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常规抗结核加内消瘰疬片治疗颈淋巴结核60例疗效分析

刘才;李智芬;朱惠琼

关键词:常规抗结核, 内消瘰疬片, 颈淋巴结,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研究常规抗结核加内消瘰疬片治疗颈淋巴结核60例疗效分析.方法:择于2014年3月至2015年4月于我院就医的颈淋巴结病患60例,所有患者均在入院进行淋巴结穿刺病检确诊,且签署手术同意书,然后随机均分为两组,即研究组与参考组.各组患者为30例,所有病患均采取常规抗结核化疗治疗,而研究组则在以上基础上配合内消瘰疬片治疗,同时对比各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计算整体治疗有效率.结果:根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治疗效果对比方面,研究组30例患者整体治疗有效率为96.67%;而参考组30例患者整体治疗有效率为86.67%;以上组间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满足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比常规单一抗结核化疗治疗,常规抗结核加内消瘰疬片能够大大提升对颈淋巴结核的临床疗效,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个体化护理在控制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并发症的相关作用分析

    目的:探讨在控制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与并发症上,个体化护理所起到的相关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12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并且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老年高血压患者和对照组老年高血压患者皆为62例.对于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对于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6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要明显高于对照组6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观察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方姣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治疗阑尾炎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治疗阑尾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收治的阑尾炎患者中选取32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将他们分为观察组和研究组,每组各16例.观察组进行传统的阑尾炎切除术,研究组进行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在手术切口长度上,研究组长度比观察组短(P<0.05);在术后恢复时间上,研究组比观察组用时短(P<0.05);在切口感染方面,研究组的切口感染率比观察组的低(P<0.05);在遗留瘢痕上,研究组的遗留瘢痕率比观察组的地(P<0.05).结论:对阑尾炎患者进行小切口阑尾切除术不仅切口小,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术后留疤情况少,而且还能降低术后感染率,促进患者身体康复.

    作者:康忠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比较不同时机开始抗病毒治疗对艾滋病患者耐药产生的影响

    目的:探析不同时机开始接受抗病毒治疗对艾滋病患者耐药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7年5月银川市150例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感染者,根据患者开始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时间分为早期组、正常组、延迟组,均有50例患者,比较三组耐药率情况.结果:早期治疗组耐药率为20%,正常治疗组耐药率为34%,延迟治疗组耐药率为48%.结论:对于艾滋病患者,越早进行抗病毒治疗,能够越明显降低耐药毒株出现率,抗病毒治疗效果越明显.

    作者:杨正贵;马玲玲;杨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针刺麻醉复合颈丛麻醉用于甲状腺手术的麻醉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在甲状腺手术中,使用针刺麻醉复合颈丛麻醉的效果.方法:针对我院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间收治的88例甲状腺手术患者实施分组,对照组患者颈丛麻醉,观察组患者实施针刺麻醉复合颈丛麻醉;观察两组麻醉效果并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术毕即刻疼痛评分为3.24±2.03分,对照组术毕即刻疼痛评分为6.05±2.11分;同时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9%,明显高于观察组,因观察组无不良反应发生,两组比较P<0.05则说明差异明显.结论:针刺麻醉复合颈丛麻醉用于甲状腺手术的麻醉效果分析发现,其相比单纯的颈丛麻醉而言,能够降低患者疼痛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因此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作者:李永侠;秦宁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高脂血症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胰岛素降脂治疗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目的:探究高脂血症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胰岛素降脂治疗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的60例高脂血症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行胰岛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甘油三脂下降水平,并发症、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经治疗.观察组的甘油三脂下降水平和并发症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住院时间无明显性差异.结论:注射胰岛素治疗高脂血症性重症胰腺炎具有很好的疗效,能够很好地降低患者甘油三脂水平,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但对住院时间无影响,不能改善预后.

