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中芹;戴玲;仇志清
目的:探究在甲状腺手术中,使用针刺麻醉复合颈丛麻醉的效果.方法:针对我院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间收治的88例甲状腺手术患者实施分组,对照组患者颈丛麻醉,观察组患者实施针刺麻醉复合颈丛麻醉;观察两组麻醉效果并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术毕即刻疼痛评分为3.24±2.03分,对照组术毕即刻疼痛评分为6.05±2.11分;同时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9%,明显高于观察组,因观察组无不良反应发生,两组比较P<0.05则说明差异明显.结论:针刺麻醉复合颈丛麻醉用于甲状腺手术的麻醉效果分析发现,其相比单纯的颈丛麻醉而言,能够降低患者疼痛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因此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作者:李永侠;秦宁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复习并研究IgG4相关性疾病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案.方法:对1例淋巴结活检后病理确诊为IgG4相关性疾病的病例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回顾.结果:患者男,46岁,以双侧眼睑、腮腺、颌下腺肿胀入院,在我院行血清学IgG4检测、腹部增强MRI及颌下淋巴结活检后,证实为IgG4-RD,给以糖皮质激素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后症状较前好转,未复发.结论:IgG4-RD是一种少见的以血清IgG4升高并可累及多器官的慢性自身炎症伴有全身器官组织纤维化的自身免疫疾病.现报道1例典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合并米库利兹病的IgG4相关性疾病以加深大家对此病的了解.
作者:王丽;慈春增;王晓东;徐栋花;蔡肖;冯少杰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诊断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3月~2017年2月入院治疗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平扫以及平面重建、可行容积再现等检查,患者同时进行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检查,比较多层螺旋CT检查和DSA检查的病因诊断结果.结果:100例患者经DSA诊断,阴性9例,阳性91例,其中动脉瘤68例,动静脉畸形9例,动脉狭窄14例;经多层螺旋CT诊断,阴性10例,阳性90例,其中动脉瘤67例,动静脉畸形10例,动脉狭窄13例;1例正常患者被误诊为动脉瘤,1例动脉狭窄被误诊为动静脉畸形;两种检测方法诊断结果基本相符,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诊断准确性良好,与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诊断结果无明显差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莉花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研究活血化瘀在中医内科临床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中所选取的病例来源是本院在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期间住院接受治疗的50例内科患者.并用随机抽取的方式将50例患者平分为西医组和活血化瘀组两组.然后分析两个通过不同的方式治疗过的患者,后的的临床疗效结果.结果:通过本次出试验,分析对比出试验的结果后,发现中医内科的活血化瘀法对治疗疾病效果明显.起效时间也比西医组时间更延迟,但不良反应却比西医治疗法更低.结论:通过实验组观察对比,可以分析出,活血化瘀法对于治疗疾病的效果明显,可以在未来的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应用,从而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并造福于患者.
作者:周文和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玻璃酸钠注射液联合臭氧在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02月至2016年02月兰州兰石医院收治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50例.治疗组患者,对患侧膝关节腔行玻璃酸钠注射液联合臭氧注射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玻璃酸钠注射液关节腔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疼痛改善程度,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内患者的VAS 评分比对照组低.结论: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玻璃酸钠注射液联合臭氧治疗,更有效的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减缓了患者的病痛,提高了其生活质量,在临床中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魏政刚;宋敏;张存熙 刊期: 2017年第08期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国家对农村,尤其是西部农村的医疗状况的专注度越来越高.本文以沿河县中寨镇为例,分析讨论当地的伤寒疫情,并逐步列举相关的消毒干预措施,分析该地的伤寒疫情的预防体系和政府卫生计生部门的应急策略.
作者:黄飞;张勇;黄大成;易昌银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分析腹腔镜设备的常见故障发生几率,并根据这些故障类型及时排除.结果:通过对腹腔镜的故障进行及时有效的排除,并且保证到腹腔镜设备在使用中的稳定性,能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同时在临床治疗时也可让腹腔镜手术顺利进行,对患者也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杨海燕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造成梗阻性黄疸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疗与预防措施.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2月期间所收治的4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2例患者中有胆管损伤9例(胆总管横断2例、肝总管横断3例、右肝管横断1例、胆管壁部分损伤例3)、胆石残留33例.所有患者在经过手术治疗及相关治疗后均恢复身体健康,无1例发生胆道狭窄.结论:减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梗阻性黄疸发生的关键在于掌握好腹腔镜手术的适应证,采取措施对手术操作进行规范;针对梗阻性黄疸出现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与预防措施,以降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梗阻性黄疸的发生率.
