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善晓
目的:分析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所在2015年5月-2016年8月78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组,对照组(n=39)采用常规疗法进行治疗,实验组(n=39)给予单磷酸阿糖腺苷,对比2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2.31%)高于对照组(74.36%),2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疼痛缓解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磷酸阿糖腺苷临床效果确切,能够提高疗效,促进症状及时消退,治疗优势明显,对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提供较大保障.
作者:管庆江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索脑出血呼吸停止患者的诊治经验.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荣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接诊的23例脑出血呼吸停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8例,保守治疗15例.结果:19例患者死亡,其中11例于24小时内死亡,3例因肺部感染死亡,5例因家属放弃治疗后死亡,2例呈植物生存状态,2例好转出院.结论:对于脑出血呼吸停止患者,给药积极抢救治疗,甚至给予手术治疗,多可延长患者生命,少数患者有望存活.
作者:袁秋;刘星;袁明忠;刘渊杰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家庭护理干预,并探究其对于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以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8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予以家庭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研究对象的病情控制情况和生活质量.结果:通过长达12个月的跟踪探究,观察组研究对象的血糖控制水平、低血糖发生次数和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家庭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代欣伶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析正畸儿童龉齿病口腔综合预防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至2016年接受治疗的正畸龉齿患儿14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正畸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正畸治疗的同时进行口腔的综合防治,半年后,将两组患儿的变形链球菌和乳酸杆菌总数进行比较,终进行治疗效果的评估.结果: 观察组没有龉齿发生,对照组有龉齿发生,观察组变形链球菌指数和乳酸杆菌指数显著比对照组低(P<0.05),二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取口腔综合防治措施效果显著,显然可以降低正畸儿童龉齿病的发生,可以进行更广泛的临床应用.
作者:齐元兵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Bobath技术与运动疗法对中后期偏瘫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脑卒中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实验组采用运动疗法治疗、bobath技术,对照组采用常规神经康复治疗.治疗前后,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患者的ADL(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能力.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MBI评分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组内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8周后(治疗后)MBI评分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实验组治疗后MBI评分[(45.17±7.64)分]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动疗法和Bobath技术在短期内更能促进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提高,优于神经康复治疗技术,能促进病程长久的脑卒中患者更快的恢复.
作者:蒋莉莉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究0.05地奈德乳膏治疗湿疹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对多中心、随机双盲、以及对照的方式对进行实验.选择我院中2016年4月至2017年1月中收治的湿疹患者100例,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各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地奈德基质作为安慰剂与实验组进行对照,而实验组患者采用0.05%地奈德乳膏进行治疗;两组患者每日用药均为两次,治疗1个疗程(三周).治疗完成后,对患者红斑、糜烂、瘙痒、皮损面积进行统计,并将结果进行线性分析和比较.结果:治疗完成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在各个指标上较对照组更为优良,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结论:0.05%地奈德乳膏是一种治疗湿疹的临床有效用药,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能够在保证患者身体健康的状况对患者的湿疹状况进行治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吴钦国 刊期: 2017年第08期
通过复习文献并结合临床实践,分析国内实习护生健康教育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探讨提高实习护生健康教育能力的策略,包括为护生提供更多的健康教育机会;提高护生的沟通技巧;丰富健康教育的方式;帮助护生树立健康教育的信心及护理教师的与时俱进等.
作者:周莲;周洪萍 刊期: 2017年第08期
心律失常是心电图教学中的难点、重点,房性早搏是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且房性早搏代偿间歇种类繁多,产生机制复杂,不能很好的理解、掌握,死记硬背容易容易遗忘.通过辅以梯形图对房性早搏的讲解及绘制,提高房性早搏这一内容的教学质量.
作者:向敏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通过对经历母婴分离后的新生儿进行手指训练并结合生物滋养法,观察该方法对改善乳头混淆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6 年1月到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新生儿科出院的10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干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在新生儿出院后指导手指训练方法并给予生物滋养法示教,对照组仅要求坚持母乳喂养.结果:观察组乳头混淆率和瓶喂率明显下降.结论:手指训练结合生物滋养法能有效改善乳头混淆率,减少人工喂养和瓶喂率,能明显减少乳头皲裂和其他乳房问题的发生率.
作者:胡慧红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模式对产后盆底肌功能锻炼依从性及效果的影响.方法:于2016年06月-2017年06月间,我院收治的产妇6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平分两组,即常规组与研究组,各30例.常规组应用常规护理模式,并在此基础之上,为研究组应用延续护理模式,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GQOLI-74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评估,研究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常规组,组间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盆底肌张力恢复情况、盆底肌功能锻炼依从性,研究组高于常规组,且发生尿失禁的几率也明显低于常规组,组间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产后的产妇提供延续护理模式,有利于其盆底肌功能锻炼依从性提升,预防或减少尿失禁,帮助产妇产后尽早康复出院,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王恩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分析65岁及以上老年人群HbA1c水平和血清CA19-9以及CEA的相关性.方法:在医院当中当中随机选取680名体检的老年人,对其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血清糖类抗原19-9,癌胚抗原以及对血脂的监测.结果:在选取的120名老年人当中,11.2%老年人糖化血红蛋白较高,HDL、CEA、LAL-C、以及TG、CA19-9、TC的升高是HbAlc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65岁及以上老年人群HbA1c水平与血清CA19-9和CEA有密切关系.
