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娟娟;胡月香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分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组(212例)和糖尿病非高血压病(162例),比较两组的体重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脂蛋白a(LPa)的差异.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的LDL高于非高血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可能加重血脂代谢紊乱,主要表现为LDL升高.
作者:刘楠;胡敏灵;周昭远;叶健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血N-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及超声血流动力学指标联合监测在动脉导管未闭早产儿诊治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2年10月至2015年4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动脉导管未闭的早产儿46例作为动脉导管未闭组,无动脉导管未闭早产儿46例作为对照组.动脉导管未闭组根据有无临床症状分为症状性组(12例)和非症状组(34例);症状性动脉导管未闭早产儿根据是否接受治疗分为治疗组(5例)和未治疗组(7例).治疗组给予布洛芬治疗.所有早产儿出生后第1、3天和第7天进行超声心动图和血N-端脑钠肽前体水平检查,进行超声心动图血流动力学指标和脑钠肽前体水平比较.结果:症状性动脉导管未闭组早产儿血N-端脑钠肽前体水平显著高于非症状性动脉导管未闭组和对照组(P<0.05),非症状性动脉导管未闭组早产儿血N-端脑钠肽前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症状性动脉导管未闭组、非症状性动脉导管未闭组和对照组第7天早产儿血N-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均低于第3天(P<0.05).动脉导管未闭治疗组早产儿第7天血N-端脑钠肽前体水平显著低于第3天(P<0.05);第7天动脉导管未闭治疗组早产儿血N-端脑钠肽前体水平低于动脉导管未闭未治疗组(P<0.05).第3天时,动脉导管未闭早产儿血N-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和LA/AO值及动脉导管直径呈正相关(P<0.05).结论:动脉导管未闭早产儿血N-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升高,布洛芬治疗后下降,动脉导管未闭早产儿血N-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和LA/AO值及动脉导管直径呈正相关.
作者:黄慧洁;刘霞;王志杰;姚芒;武彦秋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围术期对大量输血患者输注不同比例新鲜冰冻血浆和红细胞的预后差异.方法:选取本院及保健院收治的需大量输血的患者87例,根据新鲜冰冻血浆与红细胞的比例划分为3组,各有29例,其中比例>1∶1设置为高比例组,比例1∶2~1∶1设置为中比例组,比例<1∶2设置为低比例组,对比三组的预后情况.结果:大量输血后,高比例组与中比例组的PT、APTT、FIB与低比例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但前两者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且三组输血后住院时间、治愈率及病死率比较也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相对于低、中比例新鲜冰冻血浆和红细胞输注,围术期对大量输血患者输注>1∶1新鲜冰冻血浆和红细胞有助于改善凝血功能,促进患者良好预后.
作者:曹型群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分析自拟祛风定眩汤对后循环缺血型眩晕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4例后循环缺血型眩晕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自拟祛风定眩汤,比较两组疗效.结果:相较于对照组的(13.8±4.3)分、75.7%,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症状积分(6.1±1.8)分、治疗总有效率97.3%均明显改善(P<0.05).结论:自拟祛风定眩汤可有效缓解后循环缺血型眩晕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张启周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运用于乳腺癌患者中的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到我院诊治的乳腺癌患者74例,分为两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37例试验组采用延续性护理,并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对化疗健康常识的把握状况与生活质量等.结果:对比发现,试验组经护理后对化疗健康常识的把握状况与生活质量都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运用于乳腺癌患者中有显著效果,值得推广与运用.
作者:巩斯慧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低浓度医用臭氧局部注射治疗软组织损伤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6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48例软组织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前者采用糖皮质激素局部封闭治疗,后者采用低浓度医用臭氧局部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疼痛改善情况及用药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痛感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与治疗前相比(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但对照组和研究组治疗后的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5%和4.2%.前者高于后者(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低浓度医用臭氧局部注射治疗软组织损伤可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并且其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参考和使用.
作者:赖丽云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术后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接收的100例子宫肌瘤患者参与研究,并将10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为50例,比较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评分为(86.27±6.8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1.53±5.05)分,且差异具有一定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中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0.00%,高于观察组患者2.00%(P<0.05).结论:在子宫肌瘤患者术后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产生,促进患者对子宫肌瘤病的了解,值得应用.
