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消化道肿瘤患者中的应用

李雁津;郑文霞;张海娟;吴雅芳

关键词:早期肠内营养支持, 消化道肿瘤, 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消化道肿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2月行手术治疗的消化道肿瘤患者116例,其中58例行肠内营养,纳入肠内营养组,另58例行肠外营养,纳入肠外营养组,比较两组营养支持效果.结果:治疗后,比较两组营养指标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肠内营养组术前、术后的体重差值为(2.51±0.13)kg,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48.61±6.23)h,并发症发生率为5.17%,与肠外营养组的(4.01±1.21)kg、(69.62±8.65)h、18.9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内营养支持用于消化道肿瘤手术患者,可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进一步借鉴、应用.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局麻药给药时机的选择

    目的:观察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中不同时机给予局麻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年龄,性别,体重及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别.ASA1-2级两组患者术前用药和全麻用药相同,监测两组麻醉前、诱导时、插管时、插管后2min、切皮时、拔管时的SBP、DBP、HR、SPO2.结果:手术前十分钟给予局麻药组,诱导时,插管时及手术开始时SBP、DBP、HR波动较小与诱导前给予局麻药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中手术前10分钟给予局麻药术中更加平稳,减少血管活性活性药物用量,术毕清醒时间提前,减轻创口疼痛,提高安全性和康复质量.结论: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术前10分钟给予局麻药临床效果更佳优异,适用于广泛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的患者.

    作者:居金龙;董小波;李启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比较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与手术治疗克雷氏骨折临床效果

    目的:比较手术与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克雷氏骨折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10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66例克雷氏骨折患者分为两组各33例,A组采取手术治疗,B组采取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A组优良率为93.9%,并发症发生率为9.1%,B组为90.9%和12.1%,组间比较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手术与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的疗效基本相当,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克雷氏骨折的治疗方法.

    作者:郭惠兵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20例ICU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患者.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案,而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选择舒适护理方法,之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结束护理后,观察组舒适护理整体满意度为98.33%,而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66.67%,组间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在ICU护理中采用舒适护理方法可以明显提升护理效果,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有助形成和谐的医患关系,提升生活质量水平.

    作者:段玉英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术中护理干预对侧卧位长时间手术患者急性压疮形成的影响观察

    目的:观察探究术中护理干预对侧卧位长时间手术患者急性压疮形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到2017年7月我院接诊的160例侧卧位长时间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施行术中综合性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即刻、术后30min,术后24h内压疮发生情况以及术后舒适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压疮面积也要小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对侧卧位长时间手术患者急性压疮的发生率,护理效果更为显著,提升了患者护理满意度和舒适度.

    作者:汪俊霞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护理干预对颅脑外伤后高血糖患者治疗的影响

    目的:探究对颅脑外伤后高血糖患者实施的护理干预措施及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所收治的颅脑外伤患者120例,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患者,观察组中的患者均为血糖升高,对照组患者的血糖为正常.对观察组患者在实施胰岛素治疗结合强化护理,对照组患者实施基础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显效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颅脑外伤后高血糖患者中实施优质的护理干预,使患者血糖值明显降低,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值得被临床借鉴使用.

    作者:胡燕莹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对比双耳突发性聋与单耳突发性聋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异同

    目的:对比双耳突发性聋与单耳突发性聋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效果异同.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将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突发性聋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50例为双耳突发性聋,观察组50例为单耳突发性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平均听阈值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平均听阈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例资料中存在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合并症的患者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平均年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耳突发性聋患者高血脂与糖尿病等合并症较多,年龄较高,单耳突发性聋患者在治疗后平均听阈值比双耳突发性聋患者更低,更具有治疗效果,因此要给予不同病因与特点的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手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胡大山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普外科伤口感染原因分析及临床治疗探讨

    目的:分析普外科伤口感染的原因,探讨相应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普外科2014年5月-2016年6月期间所收治的40例伤口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和统计,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手术类型、疾病类型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分析发生伤口感染的原因,总结相应的治疗方法.结果:免疫力及抵抗力较低的患者发生伤口感染的概率相对较高;患者若合并有基础类型疾病特别是合并糖尿病,其发生伤口感染的概率将大大增加;手术前的准备工作不够充分,没有对患者实施营养支持以及抗生素等预防治疗,在手术后发生伤口感染的概率将大大增加.结论:引发伤口感染的因素较多,因而应当结合患者自身状况,充分考虑疾病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做好手术前的准备工作,并在术中严格实施无菌操作,手术后加强对伤口的护理,大限度的预防伤口感染的发生.

    作者:刘华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针灸推拿加独活寄生汤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膝骨性关节炎应用针灸推拿加独活寄生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6年8月收治的12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常规组和实验组各60例,给予常规组患者常规治疗,给予实验组患者采用中药治疗和针灸推拿结合的治疗方法,比较常规组和实验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常规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0%,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差异显著,P<0.05.结论: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针灸推拿配以独活寄生汤的治疗方法,有非常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孙明;吉建国;张波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家庭护理干预,并探究其对于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以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8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予以家庭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研究对象的病情控制情况和生活质量.结果:通过长达12个月的跟踪探究,观察组研究对象的血糖控制水平、低血糖发生次数和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家庭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代欣伶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母乳喂养护理干预对产妇的影响