    作者:苏华;孙延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锁定接骨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30例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锁定接骨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选择我院2016年1月12日-2017年3月12日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3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5例(锁定接骨板治疗),对照组——15例(保守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手腕活动度进行观察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腕活动度(旋前80.12±9.210、旋后86.10±6.210、掌屈51.02±12.100、背屈57.21±9.210、尺偏28.12±7.210、挠偏18.21±7.100)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明显处于优势(P<0.05).结论:锁定接骨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效果显著,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腕关节功能,并且还能缩短术后愈合时间,临床上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周恺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多层螺旋CT对胰腺囊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目的:观察并分析对胰腺囊性肿瘤应用多层螺旋CT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收治的40例胰腺囊性肿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回顾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所有患者应用多层螺旋CT诊断,以手术病理证实为准,探讨多层螺旋CT对胰腺囊性肿瘤的诊断价值.结果:40例胰腺囊性肿瘤患者诊断结果显示:浆液性囊腺瘤16例,多房囊肿,1例较小壁结节;粘液性囊腺瘤15例,边界不清,囊壁厚且不均匀;实性假乳头状瘤5例,可见出血灶,对周围血管有挤压、推移,未见胆总管和胰管扩大;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4例,表现为葡萄串样的囊性病变与扩张的胰管相通.讨论:多层螺旋CT应用在胰腺囊性肿瘤临床诊断中,对胰腺囊腺肿瘤类别、肿瘤大小及其他病理诊断有重要作用,可作为囊腺囊性肿瘤的临床治疗影像学依据.

    作者:沈彬;吴海远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临床生化检验中血清分离胶的应用观察

    目的:研究应用血清分离胶对生化指标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抽选在我院自 2016 年 2 月到 2017 年 2 月行生化指标检验的健康者共有 100 例,按随机数字列表法分成常规组与研究组.常规组的标本使用一般真空采血管,研究组的标本使用分离胶血清管.比较两组标本生化检测指标谷草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和钾(K)(以下均用英文缩写代替)的检测结果.结果:研究组的生化检测指标AST、LDH和K数值均比对照组的明显降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两组的GGT和ALP指标值没有统计学方面的差异(P>0.05).结论:应用血清分离胶对生化指标检验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能避免标本发生溶血反应,增加生化指标检验的准确度,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张斌娜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锁定钢板内固定并植骨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临床分析

    目的:对锁定钢板内固定并植骨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所收治的60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并予以患者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手段的基础上加施植骨治疗,利用HSS评分标准对患者的疼痛度、稳定性等进行判定.结果:60例患者在经过锁定钢板内固定并植骨治疗后,较治疗前膝关节疼痛情况等均得到明显改善,且骨折部位愈合情况较为理想,根据HSS评分标准,60例患者均有效愈合,其中有40例患者恢复情况良好,20例患者恢复中等.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并植骨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效果显著,可减少术中出血量,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可确保患者在短时间内恢复身体健康,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王万祥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计算机辅助指导上颌窦提升牙种植术的效果分析

    上颌后牙区大都因为骨质疏松和骨量不足等解剖条件上的限制因素,导致成功植入种植牙的难度加大.随着种植微创技术的逐渐发展,临床开始推出不植骨的上颌窦提升术.本研究通过CBCT与计算机辅助设计指导探讨非埋入式不植骨上颌窦提升牙种植术的临床效果.

    作者:吴亮颖;刘坚;张卫平;张昀;李波;周建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浅谈人性化护理在泌尿外科护理中的应用

    在泌尿外科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人性化护理服务,不但有助于缓解的精神压力,为患者创造良好的治疗环境,还能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临床治疗效果的提高.本文探讨了人性化护理在泌尿外科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朱林丽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舒适护理在胆囊结石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应用于胆囊结石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90例胆囊结石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心理状态评分、PPI评分、舒适度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胆囊结石患者应用舒适护理能够有效改善其焦虑情绪,并提升其舒适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梦娟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探讨高血压并冠心病经吲达帕胺、氨氯地平结合治疗的价值

    目的:分析吲达帕胺与氨氯地平联合应用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治疗的效果.方法:挑选80例我院2015年6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氨氯地平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吲达帕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的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治疗前的血压及血脂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治疗前各项血脂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TG、TC、LDL-C、HDL-C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有效率为70.0%,组间差异明显(P<0.05),两组不良反应对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应用吲达帕胺结合氨氯地平治疗,有助于降低患者血压和血脂水平,临床效果显著,可推广应用.

