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花香;谢婷;秦家稽
目的:分析急诊科低钾血症患者予以护理干预后对其焦虑情绪的缓解作用.方法:参照随机原则,将2015年9月-2016年12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低钾血症68例予以随机分组处理,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常规组,34例)及优质护理(优质组,34例),对比两组情绪变化.结果:干预前两组的SAS评分、SDS评分对比无显著意义(P>0.05);干预后优质组的SAS评分和SDS评分依次为(32.75±4.39)分、(28.54±4.10)分,低于对照组;优质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2.14±3.24)分,较对照更高(P<0.05).结论:对急诊科低钾血症患者予以优质护理,能够很好地帮助改善患者情绪,缓解焦虑,缩短住院时间,效果确切.
作者:朱丹萍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在治疗重度混合痔中采取PPH联合外痔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采取计算机表法对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54例重度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n=27)与实验组(n=27),将采取外剥内扎术患者作为参照组,将采取PPH联合外痔切除术患者作为实验组,对比观察两组重度混合痔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重度混合痔患者肛门狭窄(1.01±0.21)、排尿困难(2.74±0.31)、住院时间(5.57±0.39)、治疗总有效率96.29%与参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统计学存在意义.结论:将PPH联合外痔切除术应用在重度混合痔治疗中可缩短住院时间,提升治疗效果,值得应用.
作者:万建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饮食习惯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一些新的健康问题也随之而来.本文对医院如何与社区服务中心做好居民的健康教育工作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医院与社区服务中心居民的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提出了医院与社区服务中心做好居民的健康教育工作的策略,旨在保证居民健康.
作者:周兴高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对传染病预防控制具体措施进行详细探究.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4月本区收治的100例传染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将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于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对于观察组患者,在采用常规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的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结果:在对两组患者实施预防控制干预后,制作防治知识调查问卷,满分100分,≥60分为基本知晓;同时发放传染病防控工作满意度调查表,统计两组研究对象对防控服务的满意度.观察组患者对于传染病知识知晓率率以及对于本次干预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传染病患者,通过采用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能够使传染性疾病得到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在对患者实施干预时,还应该注意加强健康教育,这样才能够有效加深患者对于传染病知识的了解程度.
作者:李正强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急性发作期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62例急性发作期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1例,行开腹胆囊切除术)和治疗组(31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比分析2组手术情况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比较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照组高于治疗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发作期胆囊炎选择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治疗效果优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临床可将其作为理想治疗方法全面推广.
作者:苏静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克拉霉素联合兰索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这一时间段内某院收治的92例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以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46例,参照组给予常规的治疗方法,而研究组则采用克拉霉素联合兰索拉唑进行治疗,而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幽门杆菌的清除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幽门螺杆菌清除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的患者,采用克拉霉素联合兰索拉唑治疗可有效的清除幽门螺杆菌,治疗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贤燕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比较全自动与手工免疫组化染色在诊断乳腺癌中的效果.方法:收集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150例乳腺癌患者的病理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以上病理组织中的ER、PR、P53、Her-2.根据方法的不同分为全自动免疫组化仪(观察组)和手工操作法(对照组).比较两种检测方法对以上蛋白质检出的阳性率.结果:观察组的背景清晰,染色均匀,阳性定位准确,无边缘效应,较对照组效果好.观察组的ER、HR、P53的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Her-2/1+、Her-2/2+、Her-2/3+的比例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自动免疫组化染色仪对病理组织的染色效果要好于手工免疫组化染色,其标准程度好,质量易于控制.
作者:唐青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普米克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哮喘的疗效观察.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门诊收治的哮喘患者10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2例,对照组给予吸氧、解热、镇咳、平喘、抗感染、抗病毒、抗过敏、支气管扩张剂、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及β2受体激动剂、沙丁胺醇雾化吸收等一般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一般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每次2ml普米克联合1mL沙丁胺醇,采用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10~20min/次,2次/d,连续治疗7天,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迟于治疗组,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普米克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哮喘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及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王开文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慢阻肺的人性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的慢阻肺患者60名作为本次观察对象,采用单双数床号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基础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血气分析值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气分析值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护理满意度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使用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的慢阻肺患者采取人性化护理干预,患者能得到显著疗效,护理满意度也能得以提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韩文芹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自身抗体检测用于自身免疫性肝病诊断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82例,将其分为46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PBC)和36例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AIH),同时选择44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和42例门诊健康体检者.比较各组的血清ANA阳性检出率和自身抗体检出率.结果:AIH组和PBC组患者的血清ANA检出阳性率明显高于HBV组和对照组;而且PBC组的自身抗体检出率高于AIH组、HBV组和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身抗体检测对于自身免疫性肝病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AMA-M2和M2-3E等抗体对于检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敏感度较高,而ANA对于检测自身免疫性肝病的敏感度较高.
作者:高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前在我国主要有全民健身体育和竞技体育这两种体育运动,由于任何体育运动都要以民众的身体健康为前题基础,这就给运动营养食品提供了庞大的市场.笔者基于国内外的运动营养食品的现状在下文详细剖析了运动营养食品的未来发展趋势.
作者:孙晶琳;王玉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急诊内科治疗方法及其效果.方法:从我院收治的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中抽选10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53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53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4.34%)明显高于对照组(79.25%);心率降至(69.11±6.42)次/min,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89.53±8.55)次/min;左心室射血分数提高至(36.64±4.31)%,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32.30±4.22)%,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车立明;韩书进;程月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探讨整体护理干预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中的护理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消化科收治的68例反流食管炎患者的资料,将其按每组34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实行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比组,且其治疗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用整体护理干预,护理价值显著且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具一定应用与研究价值.