作者:吴美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在临床对胎儿心血管畸形的诊断上,胎儿超生心动图基于其无创性的优势成为被普遍推广的一种技术,它可以通过对胎儿心脏血流动力学的评价,实现对胎儿心率失常、先天性心脏畸形以及重要生理通道病变的诊断,无论是对指导孕妇选择合理的分娩方式还是对围产期管理的优化都起到重要的借鉴作用.本次研究就对胎龄在20~34周的胎儿做规范化超声心动图检查,对各个孕周阶段其心脏血流动力学参数与胎龄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作者:刘爽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干预对妊娠合并症产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产妇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产妇各40例.对照组产妇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产妇的心理护理干预情况(包括护理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和产妇的生产方式、早产情况、胎膜早破情况、产程、产后出血量等变化.结果:实验组产妇其剖宫产率比对照组低,顺产率比对照组高,产程比对照组短,产后出血量比对照组低,早产以及胎膜早破发生率也都比对照组高(P<0.05).另外实验组产妇护理后的SAS、SDS 评分均比对照组低,同时比自身实验组护理前的评分也低(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对妊娠合并症产妇的积极影响较大,能够使产妇有效妇缩短产程且降低出血量还可以改善产妇的不良消极情绪而增加护理满意度,该护理方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运用.
作者:龙艮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将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中,对其临床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将2012年6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髋关节置换术的68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患者随机分开到两组中,分别给予两组患者不同的麻醉方案,对患者的麻醉效果、患者血压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严格检查.结果:联合麻醉组效果良好率为91.18%,常规对照组效果良好率仅为64.71%.联合麻醉组患者的血压改善情况优于常规对照组.联合麻醉组出现1例肺部感染患者和1例认知障碍患者,常规对照组出现2例肺部感染患者,1例血栓患者以及2例认知障碍患者.两组数据经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使用腰硬联合麻醉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麻醉处理,麻醉效果较全麻优异,并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压,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段炼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在结核病患者治疗期间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临床效果.方法:本次探究需要利用自愿参与原则在我中心结核门诊所收治的结核病患者中选取44例作为样本人群,就诊时间段是2011年10月~2012年6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44例患者实行均分,2组患者分别命名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22例患者.参照组患者:应用单纯西医治疗,实验组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将2组患者实行不同治疗后得到的组间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算出统计学分析结果的相关性数值.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明显更高,临床治疗时间以及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均显著性更短,对比参照组患者而言,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且P<0.05.结论:在结核病患者治疗期间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较为理想且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周义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探究术中护理干预对侧卧位长时间手术患者急性压疮形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到2017年7月我院接诊的160例侧卧位长时间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施行术中综合性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即刻、术后30min,术后24h内压疮发生情况以及术后舒适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压疮面积也要小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对侧卧位长时间手术患者急性压疮的发生率,护理效果更为显著,提升了患者护理满意度和舒适度.
作者:汪俊霞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评价糖尿病患者营养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7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糖尿病患者,共90例,按进入医院的编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药物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健康教育,观察组进行营养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营养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FPG、24hPG、TG和GHb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在膳食质量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为此患者在进行药物治疗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合理的饮食以此来确保身体能够获得足够的营养,对患者进行适当的营养干预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糖尿病临床症状的有效改善和对血糖的控制,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王雷 刊期: 2017年第08期
便携式彩超机是从国外传到我国的一种现代化彩超设备,由于便携式彩超机的使用相对较为灵活,可以用于一些无法移动的危重症病人的临床检查当中.因此,其使用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但是便携式彩超机大的问题在于其故障相对较多,从而限制了其进一步应用.本文以现阶段临床中较为常用的Terason t3000便携式彩超机以及GELOGIQe便携式彩超机为例对便携式彩超机使用中的常见故障与维护策略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作者:华飞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究骨科损伤控制在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治疗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34例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患者分为2组,15例单独以常规综合方法展开治疗为对照组,19例以常规综合方法、骨科损伤控制联合展开治疗为治疗组,对照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85.12%的临床治愈率、100%的生活自理率、100.%的骨性愈合率显著比对照组81.24%的治愈率、82.41%的生活自理率、62.54%骨性愈合率优越,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仅0%出现并发症,与对照组的29.52%对比较高,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治疗中的应用骨科损伤控制疗效明显,可避免患者出现死亡现象,减少死亡率,并且不出现并发症.
作者:刘杰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在脑出血昏迷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和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12月间我院接收的脑出血昏迷患者72例,采用回顾分析法总结脑出血昏迷患者的急诊措施的重点和护理效果.结果:72例脑出血昏迷患者中,显效32例,占比44.44%;有效34例,占比47.22%;无效6例,占比8.33%.在医护人员的抢救下,66例转危为安,抢救成功率91.67%.结论:脑出血昏迷患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较高,急诊抢救时有效护理可以帮助稳定病情.
作者:郭健 刊期: 2017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