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于系统管理理论的护理不良事件管理策略

蔡娟

关键词:护理不良事件, 系统管理理论, 鱼骨图
摘要:目的:查证目前我国护理不良事件的管理现状,通过文献分析其发生主要原因及影响上报重要的因素,从而寻求改善的方法.方法:通过对护理不良事件的具体定义,应用系统管理理论进行管理,从发生及影响上报的结构面、过程面及结果面进行综合分析及改善,运用根本原因分析的方法,采用PDCA循环理论,全面系统的对护理不良事件进行管理.结果:在结构面上,制定相关规范,建立统一的上报途径,加强人员培训;在过程面上,建立畅通的上报途径,定期对不良事件进行分析及汇总,追踪其改善成果,形成PDCA循环;在结果面上,鼓励护理人员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免责上报,护理部对所有不良事件进行汇总分析,主要针对流程及制度进行改善,将不良事件的上报列入到科室绩效考核指标.综合以上措施,从而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上报率.结论:改善护理人员对护理不良事件的认知,提高护士对护理不良事件的预防意识,从而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高龄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诱导期护理的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高龄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诱导期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高龄尿毒症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总计30例患者,按照计算机数字表法的方式,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15例患者.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再接受血液透析诱导期护理.护理结束后,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各项数据均明显优于参照组,其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诱导期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同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姚天梅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急性肠胃炎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急性肠胃炎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急性肠胃炎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的方式,将其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40例患者,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再接受优质护理,护理结束后,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参照组并且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也远高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肠胃炎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够有效的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让患者能够尽早痊愈,并且减少了患者的治疗费用,同时提高了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唐璐璐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骨科截瘫后便秘应用开塞露结合穴位按摩的护理干预

    目的:研究骨科截瘫后便秘应用开塞露结合穴位按摩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骨科截瘫后便秘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各有32例患者的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开塞露进行润肠帮助通便,在此基础上,研究组患者辅以穴位按摩进行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5.00%,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开塞露结合穴位按摩的方式对骨科截瘫后便秘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效果可靠,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金菊菊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多联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多联(口服杜仲壮腰汤、膝关节局部湿热敷、小针刀及臭氧关节腔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观察组用口服杜仲壮腰汤、膝关节局部湿热敷、小针刀及臭氧关节腔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口服钙尔奇D治疗.结果:优良率治疗组89.0%,对照组5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杜仲壮腰汤、膝关节局部湿热敷、小针刀及臭氧关节腔注射多联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有确切疗效.

    作者:刘琰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分析内分泌科护理护理缺陷产生的原因

    目的 分析内分泌科护理护理缺陷产生的原因.方法:对我院内分泌科护理缺陷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内分泌科护理缺陷主要原因是由于记录缺陷和护理责任缺陷为主.结论:提升内分泌科护理人员责任意识,加强对护理人员技术培训,强化护理管理可以降低护理缺陷发生率.

    作者:于烨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品管圈对减少静脉药物配置过程差错的效果

    目的:探究品管圈运用到减少静脉药物调配过程差错内的成效.方法:在本院静脉药物调配期间开展品管圈干预,探究药物调配中产生差错的原因、种类,以归总防范措施,并加以贯彻.接着比较品管圈干预开展以前、开展以后的差错率,探讨改良对策.结果:静脉药物调配期间比较普遍的差错种类即:药品分发总量、次数、份数等.临床上品管圈干预开展以后,静脉药物调配差错显著下降,且好于开展以前同时P<0.05.结论:在静脉药物调配期间开展品管圈干预成效极为明显,能够减少调配差错的发生率,提升服药的安全性,值得大力推行及应用.

    作者:石红玲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他莫昔芬治疗特发性少弱精子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在治疗特发性少弱精子症时应用他莫昔芬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中心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进行治疗的112例特发性少弱精子症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例数各为56例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三磷酸腺苷二钠、维生素E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他莫昔芬1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精子密度、活力、形态等均得到显著提高,明显高于治疗后的观察组,组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与对照组的8.93%相比,差异并不明显(P<0.05).结论:在治疗特发性少弱精子症患者时,应用他莫昔芬能显著提高患者精液主参数,且不良反应少,不失为一种可靠、安全的治疗药物.

    作者:张铭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浅谈学校卫生与少儿卫生工作的相关思考

    针对学校卫生与少儿卫生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突出表现在卫生工作重视程度不足,卫生监督工作制度匮乏等方面,并提出等学校卫生与少儿卫生工作的相关发展对策,以期能够全面提升学校卫生与少儿卫生工作的总体质量,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与成长环境.

    作者:陈雁冰;吴萍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水中步行训练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的肢体功能康复的疗效探讨

    目的: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后的患者实施水中步行训练对其肢体功能康复进行分析.方法:选取82例胫骨平台骨折术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抽签的方式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研究组给予水中步行训练,分析护理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HSS评分和FIM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HSS评分和FIM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康复训练对于骨折术后患者的肢体功能的恢复有较大的影响,而在康复训练中实行水中步行训练则可以有效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使患者对护理满意,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和采纳.

    作者:祝延峰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细节管理在防范静脉治疗护理风险中的作用

    目的:分析细节管理在防范静脉治疗护理风险中的作用.方法:将2016年4月到2017年4月于本院接受静脉治疗的164例患者作为分析对象,按照患者入院编号纳入细节组与常规组(n=82).常规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方式,为细节组应用细节管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风险发生情况.结果:常规组与细节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具有明显区别(85.37% VS 97.56%),组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中不良护理风险问题发生率为9.76%,与细节组患者的不良护理风险问题发生率1.22%比较差异显著,组间数据资料比较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细节管理有助于降低静脉治疗期间护理风险发生率,且能够提升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率,建议在患者静脉治疗期间推广应用.