    目的:探究母乳喂养护理干预对产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产妇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产妇各50例.对照组产妇接受一般产科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母乳喂养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经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下其纯母乳喂养的相关情况以及产妇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结果:在纯母乳喂养比率、产妇母乳喂养等基本知识的知晓率、相关基本技能掌握率、以及产妇对护理效果的满意率方面实验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母乳喂养优质护理干预可增强产妇对喂养知识的深入了解,并且提高知识的知晓率以及产妇自身的喂养技能,进而提高纯母乳喂养的比率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向红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负压封闭引流术在四肢骨折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负压封闭引流术在四肢骨折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四肢骨折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患者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数字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患者采用常规外固定支架治疗,研究组60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负压封闭引流术,观察两组治疗效果、愈合时间等.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8.33%(59/60)显著高于对照组86.67%(53/60)(P<0.05);研究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术应用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骨折早日愈合,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柯添耀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观察急诊无创通气治疗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急诊无创通气治疗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5年1月到2017年2月收治的74例急诊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双盲法纳入常规组与研究组(n=37).常规组实施常规综合治疗方案,研究组实施急诊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气值改善情况以及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PaCO2与PaO2值明显转变,数据对比显著优于常规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59%,常规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3.78%,组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无创通气治疗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价值突出,能够在保证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基础上,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马太容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细致化护理在提升妊娠高血压疾病产妇产前分娩自我效能中的效果

    目的:探究细致化护理在提升妊娠高血压疾病产妇产前分娩自我效能中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60名娠高血压疾病产妇,设立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名,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细致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情况及护理前后的自我效能评分.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效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细致化护理在提升妊娠高血压疾病产妇产前分娩自我效能中的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高淑娟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研究胺碘酮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的临床价值

    目的:研究胺碘酮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3月到2017年3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4例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患者,采用数字标记法将患者纳入试验组与常规组(n=37).常规组患者应用氨茶碱注射液治疗,试验组患者应用胺碘酮治疗,比较组间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3%,与常规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3.78%相比,具有明显区别(P<0.05).同时,试验组1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常规组患者中5例患者出现并发症,组间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胺碘酮在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治疗期间的应用,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治疗有效性与安全性价值突出.

    作者:徐惠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所在2015年5月-2016年8月78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组,对照组(n=39)采用常规疗法进行治疗,实验组(n=39)给予单磷酸阿糖腺苷,对比2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2.31%)高于对照组(74.36%),2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疼痛缓解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磷酸阿糖腺苷临床效果确切,能够提高疗效,促进症状及时消退,治疗优势明显,对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提供较大保障.

    作者:管庆江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65岁及以上老年人群HbA1c水平与血清CA19-9和CEA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65岁及以上老年人群HbA1c水平和血清CA19-9以及CEA的相关性.方法:在医院当中当中随机选取680名体检的老年人,对其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血清糖类抗原19-9,癌胚抗原以及对血脂的监测.结果:在选取的120名老年人当中,11.2%老年人糖化血红蛋白较高,HDL、CEA、LAL-C、以及TG、CA19-9、TC的升高是HbAlc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65岁及以上老年人群HbA1c水平与血清CA19-9和CEA有密切关系.

    作者:吴美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矢状窦旁脑膜瘤应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矢状窦旁脑膜瘤应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46例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双盲法将其分为研究组(23例)与对照组(23例).研究组23例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给予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对照组23例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给予常规肿瘤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的病理结果与手术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的病理结果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而言,研究组23例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的手术全切率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矢状窦旁脑膜瘤应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效果十分显著,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运用.

    作者:胡晓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系统性急救护理程序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系统性急救护理程序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救治中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0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3例,仅予以常规护理内容;研究组53例,加用系统性急救护理程序.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表现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中,昏迷时间为(1.16±0.78)d、急救时间为(25.38±2.16)min、住院时间为(14.18±4.22)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分别为11.315、27.691、6.681,差异显著(P<0.01).研究组患者中,非常满意34例、一般满意17例,其护理满意度为96.23%,显著优于对照组的19例、20例及73.58%,x2为8.907,差异显著(P<0.01).结论:系统性急救护理程序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救治工作中,可有效提升患者临床表现,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秀梅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院内感染相关因素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8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所有患者其年龄、基础疾病、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手术时间、输血量、尿管留置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等情况,并研究影响患者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纳入本研究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院内感染率为15.85%(13例),年龄≥56岁的患者院内感染率高于<55岁的患者,白蛋白水平<30g/L的患者院内感染率高于≥38g/L的患者,血红蛋白水平<110g/L的患者院内感染率高于≥160g/L的患者,输血量≥750ml的患者院内感染率高于<600ml的患者,手术时间≥1.96h的患者院内感染率高于<1.02h的患者,尿管留置时间≥45h 的患者院内感染率高于<35h的患者(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院内感染为多因素所引发,患者的年龄、手术时间、低蛋白血症、尿管留置时间过长为导致其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

    作者:张小彦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眉下切口皮肤切除治疗上眼睑皮肤松弛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眉下切口皮肤切除治疗上眼睑皮肤松弛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采用眉下切口皮肤切除治疗的80例上眼睑皮肤松弛患者为观察组,选取2014年2月至8月收治50例采用重睑线传统入路的上眼睑皮肤松弛的患者为对照组.分析两组的治疗方法,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上眼睑松弛的有效改善率为75.0%高于对照组的6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90.0%高于对照组的74.0%,差异有统计学(P<0.05).结论:眉下切口皮肤切除治疗上眼睑皮肤松弛的治疗效果要优于重睑线传统入路,且手术操作简单,术后恢复快,患者满意度高.

    作者:辛亮 刊期: 2017年第08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