    作者:张振华;门磊健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AO锁骨钩钢板固定在骨科创伤急诊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AO锁骨钩钢板固定在骨科创伤急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7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骨科创伤急诊患者,共60例,按进入医院的编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克氏针固定治疗,观察组进行AO锁骨钩钢板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ASE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00%和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118,P<0.05);观察组愈合伤口的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523,P<0.05).结论:在进行骨科创伤急诊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运用AO锁骨钩钢板固定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促进治疗效果的显著增强,并可以极大的减轻患者的痛苦,快速愈合伤口,值得在临床应用过程中进行大力的推广.

    作者:郭虎林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复方甲氧那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复方甲氧那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10月-2017年5月于我院接受治疗965例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采用右美沙芬治疗(对照组,473例)与口服复方甲氧那明治疗(观察组,492例)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6.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9.22%,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对照组5.50%,观察组5.69%,其组间对比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时,可采用复方甲氧那明治疗,能够起到十分明显的止咳效果,有助于缓解患者的气道痉挛现象,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可在临床上予以推广应用.

    作者:管飞;刘恩生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小切口阑尾切除术与常规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疗效对比

    目的:探析急性阑尾炎接受小切口阑尾切除术与常规阑尾切除术治疗的不同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7年5月本院急性阑尾炎患者40例,依据随机原则将全部患者平均分成常规组、小切口组,分别接受小切口阑尾切除术与常规阑尾切除术治疗,比较效果.结果:小切口组术后切口长度、术中出血、住院时间均优于常规组,小切口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20%.结论: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能够减小切口,加快术后恢复,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喻传宝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肝衰竭并感染性休克患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研究

    目的:探讨肝衰竭并感染性休克患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选取2015.9~2017.3该院94例肝衰竭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统计学分析,采用细菌全自动鉴定仪对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及细菌鉴定,分析肝衰竭并感染性休克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此类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结果:肝衰竭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主要感染部位包括血液、腹水、痰液及尿液,构成比分别为17.39%、46.74%、32.61%、3.26%.革兰阴性菌对多种抗菌类药物均产生程度不同的耐药性,其中对哌拉西林、环丙沙星、头孢曲松等药物耐药率相对较高;曲霉菌及白色念球菌对临床常用抗真菌类药物可产生耐药性,其中氟康唑耐药率较高.结论:对肝衰竭并感染性休克患者而言,病原菌及耐药性鉴定工作可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及疗效评价提供参考,具备重要临床意义与价值.

    作者:孙雪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急性发作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急性发作的疗效情况.方法:以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2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A组、B组、C组.A组给予左旋氧氟沙星注射液、甲硝唑治疗.B组给予克林霉素治疗,C组给予青霉素、妥布霉素240mg加入5 %葡萄糖注射液5OOml中进行静脉滴注.0.5%以及甲硝唑注射液治疗.结果:c组患者的近期治疗有效率(93.33)明显比其他AB组高(84.29%/85.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生素联合应用的效果明显比单一应用或两种同用的效果好,对于慢性盆腔炎急性发作的疗效更佳.

    作者:叶爱慧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实施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取2016年2月到2017年2月间本院收治的9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进行研究,按患者术式分为PKRP组(n=45)和TURP组(n=45),所有PKRP组患者实施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所有TURP组患者实施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PKRP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膀胱冲洗时间、住院时间、术后IPSS、RUV与TURP组比明显较低,Qmax与TURP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结论:前列腺增生实施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效果优良.

    作者:江飞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改良病员裤在泌尿外科留置导尿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改良病员裤在泌尿外科留置导尿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泌尿外科住院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在手术前后穿普通病员裤,实验组在手术前后穿改良病员裤.在拔管后及出院前1天行问卷调查,评价患者对病员裤的满意度.结果:总体满意度实验组为93%,对照组为20%,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改良病员裤制作简单,设计合理,在泌尿外科留置导尿患者的应用效果较好.

    作者:胡宇 刊期: 2017年第08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