作者:王琼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分析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卵巢癌的应用及护理要点.方法:将2016年4月-2017年1月84例卵巢癌患者等分两组.所有患者用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常规护理组用常规护理,全面护理组进行全面护理.比较两组卵巢癌治疗效果;护理满意评价、住院时间;患者治疗毒副作用发生率.结果:全面护理组卵巢癌治疗效果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全面护理组护理满意评价高于常规护理组,住院时间短于常规护理组,P<0.05;全面护理组治疗毒副作用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卵巢癌的应用及全面护理效果确切,可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毒副作用发生,缩短住院时间,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作者:凡永霞;辛朝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患者使用康复治疗仪的催乳效果,以此来分析妇产康复治疗仪在剖宫产后用于催乳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推广价值.方法:从我院妇产科收治的160例采取剖宫产手术的产妇为样本,参考随即平均分配的方法将1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依照正常母乳喂养指导进行护理、催乳等临床手段.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妇产康复治疗仪进行催乳治疗.在治疗期间对观察组、对照组160例产妇初始泌乳时间、泌乳量等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产妇在剖宫手术后泌乳量变化和变化趋势.此外,对新生儿的体重进行连续记录,记录出生时和出生后1-7天内体重变化并计算差值,根据婴儿体重变化来检验产妇泌乳质量.结果:使用妇产康复治疗仪的观察组产妇泌乳时间较对照组较早,泌乳量明显由于对照组,经t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婴儿出生后1-7天内体重差值较对照组较大,观察组产妇泌乳质量较对照组高.观察组、对照组新生儿出生后1-7天内体重和出生的差值有差异,经t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妇产康复仪对剖宫产后产妇治疗具有良好的催乳效果,泌乳时间有所提前、泌乳量有所提高、泌乳质量较优,在产妇的剖宫产后临床护理中使用具有良好效果,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和推广.
作者:刘桂英;刘东旭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医护协作模式对胃癌手术患者管理的效果.方法:将2014年8月到2016年8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胃癌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措施,给予试验组患者医护协作模式下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不良情绪评分,并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护理前的SDS与SAS评分相比P>0.05,经过护理后两组评分均有所改善,但护理后试验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试验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05.结论:医护协作模式在胃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作者:乔剑楠;倪宇晨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对康妇炎胶囊联合甲硝唑在盆腔炎以及人工流产术后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调查.方法:选择我院64例盆腔炎患者和58例人工流产术后患者,所有患者均为2014年7月-2015年7月间来院治疗的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康妇炎胶囊联合甲硝唑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甲硝唑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疗效显著的19例,病情改善的11例,评价有效率为93.8%;对照组患者疗效显著的11例,病情改善的15例,评价有效率为81.3%,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月经复潮时间为(28.5±9.3)天,明显短于对照组,月经量(43.6±11.2)ml,多于对照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盆腔炎复发率为6.3%,对照组患者盆腔炎复发率为21.9%,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康妇炎胶囊联合甲硝唑在盆腔炎以及人工流产患者中的治疗效果非常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病情.
作者:刘炳娥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主要分析乡镇卫生院护理人员情绪劳动和医患关系之间的联系,并且确定有效维护医患关系的策略.方法: 随机抽取2015年4月~2016年11月在某乡镇卫生院进行工作的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束之后使用《情绪劳动量表》、《医患关系量表》这两个量表进行分析乡镇卫生院护理人员的情绪劳动对医患关系的影响.结果: (1)对情绪劳动的整体情况进行分析,护士使用率高为深层扮演策略,使用率次之的是自然表现策略,使用率低的是表层扮演策略.对医患关系的整体情况进行分析,维度得分高的是医生的主观经验,维度得分次之的是主客观相结合的症状,维度得分低的是患者客观行为.(2)0情绪劳动与医患关系具有明显的关系(P<0.001),通过分析发现,表层扮演与患者的客观行为、主客观相结合症状具有负相关的关系(P<0.05),深层扮演与医生的主观经验、主客观相结合症状具有正相关的关系(P<0.05),自然表现与医生的主观经验具有负相关的关系(P<0.05).结论:乡镇卫生院护理人员好的状态,对医患关系产生影响,表层扮演策略的使用率越高,医患关系的和谐度就会下降,而关系越差,深层扮演的使用率越高,医患关系和谐度就会提高.
作者:戚明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究不同根管封闭剂及清洗方法对纤维桩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选本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100颗离体单根管牙,根据根管封闭剂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采取 Cullaflow封闭剂和RebildaPost纤维桩填充,对照组采取 Cullaflow封闭剂和MacrolockTM Posl纤维桩填充,对比两组牙根不同根管深度剪切粘接强度.结果:观察组牙根颈部、牙根中部、牙根尖部、平均强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纤维桩粘接强度采用不同根管封闭剂及清洗方法对粘接强度均有影响,其中采用Cullaflow封闭剂和RebildaPost纤维桩填充方式剪切粘接小,Cullaflow封闭剂和MacrolockTM Posl纤维桩填充方式剪切粘接大.
