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代欣伶

关键词:家庭护理, 糖尿病, 血糖控制, 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家庭护理干预,并探究其对于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以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8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予以家庭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研究对象的病情控制情况和生活质量.结果:通过长达12个月的跟踪探究,观察组研究对象的血糖控制水平、低血糖发生次数和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家庭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异丙酚复合芬太尼用于老年无痛胃镜的临床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行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异丙酚复合芬太尼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于2015/6-2017/6期间所收治的180例接受无痛胃镜检查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成观察组(90例)与对照组(90例).对照组患者按照规定剂量给予异丙酚和咪唑安定治疗,观察组患者按照规定剂量给予异丙酚和芬太尼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病情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指标和对照组相关指标之间的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脉搏血氧饱和度指标、苏醒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患者行无痛胃镜检查的过程中,通过采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治疗,可以显著缩短患者苏醒时间,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进行大力推广与应用.

    作者:崔燕;马芙蓉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胚胎移植管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胚胎移植管在体外授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10月行IVF-ET的患者80例,随机平分为A组和B组,A组使用国产胚胎移植管,B组使用COOK胚胎转移导管.结果:①B组胚胎移植送达成功率、临床妊娠率均略高于A组(P>0.05);②两组胚胎移植管有无血染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国产胚胎移植管有效性符合临床使用要求,值得推广.

    作者:张小建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实习护生护理相关法律知识的现状调查及法律知识宣教的效果

    目的:分析实习护生护理相关法律知识的现状及法律知识宣传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实习的63名实习护生作为本文研究对象,调查实习护生的护理法律知识的掌握现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宣教措施,并将其应用于实习护生的培训中,比较宣教措施实施前后实习护生的法律知识掌握程度及法律意识评分.结果:宣教措施实施后实习护生相比实施前法律知识问卷答对率明显更高,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实习护生相比实施前法律意识评价指标得分明显更高,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宣教措施根据问题的原因制定,因此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从而能有效提高实习护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在实习护生的法律知识培训中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姚娜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无缝线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并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无缝线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并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疗效.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3月1日~2016年2月28日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硬核白内障患者,60例患者均接受无缝线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并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对比手术前后的矫正视力或裸眼视力和角膜散光度.结果:硬核白内障患者在经过手术治疗后的矫正视力或裸眼视力、角膜散光度与术前相比差异较大(P<0.05).结论:无缝线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并晶状体植入术能够使硬核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力和角膜散光度得到有效改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杨雪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PICC和CVC在重症监护静脉管道中应用比较的研究进展

    重点论述了PICC在重症监护静脉管道的应用,并与CVC应用进行了比较.由于PICC置入操作简单、安全,患者的耐受性好,带管时间长等优越性,已经越来越多的运用在重症监护室,通过对管道的不断改进,在很多方面逐渐取代CVC.

    作者:朱芬;付会敏;何俊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患者应用心理护理与肺功能训练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患者应用心理护理与肺功能训练疗效.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90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患者作为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法分组,各有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心理护理与肺功能训练.比较两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恢复效果;护理满意评分和训练依从性;干预前后患者心理状态、肺功能.结果:干预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恢复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护理满意评分和训练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心理状态、肺功能相近,P>0.05;干预后干预组心理状态、肺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患者应用心理护理与肺功能训练疗效确切,可缓解患者不良心理,提高训练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改善肺功能和预后,值得推广.

    作者:李凤;陈敏;任春燕;王静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急诊科护士掌握急救知识和技能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目的:对急诊科护士掌握急救知识的程度和技能的现状及对策进行探讨分析.方法:在2014年4月至2016年10月期间,选取我院62名急诊科护士进行急救知识问卷调查,主要包括学历、年龄、急救技术的应用率及应用能力等.结果:不同职称对急诊科护士的知识得分具有一定的影响,急诊科护士急救知识的掌握平均得分为(72.85±10.42)分;急诊科护师为(76.92±11.04)分;急诊科护师为(76.92±11.04)分.急诊科护士由于年龄、学历、经验等的不同,对急救知识的掌握也不尽相同,对护士知识得分具有较大的影响.结论:应全面提高急诊科护士急救知识的技能及全面素质,通过合理的培训及考核等方式,有针对性的进行提升,并充分将高年资护士的业务专长进行发挥,达到提高急诊护士急救技能的目的.

