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梅
目的:分析三阴乳腺癌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和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6年6月在重庆市彭水县人民医院的 180 例乳腺癌患者,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 ER、PR 及 HRE-2 的表达情况,20 例三阴乳腺癌患者为观察组,120 例非三阴乳腺癌患者为对照组,对比 2 组的年龄、抽烟饮酒状况、体质量指数、家族史、居住地、受教育程度、初潮年龄、泌乳情况、使用避孕药情况、产次、初产年龄、流产情况、绝经情况.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筛选出来进行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影响分析.分析三阴性乳腺癌的相关危险因素和临床病理特征.结果:2 组患者在年龄、体质量指数、泌乳情况、避孕药物、产次、绝经情况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 2 组患者在抽烟饮酒状况、家族史、居住地、受教育程度、初潮年龄、初产年龄、流产情况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年龄<60 岁、产次≥2 次、绝经前状态对应的 P值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体质质量指数、泌乳情况、避孕药物对应的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MI≥25 kg/m 2 、抑制泌乳、使用避孕药均是三阴乳腺癌的危险因素.三阴乳腺癌病理类型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淋巴结转移率高,分期及分级更晚.结论:三阴乳腺癌的恶性程度高于非三阴乳腺癌,肥胖、抑制泌乳、使用避孕药是三阴乳腺癌的危险因素.
作者:周洪亮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和探究经子宫压缩缝合术治疗产后出血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50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25例与对照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止血方法行止血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子宫压缩缝合术治疗,将两组患者止血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止血成功概率和总并发症概率分别为88%、16%;对照组相应为68%、32%.两组在止血成功概率和总并发症上比较均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子宫压缩缝合术多用于剖宫产时的产后出血,其能够达到有效止血目的,对减少患者产后出血量及促进患者产后快速康复均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王小萍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自身抗体检测用于自身免疫性肝病诊断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82例,将其分为46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PBC)和36例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AIH),同时选择44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和42例门诊健康体检者.比较各组的血清ANA阳性检出率和自身抗体检出率.结果:AIH组和PBC组患者的血清ANA检出阳性率明显高于HBV组和对照组;而且PBC组的自身抗体检出率高于AIH组、HBV组和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身抗体检测对于自身免疫性肝病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AMA-M2和M2-3E等抗体对于检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敏感度较高,而ANA对于检测自身免疫性肝病的敏感度较高.
作者:高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本文对在诊治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中采用宫腔镜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探究.方法: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到我院接受计划生育手术治疗的50例患者,采用回顾性的方法对临床治疗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在接受治疗的50例患者中,其中24例清宫手术患者通过宫腔镜的直视下其妊娠残留诊断确诊率达到了100%,通过宫腔镜手术治愈的概率为99%;另外9例进行取器治疗的患者通过宫腔镜的诊断的达标率为98.7%,通过宫腔镜手术治愈的为100%;剩余的7例患者所患病为人工流产之后闭经,经过宫腔镜治疗的成功率达到了92%,疤痕妊娠5例,诊断确诊率达到了100%,通过宫腔镜手术治愈的概率为99%,宫角妊娠5例,诊断确诊率达到了90%,通过宫腔镜手术治愈的概率为99%.结论: 宫腔镜技术具有对患者伤害小,无伤口便于康复以及具有良好治疗效果等特点,该手术容易被患者所接受,也是治疗技术生育手术并发症的有效手术之一,该手术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应用.
作者:李祖敏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分析研究基层医院护理人员继续教育与护理能力的相关因素.方法:使用横断式的方式进行研究,以继续教育课程的重要性及护理能力两个结构式问卷对290名基层医院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290名基层医院护理人员为有效样本,在继续教育课程的重要性方面得分分别是专业课4.130.51分、专业素养3.960.49分、专业伦理3.890.61分、专业相关法规4.120.58分、整体课程3.890.66分.年龄、婚姻、薪资、医院所处地区、参与基层卫生教育训练经验这些方面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年龄、薪资、参与基层卫生教育训练为继续教育课程的主要影响因素.护理能力方面得分是3.970.72分,年龄、婚姻、学历与薪资是护理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继续教育课程与护理能力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基层医院护理人员对于继续教育课程越是重视,护理人员的护理能力越好.
作者:霍仁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析MRI对颅脑轴索损伤(弥漫性)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已确诊的30例弥漫性颅脑轴索损伤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对比患者的CT检查资料与MRI检查资料,探讨两种影像学检查的准确度.结果:对比CT与MRI的病灶数目检查结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CT与MRI的阳性率与阴性率,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对弥漫性颅脑轴索损伤诊断准确率更好,可尽早发现和确诊较小病灶和轴索损伤,适合在颅脑轴索损伤的临床诊断.
作者:郭美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手术麻醉处理方法.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间我院接收的行感染性休克手术治疗的38例患者为研究方法,所有患者均应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对麻醉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患者的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均有所改善,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时,合理选择麻醉药物及剂量是保证手术效果的关键.
作者:邬峻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分析中药注射剂安全使用情况.方法:选2015年8月至2016年11月在我院使用中药注射剂后出现的不良反应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主要为皮肤与附件损害,其余的不良反应为神经系统反应、消化系统反应、心血管系统反应、呼吸系统反应、过敏性休克及其他不良反应,各不良反应所占比例分别为24.0%、20.0%、18.0%、8.0%、12.0%、7.0%、11.0%.结论: 中药注射剂在临床逐渐得到广泛应用,其不良反应症状较为明显,在临床使用药物时,需要对用药进行监测,保证用药安全性及有效性.
