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鼻内窥镜下等离子治疗在鼻腔深部出血中的应用

李秀兰

关键词:鼻内镜, 等离子治疗, 深部出血, 止血
摘要:目的:就鼻内窥镜治疗条件下鼻腔深部出血的等离子治疗方法进行探究,并跟踪观察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以我院2015年6月~2016年10月收治的30例鼻腔深部出血案例作为研究对象,对临床治疗效果和止血成功率进行跟踪调查分析.结果:本次临床发现26例患者无复发,4例患者复发,经过再次等离子治疗已治愈,因此,本次临床研究一次治愈率为93.3%;经治疗后患者疼痛与不适感均有所缓解,差异较大(P<0.05),治疗前疼痛评分与不适评分分别为(5.1±3.4)、(6.3±3.2)分,治疗后分别为(2.6±1.7)分,不适评分平均为(3.4±2.1)分;30例患者中1d后有2例患者带血鼻涕,且有明显的活动性出血现象,2例患者手术后3d有轻微的耳痛问题,但是听力正常,但是没有患者出现鼻腔黏连、鼻中隔穿孔以及鼻窦炎等并发症现象.结论:当前等离子治疗鼻腔深部出血效果较好,而鼻内窥镜的应用使得手术视野扩大,可直接观察患者鼻腔内部组织情况,临床治疗安全性较高,具有推广价值.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混合痔术后亚甲蓝的应用

    目的:研究并分析混合痔术后亚甲蓝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混合痔手术患者共80例,根据平行、单盲、随机对照的设计原则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患者在术后使用罗哌卡因和曲安奈德,而观察组则联合使用亚甲蓝,将两组患者术后12小时、24小时、48小时的疼痛程度评分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2小时、24小时、48小时的疼痛程度评分分别为(4.7±1.3)分、(4.0±1.8)分和(3.5±0.7)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9±1.0)分、(4.8±1.1)分和(4.1±0.9)分,T=4.627,T=2.399,T=3.328,P均=0.000.结论:在混合痔患者手术后,亚甲蓝能够获得更佳的镇痛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宋瑛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喉罩麻醉和气管插管两种麻醉方法用于婴儿麻醉的可行性及安全

    目的:探究在婴儿麻醉时,使用喉罩麻醉和气管插管两种麻醉方法的效果.方法:针对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间收治的98例需实施麻醉婴儿进行分组,对照组采用气管插管麻醉,观察组采用喉罩麻醉;观察两组不同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以及并发症情况,并做一比较.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术后躁动发生率为10.20%,观察组术后躁动发生率为71.42%;两组麻醉前平均动脉压无明显差异,随着时间推移观察组水平相对优于对照组,P<0.05则说明差异明显.结论:喉罩麻醉和气管插管两种麻醉方法用于婴儿麻醉结果比较,喉罩麻醉可行性及安全性均较高,因此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作者:秦宁;李永侠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针刺麻醉复合颈丛麻醉用于甲状腺手术的麻醉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在甲状腺手术中,使用针刺麻醉复合颈丛麻醉的效果.方法:针对我院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间收治的88例甲状腺手术患者实施分组,对照组患者颈丛麻醉,观察组患者实施针刺麻醉复合颈丛麻醉;观察两组麻醉效果并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术毕即刻疼痛评分为3.24±2.03分,对照组术毕即刻疼痛评分为6.05±2.11分;同时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9%,明显高于观察组,因观察组无不良反应发生,两组比较P<0.05则说明差异明显.结论:针刺麻醉复合颈丛麻醉用于甲状腺手术的麻醉效果分析发现,其相比单纯的颈丛麻醉而言,能够降低患者疼痛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因此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作者:李永侠;秦宁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股骨髁间髁上粉碎骨折的临床疗效

    目的:研究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股骨髁间髁上粉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3年9月1日~2016年10月31日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股骨髁间髁上粉碎骨折患者,将86例患者计算机随机分为2组,43例/组.一组患者实施动力髁螺钉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另一组采用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观察组).对比两组股骨髁间髁上粉碎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股骨髁间髁上粉碎骨折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88.37%)比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结论:股骨髁间髁上粉碎骨折患者使用锁定钢板固定治疗的效果令人满意.