    作者:邱善晓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研究倍他乐克、通心络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

    目的:研究倍他乐克、通心络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到2017年3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7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资料.基于患者的入院顺序纳入实验组与对比组(n=35).两组患者均给予硝酸酯类、阿司匹林以及他汀类药物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应用倍他乐克与通心络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患者的血脂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与对比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2.86%对比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的各项血脂指标检测结果更加理想,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倍他乐克与通心络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价值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兰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探究晚期产后大出血产妇的临床治疗及防治

    目的:探讨晚期产后大出血产妇的临床治疗方法,并提出相关的防治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晚期产后大出血产妇104例,随机将其划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采取子宫动脉结扎治疗,治疗组采取改良式B-Lynch 缝合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指标、性激素指标检测值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23%较对照组的78.85%高(P<0.05);治疗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均较对照组短(P<0.05),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P<0.05);治疗组FSH、LH及E2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晚期产后大出血产妇实施改良版B-Lynch 缝合术治疗,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有效缩短手术时间,显著减少术中出血量,同时可减少并发症发生,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李学红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探究和分析.方法:从2015年3月到2016年12月于我院治疗的难治性精神分裂病例中抽取100例当作探究对象,并且随机将其划分为两组,一个是非难治性精神分裂病患当作对照组(50例),另一个是难治性精神分裂患者当作实验组(50例),两组均治疗时间为4个月,对两组的临床特点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我们得知,对照组病患首发年龄一般要大于实验组,并且未治期小于实验组,差异含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临床信息、初步诊断效果、PANSS总分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差异不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具备发病早、病期长、未治期大等特性,需要对遗传、社会环境和病患自身习惯等会方面思考,提出相应的护理以及治疗措施,优化病患功能,恢复其自身行动功能,给病患质量以及恢复健康起到了重要影响.

    作者:李晓燕;杨冲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常规抗结核加内消瘰疬片治疗颈淋巴结核60例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常规抗结核加内消瘰疬片治疗颈淋巴结核60例疗效分析.方法:择于2014年3月至2015年4月于我院就医的颈淋巴结病患60例,所有患者均在入院进行淋巴结穿刺病检确诊,且签署手术同意书,然后随机均分为两组,即研究组与参考组.各组患者为30例,所有病患均采取常规抗结核化疗治疗,而研究组则在以上基础上配合内消瘰疬片治疗,同时对比各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计算整体治疗有效率.结果:根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治疗效果对比方面,研究组30例患者整体治疗有效率为96.67%;而参考组30例患者整体治疗有效率为86.67%;以上组间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满足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比常规单一抗结核化疗治疗,常规抗结核加内消瘰疬片能够大大提升对颈淋巴结核的临床疗效,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刘才;李智芬;朱惠琼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泌尿系统结石检查中B超诊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泌尿系统结石检查中B超诊断的效果.方法:以2015年5月~2016年7月本院收治的50例泌尿系统结石患者为例,所有患者均进行B超诊断,分析其诊断准确率及泌尿系统结石的影像学特征.结果:50例泌尿系统结石患者中,肾结石患者25(50%)例,临床表现为肾内点状,且可见后方阴影;输尿管结石患者20(40%)例,临床表现为积水中可见结合回声,且孤形光带增强,后方可见阴影;膀胱结石患者3(6%)例,临床表现为膀胱三角区具有强烈的回声,且伴有阴影;后尿道结石患者2(4%)例.结论:对于泌尿系统结石患者患者,采用B超诊断,其诊断准确率较高且方便,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杨定泽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精益化管理在护理后勤支持系统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究精益化管理在护理后勤支持系统中应用的效果,以期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优质化的护理.方法:将2014年7月-2015年7月我院护理后勤支持系统管理工作人员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从中选取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34例)行常规护理后勤支持管理,实验组(36例)则行精益化护理管理,管理后对临床工作人员对工勤人员服务满意度、工作量、早班投诉率以及外勤工作量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工作量与外勤工作量均多于对照组,早班投诉率低于对照组,P<0.05,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精益化管理在护理后勤支持系统中的应用可与临床有效接轨,不仅能提高管理者管理水平,避免早班投诉率情况的发生,还可提高医院护理管理的质量,建议进一步推广.

