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有喜;师恩慧;李春明;王华
目的:对改良根治性膀胱前列腺切除术治疗膀胱肿瘤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及判定.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13例膀胱肿瘤肌层侵润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均予以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治疗,并观察膀胱肿瘤患者手术治疗情况及预后情况.结果:13例根治性膀胱前列腺切除术均顺利完成,且于术中的膀胱侧韧带,背静脉丛致使的出血显著减少,平均为(385.69±32.04)ml,手术时间为(72.96±6.42)min,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于2年随访期间,所有患者均处无瘤存活状态.结论:改良根治性膀胱前列腺切除术治疗膀胱肿瘤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作者:鲁守会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旨在分析高尿酸血症患者动脉弹性功能与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体检科于2015年1月~2017年5月新查高尿酸血症患者150例为观察组,根据年龄、性别匹配原则,同期选择150例尿酸正常者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对象一般资料、血糖、血脂、血尿酸、大动脉弹性指数(C1)、小动脉弹性指数(C2)和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关系.结果:两组研究对象年龄、性别比、文化程度和居住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DBP、SBP、TC、TG、LDL-C、FBG、UA、baPWV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DL-C、C1和C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可得,高尿酸血症患者C1、C2与baPWV呈现显著负相关性(P<0.05).C1、C2为高尿酸血症患者baPWV异常的显著保护因素(OR值0.753,95% CI值0.652~0.971和OR值0.852,95% CI值0.774~0.925,P<0.01),UA则是高尿酸血症患者baPWV异常的显著危险因素(OR值4.219,95% CI值2.752~9.374,P<0.01).结论: 高尿酸血症患者动脉弹性功能与baPWV呈现负相关性,其血清UA表达越高,动脉弹性越低,则baPWV越高.
作者:万群;李力;王兴敏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分析1例肌内注射至PTA术后臀部巨大血肿的原因.从疾病本身的原因,药物使用史,肌内注射史,患者的体形和遵医行为进行分析.提示护士应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预见性, 正确的进行肌内注射,并重视患者病情观察,才能减少血肿发生.
作者:熊雯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手术麻醉处理方法.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间我院接收的行感染性休克手术治疗的38例患者为研究方法,所有患者均应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对麻醉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患者的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均有所改善,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时,合理选择麻醉药物及剂量是保证手术效果的关键.
作者:邬峻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对CPAP治疗新生儿重症肺炎的效果予以分析和探讨.方法:将2016年2月至2017年4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新生儿重症肺炎患儿32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普通鼻导管吸氧方法,观察组采用持续正压吸氧(CPAP)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为15(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3(81.25%),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出现,P<0.05,两组差异具有可比性,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持续正压吸氧(CPAP)在新生儿重症肺炎患儿的临床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有效的改善患儿的缺氧症状,利于患儿的身体健康发育.
作者:蒋丽;刘翠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关于乳腺癌的优手术方法一直是医学上争论的焦点,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乳腺癌的外科治疗正逐步迈向合理化、科学化,保乳手术逐渐成为了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方式.
作者:王罡旭;赵威;任鹏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心律失常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研究组、参照组,每组各50例.其中给予参照组患者运用基础的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患者提供循证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时间、护理满意度及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并对观察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均优于参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循证护理运用到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护理中 ,不仅可以有效地降低了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还提升了医院的护理质量,减少了治疗所需的时间,值得临床护理推广应用.
作者:唐雯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究急诊患者护理工作中人性化护理管理的应用.方法:选择2016年12月到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18例急诊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随机分组,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常规的护理方式的基础上,采取人性化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要明显的高于对照组的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工作效果要明显的优于对照组的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患者采用人性化的护理,有效提高了护理满意度,有利于急诊工作的顺利实施,具有高效性和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中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作者:赵光会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ABCA1的表达对胆固醇流出的影响.方法:以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为研究对象,使用液体闪烁计数器检验细胞内胆固醇流出情况;同时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和Western blot印记分别检验ABCA1mRNA与ABCA1蛋白的表达,以低pH值EIA法测定细胞内cAMP水平.实验结果表明,PDE4抑制剂能够引起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cAMP水平、ABCA1表达、胆固醇流出增加,细胞内总胆固醇、游离胆固醇与胆固醇值检测结果则明显降低.结论:PDE4抑制剂能够增加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ABCA1表达以及胆固醇流出,这也许是预防与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新的研究方向.
作者:陈四国;廖昆;欧阳慧;李元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于改善患儿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儿科2014年8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92例小儿高热惊厥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人性化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46例,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及其治疗恢复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对治疗的依从性(91.30%>76.09%)、患儿家长对护理地方的满意率(93.47%>80.43%)相对更低,而复发率(0<6.52%)相对更低,而治疗时间[(7.52±2.14)d<(10.12±3.35)d]、临床症状发作持续时间[(3.48±1.25)min<(5.14±1.48)min]相对更短,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对提高小儿高热惊厥治疗效果以及改善患儿预后有着积极的影响.
