血压、心律失常、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瞳孔散大、电解质紊乱的情况发生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的手术时间和入院空腹血糖对比可发现,预后不良组的手术时间和入院空腹血糖明显要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影响手术治疗老年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的预后因素有很多在,如低血压、心律失常、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瞳孔散大以及空腹血糖等,因此,对于重型颅脑损伤的老年患者应该对这些方面进行密切关注,以便及时发现和治疗,提高患者的预后.
作者:冷成林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索利伐沙班在下肢骨折围手术期患者深静脉血栓(DVT)形成预防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6月到2012年6月收治的100例下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均分成两组,实验组(利伐沙班组)和对照组(低分子肝素组),每组各50名患者,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及血液流变学情况.结果:实验组中出现4名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患者(发病率8%).对照组的患者中出现了22名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病率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表明实验组的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的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的早期诊断指标D-dimer和同型半胱氨酸有显著降低.结论:早期利用利伐沙班联合康复能够有效的预防下肢骨折手术后形成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姜金钟;苗维;王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神经外科患者80例,采取国际通用随机字母表法将入组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神经外科常规临床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干预.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施以不同的护理发现,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8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2%,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外科临床护理工作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于改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心理状态、提稿患者的满意度、促进患者获得较高的生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陈黎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对急性肺栓塞患者的循证护理方法和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7月收治的40例急性肺栓塞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方法,跟踪观察两组患者的确诊时间、住院时间和护理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确诊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对照组为80%,观察组患者及家属对于护理的满意度更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肺栓塞患者若得不到及时治疗则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健康,为此需要实施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案,而循证护理方法的应用可提高护理满意度,保证护理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应用于前列腺增生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收取我院48例前列腺增生患者,收取时间在2015年11月20日直至2016年1月11日,并将前列腺增生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24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24例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将两组前列腺增生患者实施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前列腺增生患者、切口感染患者1例、出血患者2例、并发症发生率12.50%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前列腺增生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降低患者并发症,值得应用.
作者:林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PDCA在医院药事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4年10月-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5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医院药事管理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2014年10月-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250例患者,观察组:2015年10月-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250例患者.2014年10月-2015年9月期间实施常规药事管理方法(对照组),2015年10月-2016年9月期间实施PDCA循环管理方法(观察组).将2组的服务满意度、药学差错发生率以及药学管理质量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服务满意度和药学管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药学差错发生率与对照组数据相比更低(P<0.05).结论:在医院药事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价值较高.
作者:朱利萍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分析脊柱胸腰段骨折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植骨手术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共80例脊柱胸腰度段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分配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通过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植骨手术治疗,对照组通过联合外侧植骨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VAS评分、Cobb角及并发症发生率优于对照组患者,均有明显差异(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植骨手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均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汪雄刚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究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母乳喂养率的成功情况.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7年1月我院产科诞生的1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模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行封闭式护理,观察组行母婴床旁护理,比较两组母乳喂养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产后第1-3d母乳有效吸吮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吸吮障碍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效果明显,能有效提高产妇的母乳喂养成功率,特别是对初产妇而言,提高产妇的母婴保健知识和技能掌握,护理满意度也明显提高,是一种值得临床借鉴的护理模式.
作者:温云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对健康教育在消化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所收治的38例消化内科住院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并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手段,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施健康教育,对这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心理状态及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心理状态与睡眠质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在消化内科护理中的运用效果显著,可确保患者在短时间内恢复健康、正常的生活与工作状态,同时也可有效提升我院的护理服务质量,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一个用.
作者:黄维碧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氟达拉滨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的临床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在2015年6月-2016年6月间接收的行氟达拉滨治疗的CLL患者68例,按照随机数字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氟达拉滨治疗的CLL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所得结果显示出较大的优越性,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夏婷婷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分析讨论在艾滋病患者临床护理时引入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进行AIDS治疗的患者90例,时间为2012年6月-2016年11月,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患者的护理使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心理护理法.对两组患者的心理情绪、治疗依从度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在各项指标的评分上均有较大差距,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AIDS患者的护理中加入心理护理可以明显的消除患者治疗时产生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并且治疗依从度也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在临床治疗中起到了积极的效果和积极的临床价值,应该在临床中大力的推广.
作者:邵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助产士护理对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2013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1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在征得患者知情同意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手段,研究组接受助产士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自然分娩率远高于对照组的自然分娩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总产程、出血量以及新生儿的窒息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助产士陪伴着产妇的全过程,可以使产妇在生理以及心理方面得到全方面的护理,平复产妇焦急,紧张的情绪,从而降低了产妇宫缩乏力以及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保证了产妇与新生儿的安全,因此,可以作为首选方案加以推广使用.
作者:杨丛秀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探讨表麻下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近绝对期青光眼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7月~2016年9月收治的绝对期青光眼病患31例(35眼),均择期实施结膜囊表面麻醉后开展复合式小梁切除手术治疗.结果:全部患者均随访观察6~12个月,其中21例(24眼)视力得到明显提高;在视野改善治疗中,12例(14眼)视野扩大;在眼压检测中,28例(33眼)术后12个月眼压<15mmHg.结论:术前心理干预护理,可减少情绪因素影响眼压变化,可极大的促进患者后期眼部神经恢复效果.
作者:刁源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吻合器痔环切术(PPH)联合外剥内扎术应用于混合痔临床治疗中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所收治混合痔患者14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71例,采用PPH术联合外剥内扎术进行治疗;对照组71例,单纯采用PPH术.比较两组临床表现.结果: 研究组采用联合术式,显效53例、有效16例,其临床总有效率为97.18%,显著优于对照组的38例、20例及81.6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采用联合术式,出现便秘4例、疼痛2例、脱垂1例,其并发症发生率为9.86%,显著优于对照组的25.35%,(P<0.05).结论:PPH术联合外剥内扎术应用于混合痔临床治疗中,疗效肯定.
作者:朱卓珩;张义;广鑫;王劲松;涂友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应用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7年1月所收治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1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53例,在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采用胞二磷胆碱进行治疗;研究组53例,给予神经节苷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TNF-α水平.结果:研究组加用神经节苷脂后,显效32例、有效15例,其临床总有效率为88.68%,显著优于对照组的17例、20例及69.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TNF-α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TNF-α为(13.12±3.4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25±4.79),(P<0.01).结论:神经节苷脂应用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临床治疗中,可有效提升患者临床疗效,改善TNF-α水平,缓解神经元病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虎成 刊期: 201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