    作者:姜涛;金群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艾滋病病毒和结核菌双重感染的控制策略

    目的:探究艾滋病病毒(HIV)和结核菌(TB)双重感染的控制策略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HIV与TB双重感染患者114例,采用随机字母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感染控制策略,观察两组患者心理状态、疾病认知水平、HIV与TB双重感染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SDS及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疾病认知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HIV与TB双重感染率40.35%明显低于对照组78.95%(P<0.05).结论:HIV与TB双重感染患者采用控制策略能够有效改善心理状态,提高疾病认知水平,降低双重感染率.

    作者:屈清泉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改良牙冠延长术与正畸牵引加牙冠延长术对上前牙复杂根折治疗效果的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研究对上前牙复杂根折患者采用正畸牵引加牙冠延长术和改良牙冠延长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自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在我院接受上前牙复杂根折医治的68例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采用改良牙冠延长术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采用正畸牵引加牙冠延长术为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结果: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后,在总满意率、治疗前后的牙齿松动度、牙龈指数方面都不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两种治疗方式的治疗效果不存在明显的差异,在对上前牙复杂根折患者进行治疗时,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实际情况为其选择佳治疗方式.

    作者:刘林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骨科损伤控制在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探究骨科损伤控制在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治疗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34例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患者分为2组,15例单独以常规综合方法展开治疗为对照组,19例以常规综合方法、骨科损伤控制联合展开治疗为治疗组,对照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85.12%的临床治愈率、100%的生活自理率、100.%的骨性愈合率显著比对照组81.24%的治愈率、82.41%的生活自理率、62.54%骨性愈合率优越,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仅0%出现并发症,与对照组的29.52%对比较高,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治疗中的应用骨科损伤控制疗效明显,可避免患者出现死亡现象,减少死亡率,并且不出现并发症.

    作者:刘杰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观察急诊无创通气治疗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急诊无创通气治疗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5年1月到2017年2月收治的74例急诊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双盲法纳入常规组与研究组(n=37).常规组实施常规综合治疗方案,研究组实施急诊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气值改善情况以及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PaCO2与PaO2值明显转变,数据对比显著优于常规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59%,常规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3.78%,组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无创通气治疗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价值突出,能够在保证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基础上,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马太容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青光眼视神经保护的相关分析及研究进展

    青光眼即具备独特性视神经受损同视线缺失的眼部病症之一,于临床内体现为视力减弱、眼部疼痛等,即致盲概率位居第二的无法逆转眼部病症.于对青光眼实施治疗期间应减少眼部压力,并对视神经加以维护.

    作者:衡娟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留置尿管护理对尿道感染的影响及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综合性护理对预防留置导尿管患儿并发尿道感染的的效果.方法:选取于我院接治疗并留置导尿管的患者132例列为观察对象,以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均分为两级(66例/组),观察组给予综合性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统计比较两组患儿尿道感染发生率.结果:经统计分析得出,对照组患儿在导尿管留置后的第3d、5d、7d、14d尿路感染累计发生率分别为7.58%、12.12%、19.70%、22.7%;而观察组分别为0.0%、1.52%、4.55%、4.55%;两组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明显,P<0.05.结论:临床中针对留置导尿管患儿的护理过程中采用综合性护理,可明显降低因留置导尿管而诱发的尿道感染,同时有利患儿病情的极早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如焕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玻璃酸钠注射液联合臭氧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玻璃酸钠注射液联合臭氧在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02月至2016年02月兰州兰石医院收治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50例.治疗组患者,对患侧膝关节腔行玻璃酸钠注射液联合臭氧注射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玻璃酸钠注射液关节腔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疼痛改善程度,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内患者的VAS 评分比对照组低.结论: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玻璃酸钠注射液联合臭氧治疗,更有效的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减缓了患者的病痛,提高了其生活质量,在临床中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魏政刚;宋敏;张存熙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人文关怀在精神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究人文关怀在精神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精神科2016年5月-2017年5月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而观察组患者采取人文关怀护理模式.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4.0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将人文关怀应用到精神科护理风险管理中,应用效果良好,不仅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主管能定性,从而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缓解医患关系.而且还可以提高护理质量,确保医疗安全.

    作者:蒋文娟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单纯性阑尾炎手术治疗中采取微创小切口的可行性探讨

    目的:分析单纯性阑尾炎运用微创小切口治疗的可行性.方法:从我院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所收治的单纯性阑尾炎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45例,常规组采用一般手术治疗,而实验组则通过微创小切口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手术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以及术后患者排气时间均比对照组患者短,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患者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意义.结论:单纯性阑尾炎运用微创小切口治疗效果显著,值得运用和推广.