作者:李艳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分析胆囊结石患者发病的相关因素,为临床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100例,选取同时期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Logistic回归性分析,探讨胆囊结石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TC(总胆固醇)、TG(甘油三酯)、HDL-C(高密度脂蛋白)、LDL-C(低密度脂蛋白)、FBG(mmol/L)、BMI(体重指数)均是胆囊结石患者发病的相关因素,其中TG、HDL-C、LDL-C是胆囊结石患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胆囊结石发病受多重因素影响,患者应注意控制血糖,控制体重,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作者:戴维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并探讨初产妇无保护会阴接生法对会阴侧切率的影响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产科分娩的初产妇共4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计算机随机抽取法分为两组,每组24例,对照组、观察组分别采取传统接生方法、无保护会阴接生法进行分娩,就两组会阴情况、产后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在会阴侧切率、会阴裂伤率方面,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会阴完整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产后疼痛评分、会阴水肿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无保护会阴接生法对初产妇进行助产,可减少会阴侧切,保护会阴完整性,有利于减轻产后疼痛、会阴水肿.
作者:王立敏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究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在面神经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我院2015年9月至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面神经炎患者中,随机抽取50例参与本次研究.将50例面神经炎患者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均分成两组,一组设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另一组设为观察组实施早期综合康复护理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护理后,两组患者面神经功能评分较护理前均有所提升,且观察组面神经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2.00%,低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6.00%,差异具有一定意义(P<0.05).结论:对面神经炎患者给予早期综合康复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面部神经,提高临床疗效的同时改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侯才红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分析采用经腹腔镜引导下行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对于巨大子宫肌瘤患者的手术用时、预后状况与不良反应的作用.方法: 随机抽取从 2014 年 6 月至 2016 年 6 月在医院就诊的巨大子宫肌瘤病人共有 100 例,将研究对象平均划分成两个组,包含开腹组与腹腔镜组.开腹组的病人给予传统的开腹切除手术治疗,而腹腔镜组的病人给予腹腔镜引导下行阴式全子宫切除手术治疗,然后比较两组病人的手术用时、出血状况、预后状况与不良反应.结果:腹腔镜组病人的手术用时、出血量、住院用时与不良反应的比例都比开腹组的病人明显减少(P<0.05).结论:采用经腹腔镜引导下行阴式全子宫切除术能够明显缩短巨大子宫肌瘤患者的手术用时,减少病人的出血现象,促进患者的预后状况,减少不良反应的产生.
作者:查建群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提高病区药品管理质量,保证用药安全,为临床工作带来便捷.方法:使用封口贴对病房基数药品进行管理,应用于2016年7月~2016年12月心内科四个病区(实验组),与2016年1月~2016年6月心内科四个病区(对照组)管理基数药品的耗时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应用后管理基数药品耗时情况实验组显著小于对照组,组间差异经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05),护士使用基数药品便捷感调查,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使用封口贴能提高病房基数药品的管理效率,以及给临床工作带来便捷.
作者:李洛萱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椎管内麻醉行分娩镇痛对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96例待分娩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产妇临产后采取椎管内麻醉,而对照组采用常规分娩护理方式,不行椎管内麻醉.分娩过程中记录产妇心率、活跃晚期VAS评分以及分娩方式和妊娠结局.结果:(1)观察组产妇活跃晚期VAS评分和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产妇阴道器械助娩率和剖宫产率显著少于对照组;而顺产率(93.0%)明显高于对照组(7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管内麻醉行分娩镇痛效果良好,利于产妇顺产,减少了剖宫产的发生,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吉日木图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分析慢性宫颈炎患者临床护理方法与效果研究,为慢性宫颈炎患者的治疗提供科学支持和理论指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接受治疗的妇科慢性宫颈炎患者148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74人,对实验组患者采用全面护理方式,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数据,对其临床疗效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59%明显优于对照组71.62%,组间对比差异明显,实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方面,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7.30%明显高于对照组74.32%,组间对比差异明显,实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采用全面护理方式对于治疗妇科慢性宫颈炎对患者伤害较小,较为安全,且治疗的效果良好,减少了不良反应,治疗依从性也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高晓萍 刊期: 201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