作者:房丽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和探究经子宫压缩缝合术治疗产后出血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50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25例与对照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止血方法行止血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子宫压缩缝合术治疗,将两组患者止血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止血成功概率和总并发症概率分别为88%、16%;对照组相应为68%、32%.两组在止血成功概率和总并发症上比较均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子宫压缩缝合术多用于剖宫产时的产后出血,其能够达到有效止血目的,对减少患者产后出血量及促进患者产后快速康复均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王小萍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对老年人体检静脉采血的护理措施和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22例2014年1月-2017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静脉血采集的老年体检者,并按1∶1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111例,对分别应用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就一针见血率而言,实验组明显高于参照组[96.40% vs.85.59%];就并发症的发生率、采血不良反应发生率而言,实验组均明显低于参照组[4.50%、5.40% vs.16.22%、18.02%];就护理满意度而言,实验组明显高于参照组[97.29% vs.86.49%],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老年人体检静脉采血中的效果十分理想,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向天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有效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效果.方法:本文选取本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的60例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小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照常规的方法进行治疗,采用吸氧、雾化吸入等方法进行应用,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对于匹多莫德颗粒的应用,通过对于两组的观察和对比,从而记录下来两组的综合治疗效果、停药后的感染次数以及感染持续的时间等方面的情况.结果:通过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数据的对比,我们发现,观察组的平均感染次数、感染事件的缩短都优于对照组,以上几个方面满足P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抗感染药物与匹多莫德颗粒联合进行应用的效果较为显著,能够很好的对于小儿患者的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情况进行抑制,并对于感染起到预防作用,可以在今后的临床中进行广泛的应用.
作者:李云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改良式B-Lynch缝合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改良式B-Lynch缝合术治疗产后出血患者34例与采用传统方法治疗产后出血患者28例,对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24h出血量、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减少量、输血量、切除子宫例数、术后并发症、产后恶露持续时间及第1次月经恢复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前者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出血量、输血量、血红蛋白减少数值及切除子宫例数均显著少于传统方法治疗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产后恶露持续时间、第1次月经恢复时间方面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方法比较,改良式B-Lynch缝合术可显著减少剖宫产产后出血及减少输血量,避免子宫切除,对产后月经恢复无影响.
作者:王为敏 刊期: 2017年第06期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是指动脉因粥样硬化累及下肢的动脉,导致 动脉狭窄或闭塞,肢体出现供血不足表现的疾病,是血管外科常见的动脉系统疾 病.糖尿病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的发展密切相关.有研究证实,糖化血红蛋白每 升高 1%,患周围动脉闭塞的风险提高 26%.40 岁以上,病程 5 年以上的 2 性糖 尿病患者中,50%的患者合并外周血管病,其中 43%的患者合并重度的血管病变 [2].肢体的外周动脉粥样硬化常以下肢动脉病变为主,表现为下肢的疼痛、 感觉异常和间歇性跛行,严重供血不足可导致肢体坏疽,甚者截止.研究表明, 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的患者,病情发展快、程度重,一旦发生,截 肢率是非糖尿病的40倍[3].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是慢性消耗性疾病,发 病人数与日俱增,且以老年发病为主.伤口愈合的理念分为干性愈合和湿性愈合.干性愈合由于愈合环境差,不仅容易使伤口脱水、结痂、不利于上皮细胞爬行,而且使生物活性物质丢失,造成愈合速度缓慢.
作者:陈星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对产科常规分娩与宫底按压助产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将2015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156例产妇选取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78例.对照组实行常规分娩方式,观察组则实行宫底按压助产. 结果:对照组的第二产程分娩时间明显长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产妇的会阴撕裂率明显高于观察组,且其自然分娩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新生儿窒息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与常规分娩方式相比,对产妇实行宫底按压助产可以有效的缩短第二产程分娩时间,有效的降低产妇的会阴撕裂率,显著的提升产妇的自然分娩率,同时可以显著的降低新生儿的窒息率,其效果更好,值得推广采用.
作者:高玲;王杨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对美罗培南与头孢哌酮舒巴坦在控制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重症肺炎中的疗效评价进行详细探究.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本院收治的40例鲍曼不动杆菌感染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诊断及治疗均按中国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诊治与防控专家共识的标准.在所有患者中,有11例患者支气管哮喘并感染,12例患者脑血管合并肺部感染,14例患者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其他呼吸道疾病感染患者3例.对于参与本次研究的40例患者,均给予生命体征监测、营养支持、维持内环境稳定、治疗原发病等常规治疗.对于40例患者实施治疗前后,对患者的后肝肾功能、血常规、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指标进行统计.结果:经过本次治疗后,2例患者分别在治疗第6天、第12天出现总胆红素升高,但未超出正常值2倍;1例患者分别在治疗第9天、第12天后出现谷丙转氨酶升高,但未超出正常值2倍,给予保肝治疗后恢复正常;1例分别在治疗第10天、第12天出现血尿素轻微升高,未处理,疗程结束后恢复.结论:对于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重症肺炎患者,可以采用美罗培南与头孢哌酮舒巴坦进行治疗,疗效显著,有利于促进患者恢复健康,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彭进 刊期: 201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