    作者:杨法浩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甲泼尼龙及甲泼尼龙联合环磷酰胺治疗急性肺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甲泼尼龙及甲泼尼龙联合环磷酰胺不同方案治疗急性肺纤维化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回顾分析我院重症医学科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39例急性肺纤维化患者的诊治过程及预后,分析39例患者的临床特点,比较甲泼尼龙治疗组及甲泼尼龙联合环磷酰胺治疗组患者的预后.结果:经过分析可发现患者多为老年男性,均表现出进行性呼吸困难.不同治疗方案组间发病年龄、性别、既往肺部疾病及发病诱因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甲泼尼龙联合环磷酰胺治疗组患者的预后明显优于甲泼尼龙治疗组(生存率73.3% vs.37.5%,P=0.029).结论:早期明确诊断,在控制感染基础上及时使用足量甲泼尼龙联合环磷酰胺治疗可大大改善其预后.

    作者:刘音;薛晓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泌尿系统结石检查中B超诊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泌尿系统结石检查中B超诊断的效果.方法:以2015年5月~2016年7月本院收治的50例泌尿系统结石患者为例,所有患者均进行B超诊断,分析其诊断准确率及泌尿系统结石的影像学特征.结果:50例泌尿系统结石患者中,肾结石患者25(50%)例,临床表现为肾内点状,且可见后方阴影;输尿管结石患者20(40%)例,临床表现为积水中可见结合回声,且孤形光带增强,后方可见阴影;膀胱结石患者3(6%)例,临床表现为膀胱三角区具有强烈的回声,且伴有阴影;后尿道结石患者2(4%)例.结论:对于泌尿系统结石患者患者,采用B超诊断,其诊断准确率较高且方便,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杨定泽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结核病患者外出戴口罩率中的应用

    目的:运用品管圈管理方法提高结核病患者外出戴口罩率,避免交叉感染,控制结核菌传播.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在 2014 年 12月~2015 年 5月运用品管圈管理方法,对结核病患者外出时不愿意佩戴口罩情况进行原因分析,采取相应措施.结果:结核病患者外出戴口罩率由活动前的30.50%,增加至活动后的81.02%,增加幅度165.64%.结论:品管圈管理方法的运用,提高了结核病患者外出佩戴口罩的依从性,控制结核菌的传播,避免了交叉感染.

    作者:纪晓燕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儿童烟雾病的研究进展

    烟雾病是以颈内动脉末端以及大脑前动脉和大脑中动脉起始部进行性狭窄、脑底穿支动脉代偿性扩张为特征的脑血管病.遗传和环境因素均参与该病的发病机制,但确切病因不明.儿童烟雾病的临床症状不典型,神经症状无特异性,本文对儿童烟雾病的病因学、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钱孔嘉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蓝光照射联合茵栀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策略

    目的:探讨蓝光照射、茵栀黄联用对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照组黄疸患儿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接受蓝光照射,研究组黄疸患儿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蓝光照射、茵栀黄.记录两组黄疸患儿治疗前后TBiL检测值变化情况、开始治疗至胆红素恢复正常所需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将所得数据输入SPSS软件后给予统计学分析并得出结论.结果:经分析可知治疗前两组TBiL检测值对比P>0.05;治疗后研究组TBiL检测值较之前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黄疸患儿经上述相应方案治疗期间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对比并无显著差异,数据对比P<0.05.结论:应用蓝光照射、茵栀黄联合治疗新生儿黄疸可显著提高患儿疗效,此法也具有较为理想的临床安全性.

    作者:杜徽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异丙酚复合芬太尼用于老年无痛胃镜的临床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行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异丙酚复合芬太尼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于2015/6-2017/6期间所收治的180例接受无痛胃镜检查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成观察组(90例)与对照组(90例).对照组患者按照规定剂量给予异丙酚和咪唑安定治疗,观察组患者按照规定剂量给予异丙酚和芬太尼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病情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指标和对照组相关指标之间的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脉搏血氧饱和度指标、苏醒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患者行无痛胃镜检查的过程中,通过采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治疗,可以显著缩短患者苏醒时间,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进行大力推广与应用.

    作者:崔燕;马芙蓉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实施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取2016年2月到2017年2月间本院收治的9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进行研究,按患者术式分为PKRP组(n=45)和TURP组(n=45),所有PKRP组患者实施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所有TURP组患者实施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PKRP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膀胱冲洗时间、住院时间、术后IPSS、RUV与TURP组比明显较低,Qmax与TURP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结论:前列腺增生实施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效果优良.

    作者:江飞 刊期: 2017年第08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