作者:丁亚玲;郑丽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对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治疗中普米克令舒、万托林联合甲强龙辅助治疗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90例,按照治疗方法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给予万托林、普米克令舒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辅以甲强龙治疗,对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做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56%(43/45)与对照组93.33%(42/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咳嗽消失时间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哮鸣音消失、湿罗音消失以及喘息消失时间观察组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治疗中,普米克令舒、万托林应用基础上引入甲强龙,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有助于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的缩短,应在实践中推广应用.
作者:杨菁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妇产科治疗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前者采用抗菌治疗,后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下腹疼痛、腰骶胀痛、带下量多、带下色黄、月经不调、神疲乏力指标均有所好转,其中研究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与治疗前相比(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对照组和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0%和100.0%,后者高于前者(P>0.05),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妇产科治疗效果较优,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症状,值得临床参考和使用.
作者:徐慧 刊期: 2017年第06期
放疗是目前对抗恶性肿瘤的主要方法之一,照射野内皮肤出现急性毒性损伤即放射性皮炎是其普遍存在的不良反应.强化放疗后的护理管理对宫颈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在于可提高宫颈癌准确筛查率,降低误诊漏诊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消除患者各种各样的不良情绪,促进患者保持乐观、积极、稳定的心态配合治疗,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云静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对老年人体检静脉采血的护理措施和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22例2014年1月-2017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静脉血采集的老年体检者,并按1∶1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111例,对分别应用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就一针见血率而言,实验组明显高于参照组[96.40% vs.85.59%];就并发症的发生率、采血不良反应发生率而言,实验组均明显低于参照组[4.50%、5.40% vs.16.22%、18.02%];就护理满意度而言,实验组明显高于参照组[97.29% vs.86.49%],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老年人体检静脉采血中的效果十分理想,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向天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究检查及治疗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起到的临床作用.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妇科收治的80例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研究,根据患者临床治疗措施的不同分为手术治疗组、非手术治疗组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非手术治疗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疾病复发率为6.67%,手术治疗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疾病复发率为10.91%,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临床高发人群为中老年妇女,对患者健康产生严重负面影响,需要根据患者具体的病情及其身体素质选择治疗方法,定期进行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女性患者还需进行相应盆底功能性康复锻炼促进恢复,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利于预后.
作者:袁丙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对进行剖宫产的高龄产妇实施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进行观察研究.方法:选择于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5月1日期间,在我院进行剖宫产的104例高龄产妇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硬膜外麻醉,干预组患者采取腰硬联合麻醉,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起效时间以及手术时间等进行对比.结果:干预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手术总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且干预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进行剖宫产的高龄产妇实施腰硬联合麻醉,可以有效的减短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以及手术总时间,且可以大幅度提高患者的麻醉效果,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刘长红;晏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比较全自动与手工免疫组化染色在诊断乳腺癌中的效果.方法:收集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150例乳腺癌患者的病理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以上病理组织中的ER、PR、P53、Her-2.根据方法的不同分为全自动免疫组化仪(观察组)和手工操作法(对照组).比较两种检测方法对以上蛋白质检出的阳性率.结果:观察组的背景清晰,染色均匀,阳性定位准确,无边缘效应,较对照组效果好.观察组的ER、HR、P53的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Her-2/1+、Her-2/2+、Her-2/3+的比例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自动免疫组化染色仪对病理组织的染色效果要好于手工免疫组化染色,其标准程度好,质量易于控制.
作者:唐青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泪小管断裂吻合术改良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2月~2017年 2月收 治的泪小管断裂83例患者,显微镜直视下,找到泪小管鼻侧断端,通过泪道引入慕丝线方法,置入泪道引流管,放置引流管 2-3Mon,拔 管后 3个月 ~3年随访观察疗效.结果:泪小管鼻侧断端的寻找方法,配合泪道引入慕丝线牵引方法置入泪道引流管的应用,使改良泪小管断裂吻合术有效率提高.结论: 改良泪小管断裂吻合术,简单易学,成功率高.
作者:王娟;张建勇;李东;赵燕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普外科腹腔镜治疗急腹症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研究对象选择我院普外科2016年5月-2017年4月所收治的116例急腹症患者,按照数字随机发将患者分成2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实验组患者则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治疗总有效率为98.28%,对照组患者手术治疗总有效率为65.52%,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90%,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69%,组间对比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明显的优于对照组患者,表明实验组患者恢复更快,创伤更小.结论:普外科腹腔镜治疗急腹症的临床疗效显著,还能有效地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陈跃东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常规术后护理与家庭护理干预对早期宫颈癌手术后患者家庭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以2015年02月-2017年02月内于我院行早期宫颈癌手术治疗的1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每组90人.对照组患者行常规的手术后护理;观察组行家庭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家庭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实施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家庭功能(21.9±6.8、72.0±8.5)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17.6±5.4、66.0±8.7),两组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情感状况、社会/家庭状况)评分(18.9±6.5、21.2±3.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15.0±3.6、17.6±4.7),两组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早期宫颈癌术后患者而言,家庭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提升其家庭功能和生活质量,因而值得在临床方面大力推广.
作者:陈琳英 刊期: 201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