作者:李爽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48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将这48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除接受常规护理外,还接受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支气管扩张、感染性休克、肺水肿)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为83.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5%,对照组为37.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讨论:预见性护理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曾田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分析综合性护理对预防留置导尿管患儿并发尿道感染的的效果.方法:选取于我院接治疗并留置导尿管的患者132例列为观察对象,以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均分为两级(66例/组),观察组给予综合性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统计比较两组患儿尿道感染发生率.结果:经统计分析得出,对照组患儿在导尿管留置后的第3d、5d、7d、14d尿路感染累计发生率分别为7.58%、12.12%、19.70%、22.7%;而观察组分别为0.0%、1.52%、4.55%、4.55%;两组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明显,P<0.05.结论:临床中针对留置导尿管患儿的护理过程中采用综合性护理,可明显降低因留置导尿管而诱发的尿道感染,同时有利患儿病情的极早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如焕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本文对手术室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的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方法:本文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到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1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不同的护理方式将其划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5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性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性护理的基础上行舒适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护理后,从生命体征、焦虑情况、舒适度和护理满意度来看,观察组要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舒适护理运用到手术室护理中,对于缓解患者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具有显著的作用,同时也能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护理满意度,在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晋仁玲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研究非稳定型三踝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讨论手术治疗中需要注意的各类问题.方法:将2014年4月到2017年5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32例非稳定型三踝骨折患者作为分析对象,为患者实施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基于美国足踝外科学会(AOFASO)评价标准,评价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治疗后8~18个月,骨折愈合效果为优的患者22例,良8例,可2例.结论:非稳定型三踝骨折患者需要及时实施手术治疗,术前应充分了解患者受伤机制,了解骨折及韧带损伤状况,基于患者的骨折情况选择适宜的手术治疗方式,对于患者治疗效果的提升,术后自主生活能力的增强等均能够产生重要影响.
作者:苏铖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究负压封闭引流术在四肢骨折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四肢骨折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患者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数字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患者采用常规外固定支架治疗,研究组60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负压封闭引流术,观察两组治疗效果、愈合时间等.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8.33%(59/60)显著高于对照组86.67%(53/60)(P<0.05);研究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术应用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骨折早日愈合,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柯添耀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盐酸贝那普利应用于原发性IgA肾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所收治原发性IgA肾病患者9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6例,仅予以盐酸贝那普利;研究组46例,加用雷公藤多苷片.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高血压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SBP、DBP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研究组尿β2-微球蛋白、24h尿蛋白定量、GFR及SC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盐酸贝那普利应用于原发性IgA肾病临床治疗中,可有效提升患者临床表现,改善肾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广辉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妇科子宫肌瘤的药物治疗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研究组子宫肌瘤患者给予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子宫肌瘤患者给予亮丙瑞林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费用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经分析可知两组治疗前子宫体积、子宫肌瘤体积对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经治疗后两组子宫体积、子宫肌瘤体改善幅度无明显差异(P>0.05),但两组子宫体积、子宫肌瘤体积均较之前显著减小(P<0.05).结论: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妇科子宫肌瘤可显著提高患者疗效,且此法具有较高经济性、安全性,有利于保障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作者:张良芍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究分析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胰腺炎患者70例,依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奥曲肽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7.1%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82.9%(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血、尿淀粉酶阳性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7d及15d的血、尿淀粉酶阳性例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显著,且见效快,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邓志坚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护理的效果.方法:按照入院顺序随机抽取我院自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85例,按照抽签的方式,分为观察组(n=47)和对照组(n=48).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前后的血压.结果: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77.1%)比较,观察组的(95.7%)较高;与对照组护理后的DBP、SBP比较,观察组的显著较低,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护理前的DBP、SBP比较,观察组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健康教育可有效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借鉴和推广.
作者:王红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血尿的诊治特点,加强对不明原因血尿的重视程度,提高对不明原因血尿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99例不明原因血尿的临床资料.结果:99例病例终诊断:后尿道出血9例,通过经尿道电灼止血术治愈;肾血管畸形18例,经手术后治愈;IgA肾病18例,后转肾内科治疗;支原体衣原体所致血尿27例,经抗感染治疗后治愈;27例病人随访2年后证实为泌尿系肿瘤早期血尿.结论:对原因不明血尿要严格掌握诊疗途径,系统全面检查,加强随访.
作者:程汉波;汪菲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骨科病人在进行手术之后会产生一定的疼痛,采取中医手段,可以使护理得到更好的效果,分析该种手段的应用意义.方法:从2016年3月到2017年2月间在我院开展手术治疗的骨科病人中随机选取130名进行实验,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常规组利用常规手段展开护理;强化组利用中医手段实施干预.结果:无论是病人疼痛的缓解,护理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状况,强化组都明显优于传统组.结论:通过采取中医手段,可以使骨科病人的疼痛得到极大的缓解,同时产生并发症的可能性也大大降低,具有极大的临床意义.
作者:韩苏焱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分析探究针灸配合整脊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分析.方法:从本院中提取从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颈源性头痛患者,并将这些患者随机抽取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给予对照组采用的则是常规针灸疗法治疗,而给予观察组的则是在常规针灸治疗的基础上再加上整脊手法进行治疗.然后再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而且在治疗之后的观察组的VAS评分也要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在治疗颈源性头痛的方法中,运用中医针灸与西医整脊手法结合起来的治疗效果更为明确.如果能够分别发挥二者的优势,并将二者结合起来,达到协同效果,则能更好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孙沅 刊期: 2017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