    作者:陈芸;宋巨庆;徐珉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胎儿超声心动图血流动力学参数在孕龄判断中的临床研究

    在临床对胎儿心血管畸形的诊断上,胎儿超生心动图基于其无创性的优势成为被普遍推广的一种技术,它可以通过对胎儿心脏血流动力学的评价,实现对胎儿心率失常、先天性心脏畸形以及重要生理通道病变的诊断,无论是对指导孕妇选择合理的分娩方式还是对围产期管理的优化都起到重要的借鉴作用.本次研究就对胎龄在20~34周的胎儿做规范化超声心动图检查,对各个孕周阶段其心脏血流动力学参数与胎龄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作者:刘爽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饮食健康教育在中年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对饮食健康教育在中年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方法:收集县人民医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130例中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和B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饮食健康教育),每组65例.对比两组患者的饮食知识知晓情况以及血糖控制情况.结果:B组患者的饮食知识知晓率96.92%明显大于A组患者的8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患者在治疗之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在治疗之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低于A组患者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饮食健康教育在中年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以提高中年糖尿病患者的饮食知识知晓率,改善中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健康,因此可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义昌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AO锁骨钩钢板固定在骨科创伤急诊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AO锁骨钩钢板固定在骨科创伤急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7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骨科创伤急诊患者,共60例,按进入医院的编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克氏针固定治疗,观察组进行AO锁骨钩钢板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ASE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00%和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118,P<0.05);观察组愈合伤口的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523,P<0.05).结论:在进行骨科创伤急诊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运用AO锁骨钩钢板固定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促进治疗效果的显著增强,并可以极大的减轻患者的痛苦,快速愈合伤口,值得在临床应用过程中进行大力的推广.

    作者:郭虎林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治疗阑尾炎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治疗阑尾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收治的阑尾炎患者中选取32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将他们分为观察组和研究组,每组各16例.观察组进行传统的阑尾炎切除术,研究组进行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在手术切口长度上,研究组长度比观察组短(P<0.05);在术后恢复时间上,研究组比观察组用时短(P<0.05);在切口感染方面,研究组的切口感染率比观察组的低(P<0.05);在遗留瘢痕上,研究组的遗留瘢痕率比观察组的地(P<0.05).结论:对阑尾炎患者进行小切口阑尾切除术不仅切口小,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术后留疤情况少,而且还能降低术后感染率,促进患者身体康复.

    作者:康忠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单纯性阑尾炎手术治疗中采取微创小切口的可行性探讨

    目的:分析单纯性阑尾炎运用微创小切口治疗的可行性.方法:从我院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所收治的单纯性阑尾炎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45例,常规组采用一般手术治疗,而实验组则通过微创小切口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手术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以及术后患者排气时间均比对照组患者短,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患者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意义.结论:单纯性阑尾炎运用微创小切口治疗效果显著,值得运用和推广.

    作者:杨法浩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血液检验质量控制中精细化管理的应用

    目的:分析血液检验质量控制中精细化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78例接受血液检查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分别给予常规性管理和精细化管理,对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对甲组和乙组检验前后的误差发生几率进行分析,实践证明,甲组和乙组的误差发生例数为6例和3例,其发生几率为15.4%和7.6%,乙组的发生几率少于甲组,数据对比后差异明显.结论:在血液检验过程中采用精细化管理措施,其效果明显,能大程度减少误差,保证管理有效性.

    作者:谯正权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双顶径估计孕龄对孕中期唐氏综合征筛查效果的影响

    目的:在孕中期唐氏综合征筛查中应用双顶径估计孕龄的结果.方法:对2014年08月01日-2017年07月17日期间进入我院治疗的1818例孕中期孕妇进行观察比较,所有的孕妇均进行双顶径估计孕龄,观察孕龄偏差对孕妇产生的影响.结果:所有孕妇均进行双顶径估计孕龄,检查结果显示:1818例孕妇之中,唐氏综合征(DS)阳性个数为70例,阳性率为3.85%.18三体综合征(Trisomy18)阳性个数为19例,阳性率为1.05%;神经管缺陷(NTD)阳性个数为1例,阳性率0.06%.在母龄检测之中,阳性例数为29例,阳性率为1.60%.而对于孕妇而言,个体风险值与孕龄相关.与真实的孕龄比较,如估计的孕龄偏小,则风险将会人为的出现变小,而假阳性的风险则会有效增大;如估计的孕龄偏大,则风险将会人为的出现变大,而假阴性的风险也同样增加.结论:在孕中期唐氏综合征筛查中应用双顶径估计孕龄,可以减少孕妇个体风险的发生率,提升孕妇孕期安全,值得推广.

    作者:吕雪松;王东杰 刊期: 2017年第08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