作者:杨永秀;巫露娜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普外科手术中使用抗生素对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并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通过对不同时间、不同方式、使用不同种类的抗生素进行切口感染的观察进行判断.结果:在27例的普外科手术中,其中切口感染有6例,男4例,女2例,感染率为22.2%;其中在手术中使用抗生素切口感染的概率要比手术前和手术后切口感染的概率都低,一联的用药感染率要比二、三联更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讨论:根据调查结果及数据分析得知在普外科手术中应用抗生素预防切口感染时要考虑用药时间以及抗生素的使用指征,术中使用抗生素对于预防切口感染效果好.
作者:刘洪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应用厄贝沙坦联合肾炎康复片治疗,观察分析其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一年间我院门诊及住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Ⅲ期-Ⅴ期)患者8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参与研究的患者血糖控制均达标,应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患者接受厄贝沙坦联合肾炎康复片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厄贝沙坦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治疗有效率进行比较,观察组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部分患者中出现耳鸣、头晕等不良反应,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率为41.3%,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率为8.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应用厄贝沙坦片联合肾炎康复片进行治疗,对患者的肾功能能够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增加肾小球滤过性,使血脂降低,使尿蛋白得到显著改善,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隋剑颖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究结肠息肉高频电凝电切术后患者的延续性护理的运用效果,为今后临床护理提供可靠的经验.方法:随机选取60例2015年7月-2016年7月来我院就诊的结成息肉电切术后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出院时给予用药指导,饮食指导,不进行延续性护理.观察组患者出院前给予用药指导,饮食指导,出院后继续给予延续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出血及1年结肠息肉复发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术后出血共3例,术后出血率为30.0%.观察组术后出血0例.观察组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1年后结肠息肉复发8例,复发率为26.67%.观察组结肠息肉复发1例,复发率为3.33%.观察组的结肠息肉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P<0.05).结论:结肠息肉高频电凝电切术后患者的延续性护理的运用效果理想,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李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手术室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近两年在我院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102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n=51)和干预组(n=51),分别给予常规护理方式和针对性护理方式,对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对两组治疗效果分析,对照组和干预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2.5%和92.1%,干预组的效果优于对照组.干预组的不良反应率少于对照组,干预组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少于对照组.结论:对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措施,其效果明显,能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崔艳;王浩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质量追溯系统在外来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使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质量追溯系统软件,对外来器械的接收、清洗、包装、灭菌、发放、使用及回收清洗整个流程进行质量管理和信息化追溯.结果: 自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医院使用多家器械公司提供的外来器械,实施相应手术年平均1460.4例,无1例发生感染,无外来器械包遗失.结论: 外来器械使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质量追溯系统,实现了外来器械的追溯性,保证了外来器械的清洗质量,降低了医疗风险.
作者:吕蓓;莫军军;黄芳;王群 刊期: 2017年第06期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其融合了多学科、多种技术,在医学检验邻域占有重要地位.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医疗仪器设备的更新,现今学校实验教学远落后与医院实验诊断的发展.以医学检验专业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实验教学为主,探索建立与临床工作相适应的实验教学模式,目的在于加快医学检验的实验教学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满足社会需求的医学检验人才.
作者:徐春萍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妇产科急诊接诊过程中的护理风险,并对相应的解决对策进行探讨与研究. 方法: 通过对我院妇产科急诊接诊过程中较为常见的护理风险进行分析与总结,提出了对应的危机管理对策,同时将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妇产科急诊接诊的160例产妇选取为研究对象,将她们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80例产妇.对照组实行常规妇产科急诊接诊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妇产科急诊接诊护理的基础上,再实行危机管理对策.之后再对比两组产妇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2.50%(2/80),新生儿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2.50%(2/80);对照组产妇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16.25%(13/80),新生儿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13.75%(11/80)对照组产妇和新生儿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妇产科急诊接诊过程中的护理风险主要包括转运风险和交接风险,在妇产科急诊接诊过程中采取危机管理对策,可以有效的降低产妇和新生儿的护理风险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顾芯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比较外直肌悬吊术与外直肌后徙术治疗共同性外斜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2月收治的66例共同性斜视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33)和观察组(n=33),对照组选择常规外直肌徙术治疗,观察组选择外直肌悬挂吊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术后3个月手术成功率及术后3个月斜视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直肌悬吊术治疗共同性外斜视的临床疗效与外直肌后徙术相当,安全可靠,临床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治疗方法.
作者:崔志森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了解连续补铁方案、间隔补铁方案应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患儿的效果.方法:抽取74例因缺铁性贫血、于2014年01月至2016年12月间入院的患儿,以补铁方案的不同分组:36例甲组施以连续补铁方案,38例乙组施以间隔补铁方案,并对两组补铁质量进行比较.结果:甲组36例有效率72.22%,乙组38例为94.74%,(P<0.05).结论:当儿童出现缺铁性贫血现象后,施以间隔补铁方案实践性佳,推荐选用.
作者:李巍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克拉霉素联合兰索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这一时间段内某院收治的92例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以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46例,参照组给予常规的治疗方法,而研究组则采用克拉霉素联合兰索拉唑进行治疗,而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幽门杆菌的清除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幽门螺杆菌清除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的患者,采用克拉霉素联合兰索拉唑治疗可有效的清除幽门螺杆菌,治疗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贤燕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关于乳腺癌的优手术方法一直是医学上争论的焦点,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乳腺癌的外科治疗正逐步迈向合理化、科学化,保乳手术逐渐成为了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方式.
作者:王罡旭;赵威;任鹏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宫外孕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间我院接收的宫外孕患者76例,按照就诊奇偶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方法的实施效果.结果:观察组的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宫外孕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韧 刊期: 201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