    作者:陈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循证护理在断指再植患者术后护理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对循证护理在断指再植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从我院2014年11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断指并接受再植手术的患者中抽取108例均等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专科护理方式,研究组给予循证护理方式.对比不同组别患者护理满意度、再植成功率、血管危象出现率.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再植成功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血管危象出现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断指再植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能够提升患者满意度与再植成功率,值得大规模使用.

    作者:王佳;纳丽;金玉香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心理干预护理对肛肠手术患者的影响研究

    目的:对心理护理干预对肛肠手术患者的影响予以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开展肛肠手术的60例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后的SAS评分.结果:通过开展护理,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及SAS评分存在明显差异,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为开展肛肠手术治疗的患者开展护理工作的过程中,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为其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于提升其护理满意度及改善其心理状态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作者:翁霞惠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特点和发病机制,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其早期诊断准确性.方法:抽取至本院治疗的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24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时间为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期,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相关信息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分析该病临床特点.结果:本次研究中,11例误诊,2例误诊为急性食管炎,3例误诊为急性胰腺炎,4例误诊为急性胃炎,1例误诊为急性阑尾炎,1例误诊为急性胆囊炎;23例患者经规范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后腹痛消失、血糖下降、酮体转阴,1例死亡.结论: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容易发生误诊、漏诊,医师需要加强对该病的认识,以提高临床诊断准确性.

    作者:王利梅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儿科护患沟通技巧

    目的:研究并探讨良好的儿科护患沟通技巧.方法:研究对象选自2015年4月~2015年6月期间于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79例患儿,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40例)及对照组(39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手段,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护患沟通技巧进行护理,分析两组患儿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结果:经护理后,实验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为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84.62%的满意度,且P<0.05,差异具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护理儿科患儿的过程中采用优质沟通技巧对于提高护理满意度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沈湘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超声在剖宫产瘢痕妊娠中的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研究在剖宫产瘢痕妊娠中超声诊断的价值.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超声诊断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32例的情况回顾性分析.结果:诊断中,超声声像图具有明显的特征,32例患者中确诊28例,诊断符合率87.5%.结论:在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中,采用超声检查的方式,能够尽早、准确的诊断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胡镓田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CBCT技术在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摆位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究在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摆位中应用CBCT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6年8月至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25例头颈部肿瘤患者进行研究,在放疗前通过CBCT技术采集图像,将其扫描所得图像匹配CT平扫定位图像.结果:所选患者头颈部摆位左右方向误差为(-0.02±0.17)cm,头脚方向误差为(-0.01±0.26)cm,前后方向误差为(0.02±0.13)cm.结论:对于头颈部肿瘤患者来说,在放射治疗之前利用CBCT技术技术取得扫描图像,可以使分次治疗之间摆位误差减少,使放疗摆位更加精准,保证放疗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作者:韦顺文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门诊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门诊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5月-2017年2月3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就诊编号随机分两组,分别为甲组15例、乙组15例.甲组单纯给予合口服降糖药,乙组则给予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比较两组2型糖尿病治疗总有效率;血糖达标的平均时间、低血糖出现率;干预前后患者空腹血糖和C肽、餐后2小时血糖和C肽.结果:乙组2型糖尿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甲组,P<0.05;乙组血糖达标的平均时间短于、低血糖出现率低于甲组,P<0.05;干预前两组空腹血糖和C肽、餐后2小时血糖和C肽相近,P>0.05;干预后乙组空腹血糖和C肽、餐后2小时血糖和C肽优于甲组,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门诊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改善空腹和餐后血糖和C肽水平,缩短血糖达标时间,降低低血糖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贾维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系统性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PCI术后的应用观察

    目的:探讨系统性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的应用观察.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接受治疗的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0例.两组分别采用不同护理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系统性护理干预,观察不同护理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和焦虑变化情况及调查其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比较,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5.00%,高于对照组满意度80.00%(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治疗前,生活质量各维度积分均高于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干预后GH、RP、RE、SF、BP、VT、MH方面的积分高于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在改善SAS、SDS积分和GH、PF、RP、SF、VT、MH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或P <0.01).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PCI术后实施系统性护理干预,能够降低患者住院费用,缩短住院天数,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焦虑抑郁状态,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邓楠楠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究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通过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后所存在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80例,且均在2014年1月-2016年6月入院,依随机分组标准分为观察组(40人)和对照组(40人).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方法分别为奥美拉唑治疗和泮托拉唑治疗.从临床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及生存质量状况三方面入手,针对相关内容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7.5%)比观察组(92.5%)低(P<0.05);针对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发生率(7.5%)与对照组发生率(5%)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在生存质量方面,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得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通过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相比,在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且患者生存质量显著改善,存在一定推广价值.

    作者:刘志玲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助产士心理护理在促进自然分娩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助产士心理护理在促进自然分娩中的作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6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生产的134例产妇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并将所有产妇随机分配到两个组中,给予心理护理组产妇助产士心理护理,给予常规护理组产妇常规的护理措施,生产结束后,对产妇使用的生产方式、第一产程时间、生产时出血量以及产后出血人数进行调查.结果:心理护理组有53例孕妇通过阴道顺产完成分娩,阴道顺产率高达79.10%,而常规护理组中有42例孕妇通过阴道顺产完成分娩,阴道顺产率仅为62.69%.另外,心理护理组孕妇的第一产程时间、生产时出血量以及产后出血人数均要少于常规护理组.数据经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助产士心理护理应用于产妇的分娩过程中,对促进产妇自认分娩有着积极作用,并且减少产妇第一产程时间、生产出血量,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产妇产后出血的概率,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谭天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